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评价2018第29届金曲奖薛之谦颗粒无收?

四斤


29届金曲奖薛之谦颗粒无收,这一点也不意外啊,作为华语乐坛一个权威的奖项,一定是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的,薛之谦的人气是不低,传唱的歌也不少,但比他优秀的歌手也有很多,他没有入围金曲奖,属于正常操作。

单论唱功,薛之谦歌曲的难度不大,《演员》、《丑八怪》、《一半》、《绅士》等传唱度较高的歌曲,并不能体现他有很好的,缺乏力度和厚度,现场更糟,气息不稳是常态,看看“最佳国语男歌手”奖,入围的有“行走的CD”林俊杰,新一代“歌神”陈奕迅,“金曲歌王”李玖哲等等,薛之谦明显不在同一层次上啊。

至于年度歌曲奖,再延伸至最佳专辑奖,并不具备条件啊。他的歌曲曲风相对单一,风格比较阴郁,属于故事性讲述的歌曲类型,比较容易打动有相同经历的人,但立意并不太高,所以难入围。

更重要的一点,薛之谦的歌词部分,有的时候就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感觉,拿一期综艺节目《无限歌谣季》来说,薛之谦和岳云鹏争执“我有点疼,但是我还能忍,是不是爱你,我还算有点天分”是不是不合逻辑,“我拿天分去爱你吗?”而薛之谦很多歌词中都有这种为了押韵而违反逻辑的事。

所以,薛之谦是一个传唱度高的、能打动人的歌手不假,但离入围金曲奖的标准还是差一些。奖项不是万能的,但也能说明一些问题。


注视这视界


没有入围也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嘛,国内很多在过去一年有发片的非常优秀的歌手,不也是没有入围这一届金曲奖的提名嘛。但没有入围,并不代表能否定一个歌手的实力、以及一张专辑的质量。

当然薛之谦没有入围的原因或许会有三点:1,他去年所出版的专辑,并没有在中国台湾发行。事关,“金曲奖”流行部分的评审机制是针对过去一年以内,在中国台湾发行的所有华语专辑,或许就是正因为这样,而导致薛之谦本人没有能够入围。

2,与其唱作歌手的身份相比,薛之谦身上面的综艺色彩确实太重了,从演员、到于各种综艺节目的客串“嘉宾”身份,或许这样也造成很多人对于他音乐方面的努力、以及实力的认知。

3,这样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薛之谦推出的音乐作品,诸如《演员》、《哑巴》、《丑八怪》等等,虽然流行程度很广、传唱度也很高、也打动了很多人,但这些歌曲其实说白了就是K歌一首。也因此可以看出,虽然同为唱作人,但薛之谦所交出的作品其实也稍微欠缺了一点气场、个性、以及作为一名创作人自己极为独特的一套音乐审美。因此而言,他没有入围真心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熟悉金曲奖评审们喜好的乐迷都知道,他们在乎的并不是作品本身有多么多么的流行、卖得多么多么的好,反而更在意一个歌手、或是音乐人自身的实力、以及他们作品所具备的优良程度与创建性、以及对于流行音乐未来所产生的影响等等。(文/蓝蝴蝶)


蓝蝴蝶


并不是薛之谦的音乐一无是处,而是金曲奖太严苛。音乐是信息量很丰富的东西,不能简单地用一句话来说行或者不行。如果把贝多芬的曲子填上喊麦歌词,那这首曲到底是行还是不行?

金曲奖从来不会以人气作为评判标准;无论是薛之谦,还是之前的周杰伦,林俊杰,金曲奖从来就没给过大牌明星面子。要获得金曲奖的提名,需要业内评委的一致认可,从词,曲每个环节的细节考量,录音混音到每个曲目的整体性,表达流畅性,艺术意义都有专业人士把关评审。

确实有风评说薛之谦的音乐不行——事实上更客观地评价是,薛之谦的音乐品质尚可(毕竟有大牌制作班底加持),传唱度高,但艺术性上不够出彩。从历届金曲奖的获奖情况来看,徐佳莹等人虽然传唱度较低,但作品各个环节的打磨和艺术性都要好于薛之谦。从对乐坛创作风向的影响来看,薛之谦风格变化较少,苦情,抒情歌太多也是导致他落选的原因。


兔老师


我来说下我的看法吧,我觉得他的歌曲都是这词曲单一的口水歌,虽然我曾经很喜欢他的歌,后来才发现他的课歌普遍都是些口水歌,都是那种流行一段时间就停息的那种,不会像陈奕迅,张学友的歌曲一样流传千久,主要觉得他的歌曲歌词普遍都没多大艺术含量,只是朗朗上口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