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孩子上幼儿园哭闹,聪明的家长怎么做呢?

流光与花色


上幼儿园是孩子第一次要和家人分开一整天,对于三岁左右的小朋友来说,无疑是个很重大的挑战。大多数孩子在入园最初一小段时间里(几天或几周),都可能会哭闹、抗拒,这是正常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分离焦虑。

一般来说,通过父母的耐心安抚鼓励、老师的积极引导,加上幼儿园里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多数孩子会较快地适应入园,开始享受幼儿园里集体生活的乐趣。对于比较敏感、慢热的孩子,家长可以考虑以下几种方法:

1、入园前准备

在孩子正式入园前半年至一年,可以考虑用多种方式帮助孩子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和生活,比如:

(1)带孩子参加亲子班,从亲子互动慢慢向老师—小朋友间互动过渡;

(2)带孩子看看家附近的幼儿园小朋友上学、放学、做操、做游戏等活动;

(3)和孩子一起看有关幼儿园的视频或绘本,培养对幼儿园的好感和熟悉程度;

(4)根据幼儿园的入园家访或开放日安排,尽可能让孩子跟老师认识、建立关系,熟悉幼儿园的校园环境、班级教室等;

(5)如果孩子平时只黏妈妈一个人,要尽早让孩子与家里的其他人也都建立亲密和依恋的关系。多元依恋的孩子比只依恋一个人的孩子能容易适应幼儿园。

2、入园后适应

如果孩子已经入园,但哭闹比较严重,家长可以考虑:

(1)增加和老师的沟通。让老师更了解孩子的特点和喜好,帮助老师能更有效地安抚孩子。当老师成为孩子的一个新的安全和依恋对象时,孩子对入园的焦虑就会大大降低。

(2)增加和其他家长及小朋友的熟悉程度。看看同班中是否有家附近的邻居,或者有共同参加兴趣班的孩子。为孩子多创造一些和这样的小伙伴一起玩耍的机会。如果孩子在班里有一两个好朋友,对入园的适应也会加快。

(3)家长在送孩子上学时,态度要做到“温和地坚持”,不因为孩子哭闹而急躁、严厉、冷漠(这些会更增加孩子的焦虑),也不因哭闹就变得没有原则、同意不上学等(这些会成为对哭闹的奖赏而鼓励了哭闹行为)。

(4)善于使用积极语言暗示。家长在平时和孩子交流时,多把一些积极词汇跟幼儿园和老师联系在一起,比如“老师讲了什么有趣的故事”、“做了哪些好玩儿的游戏”、“学到哪些知识和本领”、“幼儿园的什么饭菜最好吃”,引导和暗示孩子发现幼儿园生活的乐趣、老师的关爱和可亲;当然还可以对孩子本身也进行积极暗示,把他能坚持上幼儿园与“懂事”、“勇敢”、“长大了”等品质相联系,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和自豪感。


黄峥博士


最近小编的孩子也上幼儿园了,前期的时候为了避免孩子情绪上面有太大的波动,我也是做了一些工作,孩子真正上幼儿园的时候明显的要比其他的小朋友更加坚强,下面具体的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提前熟悉和引导

在孩子上幼儿园之前,就应该多带孩子在幼儿园附近转几圈,跟孩子强调去幼儿园的好处,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带孩子到园内玩耍,看哥哥姐姐们在幼儿园怎么样生活的,问孩子想不想和他们一样唱歌跳舞、玩玩具,带幼儿参观教室,使其对幼儿园产生向往之情,这样,后面孩子再上幼儿园的时候,就不会对幼儿园感到特别陌生、恐惧。

首次送孩子入园,家长切忌依依不舍

有的家长朋友心疼孩子,宝宝去上幼儿园的时候本来没有那么大得情绪波动,但是家长哭的梨花带雨的,孩子一看你哭成这样也会忍不住跟风的,所以,建议各位家长朋友们,妈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淡化这种分离,比如说送孩子到幼儿园,告诉孩子,幼儿园里很好玩,让孩子好好好观察后回家告诉自己,以此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们减淡这种忧伤,更好的融入校园生活。

多跟孩子交流幼儿园趣事

孩子上幼儿园后,家长更应该和孩子多交流一下幼儿园的事,比如和孩子说说,今天老师讲了什么事,认识了几个朋友,一起玩儿了什么。时间长了,孩子自然就会发现幼儿园里有很多有意思的事,也会慢慢爱上幼儿园,最重要的是妈妈不要抱怨幼儿园的不好,不要给孩子带来负面的影响。

总而言之,孩子从家庭生活换到幼儿园的生活总会有诸多的不适应,哭闹总是难免的,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有这个心理准备,毕竟我们也陪不了他们一辈子,其次要注意辅助老师让孩子尽早的适应自己的求学生涯。


小呀嘛小儿郎儿童美发


如果条件允许,我希望孩子可以三周岁以后再去幼儿园,适应能力好一些。

我家因为没有老人帮忙带孩子,我女儿两岁半上幼儿园,是班级里最小的孩子,经历了一段艰难的适应过程,不只是哭闹那么简单。

我故意在暑假的时候送女儿去了幼儿园,那时候园里孩子少,老师走足够经历照顾新生。我自己也请了半月的假,以应对任何意外情况的发生。

每天我把女儿送去教室门口,亲亲她的脸,告诉她妈妈爱她,但是她需要在幼儿园学习本领,等她学完了本领妈妈就来接。虽然她会死死抱住我不让走,但是我的态度很坚决,一定会离开。

但是我不回家,去幼儿园监控室看她在幼儿的情况,尽可能记住她都经历了什么。晚上接她回家以后,会跟她聊幼儿园里的事,尽可能气氛活泼一些,假装自己能猜到她在幼儿园做了什么。

女儿语言发展较慢,当时还不太会表达,大多数是我说她应和,像是做游戏。这样过了一周,她似乎懂了上幼儿园是怎么回事,不太排斥了,但是也不高兴。

后来也反复哭闹过几次,最终过了一个月吧,才真正适应了幼儿园。


我总结三点需要家长做的事:

1.了解孩子幼儿园的生活,多聊天,让孩子明白幼儿园是什么,排除陌生感。

2.态度坚决。千万不要孩子一哭就接回家,那会越来越难送。

3.帮助孩子在幼儿园结交朋友,可以在放学的时间,故意给孩子创造跟小朋友玩的机会。

祝您的小朋友迅速适应幼儿园!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图作者!


童书育儿


因为我家娃也是我一个人带大的,所以一直很恋着我,小时候一看不到我就会哭闹,所以朋友说上幼儿园时可能会比较麻烦。

不过儿子上幼儿园的过渡期却是相对顺利的。第一天,没有哭闹,很兴奋地去了,后来的一周内有一两天闹一下,其余时间还是很顺利的入园了。我的方法有

1.提前打预防针

在上幼儿园前我买了两本书,幼儿园前的准备工作。

从语言上,先使劲描述一下幼儿园小朋友们有多多,大家玩游戏有多开心,因为我儿子是比较喜欢和小朋友玩的性格,所以对幼儿园很向往。

从行动上,因为幼儿园需要在里面吃早餐,所以在作息上要提前安排好,有的孩子起来的晚,一上幼儿园突然每天都很早起床,非常不高兴。

2.买了相关绘本

我记得当时买的是魔法亲亲,里面讲的是浣熊宝宝要离开浣熊妈妈去上学,浣熊妈妈每天在他手上亲吻一下,告诉他,如果想妈妈了,就把手放在额头上,这样就会感觉妈妈在身边一样。

我给儿子读了这本绘本,每天早晨我都郑重地贴在他的手上,使劲亲一下,说如果你想妈妈了,你就把手放在额头上,这样妈妈就能感应得到。

3.自己不要先泄气

很多父母送到幼儿园后,会各种舍不得,孩子哭,大人也跟着哭,孩子闹,大人也跟着不撒手,记得有位幼教老师说,有个孩子在妈咪面前哭的惊天动地的,她抱到怀里后,一转眼就笑着说,老师,我喜欢幼儿园。

孩子的适应能力远超过大人的想象力,更多的是大人的不舍,担心他受欺负,或者照顾不周之类的,建议送到幼儿园就离开,不要百转愁肠。


jason妈咪有办法,喜诗词,爱旅游,优质问答答主,在育儿路上不断学习修行,听说关注我的都是长得好看的。来,一起修行吧。全部是原创,字字都是自己的实践经验。

jason妈咪有办法



首先孩子要准备上幼儿园之前就给孩子灌输幼儿园多么好,有很多小朋友一起玩,老师会教唱歌跳舞,有滑梯、可以一起游戏,还有好吃的伙食,只有乖孩子长到一定年龄才可以去的。

然后可以多看些有关幼儿园方面的绘本让孩子了解幼儿园的一些情况

最后就是教会孩子一些自理能力,穿衣吃饭、尿尿什么的。

一开始刚去哭是很正常的,家长不可心软,放在那走就可以了,千万不要逗留,或者一哭心软就不送了,孩子很聪明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孩子还会哭的、只要家长恨下心就好了。

我家孩子有时候早上也会不愿意去哭,我就当没听见该穿衣服洗脸就接着弄,然后用其他的东西哄一会,有时候在车上还让我掉头回家,到幼儿园扒着我的腿哭、交给老师扭头就走了,晚上接他,他也是高高兴兴的,我问他早上哭了没有?他说没哭你一走我就不哭了,😄


泛黄的记忆8


还能怎么样,忍着硬着头皮送呗!我儿子3岁2个月去幼儿园,哭了一个月,每次送他都不会大哭大闹,只是自己默默的忍着,但是眼泪还是掉下来,松手的时候,他哭我也是哭的,他在幼儿园呆着我在家坐立不安,饭也不想吃,也是想想就掉眼泪,可是没办法,每个孩子都得进入他应该面对的小社会中!


20点56


作为人之父母,你有木有经历这种情景?

刚送孩子上幼儿园时,孩子到幼儿园后,哭着不让你离开,那种感觉真的让人揪心,孩子的眼泪、孩子无助的眼神,至今恐怕都让你难以忘记。

送过几次幼儿园后,孩子知道时间规律了。一到快上幼儿园的时间,孩子会四处躲藏不愿去幼儿园。再大点的孩子会装病或说一会再去、或在上幼儿园的路上逃跑等等现象出现。反正就是一个目标,那就是不想去幼儿园。

我家的女儿从小调皮,每次上幼儿园时,她真心没少受罪,我也每次都很揪心,也真的不想送她去上幼儿园,主要还是不想面对她那种哭喊无助的情景。

她3岁时在幼儿园的一次逃学经历,至今都让我记忆犹新。

2007年,是我们回到洛阳的第一年,那时住在道北,我们开个小吃店。上午九点多,接到幼儿园老师的电话,说孩子不见了。听到这个消息,我当时就蒙了。也顾不上店里的客人,赶紧跑回家找小孩,家里没有。有赶紧跑到幼儿园和几个老师又分头在往幼儿园和店里的两条必经之路找孩子,还是没有。天那,这该怎么办?一个上午几个小时,我们和老师分别在附近的街道上不停的寻找,毫无踪迹,那时的心情真的是无法形容。

到中午的时候,竟然在我们临时租住的隔壁邻居家找到了,悬在心里的担心,终于放下了。当看到她的那一刻,我忍不住狠狠打了她几下,真的是既生气又心疼。问她怎么跑出来的,她哭着说要上厕所,趁老师疏忽,从幼儿园的大铁缝里钻出来跑了,不敢回家也不敢去店里,怕我们打她。看到孩子说这些话,不知为什么,我自己都哭了......

也许是经常送孩子上幼儿园,每次看到孩子哭,我都真心受不了。好在现在孩子长大了,这种情形已经好多年没有了。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都能从小接触到绘本,有个美好的童年记忆。自洛阳123儿童图书馆开展“免费开放阅读 共建书香童年”的公益活动后,来馆的家长和孩子不断增加,类似幼儿园的那种情景再现。

孩子最初不爱去幼儿园,是孩童时代所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随着时间的增加,孩子们会慢慢习惯。

但在123儿童图书馆,看到好几次这种情景。有的孩子来馆看绘本不愿走。当妈妈拉着手让孩子走时,小孩子嘟囔着或撅着小屁股就是不走,尤其是每周的故事会和亲子活动,孩子们意犹未尽,这种心情能理解,当时我也没有太多在意这些。

前几天,接连发生几次因小孩子在馆不愿意走而哭的事情。孩子妈妈陪着孩子在馆里读绘本、讲故事。孩子一会看书,一会在馆里四处跑,一个孩子,一个中午,也是玩的不亦乐乎。当妈妈要走时,孩子就是不走,妈妈再次哄着孩子说下午再来,并拉着孩子的小手说咱现在回家吃饭,下午一定来时,孩子挣脱妈妈的手,在各个房间里躲藏,哭着不愿意离开。给她玩具让带走玩,她也不理睬,就是四处躲着哭,让我们也束手无策。

僵持一段时间后,当妈妈拉着孩子的手离开时,孩子边哭边回头,似乎在向我们求助......。看到孩子哭的那么无助,尘封多年的记忆再次被打开,当时我心里好难受好难受。

作为宝爸爸、宝妈妈的我们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着,孩子上幼儿园时的哭-----那是送时的哭;

孩子来绘本馆玩耍后走时也会哭,却是我们和许多宝妈妈们木有想到的哭---那是走时的哭。

为什么?

欢迎各位宝爸爸、宝妈妈们留言,说说你的经历、感受和观点,让更多的宝妈妈们借鉴。


爬格子的悟空


看年龄和具体的事情,常见的哭闹例如:

刚入园时:孩子会有一个入园适应期,不少孩子面对陌生环境会有紧张焦虑感,想念爸爸妈妈,想念自己熟悉的家庭环境。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哭闹是正常的,爸爸妈妈可以做的就是理解和陪伴,因为作为大人自己面对陌生的环境下也容易出现烦躁焦虑的状态,而孩子能做的就是哭闹来表达他的情绪。另外还可以给孩子一个安抚的小物件,让孩子有一个精神的寄托尽快适应新环境。

和其他孩子闹别扭时的哭闹:这种哭闹也是正常情绪的表达,毕竟孩子不能像我们成年人那样去讲道理,摆事实。当他觉得不舒服受委屈了,哭闹就是第一的反应方式。我们可以做的依旧是情绪上的理解,而后根据具体问题来帮助孩子解决具体的问题。

动不动哭闹:这种情况很容易被大人认为无理取闹,那么这时候我们就要思考下是否是我们家庭的亲子关系是否需要调整,比如有的家庭亲子关系很紧张,父母总是训斥、指责孩子的行为,孩子特别怕父母,那么到了幼儿园这种无处释放的情绪就很容易随时随地的流露出来。这样需要改变的就不是孩子,而是父母的教育方式,想一想作为一个成年人面对一个小孩子,除了简单粗暴的打骂,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温和坚定的方式去引导他,去帮助他更好的成长呢。

哭闹只是孩子的行为表现,行为背后的原因更需要大人去看到和关注。


亲子关系讲师露宏


在送幼儿园之前半年左右,就要帮助孩子完成分离焦虑。可以和孩子多玩一些藏猫猫游戏,让孩子能够了解短暂分离的概念。

孩子在2-4岁时处于与父母的分离分界点,所以这一时期,父母要积极帮助孩子完成这个阶段。除了藏猫猫游戏,在和孩子短暂分离时,不要藏,不要隐瞒,不要欺骗。认真的告诉孩子,爸爸/妈妈需要出去办事,什么时间(孩子没有时间概念的时候,可以给孩子一个ta熟悉的概念,比如吃午饭时,比如你看一集动画片的时间……)就会回来。这样反复几次,孩子就会明白分离只是暂时的。

在正式入园以前,可以带着孩子先去熟悉一下幼儿园,多去看看幼儿园的氛围,可能的话去参加一下幼儿园的公开日活动,有些幼儿园还会有半日亲子班什么的,是孩子熟悉幼儿园、认识老师和小伙伴的好机会。

正式入园后,每天和孩子分手时,可以和孩子拥抱,亲亲(亲一下孩子手心,让孩子把手握紧,然后告诉孩子妈妈的亲亲会随时陪着你,想妈妈了就亲一下自己的手心就等于妈妈在亲你啦……)。

分离焦虑是每个孩子都会发生的,家长也不必紧张和难过,只要耐心对待,孩子很快就能适应。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在幼儿园门口看到孩子与家长分手的时候,孩子不舍是肯定的,但妈妈不舍的眼神,反复对老师的叮嘱,让孩子感觉到的是“其实妈妈也不舍得我”!所以就更不愿意和妈妈分开了……所以家长在送孩子的时候,交到老师手里,平静的和孩子再见,就可以了。


rainbowzhong


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哭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家长不用太担心。



孩子的哭闹最集中的时间,是早晨进园时。很多孩子都会像我儿子一样大声哭闹。这时,家长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放下孩子,和他说再见,然后快速离开。如果家长跟着哭,或迟迟不走,只能延长孩子哭闹的时间。家长要相信幼儿教师,他们会采取多种办法迅速转移孩子注意力,使他们很快停止哭闹。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入园的两周之内,哭闹都是很正常的。随着对新环境、新老师的逐渐熟悉,孩子就会慢慢喜欢上幼儿园,一个月之后,哭闹的情况会明显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