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反坦克导弹如此猖狂,现代战争中坦克还有用吗?

Nelson5193


虽然打击坦克的成本越来越低,但是坦克仍然是陆地战场的统治者,许多重要的军事行动都离不开坦克的支持。诚然,反坦克导弹的出现使得现代主战坦克的地位遭到了挑战,但现代主战坦克相对而言仍然拥有很多优点:

图为标枪反坦克导弹

首先,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而导致反坦克导弹没有直接摧毁目标,反坦克小组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完成重新装填,连接发射系统,重新制导等工作,而主战坦克只要短短的几秒钟就能完成反击。且在正常交战距离的情况下,精准度和威力丝毫不会比反坦克导弹差,且弹药的飞行的速度也更快。

图为现代主战坦克

其次,大多数现代反坦克导弹都是为了步兵设计的。由于是单兵携带,反坦克导弹不得不为了保证便携性,放弃和主战坦克同样的光学瞄具和夜市系统,这极大的制约了单兵反坦克导弹的全天候作战能力。相对的,没人会在意一辆坦克是63吨还是64吨,且人员编制的优势也使坦克随时可以保证有两个人负责光学系统,这使坦克的全天候作战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

图为迫击炮

此外,反坦克小组在攻击坦克的时候,很容易被狙击手和迫击炮的攻击。而坦克在作战的时候则可以直接免疫这些无法造成致命伤害的挠痒痒攻击。最需要注意的是,坦克拥有反坦克小组根本无法相比的机动性。一天不间歇的奔袭上百公里几乎成了坦克的常态,而反坦克小组机动5公里都十分困难,这也是主战坦克的优势。


双马尾班长


反坦克导弹近年威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发射后不管”、攻击坦克顶部脆弱部位等技术的普及,会不会让坦克从此退出舞台?

答案竟然是相反:坦克恰恰会因为这一因素,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

这是因为,正是因为反坦克导弹等武器的威力不断增强,现代战争中防护、火力、机动性三合一的坦克的价值,才会显得更为突出!

由于反坦克导弹等武器威胁越来越大,非坦克的陆地作战平台的生存力不断降低,而坦克因为有着防护、火力、机动性三合一的优势,能够通过改进自身,进一步增强生存力,才可能在敌人火力增强的大环境下生存下来!

必须承认,由于科技发展,被装甲车辆视为天敌的反坦克导弹威力越发强大,精确性火力打击能力更强,世界各大国都在为增强其陆军装甲保护力而采购新型技术装备。

美国的标枪、陶式、地狱火等导弹仍属于先进反坦克导弹的代表,服役表现也为人称道,而以色列制造的长钉反坦克导弹、俄罗斯短号、中国红箭11/12,乃至韩国的最新Raybolt导弹,也相继问世并交付各国使用,使得全球反装甲的制导导弹呈现高速发展的势头,足以令敌对装甲部队深感畏惧。

长久以来,武器的发展存在着矛与盾的关系。在坦克问世之前,拥有足够机枪的步兵部队能够掌握较多的战场优势,甚至拿下决定性的战果。自坦克出现在战场后,机动力高、火力强大的坦克几乎是进攻一方的核心武器。不过,随着反装甲导弹被发展且效能逐渐改善后,坦克已非像昔日那样所向披靡。

反坦克导弹或由人员携行发射,或由攻击直升机空中发射,或是装载在装甲车辆上发射,一枚即可重创一辆坦克,以较小成本换取较大战果。

1973年以色列与埃及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就证实了反坦克导弹的威力。战争初期,以色列未能掌握埃及地面部队战斗力,导致以军第190装甲旅的110辆坦克遭埃及陆军用AT3反坦克导弹摧毁达85辆。以色列政府立即向美国要求提供陶式反装甲导弹。由于美制陶式导弹性能优于AT3导弹,陶式导弹的出现,使埃及军260余辆坦克至少有一半以上惨遭歼灭,也让陶式导弹一战成名。

面对目前愈发强大的反坦克导弹火力,各大国的坦克也开始配备全新一代防护技术,以抵御强大制导武器的来袭。

这其中的核心装备,就是2000年前后开始出现的坦克主动防御系统。

俄罗斯、美国、中国、德国都已经开发了这一类坦克主动防御系统,它可以主动的迎击来袭的反坦克导弹或者火箭弹(RPG),将其摧毁,而不让对方武器实现攻击坦克的面目的。

一般而言,这类武器通过光电或者相控阵雷达来探测来袭的导弹,由先进火控计算机计算出最佳拦截方案,发射爆炸性的拦截弹将来袭导弹摧毁。

坦克主动防御系统光电手段一般包括了紫外波段探测器,主要是因为红外观测手段会因为战场上的热源干扰而丢失目标。反坦克导弹及火箭弹的发动机尾部喷出的火焰,会产生特殊的紫外线辐射信号,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独特特征。在自然条件下,一般不会出现这种波长250纳米至290纳米之间的紫外辐射,所以当探测到这一信号时,基本可以肯定是来自于逼近的反坦克导弹和火箭弹的火箭发动机,进而确定来袭武器方位坐标、飞行轨迹和速度。

而坦克主动防御系统雷达手段的原理则相对简单明了,通过多个相控阵雷达,可捕捉高速飞行的来袭目标。

坦克主动防御系统相关火控系统随即控制坦克适当方向上的拦截弹发射器,发射出爆炸性的拦截弹,摧毁来袭导弹或火箭弹。

最初的一代坦克主动防御系统,爆炸时涉及范围很大,容易误伤友邻步兵和战车。而目前最新一代系统,已经将爆炸范围局限在自身周边一两米内,使得误伤的可能显著降低。

使用这类坦克主动防御系统的坦克,包括了俄罗斯“阿玛塔”坦克、以色列梅卡瓦4、美国M1A2的最新改进型、中国最新坦克家族等等。


转管炮


当然有用,毕竟坦克能干的活要比反坦克导弹多多了,坦克能够作为移动堡垒抵御敌军火力打击,能够作为移动火炮直接摧毁敌军目标,能够作为步兵的载具帮助步兵机动,还能在城市作战中作为破障工具直接干掉墙体等障碍物。而反坦克导弹只有火力,能够打击坦克、堡垒工事等,别的就什么都干不了了。

坦克最初诞生就是为了解决步兵面对作战工事防御体系的困局,集合了火力、机动以及防护的坦克很快就在一战中取得辉煌战绩,并得到大力发展,各国纷纷开始研制自己的坦克装甲车辆,并开始研究相关的战略战术。而在二战中,坦克成了名副其实的陆战之王,一个装甲集群产生的攻击力是很多其他兵器难以比拟的,各大国陆军主要就是以装甲兵为核心作战的。

但是二战中坦克的生存环境也好不到哪儿去,飞机、地雷、火箭筒、反坦克炮等等,当时的坦克没有步兵的保护也是比较脆弱的。但是即使这样,依然不能掩盖坦克的优点,火力猛、机动优秀而且防护性好。所以才会在反坦克武器日新月异的今天还在发展,并依然是各国陆军的主力装备。

在如今的野战、城市等作战中,坦克还是不可或缺的武器,美军在实战中就发现坦克依然是必不可少的攻坚利器。至于中东战场上各国坦克的频繁损失,更多的是由于训练不充分作战协调不足战斗力差导致的。


战壕


坦克在现代战争中的影响力在降低,这是一个确切存在的问题,出现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坦克在战场中越来越糟糕的生存状况。
图:被击毁的T-72主战坦克

坦克作为大型装甲目标,本来就是战场中敌方国力重点招呼的对象。由于现代主战坦克普遍很重,像美国的M1A2,俄罗斯的T-90,以色列的“梅卡瓦”以及中国的99A等全重高达五六十吨,庞大的身躯加上较慢的移动速度以及敏捷性不足等原因,导致其被命中的概率相当高。因此江湖上传言,没有什么坦克是一发RPG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发。即使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先进,价格高达800万美金的主战坦克德国“豹-2”,依然发生被廉价反坦克导弹干翻的经历。因此,在某些人看来,现代战争中坦克成了一个性价比极底的存在,被取代是迟早的事。


图:反坦克导弹

但小兵并不是很同意这种观点。小兵觉得,坦克依然是主宰地面战争的扛把子,短期内不会被取代。理由如下:

其一,坦克拥有无与伦比的毁伤能力。虽然现在已经不可能出现二战时期那种大规模的坦克集群战争,但主战坦克上的125毫米以上滑膛炮/线膛炮等,依然是地面战场的大杀器。坦克的火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以城市战为主要模式的现代战争中,坦克带来的掩护/进攻作用是巨大的。装甲运兵车即使造的再重,也无法为士兵开辟出一条安全通道。跟在主战坦克后面的步兵,比坐在任何装甲车里的士兵都更加有安全感。
图:国产99A式主战坦克


其二,成本考量。现代战争打的是体系,你也许说取消了坦克,大不了多装备武装直升机,但先不说以直升机的单价你能装备多少,单单是想要直升机开道,就不知道发射的导弹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天文数字。那一发发导弹射出去,就像往外撒黄金,你有多少可以撒?战争打的是钱,但钱毕竟终究有限,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即使土豪如美国,也不敢抛弃坦克全用武装直升机。
图:美制“长弓阿帕奇”武装直升机

其三,坦克的生存几率并没有那么低。现代主流主战坦克基本全身都披挂了了各种厚重装甲,像陶瓷装甲、贫铀装甲等,其正面防护力基本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准。以美制M1A2主战坦克为例,其安装贫铀装甲后防护力达到M1的两倍,抗装甲弹相当于600毫米均质装甲,抗破甲弹达到1300毫米钢装甲。除此之外,各种电子干扰系统,主动防御系统也成了标配。应该说,一般旧式或者威力不那么强的反坦克导弹,几乎无法对现代重型主战坦克造成伤害,只有那些像红箭-10一样的先进激光制导反坦克导弹,才有可能对现代坦克造成毁灭性伤害的。
图:珠海航展上展示的国产坦克主动防御系统

综上,小兵觉得在现代战争中依然有坦克的一席之地。主战坦克这个大块头家伙,谈其过时还有些为时尚早。即使是先前被热议将要放弃坦克的世界头号军事强国,也正式宣布下一代主战坦克的研制计划。更别说像中俄这种“视坦如命”的国家,哪有可能放弃坦克?!

【你认可“坦克过时论”吗?欢迎下方留言分享你的观点】


兵者诡道也


现代战场上,坦克的确遭遇了巨大的挑战,在层出不穷的反坦克武器下生存率不断降低,以至于有人提出“坦克无用论”这种东西。

我看到许多人拿出了不少具体战例,以说明坦克如何如何脆弱,或者坦克应该如何如何防御,其实这都属于本末倒置,没有真正揭开坦克的定位。少去比较那些反坦克武器打坦克的效率,体系对抗的逻辑不是这样的。

不错,坦克目前的确是生存力堪忧,未来坦克也注定会有淘汰的一天,但绝不会是今天。须知大国对抗,是整个体系的对抗,并非坦克一种兵器就能决定战局,但坦克不行,难道那些反坦克武器就能左右战局了?

所以,我们不能拿不对称战争的个例,跑来诠释坦克在战场上的整体生命力,这对坦克是不公平的,在逻辑上也是不符合体系对抗原则的。

至少在目前看来,坦克仍然是战争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没有东西能够替代。

曾经60年代,有人喊导弹为王,坦克不行了;70年代,有人说装甲没用了,坦克过时了;80年代,还有人喊坦克抵不住飞机,马上要淘汰;到90年代,依然有人喊坦克被单兵武器克,要拜拜。到2000年了,21世纪了,网络上这些声音此起彼伏就没停过。

事实是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取代坦克在战争中的位置,哪怕坦克在战场上会被反坦克武器一炮一个,只要战争的形态与模式没有本质的改变,坦克就会继续生存下去,并继续被研究、强化下去。

哪怕是所谓最能威慑坦克的反坦克武器,实际也没有真的达到让军队不怵坦克的地步,连萨达姆都知道,对于一只没有反坦克手段的军队,最烂的坦克也能灭之。所以我装备坦克,就是让你装备反坦克武器的。这是一种体系上的博弈。

如果真按照某些人所谓的“坦克无用该扔掉”,估计会害死不少人,正如美军当年过分强调“轻型化”概念,以至于过度突出悍马车的多功能性以及快速反应能力,忽略了中型装甲车辆在部队中的环扣能力,致使军队轻重脱节,调整了差不多10年才缓过劲来。

坦克战争,本质是载具战争,人类的载具不可能全部走轻型路线,实际上现在的反坦克武器也没有那么完美。坦克的威胁要远远大于反坦克武器带给坦克的威胁。而且作为信息化平台,坦克可以负担起核心攻击平台的责任,反坦克武器却只能反坦克。

所以说,哪怕导弹再猖狂,现在的坦克也不可能被淘汰,军队体系的节点是一环套一环的,这个节点无人取代,那么就必然被强化下去,直到整个体系发生变化。

否则你当全世界的大国都是傻的吗?非要留着一款没用的淘汰兵器?本世纪要淘汰坦克,再等个50年吧。


王司徒军武百科


“坦克无用论”这么多年来一直有市场,实在是一件怪事。可以想想步兵,从人类历史上有战争开始,步兵就是脆弱的存在。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步兵已经面对一个地狱式的战场,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各种火炮、机枪、地雷、毒气都可以轻易夺走步兵的生命,至少可以随便打飞你的手或者脚。但很少有人相信步兵会没用。即便核武器出现后,也没有多少人相信步兵会无用。因为只有当步兵安全地站在对方阵地上时,我们才能说阵地夺下来了。

那么坦克有哪些无法替代的作用么?当然有….那就是为步兵提供身边的巨型掩体、火力支援并猎杀对方的坦克。前者在步兵战车问世后一定程度上可以被替代,后者暂时还没有一个比坦克更好的选择。你也许会说武装直升机能够猎杀坦克,提供火力支援。但别忘了俄罗斯等国本来就将可以搭载士兵,拥有重武装重防御的武装直升机称为“飞行坦克”。说白了,坦克的形态可以发生变化,无论是装甲防护原理、主炮的发射原理,甚至底盘移动的方式都可以发生变化,但只要保持了坦克的功能,既猎杀对方坦克和支援本方部队,那么它就是一辆坦克。

实际上,恰恰因为单兵便携式反坦克导弹和RPG为代表的便携式反坦克武器在黑市上泛滥,才拯救了传统履带底盘的坦克设计,原因很简单,想要拦住利矛,坚盾是必须的。原本悍马这样的高机动轮式车辆和轮式突击炮能够在相当程度上替代坦克的作用,但坦克皮糙肉厚的特点又让它成为在反坦克导弹威胁下驰骋战场的最好选择。任何防护手段都要与吨位和承载能力相适应,现在战场上尚未出现比坦克更好的平台。

其实类似的问题在导弹和核武器出现之初就有很多人提到,但这么多年之后,大家发现可怕的威胁反而促进了坦克的发展。


强武堂


反坦克导弹如此猖狂,现代战争中的坦克还有用吗? 有了反坦克导弹,要坦克干嘛?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请看下文的分析:

反坦克导弹是用于打击坦克及装甲目标的导弹,由于反坦克导弹的造价较低,现阶段已经大量装备在每一个步兵团中,一旦发生冲突只需瞄准发射就可以化险为夷,打爆敌方坦克,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么轻松就能解决一辆坦克,还保留坦克有什么用呢?其实呢,现在大国打的战争是体系战争,是整个体系的战争,包含飞机,战舰,坦克和步兵,如果我们步兵都装备了反坦克导弹,没有装备先进坦克甚至是全部退役坦克的话,在这个体系战争的时代,以空中武器,导弹作为主要的战斗手段,海湾战争证明了纯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已毫无用武之地了,空军才是主宰现代化战争的兵种。

但是对于地上防御作战来说,坦克的作用是完全不能忽视的,坦克只有在登陆作战,正面作战,体系作战中才能发挥巨大作用,特别是现在战争以配合为主,单兵种作战为铺的战争方式,坦克和陆军在空军的配合下,才能打赢现代化战争,保卫祖国。虽然反坦克导弹好用,但是体系作战和现代化战争决定了不可能全部装备反坦克导弹而放弃坦克的,先进坦克虽然造价高昂,反坦克导弹相比之下十分便宜,国家不可能因为一件装备而放弃这个体系,那么一旦发生战争,对面有能抵御装备的坦克的话,战争将很快失败,所以放弃坦克全部准备反坦克导弹是一件愚蠢的行为。


紫龙防务观察



看了几个回答,冰雹真的不敢认同回答者所说的坦克的那种被迫的无奈的防御,或者说面对反坦克导弹就趴窝的这种不切合实际的论断,今天我们可以看看,世界主要军事大国那一个不是加强发展新一代主战坦克,这说明什么?只能说明未来的陆地作战坦克依然会发挥其巨大的作用,而且这个作用还将更加强化。



坦克,是目前陆基作战部队最有效的攻击支援火力,当然你可以说还有什么武装直升机,巡航导弹,甚至是航空兵的强大火力支援,但是一点,一旦进入地面部队真正的交火,双方空军实力相当的情况之下,地面的角逐才是关键。



而地面的角逐绝对是看谁的装甲力量为最,这是一个战役的决胜力量。反坦克力量就目前的发展的确很有建树,但为何新一代主战坦克辈出不穷呢?归根结底,还是坦克或者说装甲兵对于反坦克力量装备的防范性的提高。


反应装甲都只是基本了,这种靠着反向爆破的装甲对于来袭导弹采取逆向爆破,最大限度的降低伤损;主动防护系统对于来袭炮弹或者反坦克导弹采取主动拦截的方式,目前已是更多国家军事部门研究的方向,而且这个成果早已经应用于实战化,简单来说就是一旦有来袭炮弹或者导弹,坦克主动防御系统将依据雷达指引迅速发射反制导弹来击毁来袭目标,而且效果非凡,当然这个技术只有极少数的国家拥有。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能说反坦克系统厉害了,就说坦克不行了;难道防空武器厉害了,飞机都停飞了吗?那是不对的,有招就会有拆解的招式才是最重要的。


冰雹蓝天


提了一个好问题。

实际上还真没多大用处了。

到不是反坦克武器猖狂而是目前现代战争的主流方式在变化。现代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战争越来越不容易发生。而战争的主要任务成了反恐战争。基本上都是一边倒的武力优势。使用坦克对游击队这样的轻型武装诚然有绝对的压制作用但效费比太低。

30mm口径机关炮或者40mm口径榴弹发射器可以解决的事情还真没太大必要用120mm坦克炮。

因此在最近十年左右的时间里步兵战车相比坦克有更大的战场优势。

对付恐怖分子上图等级的武器装备就足够了。

从另一方面看题主的问题: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发现,美国的武器装备总是在突出一个新的概念,而俄国的武器往往会在一个现有的成熟平台上不断的超水平发挥。

因此我们就能看到美国的F-15、F-22、F-35这种跳跃式的发展轨迹;也能看到mig-23/mig-27、su-27/su-35 这样的家族式发展路径。


美国在坦克上的发展截止至M1就已经停止了,虽然在M1服役后不久美国就展开了下一代坦克的研究。

整体美国的坦克计划上无疾而终。以至于美国至今都在吃M1的老本。发展的停滞就证明坦克的未来前景渺茫。虽然战场上移动的坚固堡垒有着其独特魅力,但毕竟时代不一样了,如果未来十几年依旧是现在的低强度战争,那么坦克还真的会逐渐消亡。

取而代之的或许就真的是

带有机械外骨骼的机甲士兵了。


军武数据库


肯定是有用的,像“崔格特”反坦克导弹有中程“崔格特”和远程“崔格特”两种型号,这都是根据它的实际使用用途研制的。

中程"崔格特"发射装置由三脚架、发射轨、瞄准镜、制导激光发射器和热象仪组成。远程"崔格特"发射装置为“大鹰"/"虎”式反坦克直升机配用的远程“崔格特”导弹发射装置由瞄准系统、中央控制电子组件、发射箱及显示和操纵装置等组成。各部件均采用模块式结构。

中程"崔格特"的传动装置可保证瞄准镜对快速行驶目标进行平稳、无振动的跟踪制导激光发射器与瞄准镜组装在一起。中程“崔格特”导弹由战斗部、火箭发动机和制导组件组成,并储存在密封的发射简内。它无需任何保养,有效服役周期就至少可达20年。该导弹的最大射程与“米兰”导弹相同,均为2000m,两者的尺寸也差不多。远程“崔格特”导弹由寻的头、控制组件、火箭发动机、战斗部和舵机等组成。导弹弹长1570mm,弹径155mm,重42kg。并且导弹的发射过程如下:射手用热成象腊准镜搜索和探测目标,在显示器上标定要打击的目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