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0 活出生命的意义:活着,就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活着,就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活着,就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图/网络 公号/丁是丁(dsd555555)

我想了好几个标题。

《如果谁不想活了,就看看这本书吧》,《你说人生没有意义,看看这本书怎么说》,《活出生命的意义:人为什么要有积极心态,看看这本书就知道了》,《人为什么要活着?答案都在这本书里》,《活着,就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总有一天,你会感谢自己的不死之恩》

……

想了想,这其实都是我读《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的感受。

此书1946年初版在德国,书名是《一个心理学家在集中营的经历》;后来改名为《对生命说“不”》,再版时还曾加过副标题“意义疗法导论”及“悲剧性的乐观主义”;1959年英译本出版时,书名定为今天我们看到的

《活出生命的意义》(《Man’s Search for Meaning》)

1

维克多•弗兰克尔是医学博士,维也纳医科大学神经与精神病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他拥有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达拉斯大学和匹兹堡大学教授职位。

他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为什么说是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全家都被关进了奥斯威辛集中营,父母、怀孕的妻子、弟弟,全部死于毒气室,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孤独,他留在维也纳重操精神病学家的旧业。用“意义疗法”治病救人”。

没有经历过苦难的人不足以谈人生。弗兰克尔先后被关押在纳粹的四个集中营,他不但超越了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与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帮助对人生感到困惑的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的一生对生命充满了极大的热情。他出生于1905年,1997年去世。他3岁就决心要做一名医生,“很小的时候就琢磨生命的意义。”他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

弗兰克尔一生著述颇丰。《活出生命的意义》只用了9天写完,翻译成汉字约10万字,我在往返青岛途中一口气读完。对于好书,总难免心生“相见恨晚”之感。

《活出生命的意义》曾经感动过千千万万的人。它曾被美国国会图书馆评选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一。到今天,这部作品销量超过1200万册,被翻译成24种语言在全世界发生。弗兰克尔不是当年集中营里被编号为119104的囚徒,而是让人的可能性得以扩大的圣者。

在这本书的后记中,哲学家、律师和心理分析家威廉·J ·温斯莱德写了这样一则小故事:一名失去双腿的年轻以色列士兵被绝望的阴云笼罩,他陷于抑郁而企图自杀。有一天,一个朋友注意到他变了,他的面容从沮丧变得庄严而神气。

士兵就是因为阅读了《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

2

《活出生命的意义》只有两个部分。一多半的篇幅写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他通过积极抵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极度痛苦并存活下来的事实,使其“意义疗法”的理念具有真实性和可信度;书的后半部分是意义疗法,有一定的专业性。

这本书“好看”。说好看又好像是对作者经历过的苦难不同情和不尊重,其实,作者表达的观点也包括——发现生命的意义,痛苦并不是不可或缺的。痛苦和灾难不值得歌颂,甚至同情,如果能够避免痛苦,人类可以选择避免;如果避免不了,就在痛苦中找到价值,发现生命的意义。

二战期间纳粹集中营的记录、电影可谓汗牛充栋,这本书因为是作者个人的亲身经历、惨痛体验,也是一个神经、精神学家冷静的观察、记录和总结。

他非常明确自己要写的不是“集中营纪实”,而是只想探究:“一个普通俘虏每天生活在集中营里,会有怎样的心理历程?”只想用事实向读者传递一种观点——生命在任何条件下都有意义,即便是在最为恶劣的情形下。

他在书中写道,寻找生命意义有三种途径:

1,工作(做有意义的事);

2,爱(关爱他人);

3,克服困难。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之所以能够活下来,很重要的一点是他有活下去的强烈意愿。他一进入集中营,就被好心的老营友告知:“想活下来,你唯一的办法是,看上去能干活。”因为不能干活的人会被“优先”送进毒气室。看来在任何环境都存在“适者生存”的规律啊。

工作。在集中营犯人的本职工作之外,弗兰克尔有工作目标。完成进集中营时被收缴的书稿的重写,这是他的“工作”。

爱。支持他活下去的动力是“爱”。他知道妻子在另一个集中营,不知她的死活,但对妻子的爱和思念,重聚的渴望,令他有活下去的力量,他在濒死的绝境中领悟到“爱是人类终身追求的最高目标”。

克服困难。集中营里想存活下来的艰难可想而知,随时都可能被送进毒气室,被毒打、被饿死病死,当一切欢愉被剥夺,人无异于刍狗时,仍能克服困难,在“毫无意义的苦难”中发现意义,更彰显其伟大。

作者的经历也充分证明——人的内在力量是可以改变其外在命运的。这也是为什么说人要有积极心态的最有力证据,那些消极的人,在集中营里躺倒丧失对未来的信心的人,往往就没有等到“解放”的那一天。

尼采说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3

“面对生活中的一切,仍然对生活说‘是’”。这真是一种了不起的信念。

作者写道:即便濒临绝境面临死亡和灾难,人类总是有能力:

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

2,从罪过中提炼改过自新的机会;

3,从短暂的生命中获取负责任的行动的动力。

《活出生命的意义》的伟大之处是作者行文有种“超然”和“置之度外”的态度。虽然文字详细记录了在集中营的生活,但冷静而克制,没有悲情和过多的议论,更多的是冷静的分析。这也符合他的职业身份。

作为一般读者可能不需要学习“意义疗法”的具体治疗方法,只需要了解作者的理念和“意义疗法”的意义也就够了。弗兰克尔是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他的理念是:假定在任何情况下生活都是有意义的,即便在极为悲惨的境地也是。

“意义治疗”的价值,在于协助自己和他人找到生命中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生命的意义,每个人的每个阶段生命意义也不尽相同。无论是残疾还是病痛,无论是年少还是年老。

“生命的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是不同的,重要的不是生命之意义的普遍性,而是在特定时刻每个人特殊的生命意义。”

我曾听年近九旬的长辈说自己“此生责任已尽,该回家了”,看了这本书,我觉得她继续健康长寿地活下去的意义是令子孙们感到家的完整、幸福和温暖。

作为普通读者,我们知道一个心理学家的在纳粹集中营活下来的故事,并且得到启发,努力去寻求生命意义,也就够了。作者还写了一个忠告:

尽情享受你现在的生活,就像是在活第二次,不要像你的第一次生命那样,错误地行事与生活。

活出生命的意义:活着,就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活着,就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最新文章

长按下图二维码可关注“丁是丁”

丁是丁,专栏作者,书评人。新书《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在全网热销中,感谢支持。

微博@小丁是丁,豆瓣@丁是丁。

活出生命的意义:活着,就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活出生命的意义:活着,就会找到生命的意义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你与更好仅一步之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