03.02 猪的价格这么低,是大猪场先顶不住还是小散户先顶不住?

河北兴利农牧科技


如果生猪价格一路低迷下去,到底是养猪大户顶不住,还是养殖散养户倒下呢?我可以肯定的回答,在挣不到钱的情况之下,全国所有的养殖户们都会倒下去的!



那么,在猪价低迷时期,为什么养殖户们都会倒下去呢?

1.养猪大户

养猪大户的规模较大,养殖技术水平较高,但是,并不代表着养猪大户的抗风险能力很强!因为规模大意味着高成本的投入,养殖技术水平高说明员工们的学历或技术很高,当然,在人工方面的支付费用也就比较多了!

虽然养猪大户们有生猪补贴,但是大多数生产运作资金都是银行融资的。因此,只要猪价行情低迷,养猪大户们的资金周转不灵活,肯定也是会倒下去的啊!


2.养猪散户

养猪散养户规模较少,养殖水平较低,市场的抗风险能力较弱。虽然养猪散养户灵活多变,可以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资源,能够有效的降低养殖成本,而且没有人工方面的费用支出。但是,多养猪一天,疫病的风险也是递增的,况且养猪散养户们的资金较少,根本承受不了多久的!另外,在市场价格低迷时期,猪贩子或屠企们的压价会更加厉害啊!
总而言之,在猪价的低迷时期,全国的养殖户们都是不好受的!因此,只能希望生猪价格快点上涨起来!


猪农巴巴


现在猪价这么低,我觉得两个都会顶不住,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大猪场虽然成本高,但是也有控制成本比较好的猪场,小散户同样也有不好猪,成本高的,这个没有谁会坚持到最后的问题,归根到底是谁的技术好谁就能存活下去,前提是您的猪场要符合国家的各项规定,不然不用顶不住就先被国家取缔了。

现在猪价这么低,平均出栏一头生猪大概亏损150元左右,虽然大猪场的成本开支大,但是大猪场有大猪场的优势,也有一定的资金能力;小散户虽然没有资金支持,但是胜在成本低,我觉得这两种没有谁先谁后的问题,猪价低时,大猪场和小散户都会受到影响,如果非得说谁先撑不住的话,我觉得最有可能受不住的应该是成本高又无资金优势的大猪场吧,这样的猪场养殖技术水平不高,饲养成本大,再加上人工和管理成本,没有6.5元/斤是下不来的,以现在的猪价5.1元/斤计算,大概亏损近300元/头,这样的猪场不被淘汰才怪呢?

谁究竟能存活下去的根本在于谁的饲养成本低,谁的成本控制得当,如果这些都控制不好,不管是大猪场还是小散户,都会被淘汰。我个人感觉未来的养猪业是规模化猪场和家庭农场的天下,因为这两种猪场都有效的解决了畜禽粪便的污染问题,传统的散养户正在慢慢的退出养猪业,这也是一种趋势所在,规模化猪场不可能将所有的散养户排挤出去,就算是散养户短时间内退出,但在猪价变好时,他们又会卷土重来,规模化猪场也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养猪模式,他不仅有效的解决了居民的猪肉供应问题,还会降低环境污染,易于控制,何乐而不为呢?

那关于究竟是大猪场还是小散户谁先顶不住,你怎么看呢?欢迎评论区里讨论。


微养殖


绿农认为,最近猪价一路走低,只是春节后市场供需关系造成的临时性下滑。

春节前

以本人自己来说。春节前需要储备年货,而各种肉类也是重中之重。(没办法,北方人,过年过节的就是喜欢吃肉。哈哈)而随着人们的需求增加,市场价格走高,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查了下数据,发现今年节前全国平均猪价最高时达到了15.41元/公斤,而去年(17年春节前)最高时达到了18.26元/公斤。差了近三块。

春节后

春节期间,家庭聚会、人情往来,菜做的是一家比一家丰富。推杯换盏、你来我往,两三天之后,再让你大鱼大肉,你能吃得下去?再加上聚会过后免不了要剩下很多。直接扔掉?浪费!留着自己吃?吃不下!每天一到吃饭就愁眉苦脸,这么多剩菜,啥时候吃的完。如此一来,没了需求,市场上的价格自然就有所下滑。截止3月18号,全国平均价格落到了10.78元/公斤。而去年则是15.71元/公斤差了5块左右。

结合两年的情况来看,今年节前价格15.41元,节后价格10.78元。下降了近5元左右。17年春节前18.26元,节后15.71元。下降了近3元左右。每年春节前价格上升,春节后价格下降,这都是正常情况。

至于题主问是大型养猪场先坚持不住还是小散户先坚持不住?绿农无法给出准确回答,因为这是要看具体情况的。第一,资金、 虽说养猪场资金多,但是他猪也多啊。

散户资金少,但是猪也少啊。(这是句废话)所以,不能看资金的多寡,而要看你的资金能否让你撑过这个价格低迷期。 第二,渠道、销售渠道也很重要。销售给市场上的肉贩子和销售给大型冷鲜肉企业价格能一样么?


个人观点,如有错误,请指正。

喜欢本回答请点赞、加关注 \\(^o^)/


绿农


猪的价格这么低,是大猪场先顶不住,还是小散户先顶不住?

题主的问题,其实是大猪场和小散户谁的抗压能力更强的问题;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大猪厂场和小散户的特点。


大猪场,规模大,资金雄厚, 融资容易,技术能力强,养殖方式先进,这是他们的优点;缺点是,养殖成本高,精细化管理有漏洞,应对市场灵活性不足。

小散户的特点是,规模小,融资困难,技术能力参差不齐,养殖方式粗放,养殖成本低,管理精细化程度高,应对市场灵活性高。

但是,在猪市上,不论规模猪场还是小散户,他们同样面对着生猪价格高低的问题,生猪价格高峰时,他们同样赚的盆满钵满,生猪价格低谷时,同样折的,痛彻心扉。


如果单从盈利水平上讲,大猪场,绝对没有小猪场的盈利水平高。

题主问总价低靡时,大猪场和小散户,谁先扛不住?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很多,不能一概而论。

猪价低靡时,无论大猪场还是小散户,其实都是一个烧钱的过程,一旦资金链断裂,一个猪场就会消失。

大猪场虽然烧钱更厉害,但他 资金雄厚,融资容易,且有国家政策的支持,有养殖补贴资金,而小散户,虽然养殖方式灵活, 一心扑在养殖上,但,资金薄弱且融资困难,一旦资金链断裂,就很难回天。

从这个角度上讲,大猪场的抗压能力比小猪厂要强大的多。


可是,在养猪行业,不论大型猪场和小散户,组成成分都是相同的,一种是把养猪当做一份事业,尽心尽力去把猪养好,这部分人很少;绝大部分养猪人,是投机者,他们看到养猪这块蛋糕很大,硬挤进来想分得一杯羹,可称之为伪养猪人。

从这个角度来讨论大型猪场和小散户谁先扛不住的问题,就没有任何意义:市场无情,真养猪人和伪养猪人同样需要面对市场的洗礼。但从现实中可以发现,被市场淘汰掉的,绝大多数是伪养猪人。


所以,不论规模猪场还是小散户,真正想养猪,不应该把规模猪场和小散户对立起来,而是要努力把猪养好,让养猪行业健康发展。

同意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对您有所帮助,请多关注。谢谢!


老农说乡村


我把全国养猪的分成了三种类型:散养户(100头以下母猪)、规模化猪场(200-10000头母猪)和集团化猪场(温氏、正大、牧原、正邦等),要是现在的行情持续一年的时间,最先顶不住的就是规模化猪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挨个分析下:

一、散养户

散养户猪场基本都是家庭猪场,给自己打工,各项工作从喂猪、出粪到疫苗免疫、药物保健、阉猪全是自己完成。投资不大,几十万就可以周转开来。这些散养户虽然养殖水平整体不高,但贵在养殖用心最后的生产成绩也还理想,而且散养户成本较低,没有人工费用。

现在的行情亏理论上还亏不到本钱亏的就是人工钱,这种猪场只要老板是坚持养猪不是投机的,在这种行情下是容易坚持下来的。



二、规模化猪场

为什么说规模化猪场最难?因为规模化猪场投资大,大部分都是靠银行贷款做周转。一旦行情下滑,银行贷款必将收紧,现在还记得2014年的时候,湖北一个地方几家猪场都是因为资金问题,老板跑路,猪直接被饲料厂拉走的。

规模化猪场的成本还比较高,人工费,饲料、药品和疫苗虽然采购价格比散养户会低一些,但是还是需要从各公司采购,价格比集团化猪场要高。在这种行情下亏是能亏到本钱的,前几天在一不到2000头母猪场那了解到,今年已经亏了100多万了。所以说规模化猪场成本高、资金紧张是最容易倒下的。



三、集团化猪场

集团化猪场有自己的饲料厂、有的还有自己的疫苗公司和兽药公司,公司内部采购价格相比外部采购肯定便宜。而且集团化猪场拥有最强的养猪技术团队,最先接触先进的养猪技术和设备,生产成绩应是最高的。

集团化猪场的资金都比较充裕,有的甚至是上市公司,整体资金比较充裕一般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集团化猪场成本低、养殖水平高、资金充裕,再加上资本运作等等方式应该是这些猪场中最能坚持下来的。



猪周期就提醒广大养殖朋友,不能赶上一年好行情赚了点钱就盲目扩大规模,超出了自己资金能承受的范围,养猪绝不是那种能拿100块办200块事的那种,需要的还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得走下去。




果然悠


猪的价格这么低,是大猪场先顶不住还是小散户一波顶不住?

小胳膊小腿的怎么能跟抱大腿比较呢?这话说的恰当不恰当呢?

判断谁先顶不住的问题?先考虑行情低谷,看谁的养殖成本更低。根据上半年生猪价格低迷的状态,亏损的多是普通小散养殖户。因为他们的养殖能力属于小本经营,抗波动能力弱小,更受不起价格的持续下跌。



看看编者从如下几个方面分析原因,你们觉得合理不合理?

其一,养殖成本的比较,往往大型的养殖企业或者养殖大户发展全面的养猪产业链,有母猪、育肥猪、猪崽子、公猪等不同时期的猪,因为大型的养殖户根据自己的养殖规模合理入栏母猪、猪崽子的数量,自己供给猪崽子和母猪,能降低从市场上购买的金额。

其二,普通农户对猪价的把握能力减弱,对各类农产品等饲料掌控能力差。能预示玉米及豆粕的涨价,纷纷提前采购储备一定数量的玉米和豆粕,这样避免了因玉米和豆粕涨价带来的养殖成本提高。



其三,养一头猪与养10头猪的功夫差不多,根据规模计算约养殖规模加大成本越低。大型的养殖户及养殖企业比普通农户更能做到专业化、大型化、科学化养殖。

所以说,论养殖能力,还是大型养殖场更能抵抗住价格的低谷。上述纯属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小希时间


在经过两年多的高盈利之后,2018年猪价下行可以说在大部分人士的预期之内,很多养猪人也对猪价下跌有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但谁也没有意料到的是,生猪市场会以这样暴跌的态势从盈利快速进入亏损期,今年年初,猪价还曾突破7.5元/斤,转眼就跌破了5.5元/斤,一头猪少卖400-500元,是从赚300-400元到亏100-200元的距离。

很多人之前都在谈假如猪价跌破6元会怎样,而现在猪价不仅跌破了6元,很多地方甚至已经跌破了5元,那么,在这样的行情之下,大猪场、小猪场,谁会先倒下?

个人以为,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

大猪场、小猪场都有各自的优点和短处,大猪场之间、小猪场之间差异也很大。目前的行情,无论是对大猪场还是小猪场都是极大的考验。

规模养殖场的优势,资金雄厚,技术有优势,但不同的规模企业差异也很大,据公开的一些数据显示,牧原的生猪出栏成本是11.5元/公斤,温氏是12元/公斤,新希望的成本也在12元/公斤左右,这些企业都是规模企业中的龙头,标杆,但估计很多规模养殖场的成本都要高于6元/斤,相反,可能不少散户的成本会低于6元/斤。

而且,散户的优势在于船小可掉头,猪价下跌,可以缩减养殖规模来应对。而对于大猪场,尤其是近几年大幅度扩张的企业来说,资金压力不可估量,一方面前期新建产能达产,出栏规模大幅度增长,但猪价跌破成本线,养的越多意味着亏得越多,另一方面,大量在建项目还需要资金去推动,融资成本很高的。

因此,猪价大跌,如果这样低迷的行情持续,一定会加剧市场的洗牌,在其中倒下的,一定是既有小散户也会有大猪场,只有最优秀的,才能挺到最后。

您要是觉得答主说的有道理,不要忘记点赞和关注哦


畜牧大集网


猪价这么低,大猪场先顶不住还是小散先扛不住?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大猪场可能会先顶不住,然后才是小散扛不住,最终的结果是两者都会受市场的影响,会有人退出养猪的舞台。

大猪场,先不说每年出栏多少猪,卖多少钱,就单单的国家养殖补贴一项,就有不少了,以1000头母猪的猪场为例,年生产2万头生猪,按照国家补贴政策来算,可以拿到80万补贴!再加上国家的扩建、改建项目单位补助资金的80~100万不等,那么一个1000头母猪的猪场每年可以得到大约100万的补贴,这是个什么概念?你一个小散,养一头猪按1600一头算,这得是多少猪。且不论这个钱到底谁会拿,怎么拿,单纯补贴方面来说,大猪场是比小散有很大优势的!

再说小散户

说实话,我是打心底里觉得小散户可怜。因为大场拿的是补贴,小散拿的是老本。有的人甚至是借钱办得养猪场,最后赔的一塌糊涂,裤衩子都赔完了。在现阶段猪价如此之低的情况下,小散需要做的是发挥自己小的优势,“船小好调头”,如果还有没出栏的,就养到出栏,该卖就卖;如果没养,那么就可以先放放,出去打个工啥的,挣点钱补贴家用;如果到了出栏了,可以卖,可以适当的压一压,前几天不是国家收储了吗?而且这几天的猪价也逐渐趋于平稳了,还是有机会少赔一点的。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大猪场有补贴的优势,但是由于成本的存在,以及员工开支,厂房租金等等,压力不比小散小,小散由于夫妻作业,再加上喂猪成本低等,还是有那么一点点优势的,所以我认为 在现阶段低价的情况下,大猪场可能会先扛不住,关闭一部分猪场,然后才是小散户停业,等猪价快要回暖的时候,重新开张。

以上就是先锋的见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猪价先锋


首先大型养猪场在技术上占优,而小散户基本上都是农民自家养殖的。谁都有可能先一步败下阵来,但最有可能的就是大家都保持目前的状态。虽然猪价目前是疯狂的下降,但这只是市场的一个调控手段,只要挺过“猪周期”大家都会平安无事。

1.猪价狂降的原因

首先猪价的涨幅和市场息息相关,不管是上涨还是下降都和市场的自然调控有关。毕竟猪的价格有一个“猪周期”,一段时间以来猪价会持续上涨,但过后便是持续下跌的过程。而这次猪价的下跌无外乎一个原因,全国的环保风暴和环保税的征收,让这个行业出现了紊乱状态。



2.大型养猪场

大型养猪场的优势就是现代化的自动化技术,各个环节都是一体化的机器操作,在人工的成本上自然会节约不少。而这类养殖场应对环保风暴的冲击也小一些。而大型养殖场在政策上的优惠也是散户所不能比的,不管是在国家的各种补贴上还是政策的支持上都是一流的。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猪价狂跌养殖场也能保证不会亏本。

3.小散户

农村养猪基本上已经形成一种风气,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的习惯。而这些小散户都是农村的妇女和老人。养猪对她们来说就是一种兼职,而市场上猪价的涨跌或许会让一时的利益受损,但散户并不是只有这个来赚钱,只要能有利可图那就有养殖的必要。

相信猪价的降低对她们来说影响也不会太大。 一旦环保税的正式实施,猪价的降低状态一定会逆转。因为养猪的成本增加了,而这个消息对散户来说十分有利,毕竟环保税对他们并不起作用。因此如果真要顶不住,那也是大型养猪场的事。


惠农圈


在猪价如此低迷的市场环境下,养猪业的同仁们肯定倍感压力,但是无论什么行业,只有扛过严冬才会有阳春三月。至于同一行业因各式差异导致的参差不齐,一方面在于不同的经营模式。如果单一的从商品猪的角度来说,大猪场有健全的产业链条,完善的管理体系,先进的技术经验,这些都能有效的为之降低生产成本,有一部分大的养殖企业甚至拥有响亮的知名品牌及遍地的销售终端,这样一来在生产端得以降本,在消费端得以增收,让企业利润空间发挥到最大,如此肯定在抗风险能力方面胜过同模式的小微猪场。单也有一部分小猪场走的是特色模式,追求高品质原生态的绿色食品,这样一来虽然养殖成本有所提高,单销售单价倍增,利润空间也很可观,真正做到小而美、小而优的独特不败之地,这样的小猪场也会因培养出了固定的消费群体在市场低迷的时候也能保证充足的利润空间,从而鹤立鸡群。仅个人观点,不足诚望指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