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我不怕被抛弃,我怕在茫茫人海中什么也不是的滋味

我不怕被抛弃,我怕在茫茫人海中什么也不是的滋味

我不怕被抛弃,

我怕在茫茫人海中什么也不是

文图/丁是丁 公号/丁是丁(dsd555555)

1

很多很多年前,在一本台湾作家的小说里读到一段话,曾经很认真地把它抄写在记录“好词好句”的笔记本上,所以现在还记忆深刻。

那段话是:人生最悲哀的莫过于在茫茫人海中发现自己什么也不是的滋味,而此时,人生已过了大半。

当时正青春年少,自觉离“人生过了大半”还早得很呢,但也难免内心惶恐。

这应该是一种比“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还要无可奈何的、黯然神伤的、充满遗憾和落寞情绪的感受,即便在那样的年纪,也能想象得到。

之所以还能清楚地记得这段话,是因为它制造出来一种焦虑和恐慌。在不确定的未来,“什么也不是”的滋味,“人生过了大半”的无奈,让人诚惶诚恐,让人觉得那是——无论如何也要避免的境地。

“什么也不是”若是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大概就形同张爱玲所说的“低到尘土里”的姿态吧。

一个人,怎么可能“什么也不是”呢?在社会关系中,至少是儿女兄弟姐妹是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在职场上,是主管是员工是某一岗位的能力胜任者……哪怕在大街上做乞丐,也“是个要饭的”,总不至于“什么也不是”。

即便身份背景财富阶级……乏善可陈,至少还是个“人”吧?!

“什么也不是”若是由别人评价,大概就有贬低或瞧人家不起的意味了。

曾听某当权小头目骂下属:“你在我眼里,狗屁都不是!”被骂的人唯唯诺诺、脸红耳赤,便好似真的连狗都不如、连屁都不是了。

一个如此贬损下属的人,自己又是什么呢?古人说“心有所想,目有所见”,心中有佛看到的是佛,心里有屎看到的就是屎,你看人家是狗屁都不是,那你自己又是什么?

如今人生已过了大半,再回想当年正经八百抄写过的那段话,忽然想通了:一个人,无论选择怎样的生活,无论贫穷富裕,只要心智成熟、内心强大,都不至于落到“什么也不是”的悲哀境地。

在茫茫人海中,你就是你,我就是我,每个人,都可以“是颜色不一样的烟火”。

2

想起“在茫茫人海中什么也不是”的话题,是因为被《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一文刷屏。

美团收购摩拜,80后创始人胡玮炜如若套现至少可以拿到15个亿。“人家80后的胡玮炜都身家15亿了,人家90后的李叫兽都1个亿被百度收购了……”

想想每个年龄段的人都有“人家的孩子”作参照,难免丧气。小孩跟“人家的孩子”比成绩比聪明有出息,青年跟“人家的孩子”比谁月入5万谁创业成功挣了大钱……大概直到人生终了还会跟“人家的孩子”比骨灰盒高级比坟墓更大吧。

文章作者大概自己已经很有钱、很成功了吧?不然怎能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用这样的标题,说没有赚到大钱就叫被同龄人抛弃了,写这样的文字“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

这让依然活跃在各个岗位各条战线上的706050甚至是403020后,让生活在十八线小城市里过着平淡生活一眼看到未来的人……情何以堪啊?!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语境,像不像老电影里的桥段,“我代表XX代表XX枪毙你”。吓死我了。

按作者的逻辑,落实到人生已过了大半的自己,岂不是早已经被抛弃?

但我好像从来也没觉得谁抛弃了我,我抛弃过谁。

年轻时,我怕过“在茫茫人海中什么也不是”的滋味会落在自己头上,怕“一眼看到自己退休时的样子”,怕……如今人生已过了大半,没赚到什么大钱,过着平淡的日子,经常“晚上想了千条路,天明起来卖豆腐”,经常琢磨着90岁退休前还能干点啥……

真的,我不怕被抛弃,我怕在茫茫人海中什么也不是的滋味,也许正因为“怕”,才一直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年轻的809000后,可千万别被吓到。人应该怕的,不是被抛弃,而是自我放弃,是在茫茫人海中什么也不是的滋味。

“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任何一份职业都很光荣。”成功的定义是多元的,“套现15亿、被1亿收购”是创业成功的一种,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也可以是成功的一种。

创作了一幅作品、改善了一项工艺流程、解答了一道难题……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都可以有成功的机会;“成功”是结果,也是过程,“成功”有大有小,有当下和未来,有各种的标准和评判。

没有人可以代表谁抛弃你,也没有人能抛弃你,除了你自己。

只要一个人对自己不抛弃不放弃,就可以活得很好,就可以做很多自己想做的事,因为你的人生,会有很多的可能性。

人生那么长,走得快的人一骑绝尘,你可以“慢慢走,欣赏啊”,还可以活得很久,笑到最后。

最新文章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感谢支持。

微博@小丁是丁,豆瓣@丁是丁。

我不怕被抛弃,我怕在茫茫人海中什么也不是的滋味

喜欢请点赞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种打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