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無人零售究竟是風口還是泡沫?

財道


2017年,無人經濟興起,市場上各類應用場景不斷湧現,繼而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從無人便利店(繽果盒子)、無人KTV(友唱)到無人健身房(超級猩猩)等,大量創業企業誕生,加之阿里、京東相繼在新零售上的高調入局,市場情緒火熱。



新零售的核心在於圍繞消費者,通過大數據、智能技術對商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和銷售過程進行升級和重構,融合線上和線下的服務體驗,以滿足消費升級需求。但是,作為新生事物,在具體的運作和應用上仍處於探索和發展的早期。而作為新零售的重要一支力量,無人零售就是這樣的體現。從目前市場上來看,無人零售大概包括三大類:一是無人便利店,購物環境和商品相對豐富,可以滿足日常基本生活需求;二是無人智能櫃,是傳統自動販賣機的升級,融入圖像識別,智能鎖等技術,但是品類有限;三是無人貨架,也是2017年底資金瘋狂湧入的領域,適合放在寫字樓內或者部分商業區,典型的互聯網模式做法,架設成本低,但是應用場景有限,耗損率高

目前來看,無人零售的幾個主要模式都遭遇了不少挫折。首當其衝的無人貨架,低門檻導致競爭激烈,加上損耗高、人工補貨和補貼等因素,導致營運成本居高不下,諸如猩便利、便利蜂等企業都在戰略收縮,很多城市也已經撤架;無人便利店也因為目前技術等限制,在便捷性等方面沒有顯現出優勢,導致運營不佳。
不過,從零售領域來看,科技對於零售的變革依然值得我們期待。引入技術因素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最核心的,而因為技術的引入,疊加了更好的利用數據來為核心做服務的優勢,但不能本末倒置。因此,相當長時間內,無人零售和傳統零售都將會並存,然後在融合中進化。因此,無人零售可說是風口因素帶來資本的快速湧入,但是風口過後需要的是更加精細化運營。


科技向令說


有人稱2017年是無人零售元年,多個巨頭高調入局,有我們熟悉的阿里、京東、娃哈哈等,一時間,資本湧入,從這些方面可以看得出,無人零售就在風口上。

雖然一直在關注傳統便利店,但是不可否認,正是無人零售抓住了傳統便利店的一些痛點,才能夠迅速走紅,而且以後會得到完善,與傳統便利店等零售模式共存。(7-Eleven的首家無人便利店已經亮相,命名為“X-Store”。)

一般來說,無人便利店有佔地面積小、投入成本低、可複製性強等優勢;同時無人便利店與傳統便利店相比,在人力、租金方的有低成本的優點。

根據目前的一些報道,已經有一些玩家開始出局或者遭遇挫折,例如,成都的無人貨架項目“GOGO小超”被曝出停運,與其隸屬同一家公司的“GOGO無人超市”也暫停運營。

將軍百戰死,戰士十年歸,當年的互聯網的“千團大戰”,最後的勝利者不是成功改變了人們的一些生活習慣麼?

如果無人零售領域在數據、技術、供應鏈等多環節打通,無人零售市場份額相信越來越大,未來無人零售將與傳統傳統便利店共同存在。所以對於傳統的便利店來說,無人零售大幕已經拉開。無人零售裡面的自動售貨機不是已經逐漸成熟了麼,無人便利店和無人貨架才開始發展。


便利店掌櫃


無邀請,自答

好無聊的問題,我想說,請大家明白,無人零售,本身就是一個Bug。

1,馬雲推出無人店,讓很多國人認為這個就新零售,各位,錯了,尤其是很多It人士,你的方向錯了。無人零售的概念不是現在有的,在十年以前,零售行業就在研究,但是由於和人類進化相背離,所以這個項目一直做不下去,因此這個提法就是個馬氏噱頭。

2,你自己做個實驗,你自己從一百顆雞蛋裡稱一個正好500克的重量來。我們打賭,你能在十分鐘稱出來,我給你10000塊錢,如果稱不出來,你給我一百。你可能覺得我說的有點可笑,那你就好好想想,你家的母雞是不是聽得懂你的話,你讓它下蛋那個50克就是50克?如果分量不夠,你在欺騙老百姓,如果分量超過了,你有惡意競爭的嫌疑。

3,無人超市需要的不僅僅是你自己的技術,還需要消費者不吃蔬菜水果,你能做到嗎?無人超市不僅僅需要你來做,還需要國家讓每個生產商都給你註冊條形碼。要不你就不會賣。無人超市存在需要很多前提,說個大數據就覺得自己高大上,你試試盒馬鮮生做無人超市,魚臭了沒人管,蟹滿地爬沒人管,你開個毛線無人超市?

4,你也許說我就賣哪些包裝食品,我就賣有條型碼的產品。其他的東西我不賣。你死不死?你不整理貨架你讓誰整理?要是有皮膚病的顧客試了內衣,你讓不讓退貨?過期的產品你管不管?

2004年,麥德龍超市聯合可口可樂公司雀巢公司以及寶潔公司等國際大牌就退出了未來超市,但是由於商業是服務業,服務業的核心是滿意度,這個商業原則下沒人能改變這個悖論,所以項目就進行不下去。同時有礙於商業是人類交流的行業,人是社會性的,不是機器,人類需要交流,所以未來商店的模型就被拋棄了。現在在炒作無人超市,而馬雲自己的店面不做無人管理。就是一堆無知的精英在這裡炒作,浪費資源創新。

所以無人商店,本身就是一個陷阱,千萬別上當


慕容曉春


無人超市---新時代智慧生活方式,走向智能化的標誌。曾經,無人超市概念曾來勢洶洶,出現在大街小巷。現如今,微信和支付寶等APP已完全實現無現金擺脫了過去現金支付的繁瑣複雜,改用在線支付方式,大大提高了錢包管理的安全性。

Display of wine at a supermarket

無人超市,採用智能結算與防盜系統、不設人工營業員,由全透明玻璃和鋼材結構搭建而成的小屋,超市入口處說明了詳細的購物流程,購物全程不需要現金,顧客只需要掃碼微信或者支付寶掃碼即可進入購物。顧客也可以通過人臉識別便可進入購物,在超市選好商品後即可通過二維碼付款就可以從出口離開,購物全程是實現自主使用。

無人超市完美的運用微信、支付寶在線支付模式,出現在大街小巷,成為當下互聯網信息時代新方式。

兩年前,馬雲耗費數百億投資無人超市,並宣佈:在未來幾年將在全國開展10萬家無人超市。然而,作為新興業態,無人超市在滿足人們便利與快捷之餘,一些無人超市也面臨著補貨效率低、商品種類有限、人氣低等問題。在經過兩年的激烈競爭,有人利用無人超市的系統漏洞,採用“多拿東西少付錢”、 “撕毀商品電子價標”、“用障礙物頂門”等方式行竊。

那麼,無人超市為何不到兩年時間走向落寞到“無人”?

據瞭解,在夏天有的無人超市有空調就會經常會出現一些來乘涼、下棋的老人。有些地方沒有空調,那麼便利店的室內溫度與室外溫度基本沒什麼兩樣,這樣很多東西就會出現變質。由於密封的關係,鋪面而來的是一股不好聞的味道,除雨傘、紙巾等日常用品被放在進門處外,整個超市大都是各類零食、飲料等商品。

如今,無人超市已成為過去,可以說基本上已經無人問津的狀態,已經面臨倒閉狀態。


我的雲平臺


目前無人零售正搞得如火如荼,好多的大商場還是公司寫字樓都能見到主人零售貨架的影子,有賣零食的,有賣飲料,各種機器層出不窮。早在前些年就已經有無人零售了,這二年突然之間就火起來了,隨著市場的炒作,資方的進入,已經有大批的人往裡面擠,但是市場的發展存在一定的規律性的,風口也只是暫時的,不會是永遠的,無人零售也需要不斷的轉型升級才能夠適應時代的發展。但是總體來說,無人零售是存在虧損的,道德虧損率在百分之三到百分之五左右。所以當想要進軍無人零售市場時,要考慮清楚,這件事情值不值得去做,自己有沒有持續燒錢的能力,背後有沒有大資本的支持。所以,在進軍一個市場時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切勿盲目跟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