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0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15日起,廣州出租車開始按調錶進程逐步調價↓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然而,據媒體暗訪發現,服務質量似乎並沒有明顯好轉。在天河路商圈、北京路商圈及各火車站、客運站附近,仍有較多的士司機拒載、議價的情況。有的司機甚至還叫囂“你去投訴啊,交委奈我何”,並關上車窗揚長而去……

這些區域拒載議價情況到底有多嚴重?的哥又有何底氣說出上述囂張的話語?18日晚上,記者跟隨廣州市交委執法局,到天河路商圈周邊一探究竟。

時間:18日21:00

地點:天環廣場正門

這個時候的天環正門,正是人流高峰之時,路邊等待打車的人隨處可見。過往的出租車基本處於正在營運狀態,空車並不多。

此時,一輛車牌號為粵A·F43Y5的廣發公司出租車在打車的市民前緩緩停下。不過,並沒有市民可以開門進去——因為司機搖下車窗,開始和市民議起了價。簡單交談後,司機和乘客似乎達成了一致,司機打開車門鎖讓乘客上了車。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隱藏在暗處的執法隊員在議價時便有警覺,並在車輛剛開動時將其截停。面對出示了證件的執法隊員,剛才議價時還“意氣風發”的司機一下蔫了。乘客也藉機講起了司機議價的經過。原來,乘客從天環廣場正門上車,欲前往天河公園。司機主動提出不打表,直接收取30元車費,而這段路程正常打表只需15元。

面對乘客的詳細指證,司機對自己的議價行為供認不諱。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事情還沒結束。當執法人員例行檢查營運資格證件時,司機講話變得支支吾吾,並且說出的名字和證件號碼與實際證件不符,還嘴硬說:“證是我的。”在執法人員的再三要求下,他拿出自己的身份證。對比發現,該身份證確與實際營運登記的證件不符。該司機為無從業資格證的“非編”司機!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執法人員表示,“非編”司機駕駛出租車提供運營服務存在諸多問題,一方面司機自身業務素質不高,在運營服務中很容易發生不認識路、繞路等問題,服務質量差。另一方面,“非編”司機因缺乏出租客運企業的監管而無所顧忌,運營過程中容易產生議價、拒載等侵害乘客合法權益的惡劣行為。在5月15日的整治行動中,執法人員在流花地區就連查了10宗“非編”司機違章,多數司機被查時正在議價。

最後,執法人員以議價及“非編”運營,對該司機進行立案查處。下一步,市交通部門還將追究將該車交由“非編”運營的在編司機責任。

諷刺的是,該出租車的車頭處,還張貼了“誠信服務”標識。該標識是去年8月由廣州市出租車協會組織發起,由企業挑選一批營運服務較為優良的車輛進行張貼,方便市民辨認並選擇服務質量優良的出租車輛出行。

時間:18日22:47

地點:天河郵局公交站

當晚的行動,除了在天環正門設置便衣進行暗查外,執法人員還在天河東路天河郵局公交站處設置了檢查點。一個小時內,執法人員檢查出一例增城荔通公司的出租車涉嫌異地營運,以及一例龍的公司的一輛出租車“非編”運營。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拒載的哥叫囂“交委奈我何” 然後交委來了

執法現場。

22:47,執法人員再次攔下一輛南油公司車牌號為粵A·4B2Y3的出租車。該出租車司機看到執法人員後,迅速按下計價器,並神色正常地停下出租車,緩緩走出。

在對司機進行相關證件的檢查時,執法人員同時詢問起了車上乘客。乘客表示自己是從查車點前50米上的車,要去往潭村,司機並無打表,並向她直接要價40元。記者查詢軟件,發現上車點距目的地僅3.1公里,正常打表只需12元。該乘客說,由於自己拖著行李,考慮到公交或地鐵出行不便,附近也比較難打車,便接受了該司機的要價。“而車子開動後,司機一見到執法人員,便馬上按下了計價器。”乘客說。

對於乘客確鑿的指控,最開始面不改色,以“還沒來得及打表”為由一直狡辯的司機再也無法辯駁。最終,執法人員以涉嫌議價為由,對該出租車司機的違章行為立案處理。

時間:18日23:00至19日00:30

地點:正佳廣場東南門

隨著周邊商場的營業時間結束,以及地鐵的停止運營,這裡打車的人逐漸多了起來。在這個離執法人員在體育東路設置的執法點不到100米的地方,呈現的卻是不一樣的情景。

“一路十幾輛空車,不是沒打表坐著人的,就是直接議價不成揚長而去的。”一名在該地方等了快一個小時的市民告訴記者。“根本來不及記下司機車牌號和營運資格證信息去投訴,有個司機見你拿出手機拍照,馬上加速衝過紅綠燈駛走。”

在現場看到,也有不少乘客急於回家,接受司機的高價“一口價”,才能上車離去。

也有乘客堅持打表的,不過卻吃到了司機的“閉門羹”——鎖上車門不讓上,並叫囂著“你要投訴就投訴好了”。

還有輛的士亮著“空車燈”,停在路邊也不走。有乘客上前詢問,該司機卻反勸乘客:“你們換個地方打車吧,這裡一般情況是打不到打表的車的。我是不想做違法加價的事情,所以停在這裡等‘滴滴打車’的加價訂單。”

在執法人員趕到之前,短短五分鐘時間內,就有以上三例出租車司機拒載議價的案例。直至執法人員到場後,情況才有所好轉。不過由於“僧多粥少”,順利坐上車離去的乘客並不多。

執法人員表示,“很多時候都是這樣,執法人員到場了,一般司機都不會議價拒載了,比較難抓現行。而且,我們的執法力量有限,出租車違章執法只是我們工作的一部分,也比較難每時每刻都對出租車進行監督檢查。”

他表示,整治出租車議價拒載頑疾,需要交通部門嚴格執法,加大對出租車監管力度和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同時,還需要暢通投訴渠道,解決群眾反映的問題,維護乘客的合法權益。今年截至5月17日,市交通部門根據群眾投訴,經過調查取證對915宗出租車議價拒載行為立案查處,佔2018年立案查處出租車議價拒載總數的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