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4 請回答,莘莊1988

“莘莊鎮跨莘(xin,第一聲)溪而名,故又名莘溪。明嘉靖、萬曆年間因市業興而集鎮,崇禎年間有居民數千人,富有江南水鄉風貌......” 《上海縣誌》


1988年,我隨父母搬到莘莊居住,從此戶口雖幾經遷徙但都在莘莊鎮境內,凡二十八年,竟然也能自稱老莘莊,甚是慚愧。莘莊的老故事,老街道其實也不甚瞭解,最熟悉的莫過於這二十八年莘莊的滄桑鉅變,這座五百多年曆史的“古鎮”,明清之風貌蕩然無存,民國樓院亦無所見,但是卻見證了許多來此居住的人生活上的改變。特別是90年代末地鐵一號線的通車,更是將莘莊人的命運,以及與上海市區的時空互動產生了決定性的改變。時值莘莊地鐵站上蓋工程的重要部分——原地鐵站副樓的拆除工作的開展進行,特小書此文,將這二十八年的莘莊故事挑選出幾個片段,在錯而不亂不同時空的對接之中,分享我的“莘”情故事。


1999 地鐵

莘莊地鐵站的副樓拆了,隨著“憧憬”的雕塑被拆,南北廣場相繼消失,當年的莘莊地鐵站風貌如今只剩下了南廣場的大天橋——或許哪一天也會不見的。1999年,我已經是一個還未滿二十歲的“老莘莊”。那年初秋從父親當時供職的區政府大樓看閔行區的建國五十週年國慶表演和之後的煙火表演,那也是地鐵北廣場第一次舉辦如此盛大的活動。別的節目都忘了,就記得李久松和王汝剛一起表演了《金字招牌》,那時並不知道這些滑稽(上海地方曲藝,也稱獨腳戲)演員還能到莘莊這麼遠的地方來表演。而且當時一個是《紅茶坊》裡的“老闆”,一個是《老孃舅》的主角(均為當時滬上熱播的滬語情景喜劇),這種卡司級別是很厲害的。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地鐵一號線延伸段(錦江樂園/虹梅路站--莘莊站的)的工地現場(網絡圖片)

1997年,地鐵一號線終於通到了莘莊,1998年莘莊站副樓建了起來,到1999年,南北廣場完全建成時,幾乎可算是莘莊有史以來最好的時刻,那時候眾眾家園還是一片平地,地鐵明珠苑剛剛造好,設計好世鹿鳴苑的人可能還在考大學。地鐵房的概念剛剛來到莘莊。記得地鐵一號線剛通的時候,被老師們帶著乘地鐵,算是春遊的組成部分。那時候只是從錦江樂園到徐家彙,上海南站還在地上,叫“新龍華站”。後來聽到過無數地鐵延伸的版本,甚至當時出了一個要步行三百米換乘的延伸段,但是因為實在太不方便而被大家拋棄,直至全線貫通。

但是,當年的地鐵站附近真可謂不毛之地,交通不便;率先打破這個格局的是當時上海線路堪稱最短,如今已經不存在的756路,起點是莘莊地鐵站,終點是莘松新村樞紐站。雖然,當時我家已經搬到了水清,離地鐵站不算太遠,但是路真的不好走,所以也會偶爾乘一站路。但多數還是會想走一下,省下幾張車票錢。只不過天氣變化有時實在太快,有一個夏日傍晚,在莘莊站大樓裡還是烏雲初聚,走到區政府門口就開始大雨滂沱,被雨水淋到崩潰,此情此景不免讓人想起肖申克救贖的高潮階段,主人公在雨中向蒼天呼喊的鏡頭,但其實在旁人看來不過是可憐的落水狗狀。的確,這段出站的路說長不長,說短不短,至今還是個問題。就是今天,父母還寧可坐車到蓮花路換地鐵,因為那裡的車站離主路可要近得多。而去地鐵站的車子也不再僅僅是756了。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1999年的莘莊地鐵北廣場(網絡圖片)


2016 再會

今年回國,第一次出門就是坐747路去坐地鐵。十幾年後,家早已不在地鐵站附近,坐幾站車是免不了的。一上車就聽到了滬語報站,對於離開故鄉和祖國已經整整兩年的我來說,這雖已經存在多時,但對我還是一個新鮮事物。

請回答,莘莊1988

請回答,莘莊1988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2016年5月在施工中的莘莊地鐵站,雖然上蓋工程工程量很大,但也不能耽誤莘莊站這個大站

莘莊也漸漸變得不認識起來,在龍之夢對面的爛尾樓終於建成了東苑麗寶廣場,想想當年這裡曾經是民族樂器一廠,作為見學還曾在這裡參觀過樂器的生產過程。在原少年宮地面上建起來的急診中心正式運行,莘凌路變成了單行道,而莘莊醫院的名字又一次換掉了。

這些年,不變的莘莊電視塔的高度,莘松新村和綠梅新村原先是莘莊發展的新區,如今卻成了莘莊的老區,三十年的滄桑變化實在太大。莘松三村的小花園如今都是廣場舞大媽,這裡曾經的地攤也不見了,曾經的噴水池不見了,當年的兒童天地卻依舊在,當年玩耍的人如今都當了爸媽。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今日莘莊廣播電視塔(天袁地訪作品)

母校門口的全家變成了鏈家,倒是對面的“齊珍輝”飯店屹立至今;莘松市場裡開出了一家超市,父母說,偶爾也會去買,只是那裡開了十幾年的烤鴨店已經不見了。牆上的小廣告也開始有“信用卡套現”這種內容了。滿大街發的是百分之幾年化利率理財產品的廣告。莘建路上的新華書店徹底消失了,而當年曾在新華書店門口擺燒烤攤的東北人,把店面從莘中路搬到了海星商場的旁邊,好像又擴大了一些,還有了Wi-Fi。隔壁曾經莘莊最好的自由港KTV隨著好樂迪在兩大shopping mall營業而最終消失。

就在不久前,在來莘莊不久後認識的老友(也就是幼兒園同學)在朋友圈上發圖,說他一天無意低頭髮現了路上的窨井蓋上寫著“上海縣XXXX”,不禁唏噓,上海縣離我們實在太遠。目前在名稱中仍然保留上海縣字樣的,可能只剩下“上海縣房地產公司了”。


1992 重生

聽說上海縣要改名早在1991年的後半年,大家瘋傳上海縣會改名上海區,其實我們都不太喜歡這個名字,覺得很彆扭,還是喜歡從前的稱呼“上海市上海縣XXXX”。當年我的母校叫上海縣實驗小學,這塊校名豎匾至今在老校門畔豎立。所有的一切要改,如上海縣財政局要改成XX區財政局,連我們的校名也要改。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保留至今已經不多的“上海縣”遺墨(天袁地訪作品)

在今天莘凌路和莘松路交界的地方,已經找不到當年縣城中央的任何感覺,這裡曾經是上海縣政府、縣黨委、黨校、體育館、少年宮等。1992年的兒童節,我記得參加過一次集體活動,內容全然地忘了,但是就記得在大院子裡面排著隊,慢慢地前進。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上海縣縣委縣政府大樓(已拆)

在莘松路南邊的莘建路上有更多的機關部門,如公安、郵電、教育等等,還有莘莊唯一拿得出手的二星級飯店,莘建飯店(現在是小花園)。這裡每到縣裡兩會都會接待全縣各地的代表委員、工作人員。莘西路莘浜路的莘莊公園有莘莊唯一可以爬上去的樹,後來開闢了新園挖了池塘,有了划船項目。一河之隔是烈士陵園,在讀書的年代裡,每年清明節都會去集體祭掃一次。在莘西路和莘松路的西北口正在建起一幢白色的建築,它的旁邊是文化局、群眾藝術館和縣圖書館,曾記得那裡還有些古意……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上海縣圖書館(已拆)(XZ)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當年的廣播電視塔(XZ)

1992年年底,新聞傳來,上海縣和閔行區合併成為新閔行區,1993年1月1日,這是莘莊作為閔行區區政府所在地的第一個新年。而我在沒有轉學的情況下,從一名上海縣實驗小學的學生成為了閔行區實驗小學的學生,記得那時還有些彆扭,但是這是新生命的開始。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當年的莘莊影劇院(XZ)

很快,那幢白色的大樓終於建成,名叫“莘莊影劇院”,據說是為新區獻禮的。但偌大的影劇院一共只有兩個廳,除了一個約一百人的錄像廳,就是一個超級大廳,可能有幾百,可能上千,從未數過。我曾在這裡看過獅子王和玩具總動員。那真是充滿回憶的地方。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1990年莘莊的鳥瞰全景圖,其中中心最高的為莘莊醫院(今復旦大學附屬閔行中心醫院)住院部大樓。


2012 發現

從地鐵南廣場八樓的新家,入夜後,可以聽到廣場舞音樂的一點點消停,看到仲盛的燈一點點熄滅,如今大家夥兒已經習慣了看小廳的電影院,大廳的影劇院如莘莊影劇院早已經拆除多年了。在仲盛4樓的影院看了凌晨1點結束的《Avengers》,出來的時候商場已經打烊,手扶電梯已經暫停,清潔工也已經開始認真地給地面清潔、拋光。因為距離很近,所以這麼晚看完也不算什麼問題。新世紀的莘莊已經有十幾年時間的超快速房產開發,不僅南廣場的房產已經和顓橋無縫對接。就連滬杭鐵路沿線也已經全然被開發殆盡。如今,誰也說不清莘莊的中心究竟在哪裡。求助上海縣誌,說到莘莊,言此地因在莘溪之畔而得名,在滬杭鐵路貫通之後,在此設站,後人口漸趨稠密。只是火車站現在已經移到了莘莊地鐵站的平行位置,而原來的老火車站已經在地圖上找不到了。

根據衛星地圖上不太多的線索,我和老袁這一天來到了莘東路的盡頭,即其與滬杭鐵路交界的地方。這裡已經完成了大部分拆遷,在路東還有幾幢老房子,走近一看,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這裡的電線杆上寫著幾個大字“老火車站X號”,想來這裡就是光緒年間的莘莊站附近了。

請回答,莘莊1988

請回答,莘莊1988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莘莊老火車站(已找不到)附近地區即景(天袁地訪作品)

恰巧也是這個2012年,是我這個“老”莘莊,在人生歷程中經歷的轉折之年。從這一年起,我的人生重心也將不再停留在祖國,也是從這一年起,因為曾經因為超重在機場丟了很多書之後,我開始用電子書,慢慢和書店告別。我再也早已忍受不了新華書店的貨架上除了教輔就是快餐文化、勵志營銷,但莘莊曾有過的犀牛書店我也並沒有特別珍惜,十分抱歉。


2003 彷徨

2003年上半年,新華書店莘莊店音像部的業績一定非常好,因為在短短三個月時間內,就我一個人在這裡買了整整30盤磁帶。以至於新華書店在當年,就從莘東路莘建路口搬到了公安局旁邊的一幢樓內,頗為氣派。但是,2003年也是我的網購元年,那年我在當時還叫卓越網的中文亞馬遜上買了林憶蓮的CD,因為新華書店裡根本沒有這種較早發行的音像製品。然後,上了大學就有更多的書店可逛,於是新華書店就被冷落了下來。

請回答,莘莊1988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莘建東路滬閔路路口的莘莊龍之夢,目前已經成長為莘莊新的商業中心之一(天袁地訪作品)

2003年前後的新商業模式,是百貨業危機的開始,海星商場的衰落已經無人關心,農工商超市離開了原先在鎮中心的原址,讓那塊地一荒就是八年。那些年是徐家彙、南方商城很火熱的時候,人民廣場淮海路實在太遠,但徐家彙就剛好。記得當年在小偷橫行的地鐵上,我左內側袋4千塊錢,右內側袋5千塊錢就和朋友一起到太平洋數碼廣場配電腦。

在七寶讀書三年多,爾後又將去市區的大學學習多年,莘莊不再是日夜陪伴,和它之間的分隔導致我一週不見就會看到某幢樓又蓋了三層,某幢樓就不見了,莘莊影劇院也就在我讀大學期間徹底夷為平地,並再次蓋起了新的別的樓。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莘莊慢慢變得不那麼熟悉。自從奶奶家1993年搬離天山五村之後,我有十年左右的時間都沒有坐過91路回到莘莊,讀大學期間的某天,從北新涇再次登上91路,再次沿著七莘路從一號橋一直走到十號橋,真是滿眼都是淚。“下一站:莘松路莘西路”,這是我下車的車站,自從家從水清搬到莘松新村附近之後,這是我下車的地方,我記得這裡曾經的站名叫做“莘莊科技館”,且是91路的終點站。


1988 莘莊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當年的91路終點站,莘莊科技館站。(網絡圖片)

停在莘西路莘莊科技館邊上的91路車是我一路美夢的終點。91路到北新涇換74路是1988年公交車最常見搭配,因為每個週末要去看還住在天山五村的爺爺奶奶。去的時候還好,回家就要算好時間,因為91路的末班車是六點半,晚了就要去繞。那時候的公交車常常是巨龍車,有前中後三個門,前後門上車,中門下車。91路末班車早,且屬於長線,因此每次都有搶座位大戰。不過,上了車落了座,吵完架,揮完拳頭,大家常常會進入睡眠狀態。爸媽總說,在車上睡覺會著涼,所以常給我準備一件衣服蓋著。有一次,就把蓋著的小牛仔衣給忘在車上了,為此,母親自責了好一陣子,甚至現在偶爾也會提及一二。

1988年8月底,乘著搬家卡車來到莘莊,告別了12平米的朝北單間,告別了用灶頭上廁所要經過別家門口的尷尬,告別了在爺爺奶奶羽翼下庇佑的便利,告別了鄰居的友善和親密,我們一家三口來到了莘莊,奶奶口中的鄉下,鄰里們無法想象的遙遠之境,然後在此紮根了二十多年。

那年4歲的我已經能記得不少事情,比如爺爺在喝完搬家酒之後,從我們的新家顫顫巍巍地下樓;比如父親把小地板一塊塊鋪好,就像一件藝術品,比如那些年流行的立體牆紙,衣櫥前面的大鏡子;比如門前的螞蟻,比如每年夏天在小區裡編竹蓆的小販,比如牛奶亭雜貨鋪,等等等等。我對曾經的天山五村、茅臺路印象模糊,對中山公園、長風公園,對外灘,對淮海路的印象更是粗淺,都遠不及對三村旁邊的勝利河,上海縣工人俱樂部的印象來得深。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綠梅商場超市(可能是莘莊最早的大型超市)(XZ)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剛開業的海星商場(XZ)

海星商場是莘莊的“第一百貨”,莘莊任何商場都無法撼動它的江湖地位,雖然其實我們並不常在它那裡買東西,一方面大家手裡都還沒有多少錢,另外,即便有了錢也終究不會在此消費。當年可以媲美的綠梅商場,可能是莘莊最早的大型超市,如今早就被拆除;當年在今天莘莊龍之夢這個位置曾開過一家和海星商場同樣規模的百貨商店,後來死得比海星還要早,連名字都沒有留下。在海星南邊開過溢發商城,也是規格一路走低,最後都沒有人關心它的現狀。無論對手紛紛倒下,海星商場就是死而不僵,樓依然在,建制也應該還在,只是商場經營面積則被一再瓜分......但大家永遠記得,這就是當年赫赫有名的海星商場。

至今還記得到了冬天每週一次到莘東路莘浜路的公共浴室泡澡,浴池對面的老牌文具店,莘譚路的老菸紙店,一直在經營的莘莊游泳池——印象中,莘莊在80年代唯一開到深夜的小店,莘莊郵局和門口的書報亭,這些都是可能至今還沒變的事物,其他的也就說不準了。就連母校實小的總部也搬去了春城校區。1988,實在太過遙遠,28年後,多少樓臺煙雨中。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作者當年所住小區的公園(XZ)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作者當年居住的小區今景(天袁地訪作品)


1996 夢話

小學六年級的一次課堂,忘了是什麼課,反正是圖書管理員給代的課,她先說了無人駕駛汽車,大家就當耳旁風聽聽算過。然後,她說莘莊要成為上海的副中心,連上海市政府都要搬過來,大家就更沒有當一回事了,各玩各的。

不過,莘莊真的好了很多,除了交通依然是個大問題,出門堵個車實在是家常便飯;但是,今日的莘莊卻是1988、1992、1996、1999,乃至2012年的我們想不到的那種我們夢裡也未曾見過的模樣。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常年擁堵的莘朱路地道(天袁地訪作品)

請回答,莘莊1988

圖為繁忙的莘東路莘松路路口,莘莊的咽喉(天袁地訪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