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三国为什么诸侯都抢玉玺不抢天子?只有曹操去抢了?

当时想抢皇帝的人,多的去了。问题是,天子不是菜,不是想挟就能挟;关键是,就算你挟住了,也未必能吃下去。

传统历史为了神话皇权,而且为了突出曹操的高瞻远瞩,所以就把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写得高深莫测极了。好像这种高级战略,只有少数高人懂得,普通人永远也理解不了。

三国为什么诸侯都抢玉玺不抢天子?只有曹操去抢了?

为什么看这种历史,人们容易有智力上的优越感呢?因为挟天子以令诸侯这种高深战略,我们一听就明白,在当时竟然只有少数高人才能理解。如果我们穿越回古代,那还了得?

其实呢,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战略。

董卓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董卓控制皇帝后,就派出众多大哥级的人物,对关东大佬发号施令。结果呢,这些替董卓传达号令的大哥级人物,都让关东大佬杀了。[注]

[注]:董卓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执金吾胡班、将作大匠吴、越骑校尉王安集关东,解譬袁绍等。胡毋班、吴,王至河内,袁绍使王匡悉收击杀之。袁术亦杀阴;惟韩融以名德免。

李榷郭汜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李榷郭汜控制皇帝后,也试图以皇帝的名义在关东地区行使权力。[注]

[注]:汜见操使,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诚实,议留操使。黄门侍郎钟繇说、汜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汜乃厚加报答。

王允吕布也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他们控制皇帝后,一度以中兴大汉帝国的架式。

[注]

[注]:以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

更主要的是,李榷、郭汜后来火并的一塌糊涂,就是因为都想挟天子以令诸侯。最后,两个人为此争得要死要活,只能让汉献帝东归了,因为汉献帝不东归,他们两个人为了争夺控制皇帝的权力,估计只会打得两败俱伤了;事实上,两个人为此已打得都快吐血了。[注]

[注]:帝使侍中、尚书和、汜,汜不从。汜谋迎帝幸其营,夜有亡者,告。三月,丙寅,使史子暹将数千兵围宫。以车三乘迎帝。

问题是,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又能怎样呢?关键是,你真的控制了皇帝,又能怎样呢?董卓、李榷、郭汜、王允、吕布控制了皇帝,都也很快被淘汰出局了。

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了,既然大家都懂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价值,袁绍怎么不去挟天子以令诸侯呢?

袁绍没有与曹操争夺挟天子的权力,一方面是因为挟天子的价值并没有传说中那样大。

一切是显然的,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快就失败了;李榷郭汜挟天子以令诸侯,很快也失败了;王允、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更是一转眼就是失败了;更主要的是,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袁绍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之战时,谁敢说袁绍一定无法打败曹操呢?如果当时袁绍把曹操打崩盘了,人们又会怎么评说这段历史呢?

袁绍没有与曹操争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当时汉献帝在洛阳,袁绍不绕过曹操的地盘,就无法靠近皇帝。在这种背景下,意味着袁绍在没有摆平公孙瓒的背景下,就得与曹操大肆火并了,否则曹操凭什么允许袁绍越过自己的地盘控制皇帝呢?

事实上,曹操可以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权力,也是因为各种机缘巧合才实现的。

第一、当时控制汉献帝的军阀,是杨奉、韩暹;事实上,汉献帝能从关中回到洛阳,就是因为这两个军阀一直追随在身边。[注]

[注]:庚子,杨奉、韩暹奉帝东还,张杨以粮迎道路。

这两个军阀千里迢迢护送汉献帝回到洛阳,绝不是因为他们是活雷锋,想方便曹操挟天子以诸侯。他们这样作,就是因为他们自己想玩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把戏。

所以,汉献帝回到洛阳后,曹操想派军接近洛阳,直接让董承率军挡了回去。[注]

[注]:操乃遣扬武中郎将曹洪将兵西迎天子,董承等据险拒,洪不得进。

后来,曹操可以控制汉献帝,是因为控制汉献帝的几个军阀发生了内讧,于是曹操坐收渔人之利,终于有机会控制汉献帝了。[注]

[注]:韩暹矜功专恣,董承患之,因潜召操;操乃将兵诣雒阳。既至,奏韩暹、张杨之罪。暹惧诛,单骑奔杨奉。帝以暹、杨有翼车驾之功,诏一切勿问。

第二、从地缘上,曹操就拥有优先的权力。

公孙瓒是没有机会控制皇帝的,因为公孙瓒想接近洛阳,需要越过袁绍、曹操的地盘;而袁绍、曹操是不会给他这种机会的。

袁绍也是没有机会控制皇帝的,因为他想接近洛阳,需要越过曹操的地盘,而曹操是不会他这种机会的。如果袁绍一心控制洛阳,就意味着在没有摆平公孙瓒的背景下,就要和曹操展开决战了。

事实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要价值,并不是因为可以借着皇帝的名义做事,而是因为汉献帝身边有一个影响力巨大的团队,你只要把汉献帝接到自己地盘,就可以与这个影响力巨大的团队实现了合作;并且更容易的把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关中地区。对此,只要看看曹操利用钟繇轻易实现关中的控制权,就可以知道了。[注]

[注]:曰:“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腾最强,彼见山东方争,必各拥众自保,今若抚以恩德,遣使连和,虽不能久安,比公安定山东,足以不动。侍中、尚书仆射钟繇有智谋,若属以西事,公无忧矣。”操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特使不拘科制。繇至长安,移书腾、遂等。为陈祸福,腾、遂各遣子入侍。

总的来说,曹操能挟天子以令诸侯,是机缘巧合的结果,绝不是因为曹操能认识到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价值,其它人无法意识到。

至于说到玉玺,玉玺其实是一个扯淡而又扯淡的东西。

玉玺的存在,只是为了神话皇权。

因为玉玺到底长得什么样?本身就没有人能给出标准的答案。

关键是,刘邦夺取天下,君临天下,也从来没有依靠过什么玉玺的神力;当然了,刘秀夺取天下时,也没有依靠过玉玺的神力。曹操、刘备、孙权在争夺天下时,谁也没有把玉玺当过回事。.....

玉玺在谁手里?谁有权,玉玺就在谁手里!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刘邦夺取天下后说,玉玺就在我手里,谁敢说玉玺不在他手里?

刘邦拿出一块玉印,说这就是传说中的玉玺,谁敢说这是假的?

这就好像,刘邦说自己老妈当年让怪物奸污过,谁敢说这是胡扯呢?当然了,这就好像,刘邦说自己未发迹时,曾有这过样那样的神迹,谁敢说这是胡扯呢?

总的来说,权力是来源于现实的博弈,而不是某种神又而神、玄而又玄的东西。但是只是有宣扬这些神而又神、玄而又玄的东西,才会让人们对皇权产生神秘、神圣的念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