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30 中國竟然在水下2000米建造這項工程!科技水平讓美國也眼饞!

我們大家都知道,地球70%的面積被海洋所覆蓋,海洋也是生命的開始,地球上80%的生物都來自於海洋,而在海洋底部更蘊藏著無限的資源與寶藏,這些也都值得我們下力氣去探索海洋,開發海洋,並且以目前的技術條件開採海洋資源,要比遙不可及的太空資源更實際一些,面對地球上越來越嚴重的生存危機,未來的時間,我們最佳的出路就是向海洋要擴展活動空間,向海洋來要資源。

中國竟然在水下2000米建造這項工程!科技水平讓美國也眼饞!

而要向海洋要資源,就要有足夠的技術與設備來進行實施,相比在太空領域探索的後來者,其實我國早已經開始打造水下龍宮了,2013年我國就已經完成了首個深海移動工作站的組裝工作,並完成了首次水下測試,據悉我國的這個實驗型深海移動工作站,可容納六人同時工作,而且即便是1米75的人站在裡面仍然感覺比較寬敞,其中還配備了空氣循環淨化系統以及一些科研設備,雖然空間並不是很大,但卻擁有維持一切長期生活的基本設施,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這種深海工作站可以在水下持續工作18個小時,是我國蛟龍號載人深潛器的6倍。

中國竟然在水下2000米建造這項工程!科技水平讓美國也眼饞!

中國竟然在水下2000米建造這項工程!科技水平讓美國也眼饞!

其實美蘇等國也曾先後研製過類似的長期水下實驗設施,但由於時間過早,這些實驗室就像一個巨大的鐵盒子,沉到海底後便無法移動,只能研究固定的地址和植物,而對豐富的洋流和動物資源,就只能望洋興嘆了,儘管可以連續工作數天甚至十天以上,但各種通訊保暖減壓的問題始終無法解決,科研人員在其中停留都非常難受,更不要說從事研究工作,相比科學考察,更像是冷戰時期的政治博弈。目前只剩美國的一個水下實驗室,還在維持運作中,而我國的深海移動工作站則是在為未來的深海空間站打下基礎。

中國竟然在水下2000米建造這項工程!科技水平讓美國也眼饞!

中國竟然在水下2000米建造這項工程!科技水平讓美國也眼饞!

據悉,初步計劃深海空間站可以讓12個人的科研團隊在深度相當於5個帝國大廈的水下工作數十天。在其中有專門的生活區、研究局、駕駛區等專門的分區,裝配大量的研究和檢測設備,同時工作站還可根據情況進行靈活機動,看起來就如同我們在科幻片中常見的宇宙戰艦一樣在海洋中游弋,尋找值的研究和探索區域,等到科技足夠成熟,這個水下工作站還可以像宇宙空間站接納衛星和飛船一樣,收容申請進潛艇器、潛艇等水下交通工具,成為我國水下航行器的中轉站和前進基地,推進我國的長期水下研究,最終才有可能見到成一個可以永久駐留在深海的大型移動基地,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深海龍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