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陸生作:抄作文是一門技術活

陸生作:抄作文是一門技術活

好多次,人家笑嘻嘻地跟我說:天下文章一大抄嘛。我總是特別認真地響應:是的。天下文章一大抄,這句話已經在作文這個江湖上流傳很久很久了,它真的對嗎?我敢拍著胸脯說,對的!但是,我也必須老老實實承認,它也是錯的。所以,在它的後邊還跟著一句“看你會抄不會抄”。或者這樣說,“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是否有高招”。

其實抄作文這回事,自古就有,特別是在看一些古籍的時候,我們總會發現在文章的末尾註著類似的故事哪裡哪裡還有。比如下面這兩個故事:

1.《呂氏春秋》載:海上之人有好蜻者,每居海上,從蜻遊,蜻之至者百數而不止,前後左右盡蜻也,終日玩之而不去。其父告之曰:“聞蜻皆從女居,取而來,吾將玩之。”明日之海上,而蜻無至者矣。

2.《列子·黃帝篇》載:海上之人有子鷗鳥者,每旦之海上,從鷗鳥遊,鷗鳥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聞鷗鳥皆從汝遊,汝取來,吾玩之。”明日之海上,鷗鳥舞而不下也。

我們把“蜻”和“鷗鳥”互換一下,這兩篇文章依然是通順的,它們的內容也幾乎是一樣的。如果是這樣抄作文,那就太沒意思了。在古代,這樣抄可能還不容易被發現,可現在網絡技術這麼發達,上網搜一搜,立刻就露出馬腳了。

陸生作:抄作文是一門技術活

桂林山水

那怎麼才算會抄作文呢?

一是抄詩詞名言之類。比如,課文《桂林山水》開頭說——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它的這個“桂林山水甲天下”不就是抄來的嗎?我小時候寫作文《家鄉》就這麼寫——人們都說:“天下甲山水,古今推富春。”——這裡邊既抄了詩詞,也抄了《桂林山水》開頭的寫法。

二是抄“聰明”。什麼叫“聰明”呢?“聰”字是由耳朵、眼睛、嘴巴、心組成的,“明”是由日、月組成的。在一篇作文中,作者是怎麼把眼睛看到的、耳朵聽到的、嘴巴嚐到的、心裡想到的等內容合理地組合起來的,這一點是可以抄的。還有一點需要特別注意,我們小學生在寫作文時,除寫景作文之外,總是忽略景物的描寫。比如,在《駱駝祥子》中有一段寫熱卻沒出現一個熱字的景物描寫:街上的柳樹,像病了似的,葉子掛著層灰土在枝上打著卷;枝條一動也懶得動的,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馬路上一個水點也沒有,乾巴巴的發著些白光。便道上塵土飛起多高,與天上的灰氣聯接起來,結成一片毒惡的灰沙陣,燙著行人的臉。處處乾燥,處處燙手,處處憋悶,整個的老城像燒透的磚窯,使人喘不出氣。狗爬在地上吐出紅舌頭,騾馬的鼻孔張得特別的大,小販們不敢吆喝,柏油路曬化了,甚至鋪戶門前的銅牌好像也要曬化。——這個我們也是可以抄的。要不你試著寫一段“冷”,不能出現一個冷字,你有信心做到嗎?

三是抄文章的結構。比如,課文《落花生》是按“種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議花生”的順序寫,既是時間的順序,也是事件的發展順序,事件的發展與時間的流逝是同個方向的。我們把這個作文結構抄過來,寫一篇《番薯》,按“種番薯、挖番薯、吃番薯”這樣的順序寫,也是可以的吧?就像學習了那些用“總分總”“總分”或“分總”結構的文章,我們已經非常熟練地掌握這三種作文結構了吧?

四是抄生活。作家們總是說“寫作源於生活”。生活真的是一本大書,我們知道的、不知道的,都在其中。對寫作文來說,所謂源於生活,就是抄生活。

根據上面四點內容,我們可以大著膽子說:作文就是要抄,抄著抄著就寫好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了,抄作文可是一門技術活,需要使出高招,像庖丁解牛那樣熟練地抄。從這個意義上講,這裡所講的抄並不是複印這般的抄,而是從範文中總結歸納出寫作方法來,然後模仿範文去寫作。

又有這麼一句話:仿寫仿到位,作文自然會。

那怎樣才算仿寫到位呢?

“仿”的左邊有個“人”,這是指作者;右邊有“方”,這是寫作文的一個“配方”,是從範文中“抽筋扒皮”取出來的寫作方法、技巧。它們既融為一體,又保持自己的鮮明特徵。

仿寫不是抄襲。仿寫需要有一個“度”的把握,不然從量變到質變,自然而然就成了抄襲。仿寫就像拓碑臨摹一樣,需要在臨摹中感悟,然後表達屬於自己內心的真實情感。古詩“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就包含了這樣的意思。抄襲只能在“吟”上,而仿寫是可以“作”起來的。

陸生作:抄作文是一門技術活

西遊記師徒

接下來舉個例子。《西遊記》是我們非常熟悉且喜愛的文學作品。《西遊記》中包含著很多寫作方法,從它的結構上來說,可以歸納為八個字:任務、努力、失敗、成功。

唐僧師徒有一個任務,去西天取經。

在取經路上他們很努力。

他們一次又一次遇到困難,師傅被妖怪抓走了,師傅救回來了。

最後,他們成功取回了經書。

我們可以按這八個字去寫作文,分四步走。

第一步:在作文本上寫下方法“任務—努力—失敗—成功”,這是作文的結構。

第二步:問一問自己:作文的主人公是誰?或者說,你想寫誰?是一個人,是一棵樹,還是一盞燈……確定了主人公之後,請你給主人公佈置一個任務。什麼是任務?就是需要主人公去完成的一件事情。

第三步:在確定了自己的主人公之後,也給主人公佈置了任務。那麼就開始“追問”,一個問題接一個問題,自問自答。我們以“主人公是一棵樹”為例來示範。

問1:樹的“任務”是什麼?

答:長大結果實。

問2:它是怎麼努力去完成這個“任務”的?

答:把根扎深點,吸收營養;葉子長多點,好光合作用;樹枝長粗點。

問3:它很順利就完成“任務”了嗎?

答:不是。

問4:那它遇上了什麼困難?

答:根紮下去的時候,碰到了一塊大石頭;葉子被蟲子吃了;樹枝被人砍了一根。

問5:那它是怎麼解決這些困難的?

答:根扎不下去了,它就往旁邊長;叫小鳥來吃蟲子;被人砍掉就沒辦法了,只能是癒合傷口。

問5:小鳥來吃蟲子,樹允許小鳥在樹上做一個鳥窩,好不好?

答:好,這樣就沒有蟲子敢來了。

在“追問”的過程中,故事就完成了。所以說,寫作文一定要“追問”,這是很重要的。這是一個思維過程,只要完成了這個過程,故事“抄”下來就好了。

陸生作:抄作文是一門技術活

漂亮的葉子

第四步:寫作文,一氣呵成。

從前,有一顆種子,它想要長成一棵大樹,結出很多果實,可以分享給大家。

到了春天,它發芽了。它努力地長高,根向下長,枝條向高處長。過了幾個月,它的根碰到了一塊大石頭,它就把根往兩邊長,繞過了大石頭。它的葉子上有很多小蟲子在咬,小樹很難受。幾隻小鳥飛過來,小樹說:“你們能幫我吃掉蟲子嗎?蟲子這樣咬,我很難受。”小鳥說:“沒問題。”過了幾天,葉子上一隻蟲子都看不見了。過了幾周,來了幾個小孩,砍斷了一根樹枝。小樹的根,長得有點深了,樹葉和樹枝長得很密了,吸收的養分很多,長得也很快。過了幾個月,砍掉的地方就長出了新的枝條。

到了第二年,它已經長得很大了,樹上有一個鳥窩,裡面有幾隻小鳥,所以,大樹再也不怕蟲子了。它的根長得很深,根很多,不怕有大石頭。樹枝砍了也不怕,不久就長出新的枝條來了。到了秋天,樹枝上長滿了又大又紅的果子。(文/卜凡)

這一期就到這裡了,希望你學會抄作文。

QQ群:528037856

微信號:congmingzuow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