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4 中俄聯手締造未來?中國專家豪言:時刻準備著可隨時進行實戰?

戰鬥中,尤其是在國際關係複雜的今天,軍事單位對於自己的位置的判斷十分重要。無論是古代依靠地圖判斷位置還是二戰時期依靠航標無線電解析位置亦或是現在的衛星定位,士兵在執行作戰任務時必須要知道“我在什麼地方?我要去哪?”導航是一個研究領域,重點是監測和控制工藝或車輛從一個地方移動到另一個地方的過程。 導航領域包括四個一般類別:陸地導航,海洋導航,航空導航和空間導航。這也是用於導航員執行導航任務所使用的專業知識的藝術術語。 所有導航技術都涉及定位與已知位置或模式相比較的導航儀的位置。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導航可以指涉及確定位置和方向的任何技能或研究。在這個意義上,導航包括定向運動和行人導航。

中俄聯手締造未來?中國專家豪言:時刻準備著可隨時進行實戰?

美國GPS(全球定位系統),GPS是20世紀70年代由美國陸海空三軍聯合研製的新一代空間衛星導航定位系統 。其主要目的是為陸、海、空三大領域提供實時、 全天候和全球性的導航服務,並用於情報收集、核爆監測和應急通訊等一些軍事目的,是美國獨霸全球戰略的重要組成。經過20餘年的研究實驗,耗資300億美元,到1994年3月,全球覆蓋率高達98%的24顆GPS衛星星座己佈設完成。美軍在上個世紀90年代在中東地區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使用的戰術導彈和各種精確遠程制導武器大多依靠GPS進行定位和制導。中國的衛星定位系統與歐洲方面幾乎同時於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發展,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製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

中俄聯手締造未來?中國專家豪言:時刻準備著可隨時進行實戰?

是繼美國全球定位系統(GPS)、俄羅斯格洛納斯衛星導航系統(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北斗衛星導航系統(BDS)和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歐盟GALILEO,是聯合國衛星導航委員會已認定的供應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由空間段、地面段和用戶段三部分組成,可在全球範圍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類用戶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並具短報文通信能力,已經初步具備區域導航、定位和授時能力,定位精度10米,測速精度0.2米/秒,授時精度10納秒。北斗衛星導航系統空間段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中國計劃2012年左右,“北斗”系統將覆蓋亞太地區,2020年左右覆蓋全球。中國正在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已成功發射16顆北斗導航衛星。根據系統建設總體規劃,2012年左右,系統將首先具備覆蓋亞太地區的定位、導航和授時以及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覆蓋全球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中俄聯手締造未來?中國專家豪言:時刻準備著可隨時進行實戰?

俄羅斯甚至自身在航天事業衛星系統的建設上的短板,與中國的北斗系統進行整合組構,目的就是為了突破美國GPS的封鎖並在中俄有好的大環境下進一步加強雙方的合作。當中國的北斗與格洛納斯合併之後,一旦美軍切斷GPS供應,中俄雙方還可以使用自研系統突破封鎖,完成戰略威懾。從技術角度而言,中國與俄羅斯在北斗與格洛納斯的系統整合上有著相當多的優勢和互補之處“現階段中國的北斗系統已經實現區域定位,但還不具備全球定位能力,北斗與GPS在定位效果上的差異,主要是由衛星數量和分佈造成的。隨著北斗系統全球組網拉開帷幕,相信今後的實測數據一定會更加精彩。中俄合作的目的就是通過強強聯手,打破在衛星定位領域上的一超多強,成為兩極分化。中國和俄羅斯未來的武器上也將會裝備北斗與格洛納斯兼容的衛星定位系統。有了這種系統,無論是像彩虹4大型無人機這類的偵查無人機,還是像長劍系列一樣的巡航導彈,都能用上自家的衛星定位系統,不再受制於人,做到真正的決勝千里之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