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好奇号火星车有多么先进?

谢龙


好奇号火星车,是美国航天局研制的一台探测火星任务的火星车,是美国第七台火星着陆探测器,于2011年升空,在2012年成功登陆火星,迄今为止,已经出色的完成的多项探测任务,同时为地球基地传回了极为宝贵的研究数据。如此优秀的火星探测器,没有与之相匹配的先进设备,也无法完成那些任务,那么相较于前几部火星着陆探测器,它有着那些优势呢?

首先,好奇号的造价是目前所有探测器中耗资最高的,26亿美元的耗费,绝对的绝无仅有的,这也就表明它身上装在来太多先进的仪器设备了。好奇号与其他探测器最大的不同就是它的动力源,其他的探测器在进行探测任务的过程中很可能因为动力源的故障而无法再度使用,也许是能源消耗殆尽,抑或是其他的原因,但好奇号的动力源就保证它可以长时间的进行工作,因为它是世界上第一辆采用核动力进行驱动的火星车。

还有就是,好奇号火星车在设计上,都采用了最轻便的设计,就单单动力源的装置,就比“旅行者号”火星车轻了十公斤,它车上装载了IBM特制型号的电脑,设计可以承受负55度到70度之间的气温变化以及1000戈瑞的辐射水平,尽管最终还是因为宇宙中的高能粒子导致机器发生了故障而停止了工作。

好奇号上,装载了占重接近一半的火星样本分析仪,这可以说是好奇号的核心装置了,这个分析的各种用途,在此就不细讲,但它也是好奇号比其他火星车更为先进的一处。


深空电报


好奇号火星车,美国研制的火星探测器,于2011年11月发射,2012年8月登陆火星,预期使用周期为两年。

作为美国的第七个火星探测器,好奇号火星车可谓是集大成之作。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总共发射了十余次火星探测器,仅有七次实现火星登陆。火星的探测起步于前苏联,1962年苏联发射的“火星一号”探测器被公认为是人类迈向火星的第一步,随后的几十年,苏联一共发射了几十枚火星探测器,可是要么不是刚一起飞就爆炸(例如火星2A和火星2B号),要么就是突然失去联系(如火星一号),还有就是达到了火星附近到没能传回数据(苏联探测器二号),更可气的是一到达火星就失去联系(火星二号,火星三号)。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发射的第二个火星探测器水手四号在火星的表面掠过了火星,并且向地球成功传回了21张照片,同样的水手六号和七号也是掠过了火星并且拍回了大量照片。苏联的火星二号探测器是第一个达到火星的人造物体,虽然它一着陆就因为火星沙暴与地球失去联系。

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火星探测器的发展才可谓是大踏步地向前进,美国先后有“2001火星奥德赛号”、“勇气号”、“机遇号”、“凤凰号”成功登陆火星。并且得知了火星上存在液态水。随后就是“好奇号”火星探测器了。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有多先进呢?首先就说一说它的造价吧,它的造价为26亿美元,这是什么概念?美国最新的“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造价约为35亿美元,而26亿美元就已经可以造出一艘具有普通作战能力的航母了。除了造价昂贵以外,它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核动力驱动的火星车。



说说它的配置吧:采用两台IBM特制型号的电脑,可以承受-55~70℃气温的变化和超强的紫外线辐射;隔热板巨大,“好奇号”的隔热板是有史以来最大的,超过了以前的任何一艘火星探测器,甚至比“阿波罗飞船”的隔热板还要大;核电池提供稳定的动力,核电池的使用寿命可达14年,将给“好奇号”的同时运转的诸多仪器提供能量,而且“好奇号”的预期行程将会超过19公里。

它搭载了手持透镜成像仪,相当于一个超级放大镜,可以拍摄到直径只有12.5μm的地貌特征彩色图片。

火星样本分析仪可谓是它的心脏,占到了“好奇号”携带的所有仪器重量的一半,由质谱仪、气相分析仪和激光分析仪三个部分组成。这些仪器将负责搜集构成生命的要素——碳化合物,以及一些其它的化学元素。除此之外,它还搭载了化学与矿物分析仪,它可以向样本发射X射线,借此分析火星岩石的化学组成成分。

除了这些装备之外,更多的高科技产品都应用在了“好奇号”的上面,比如什么探究火星大气的组成,发现火星上的有机物,发现火星土壤中水的含量占到2%等等都是它所取得的成就。

“好奇号”火星探测器预计使用周期为两年,但是成功登陆火星近七年后的今天,它还在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