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那些曾經璀璨的城郭,在時間的流淌下失去了蹤跡;文明肇端及其嬗變的軌跡,是後世人們久已淡忘了的記憶。

通過文字,我們仍能觸摸到那些已經失落的文明。「消失的文明系列」帶您慢慢打開這幅歷史的長卷,一段段遠古的文明在回望中,逐漸展露出她神秘的笑靨·······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選自:《消失的文明》

1983年,新疆巴里坤蘭州灣,一位樸實的莊稼漢在耕作時,無意間的一鏟,竟然挖出了一件長滿綠鏽的銅缶,新疆社會科學院得知後迅速派人進行實地考察,最終認定了這是一處人類文化遺址。1984年正式開始發掘此地,並出土了數量可觀的青銅器和大量陶器。

2001年,考古專家再次來到了巴里坤,進行了細緻深入的調查。經過調查,專家們推測這可能是一處月氏人的遺址。

這個遺址的發現,也將人們的目光聚焦到了月氏—這個曾在秦漢時期出現在中原王朝史書上的西域古國身上。這是一個怎樣的西域古國?它為什麼在後來的中原王朝史書記載中再無提及?強盛一時的貴霜王朝是月氏人的傑作嗎?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去不斷探究。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月氏國的淵源

月氏是我國古代西北匕地區最古老的民族之一,它是個神秘的部族,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根據資料考證,認為其在商代時居住在我國西北。

它在《史記》、《漢書》中沒有專門列傳。我國的先秦文獻提到過一些與月氏名稱相近的居於西方的部落,例如《逸周書·王會解》中提到過「禺支」,《穆天子傳》卷中提到過「禺知」。《管子國蓄篇》稱「玉起於禺氏」;《管子輕重甲篇》則有「禺氏不朝,請以白璧為幣乎.……然後八千里之禺氏可得而朝也然後八千里之崑崙之虛可得而朝也」的記載。

其實,這裡的「禺知」、「禺支」、「禺氏」等都是對月氏的不同音譯而已,在本質上沒有差別。

月氏民族早期以遊牧為生,經常與匈奴發生衝突,其後西遷至中亞,開始慢慢發展具有國家的雛形。但《史記》的《烏孫傳》、《大宛傳》、《張騫傳》等傳記中保存了月氏早期歷史的一些資料。月氏為遊牧部落,隨畜移徙,與匈奴同俗。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史記·大宛傳》說月氏原後於敦煌、祁連之間,《後漢書;西羌傳》也說屬於大月氏別種的湟中月氏胡,舊時後於張掖、酒泉之地。

西漢初年,中原有關月氏消息來自於匈奴降人和匈奴的使臣。武帝以後,有關這個民族的準確消息主要來自張騫出使西域歸來後的報告。

張騫所提到的月氏故地敦煌、祁連均非漢語。敦煌應當與《山海經》中的「敦蓴」為同名異譯,有學者分析說這可能是「吐火羅」( Takhar)的音譯,指今祁連山一帶雖然通過張騫的出使西域,國內已經對月氏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這瞭解也只是存此一論的,並不是全面的徹底的瞭解。月氏究竟是什麼民族,史無明文。

中國古籍如《魏略》稱其為羌,《舊日唐書》稱其為戎。關於月氏的種族問題,在史學界就有著極為複雜的認識:有人認為月氏人是韃靼族,有人認為是藏族,有人認為是日耳曼族的哥特人,有人認為是突厥族,有人認為大月氏與匈奴同種不光如此,人們對於月氏人的由來也有著許多種猜測。有人認為月氏人是土生土長的本地民族,有人認為月氏人是北方民族,有人認為月氏人是秦漢時從雁門西遷到河西的,有人以為月氏人是從塔里木盆地西南角帕米爾一帶遷來的,還有人認為月氏人是從鄂爾多斯遷徙過來的。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據史書記載月氏人的活動範圍,從天山中部一直延伸到賀蘭山甚至黃土高原,但活動的核心則在河西地區。有人據此提出,月氏的故多應當在天山北麓東段的巴里坤草原。但月氏人又不僅僅是遊牧民族,他們過著一種築城定居與遊牧相結合的生活。

由於月氏沒有文字,而且它本身的記錄也不齊全,現在仍無定論。世界各國學者曾經從不同的角度研究月氏部落的來歷。月氏人西遷建立貴霜王朝以後被稱為吐火羅人( Takhar)。

20世紀末在新南部的焉耆和庫車發現了一種以印度婆羅迷字拼寫的不知名的語言。經過學者們的研究發現這種語言不屬於印歐語中的印度伊朗語,而屬於印歐語西支,操這種語言的人自己稱之為吐火羅語。

有些語言學家根據這一點,設想這種語言就是月氏人及其近親部落的語言。

秦朝建立後,月氏更為強大,所謂「東胡強,月氏盛」。當時月氏已經成為有「控弦十餘萬」的強大的遊牧民族,在今天的民樂永回一帶修建了都城。這時期的月氏人在河西的統治處於全盛時期。與蒙古高原東部的東胡從東西兩側脅迫遊牧於蒙古高原中部的匈奴。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當時,匈奴的統治者頭曼曾送長子冒頓為人質於月氏,並發動對月氏的戰爭,想假手月氏把冒頓殺害,從而立自己的小兒子為王立繼承人。

但是冒頓盜取了月氏的千里馬逃回匈如回到匈奴的冒頓心懷怨恨,經過周密準備,於公元前207年射殺了父親以及繼母同父異母的兄弟,自立為單于。公元前203年,就在劉邦剛剛建立漢朝的時候,冒頓單于打敗東胡,獲得了勝利。

解除東胡的威脅後,冒頓立即對月氏發起攻擊他沒有忘記,自己曾經屈辱地被送到月氏做人質,還差點被月氏人殺死。

匈奴於公元前202年舉兵攻月氏,月氏慘敗,不得不放棄河西走廊而向西遷徙。公元前177或176年,冒頓單于再次擊敗月氏。據冒頓單于於公元前174年致漢文帝劉恆書中說:「故罰右受王,使至西方求月氏擊之。以天之福,吏卒良,馬力強,以夷滅月氏,盡斬殺降下定之。樓蘭、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皆已為匈奴,諸引|弓之民併為一家,北州以定。」

月氏這次敗後,更西遷到準噶爾盆地。這一部分西遷的月氏,中國史籍中稱作大月氏,另有一小部分未能西遷,即南越祁連山,「保南山羌,號小月氏」。這部分月氏人日後長期留住該地,與青海羌人逐漸融合。河西走廊一芾隨後即被匈奴的渾邪王和休屠王佔領。

後來,大月氏再度被匈奴與烏孫國聯合攻擊。由於作戰不利,月氏國王被當時冒單于的兒子老上單于殺死了,而且老上單于還把月氏國王的頭蓋骨做成了飲酒的器皿,以表示自己民族的強大。「樹倒猢猻散」,國王慘死於敵人之手,月氏人只有側目而視,不敢奮起報仇,只好西遷來到粟特。在此休養生息、恢復元氣,以求報仇雪恨。

張騫與大月氏的不解之緣

西漢初期,自高祖至文帝、景帝,匈奴一直是嚴重的威脅,在此期間,西漢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漢武帝即位後,西漢的國力大大增強,雄才大略的漢武帝一直想反擊匈奴,徹底消除匈奴人對中原的威脅,可是苦於沒有聯盟之國。碰巧這時,漢朝的軍隊捉到了—個匈奴派追在漢朝的奸細,這個奸細沒有反抗就投降了,他還說:當年有一個月氏國,跟匈奴發生了戰爭。

匈奴王率部擊敗了月氏殺死了月氏王,把月氏王的頭蓋骨做成了喝酒用的杯子。戰敗的月氏人逃到了西域,對匈奴王侮辱月氏先王的事深感屈辱,一直想報復。但是月氏勢單力薄,自己不敢討伐匈奴,又苦於沒有盟友,因此復仇的心願難以實現。

漢武帝聽了這個匈奴奸細提供的消息後大喜,他認為大漢帝國在匈奴的東邊,月氏在匈奴的西邊,而且兩國都和匈奴有著較大的仇恨,所以如果聯合了月氏國對匈奴形成了東西夾擊之勢,那麼就算匈奴的武力再強大,也抵擋不住這來自兩

個大國的打擊的。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然而,問題又來了,當時漢朝的人們只知道月氏國在西域,具體在哪裡,誰也不道。又怎麼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人選,去溝通月氏,商議共同對付匈奴的大事呢?更何況,在漢朝與西域之間,阻隔著強大的匈奴。也許不能走到西域,就被匈奴人殺了。

因此,這個任務不但是辛苦異常的,而且也是危險異常的,說不定,一旦出了大漢的天下,就永遠也會不來,就得埋骨於異國他多了。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漢武帝很久沒有得到出使月氏的人選。

這時,廷侍衛出身的張騫挺身而出了。張騫一向有著遠大的理想和抱負,他不甘心只做一個小小的宮廷侍衛,他想要做出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來。他覺得這是個建功立業的好機會,不但對中原有重要意義,而且也是可以彪炳青史的事,於是就毛遂自薦,請求出使月氏。

漢武帝見張騫相貌堂堂,器宇軒昂,覺得這個人不錯;又通過聊天得知,張騫侃侃而談、語言流暢、條理清晰,是個做使臣的好材料。於是就委以重任,封張騫為使臣出使西域等國。為了安全起見,國家讓歸

順的匈奴人給張騫做嚮導,還為張騫挑選了100名勇士隨行。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公元前139年,武帝建元二年,張騫率領百餘人的隊伍從隴西出發,覓途前往大月氏。然而,天不遂人願,張騫一行剛剛出了國境,來到了匈奴的地界,就被匈奴俘獲。

匈奴單于得知張騫要出使月氏後惱怒地說:「月氏在我北邊,你們漢朝想追使從我頭上過?我想出使南越,漢天子答應嗎?」於是將他押送到漠北,逼他娶妻生子,希望消磨他的意志。在被扣押了10多年後,公元前129年張騫得以解脫行,但是這時的大月氏已經遷往阿姆河流域了。

為了不辱使命,張騫穿越阿爾泰山,沿額爾齊斯河西行,經巴爾喀什湖北丬岸南下,來到費爾幹納盆地,找到了當時統治費爾幹納盆地的大國。張騫見到了大宛王,說明來意,大宛王派出嚮導送張騫到達大月氏。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張騫找到大月氏的時候,大月氏已經征服了阿姆河流域的大夏國,設王庭於河北,統治著跨有阿姆河兩岸的原大夏國領土。由於阿姆河流域土地肥沃,大月氏人只圖安後樂業,不再考慮向匈奴復仇之事,張騫在大月氏國逗留了一年多,終於沒有使大月氏人答應與漢結盟,共同打擊匈奴。事實上,大月氏人離開伊犁河、楚河流域後,已不可能與西漢夾擊匈奴。

張騫於公元前128年底踏上歸途。他取道喀喇崑崙和阿爾金山北匕麓,自羅布泊西南的樓蘭,北上西北的姑師,打算穿越羌人居地回長安,但又被匈奴拘捕。這一次被扣留了一年多,幸好後來他趁著匈奴單于去世時發生的混亂才得以逃歸。

張騫這次西行,親臨的國家是大宛、大月氏、大夏和康後等國家。他給武帝的奏摺中,詳細地講述了西域的情況,完成了第一次中原和西域的溝通。這次對於西或的溝通,加強了西北邊境少數民族與漢族的友好團結關係,為建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同時也促使了張騫的第二次出使西域。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在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發展了我國同中亞、西亞各國的友好關係和往來,促進了東西方經濟、文化的首次交流,開創了「絲綢之路」這個對於全世界都有裨益的貿易之路、文化交流之路。

不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張騫出使西域的活動,最終沒能聯合月氏來夾擊匈奴。但是話又說回來,單單是一個「絲綢之路」的開通要比消滅掉一百個匈奴這樣的對中原存在威脅隱患的部落要偉大多了。

貴霜帝國與月氏的關係

月氏一度十分強大,有「控弦之士」一二十萬。但其後屢次敗於匈奴和烏孫,被迫不斷西遷。最後在今天中亞的阿姆河岸站穩了腳跟。

在前130年左右,月氏和塞人共同也可能是相繼向南進入了阿富汗的北部,滅亡了當時統治這裡的希臘化國家大夏。大月氏征服大夏、建立王國後,月氏王親轄巴克特里亞平原的沃野,而將東部貧瘠的山區分封五部翕侯治理。據《漢書》記載,這五個翕侯分別為: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都密。公元45年左右貴霜部落翕侯卡德菲茲一世消滅了。

其他翕侯,統一了月氏,建立了貴霜帝國( Kushana)。那麼,五翕侯是月氏人嗎?

消失的文明系列之——月氏古國

有專家認為,五翕候無疑是月氏王分封的月氏人,正是五翕侯之一的貴霜部落建立了北匕抵成海、南至恆河平原、西達赫拉特、東極蔥嶺,定都於今天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與漢、安息和羅馬並稱為當時的四大帝國的貴霜帝國然而,有學者在深究漢文資料,並結合近期的考古成果進行研究後,提出了其他的看法。

這些專家認為,五翕侯不是月氏人,而是大夏人,是月氏王所扶植的親奉月氏的夏國原小長的後裔或親族。據《魏書·西域傳》記載,可以考定五翕侯領地都在東部山區,並非大夏國的全部領地,大月氏王未必會將親族置於這些瘠的地方,而很可能起用原大夏國的小長或其後裔來管理這些並非要害的地區。

據《後漢書;西域傳》記載:「初,月氏為匈奴所滅,遂遷於大夏,分其國為休密、雙靡、貴霜、肸頓、都密,凡五部翕侯。後百餘歲,貴霜翕侯丘就卻攻滅四翕侯自立為王,國號貴霜王。侵安息,取高附地。又滅濮達、廚賓,悉有其國。丘就卻年八十餘死,子閻膏珍代為王。覆滅天竺,置將一人監領之。月氏自此之後最為富盛,諸國稱之皆日貴霜王。漢本其故號,言大月氏雲。」

有學者根據以上史料推論出,大月氏王將大夏國臣民分為五部翕侯,並非大月氏族本身分為五部。月氏早在西遷之前就有以月氏王為代表的中央政權,當時匈奴、烏孫等遊牧民族也都有自己的王,這種統一的中央集權制是與其他的民族和政權鬥爭的關鍵,月氏佔領大夏後如果說是自取衰弱,發生分裂,那可是極為不可能的事情。

無獨有偶,就有學者根據《魏略·;西戎傳》記載提出:西漢哀帝元壽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盧受大月氏王使伊存囗授《浮屠經》,這是在白紙黑字的正史上明確記載的,不可能有大的紕漏,所以月氏族分成五部之事也就成了無稽之談了。

綜上所述,貴霜王朝與大月氏王朝是兩個不同的民族所建立的兩個王朝,貴霜王朝是建立在大月氏王朝之後的由大夏人創立的王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