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2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暢遊山水識奢香 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木寨村、鳳山蒙古風情園、奢香博物館、奢香古鎮、油杉河……進入大方縣,自然風光、人文景觀、歷史文化在山水間如畫卷般徐徐展開。這些從前鮮為人知的景觀與文化,如今已名聲在外,眾多遊客慕名而來。

6月21日至22日,由畢節市旅遊發展與改革領導小組主辦,中共畢節市委宣傳部、畢節市旅遊發展委員會、騰訊旅遊承辦的 “走進花海畢節,關注互聯網+全域旅遊”畢節旅遊客源地媒體採風行活動中,來自中國旅遊報、新京報、羊城晚報等10大客源地城市35家知名媒體走進畢節大方。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35家知名媒體走進畢節大方)

旅遊資源豐富

大方縣內植物資源豐富,生物種類繁多,自然風光與人文歷史景觀兼具。本次活動來到核桃鄉木寨村、油杉河景區等地,感受旅遊產業發展帶來的變化。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核桃鄉木寨村馬白寨白族小朋友盛裝表演迎接媒體記者)

“去年我們的遊客量是五萬多人,創收六百多萬元。” 核桃鄉黨委副書記、鄉長趙剛一邊帶領記者們在木寨村中游覽,一邊向大家介紹著村中的旅遊產業發展情況。曾經荒草叢生的土地如今已變成紫色花海,曾經爛在地中的農產品如今變成了村民的增收的法寶,曾經低矮的樓房如今高大明亮,打造成為民宿留住了遠道而來的客人……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木寨村)

木寨村的變化隨處可見,它是核桃鄉旅遊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核桃鄉抓住“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建設的契機,以木寨村為試點,依託獨特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氣候優勢和人文優勢,整合資源,著力加強“四在農家·美麗鄉村”小康村寨建設,以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鄉村旅遊產業的發展,通過發展鄉村旅遊進一步促進美麗鄉村建設,逐步形成“以村促產、以產興村、產村一體、產村共融”的良好發展格局,打造“靈山秀水·養生馬白”旅遊文化品牌,鄉村旅遊業已成為核桃鄉遠近聞名的一張靚麗名片。核桃鄉木寨村充分發揮旅遊業的綜合帶動作用,全力推進旅遊扶貧工作,使貧困群眾享受到旅遊帶來的“紅利”,增加了收入並解決了就業問題,同時也改善了貧困群眾生產生活生態環境。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核桃鄉木寨村馬白寨的鮮花餅深受歡迎)

油杉河景區有著豐富的森林野生資源,如詩如畫的大峽谷風光,還有千年御賜銀杏、百年古廟、奢香藏寶屯兵探秘等人文景觀,以及“新西蘭風情”牧場。有仙宇屯、南天門、兩岔河、大峽谷、響水河、雨衝河、古銀杏、北寒溝8大遊覽區,崔蘇壩、仙宇屯、千年古銀杏等33個景點。景區內一年四季景觀各異,新春山花爛漫、盛夏蒼翠濃郁、金鞦韆年銀杏林流光溢彩,嚴冬仙山銀雪。景區是原生態喀斯特森林公園,是人們自然觀光、生態體驗、科學考察、科教探險、增長知識等活動的理想勝地,曾於2013年被評為“國家AAA級旅遊景區”、“中國最美休閒度假旅遊目的地”,2014年被評為“國家級森林公園”、“省級生態文明教育基地”等。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油杉河景區)

歷史文化底蘊厚重

大方縣有彝族、白族、傣族等少數民族分佈,民族文化薈萃。民間工藝傳承已久,被稱為“中國漆器之鄉”、“中國民間繪畫之鄉”等。鳳山蒙古風情園、奢香博物館、貴州宣慰府、奢香古鎮、慕俄格古城景區等也彰顯著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奢香博物館中奢香夫人雕像)

鳳山蒙古風情園裡人們載歌載舞歡迎媒體記者的到來。風情園內盡展草原風光與蒙古風情,青草茂密,格桑花遍地開放,蒙古包錯落有致。 600多年前蒙古健兒騎馬馳聘之地,如今已是另一番景象。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鳳山蒙古風情園)

奢香博物館中記錄了奢香夫人的事蹟及彝族文化,門窗雕飾、樑柱造型,尤其是窗戶周圍和屋頂上都鑄有火焰形狀的裝飾,充分地展現了彝族是“火”的民族的民族文化特點。它仿造明代貴州彝族土司莊園建築而成,整個建築格局滲透著濃厚的彝族傳統文化氣息。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奢香博物館奢香博物館中火焰形狀的裝飾)

燃燒的篝火點亮了奢香古鎮的夜晚,大家雙手緊牽圍著篝火跳起熱情的舞蹈。這座保留古老風情的古鎮,也是藏羌彝產業文化大走廊,以九驛文化為核心,彝族文化為主導,蘊含了一個民族的靈魂。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奢香古鎮中的篝火晚會)

奢香古鎮易地搬遷扶貧項目是在全國政協關心下、恆大集團傾情結對幫扶大方縣的一個精準脫貧重大項目。2017年11月,奢香古鎮已全部竣工,已搬遷入住510戶2242人。

這些多彩炫麗的歷史文化匯聚於此,更推動了旅遊產業的發展,使之大放異彩。

多舉措實施旅遊扶貧工作效果顯著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大方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徐萍進行旅遊推介)

21日,畢節市旅遊發展委員會副主任施正軍與大方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徐萍對媒體記者的到來表示歡迎,並進行旅遊推介,介紹大方豆腐、天麻等特產,還介紹了旅遊資源與旅遊產業發展等相關信息,使大家更瞭解大方縣,也為2018年畢節市旅遊產業發展大會營造良好氛圍。

大方縣有著多樣的自然風光、獨特的人文景觀、深厚的歷史文化等,旅遊資源豐富,以旅遊帶動消費,為當地人增收、促進經濟增長。大方縣正以多舉措實施旅遊扶貧工作,繪就美好生活的圖景。

暢遊山水識奢香,全國35家知名媒體走進大方

(眾人在千年古銀杏前合影)

實施旅遊項目建設扶貧工程、景區帶動旅遊扶貧工程、旅遊資源開發扶貧工程、鄉村旅遊扶貧工程、旅遊商品扶貧工程、 “旅遊+”多產業融合發展扶貧工程、旅遊結對幫扶工程、鄉村旅遊標準化建設工程、旅遊教育培訓扶貧工程等,已取得顯著成效。

已落實五個一批帶動旅遊脫貧:

一是公益性崗位安置一批。在慕俄格古城景區、油杉河景區、鄉村遊景區安置公益性崗位保潔人員120餘名、安保人員20名。

二是景區就業安置一批。在重點鄉村遊景區安置景區講解員、檢票及諮詢服務人員30名。

三是文藝表演安置一批。在年味·奢香古鎮等演藝活動上安置貧困人員23人從事演員、劇務等工作。

四是旅遊項目用工帶動一批。在古銀杏林景區、龍山景區、露營基地等旅遊項目建設時聘用當地貧困戶有200人以上。

五是旅遊服務就業帶動一批。在酒店、客棧、餐館等服務性行業裡安排貧困人員就業,帶動1450餘人脫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