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北非梟雄 “沙漠狂人”——卡扎菲

1986年4月15日,美國派出珊瑚海號和美國號兩個航母編隊的幾乎所有艦載機,以及英國基地增派的24架F-111戰鬥轟炸機組成編隊,歷經六次空中加油,航行14個半小時後,對利比亞的五個重要的軍事目標,實施了長達23分鐘的精準空襲,的黎波里市陷入一片火海。這就是引起全世界關注的"黃金峽谷行動"。事實上,這已經是美國人第八次對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實行的"斬首行動"了。卡扎菲做了什麼,讓美國人這麼堅決而又迫切的欲除之而後快呢?

第二次世界大戰阿拉曼戰役之後,利比亞由英國和法國共同接管。1951年12月隨著英國的介入眾多酋長國力挺時年61歲的伊德里斯一世成為利比亞國王,利比亞隨之宣佈獨立。同時利比亞奉行親西方政策,英美在該國設有軍事基地,同時設有石油企業在利比亞南部撒哈拉沙漠裡鑽井採油。這時候的伊德里斯一世有軍隊和西方國家的支持,所以看上去他的江山固若金湯。但是他沒有意識到的是這時的利比亞的老百姓很多人依然過著貧苦的日子,而官員的腐敗,造成了越來越多的社會矛盾,日積月累已經達到了一個臨界點。卡扎菲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他深深的感受到,自己生活的家園並不真正的屬於利比亞人民。

北非梟雄 “沙漠狂人”——卡扎菲

在軍校培訓時的卡扎菲(左一)

1942年,卡扎菲出生在利比亞錫爾特以南的一個貝都因牧民家庭。小卡扎菲最愛做的一件事就是在帳篷裡聽父親給他講帶頭反抗意大利殖民統治的利比亞民族英雄奧馬爾.穆合塔爾的故事,在卡扎菲幼小的心靈裡,開始渴望有朝一日能夠有這樣的機會,去反抗外來侵略者,幹下一番轟轟烈烈的大事,去贏得人們的尊敬。

就在伊德里斯一世王朝建立的第二年,利比亞東邊的鄰國埃及出事了。埃及自由軍官組織的領導人納賽爾發動了革命運動,推翻了王朝統治取得了政權。卡扎菲聽到埃及革命成功的消息後,興奮不已,在日記中這樣寫道:我已為利比亞的未來找到了方向。那一年他才16歲,還是個中學生。卡扎菲開始接觸到了納賽爾的革命思想,並偷偷閱讀從境外帶回來的納賽爾寫的《革命哲學》,並且決心把書上的思想付諸實踐。於是他那時候就成立了一個青年革命支部,在自己身邊聚集了一批和他志同道合的人,其中就包括後來一直追隨卡扎菲的那個賈盧德。1962年卡扎菲、賈盧德等青年革命支部的大部分人,一起考進了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的軍校。進軍校的第二年,在賈盧德的幫助下,卡扎菲就以自己為核心,建立了一個完全模仿納賽爾革命的自由軍官組織,開始籌劃推翻伊德里斯一世王朝。1966年卡扎菲和賈盧德被派到英國桑德赫斯特皇家軍事學院培訓。這一次出國留學,讓卡扎菲看到了英國百姓的生活狀態,相比之下,他更感到了利比亞人民生活的貧困和艱辛。這一切讓他下定了決心,要實現他的理想——革命。

1967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在阿拉伯國家中引起了巨大震動,利比亞人民對伊德里斯王朝的腐朽統治更加不滿。1968年利比亞國內形勢急劇惡化,80歲高齡的伊德里斯國王提出退位的想法,但宮廷幕僚們因一時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選為由拖延,宮廷大臣、軍政高級官員藉此機會以權謀私,貪汙腐敗。這時候利比亞各派的政治力量都清醒地看出,伊德里斯王朝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隨時可能被推翻。此時,從國外留學回來的卡扎菲也意識到了在利比亞發動革命的時機已經慢慢成熟。但卡扎菲心裡十分清楚自己只是一個小小的士官,勢單力薄,很難動員更多的人來響應他發動革命的想法。但是這時候一個女人的出現,讓他看到了希望,她就是後來卡扎菲的第一任妻子法蒂赫。她是伊德里斯國王軍隊中的高級將領哈利德將軍的女兒,卡扎菲要利用她來實現自己的理想。哈利德是卡扎菲的頂頭上司,卡扎菲當時不過是個小小的下級軍官,但是他懂得怎麼在哈利德的面前表現自己。卡扎菲聰明伶俐,辦事得體,很快就得到了哈利德的賞識。有了哈立德的信任,卡扎菲開始慢慢的接觸他的女兒法蒂赫,開始追求她。卡扎菲長得高大帥氣,而且能說會道,很快就贏得了將軍女兒的芳心。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以後,將軍也就認可了他,最後把女兒許配給了他。在成家的同時卡扎菲也邁出了掌握權力的第一步,他直接被晉升為上尉。有了岳父大人做靠山,卡扎菲在軍隊中的威信直線攀升,並且在各派政治勢力中,他脫穎而出。

北非梟雄 “沙漠狂人”——卡扎菲

九一政變成功後的卡扎菲

1969年初,自由軍官組織召開了一次非常重要的會議。卡扎菲和他的同伴們在會上決定儘快採取行動,發動"耶路撒冷行動",也就是軍事政變。很快卡扎菲行動了,可整個政變過程非常戲劇化,甚至有點搞笑,從頭到尾都是陰差陽錯、離奇荒誕。1969年9月1日,卡扎菲命令助手奧馬爾.米海什乘飛機前往的黎波里,組織軍營的接管工作。當米海什到達班加西機場時,卻發現飛機已經滿員,幸虧找到機場裡工作的熟人,這才擠上飛機。到達的黎波里機場後,他攔了一輛出租車,向塔爾霍納軍營進發,但下車後才發現武器和彈藥落下了。而在班加西卡扎菲一馬當先率領軍隊去佔領班加西電臺,意外又發生了,走到半路上,卡扎菲雄赳赳氣昂昂地吶喊口號,卻沒有人回應,他回頭一看,這才發現在前往班加西的路上,竟然只有他一個光桿司令。原來在前一個岔路口,他的隨行車隊朝著貝卡軍營方向開去了。他連忙調轉車頭,這才追上了大部隊。更不可思議的還在後面,負責佔領國家廣播電臺的軍官,開著車繞著的黎波里賺了一圈,竟然沒能找到廣播電臺在哪,只好原路返回。更離譜的是,負責接管城外防空部隊的軍官,帶著六百名士兵,臨到出發前才發現可供他們使用的子彈一共才1050發,平均每人不到兩發子彈。離奇的是,一路上他們連兩發子彈都沒用上,竟然沒有遭遇任何抵抗。此時的伊德里斯國王去土耳其度假去了,而留守在國內的王儲兼首相哈桑.裡德一聽到槍聲,立刻從宮中逃了出去。第二天他就發表聲明放棄對王位的一切權力,支持新政權。就是這樣一場倉促上陣、漏洞百出的軍事政變,竟然躲過了神通廣大的美國中央情報局的耳目,大獲成功。


政變成功後,27歲的卡扎菲被推選為利比亞新政府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卡扎菲沒有設立國家元首一職,但以革命領導人的名義行使類似職權。由於卡扎菲的軍銜是上校,在利比亞設立的最高軍銜就是上校。所有的政府單位負責人統稱為書記,駐外單位也不叫大使館,而稱人民辦事局,大使則稱某某局的書記。

利比亞對地中海程虎口之勢,戰略地位十分重要,石油資源也非常豐富。在伊德里斯當政時期,美國在利比亞擁有年營業額達200億美元的六家石油公司和價值70億美元的租借地,駐有6000名軍事人員的軍事基地對中東乃至整個阿拉伯世界都施加著重要影響。但自從1969年卡扎菲當上利比亞的領導人之後,這種局面就徹底改變了。因為卡扎菲從小就想像利比亞的民族英雄奧馬爾.穆爾塔爾那樣抗擊外來者,現在這個機會來了。

1970年6月,卡扎菲把利比亞的主要產業石油業進行了國有化,並以國家的名義控制了大量的外國企業,並下令收回美國在利比亞的惠勒斯空軍基地,趕走了6000名美國軍事人員。這就意味著美國失去了在非洲最大的軍事基地,讓美國在地中海、非洲、中東乃至黑海的軍事存在遭到極大的削弱。同時,利比亞從蘇聯陸續購買了多達100億美元的軍火,聘請了1000人的蘇聯軍事顧問團,除將惠勒斯空軍基地轉交給蘇軍使用外,還提供5個海空軍基地供其使用。1972年卡扎菲果斷地廢除了前國王與美國簽訂的九項軍事經濟技術合作協定,並聲稱美國是阿拉伯世界的頭號敵人。

1973年10月,卡扎菲宣稱利比亞對錫德拉灣擁有完全的主權,這個海域禁止一切外國海軍、尤其是美國海軍進入。如果發生這樣的情況,利比亞會動用他的全部力量,甚至不惜生命,來捍衛他的權力。卡扎菲的一系列針對美國的政策無疑刺激著美國與利比亞的關係。

1981年裡根當上美國總統以後,兩國的關係更加惡化了。1981年8月19日,在里根總統的同意下,美國海軍在地中海區域集結,一架F14戰鬥機從航空母艦上起飛,飛向了錫德拉灣。卡扎菲立刻命令兩架蘇制戰鬥機起飛把美軍戰機趕出錫德拉灣,沒想到,利比亞的兩架蘇制戰鬥機很快被美國飛機打下來了。此後美國停止進口利比亞的石油,同時也禁止向利比亞出口石油技術。兩國的關係幾乎完全破裂了。

1985年12月27日,羅馬航空售票處和維也納國際機場分別受到了恐怖分子的襲擊造成19人死亡,120人受傷。美國堅信利比亞和這兩次恐怖事件有密切聯繫,並決定嚴厲反擊。1986年1月美國宣佈對利比亞施行全面禁飛,並且撤出了在利比亞的美國僑民和商業投資。

1986年3月,美國不顧利比亞多次重申沿海200海里海域為本國臨海,擅自闖者必死無疑的警告,實施了代號為"草原烈火行動",他們闖入利比亞臨海,引誘並擊沉了5艘利軍導彈艇,還摧毀了數部制導雷達。利軍還沒來得及還手,美軍就安全撤出了錫德拉灣。事後美國宣稱"草原烈火行動"是為了報復利比亞支持伊朗扣押美國人質的行為,以及放任激進分子焚燒美國駐利比亞外交代辦處的行為。從這以後,利比亞和美國就開始了激烈的"鬥法"。

北非梟雄 “沙漠狂人”——卡扎菲

黃金峽谷行動示意圖

1986年4月5日,德國西柏林舞廳發生劇烈恐怖爆炸襲擊,共傷亡155人,其中有44人是美國人。雖然卡扎菲聲稱與此次恐怖襲擊沒有任何關係,但美國中情局認定此事確為利比亞所為。而這次事件,就是開頭所提的美國"黃金峽谷行動"產生的直接原因。4月14日傍晚"黃金峽谷行動"正式開始,美軍珊瑚海號和美國號航母先以電子戰飛機為先導,壓制干擾對方的防空系統,然後出動大批F111戰機,迅速攻擊了卡扎菲的指揮所阿齊齊耶兵營、的黎波里國際機場的軍用部分和所謂的恐怖分子訓練營西迪比拉爾港三個目標,僅僅用了23分鐘就摧毀了重要的預定目標。雖然卡扎菲事先藏了起來,躲過一劫,但是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這次行動共計摧毀了利比亞防空雷達站5座,炸燬軍用飛機14架,炸死炸傷1000多人,並且卡扎菲一歲半大的養女也在這次空襲中喪生。國仇加上家恨,卡扎菲對美國恨之入骨。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PA103號班機飛到蘇克蘭邊境小鎮洛克比上空時忽然發生爆炸,機上259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全部喪生,其中189人為美國人。經過美英兩國的調查搜尋,嫌疑方向直指利比亞。隨後,安理會對利比亞進行了長達11年的經濟制裁,讓利比亞經濟蒙受巨大損失。

2011年2月16日,利比亞國內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民眾要求統治長達42年的卡扎菲下臺,並進行民主變革,反對派武裝的聲勢越來越大。2月27日利比亞前司法部長賈利勒領導成立了利比亞過渡委員會,聲稱他們將領導新的革命,但是和42年前相反的是這一次革命的對象成了卡扎菲自己。於是利比亞政府軍和反對派武裝開展了激烈的對抗,並造成了大量民眾的傷亡。

2011年3月19日法國戰機率先對利比亞境內的政府軍目標開火,多國大規模軍事幹預利比亞的行動正式展開。部署在地中海的美軍和英軍艦艇以及法國戰機向利比亞發射100多枚戰斧巡航導彈,襲擊了利比亞境內的數十處防空設施。2011年4月25日凌晨,北約戰機空襲了卡扎菲在首都的黎波里的住所——阿齊齊亞兵營。30日北約再一次轟炸的黎波里。據卡扎菲身邊的官員日後描述,卡扎菲當時能做的就是從一個不會被轟炸的地方,轉移到另一個不會被轟炸的地方。

2011年8月22日利比亞反政府武裝攻入首都的黎波里,宣稱奪取控制權統治利比亞。卡扎菲在的黎波里被攻佔後逃亡至家鄉蘇爾特,不停變換藏身之處。鐵腕統治利比亞42年的卡扎菲,在最後階段"緊張、憤怒,有時候會暴怒,大部分時間處於悲傷和生氣狀態。即使後來有人告訴他的黎波里已經被佔領,他仍然相信利比亞人民還愛著他"。

北非梟雄 “沙漠狂人”——卡扎菲

卡扎菲被反政府武裝俘獲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武裝稱在蘇爾特已經俘獲了卡扎菲。卡扎菲在其家鄉蘇爾特的一個廢棄下水管道中被捕,慘遭虐待後,頭部和腹部遭到致命連環槍擊身亡。一代梟雄,就此殞命。


卡扎菲自1969年上臺以來,與西方國家交惡數十載。世人對他的評價譭譽參半,在一些人眼裡,他是 "民族英雄"、"革命領袖";而在另一些人眼裡,他是"瘋子"、"怪人"。但不管是他的支持者還是反對者,都不得不承認,卡扎菲成功領導了這個擁有600萬人口的國家在非洲率先擺脫貧困。

(歡迎關注 古今歷史風雲 歡迎前來吐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