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爲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陳姓是一個包容的姓氏,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既然選址在大石鄉大屯村,就應該與當地的民族文化、歷史文化、農耕文化等融合發展……”8月26日,貴州省修文縣史志辦主任胡光胤在大石鄉大屯村委會辦公室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的規劃設計提出建設性意見。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胡光胤在當天的座談會上介紹,在修文縣108個行政村中,大屯村有幾個“唯一”。即全縣唯一同時聚居4個民族的村;過去唯一的道路“手爬巖”;唯一在全縣考取公務員以及大中專學生最多的村等。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大屯村位於修文縣大石布依族鄉,是烏江上游六廣河岸邊的一個村落,屬盆地地貌,四面環山,烏江河水蜿蜒穿流,形成八卦狀地貌。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自然天坑中,青山將大屯和對岸的花苗寨環抱,山、水、綠地構成的畫面恰似道家的“陰陽雙魚太極圖”。全村200餘戶800餘人,有漢、苗、彝、布依四個民族,其中布依族700人,陳姓佔全村人口2/3。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這裡海拔在760至1000米左右,冬暖夏涼、臨水而居,宜種植早熟蔬果,有西南彝族“天墓”的遺址群,奢香夫人第8代孫、明代西南最大土司、貴州宣慰使安貴榮也葬於此。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胡光胤指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選址於大屯村,除了建設陳氏宗祠、展館之外,更應結合當地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歷史資源,應深入瞭解和學習“二道水”建設文化、“大屯精神”的智慧,建成後應與周邊的六廣河溫泉、天生橋、陽明文化園、奢香驛站等景點合作,不定期開展系列相關主題活動,形成農文旅一體,帶來遊客、帶動就業、帶動當地百姓增收致富,真正融為一體、共建共享。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當天,來自修文縣大石布依族鄉黨委副書記鄭建、貴陽入黔義門陳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佳、大屯村支兩委、貴陽規劃設計院等相關責任人以及數十位陳氏宗親共同參加了此次座談會。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當天下午,在座談會結束後,與會人員一行上山考察陳氏宗祠用地。

修文縣史志辦主任為貴州陳氏文化產業園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