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買房的人都成了房奴,那不買房的人成了什麼?

鄭州紅太陽演出公司


買房的都成了房奴,而不買房的人可慘了。

大家想想,每個月租房子的錢還不如人家房貸多,一點奮鬥的勁頭都沒有。

手裡有點餘錢沒地方放,只能到處去旅遊。

換工作也是個問題,有房子的永遠考慮就近,租房子永遠考慮發展,換了工作就搬家,上班路程只有十分鐘,沒時間思考人生啊。

說實話,人買了房子就成熟了,不管在公司怎麼被擠兌,都能忍氣吞聲堅決不辭職。沒房子可就不一樣了,經常回家呆一個月,除了吃喝玩樂,就是吃喝玩樂,簡直就是浪費人生。

當然這些還不算什麼,自己手裡沒房子的,談戀愛都不如有房子的體驗多,人家拜金女根本就看不上沒房子的。

實在沒辦法,只能找個情投意合,不在乎物質的,不過幸好還是這類女孩多。

這還不算完,沒房子關鍵是沒有投資收益啊

看看人家有房子的,莫名其妙就資產幾百萬了,雖然他們不算欠銀行的錢,但那也是固定資產啊。

再來看看沒房子的,多慘啊,現在的北、上、廣、深房價不停的掉,二線城市折騰著往上漲,結果死死的橫盤了。知道沒買房的人有多苦惱嗎?沒資產,所以連資產貶值的機會都沒有。

還有更慘的要來的,據說房產稅就是這幾年的事兒,一套房子無所謂了,兩套房子就可以給國家做貢獻了。

結果沒買房的連做貢獻的機會都沒有,簡直就是悲哀,這樣就只能努力工作多交所得稅了。

再者說,人家有房子的,雖然說壓力大了點,但起碼最多努力三十年,然後還有四十年能用呢,什麼時候到期了,拆遷補償又買一套。

沒房子的可慘了,有點錢就花天酒地,也不知道還能不能再多活七十年。不過,據說大家一起奮鬥,社會福利會越來越好的,再過二、三十年,最後搞不好要一年不吃不喝全款買一套。

想想就心累。

反正往前看十年,房子其實也不貴。

其實沒房子的人一直不明白一件事兒,為什麼有房子的人會認為沒房子的人一定需要房子呢?

是不是特繞?

再說一遍,為什麼有些已經買了房子的人,會覺得那些不買房子的人其實不是不想買,而是沒趕上便宜的時候買呢?

話說,為什麼所有人都要買房子呢?又為什麼一定是所有人都想要買房子呢?

沒房子的活的挺開心的,礙著有房子的什麼事兒了?

還有筆者一直很好奇,為什麼有人要把房子和穩定感、歸屬感掛鉤呢?

是不是因為一套房子的所有權不屬於自己,就會讓自己感到焦慮?

顯然不是啊,通過房價一通莫名其妙的瘋漲之後,還房貸的錢已經遠遠超過租房子的錢了,那麼大的房貸壓力,應該是房奴更焦慮吧?


另外,筆者不明白為什麼買了房子的人一定要勸不買房的人買房。

可是很多人身邊都有這種人,他們總是說……

買房有歸屬感——可是房子和歸屬感沒什麼關係?歸屬感源自於情感寄託,寄託在房子上,和寄託在愛人上沒什麼區別。

不買房娶不到媳婦——事實上,如果對方需要嫁給一個有一定資產的男人,其實不一定非得有房,存款、股票、基金同樣有效。

沒房子就沒有奮鬥的動力——然而明明是很多年輕人為了理想奮鬥,有房的年輕人卻為了房貸而忍受。

沒有房子孩子就上不了學——說這話的人八成還活在石器時代,現在只要交稅,辦暫住證,夠年限就能讓孩子異地上學了。話說就是有房的人,想讓孩子上學區的學校不也得等年限嗎?

買房子可以實現投資——然而,一線城市掉價,二線城市橫盤,三線城市爆發式增長弄得怨聲載道,再加上可預見的房產稅,房價就算不回落,也會持平。

買房是最保值的,錢存銀行也是貶值——哎,一個是拿錢買房還貸,結果因為壓力限制了發展。另一個是沒有壓力勇猛開拓,屢戰屢敗,卻還有機會屢敗屢戰。那麼請問,當通膨到特別嚇人的時候,是有一身本事更容易活下去呢?還是有一套房子更容易活下去呢?

買了房子就是自己的,租房子永遠是別人的——可是他們不知道70年內會發生什麼,就好像10年前的人也不會知道今天的房價會是這樣,就好像東京最輝煌的時候也不知道會崩盤,就好像底特律工人在享受高福利的時候也不知道忽然間會化為烏有。

拿三十年可能創造更大價值的機會,去賭七十年後發生的事情,也不知道是誰不會算賬。

其實我們都明白,房奴也只是自我安慰罷了。

但是,你們自己選擇錯了,自己要承擔龐大的債務,那就自己慢慢去還,何必非要拉我們下水呢?

說實話,要不是風險太大,我們在就下水了。而且事實證明,風險確實挺大的。

最後回到題主的問題:買房的人都成了房奴,那不買房的人成了什麼?

不買房的人成了什麼?成了每天無聊嘲諷房奴的人唄。


小言詹詹


買房的人都成了房奴,那麼不買房的人都成了寄居蟹。

現在很多都喜歡買房,然後買車,努力讓自己成為有房有車的成功人物。這樣回到老家面對無論親戚或朋友,都倍有面子。

然而,我卻不是這樣想的,可能讓你們笑話了。

我是農村的,家裡也有屋地可以建樓房,但是我不打算建,也不打算在外面買房,理由很簡單:我的小孩現在已經有11、12歲了,即使現在建房子,難保10年後他們結婚時會不會喜歡,所以乾脆不要樓房。

以現在的物價和工錢,建一棟三層樓式且裝修好,起碼得60~70萬左右。而我的做法就是租房子住,普遍的租房價格是300~400元,我租的是大點的房子,需要550元,一年下來需要7千,住十年就是7萬,70萬足夠我們住100年了,一棟樓房住個20年就已經破舊不堪了,除了留下熟悉的感覺,就是住之無奈,棄之可惜的破爛樓房。年老了,離離開這個世界也不遠了,管它以後這個樓房居住權歸誰所有。

我自稱自己的這種租房行為為寄居蟹,看到合適自己的“房子”就搬進去。



語過添情9527


買房的成為了房奴,沒買房的成為房奴的奴隸!

因為沒買房的人,最後都要從房奴手裡租房住,相當於在幫這些買房的房奴還貸。

我大學同學,家裡有點小錢,所以在他讀大學的時候就給他在長沙買了一套房。在他讀大學的四年時間裡,這一套房子就被用來出租了,每個月能有個兩千元的租金收入,這就是同學四年時間裡的生活費了。後來畢業後,家裡說你現在工作了那麼每個月的房貸就要自己出了,他也答應了,結果他自己住一間房子,把剩下的兩間房子租出去了,每個月也能收到兩千元的租金。而那套房子的月供還不到三千元,所以實際上他自己每個月的房貸支出只有幾百元。

而這還是因為同學自己的房子位置不是很好,所以租金不算高,如果是那種位置好的房子,基本上租兩間房出去之後就不用自己還房貸了,自己還能免費住一間房子。

很多人覺得買房之後會成為房子的奴隸,不管是什麼時候都要先考慮房貸,但其實大部分人在買房之後生活質量並沒有出現明顯降低。畢竟很多時候租房住也需要付出很大一筆支出,而買房其實只要湊齊首付,每個月的月供跟房租相差其實並不多,這一點越是在大城市就越是這樣。

我記得開發商有一個文案說的就是這種情況:你把錢存在銀行,結果別人借走你的錢買房,然後把房子租給你,還讓你幫他還月供!

這下你知道了沒買房的人都在幹什麼了吧。都在幫買房的人還房貸!


樓盤網


“房奴”這個詞有些年了吧?剛開始時很流行,後來聽見的少了,其原因是人們觀念的變化。過去是攢夠了錢買房,後來發現攢錢的速度永遠跟不上房價的腳步,並且錢越來越貶值,於是就改變了策略,由攢錢改為貸款,居然理想實現了。我有個侄子03年買了個房子,二樓,80多平米,18萬多,首付5萬,餘額貸款10年,現在輕鬆好多年了,如果等攢夠錢再買的話,恐怕現在也買不了。那時候當房奴是不大被人接受的,因為它超越了人們的傳統觀念。那時當房奴的大致上是兩種人,一種是剛需的,不買不行;一種是有眼光的人,預見到房價要漲,可以趁房價處在低位時貸款買上幾套,借用銀行的錢園自己的發財夢,其結果這些人贏了,也催生了更多的炒房者,成就了千萬、甚至億萬富翁。

這十幾年間,房價漲了多少?依我住的這個樓為例,120平方的房子,00年賣的是22萬,03年同樣的房子賣了32萬,一四年98萬,一八年183萬。房子是95年建的,早買的房齡僅有5年,去年買的房齡已達24年,前後相比,性價比一目瞭然。

從房地產市場出現以來,到現在買房的仍然不外乎兩種人:剛需者和炒房者。剛需的不買不行,揹上貸款也得買;炒房的是不怕錢多,即便有風險也要拚上一把。在這種情況下房價大落的希望簡直微乎其微,何況還有建材價格的制約。前不久也是一個關於房子的問題,我曾說過,房價總的趨勢是穩中略降,如果是剛需的話你什麼時候買都不後悔,反而覺得虧了當時下決心買了。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可能人人都能買得起房子,就是說,不是每個人都能當得起“房奴”,不管你相信不相信、能不能接受,這就是現實。


閒客193223645


我說我答,

現在人買房,多是用存款加貸款的方式買房,房子到手後還需要還上20年或30年的貸款,人們把這種人叫“房奴”,意思是房屋的奴隸。很多人覺得房奴是個貶義詞,覺得那些買房的人都是傻子。花費半輩子的錢和時間去買別人的房子,不僅給老闆掙錢,還要給開發商掙錢。自己能花的錢還不到十分之一。

再說到不買房的人,他們看起來不用為房貸煩惱,可以自由享受生活。看起來比不買房的人老多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不買的人大多數都是租房住,他們的生活場所極不穩定。遇到惡房東、黑中介,吃虧的只有這些租房的人,花了錢不說,還住不安寧,每次搬家都是身心俱疲。


說到底,租房還是買房都是因人而異的,大多數人選擇買房是因為他們需要房子居住,想要房子的安全感,希望房子能帶給自己好處。而租房的人可能不是不想買,而是買不起房。又或者是他們只是短暫的停留,根本不需要買房。所以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都沒資格嘲笑別人;你並非是他,又如何知道別人的無奈呢。


要說啊,不管是租房還是買房的人,都可以成為“房奴”,因為他們都是房子的奴隸。買房的人要為房貸煩惱,租房的人要為租金煩惱,最後都是為房子煩惱的,又何必分什麼房奴不房奴的呢?大家都是來討生活的,不用為了別人的想法斤斤計較,好好過自己的日子就可以了。


雙子霖


如果可以給你一個機會,讓你和十年前的你通話,你肯定會告訴十年前的你,趕緊買房。

十年前的房價對比現在的房價,簡直就是白菜價。


十年前因為各種原因沒有買房的人,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而在2007年房價上漲前買了房的,除高收入人群,大部分人買完房就背上房貸,變成房奴。

隨著房價的越漲越高,房奴要還的貸款也就越來越高。


而沒有買房的人,一邊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點買房,又一邊糾結自己現在要不要買房?他們成為了糾結者。

在未買房群體中,一部分人覺得有錢就買房,沒錢就堅決不做房奴,打算租房過自己的生活,他們的生活重心不在買房上,而在自己的生活上。

他們成為了自己生活的主宰者。

當然還有一部分成了投資者,買房純粹只是為了做投資而已。


支付公元


其實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咱們先不討論買不買房。

各位覺得豬肉會降回五塊錢一斤麼?蔥薑蒜會降回幾分錢麼?其實真正細算下來許多物價都已經超過正常消費水平了,只是因為都是小額消費大部分人不在乎或不關注而已。

在中國,沒有房產的人群大有人在,其次有多少人的房產是在農村或鄉鎮的?別總說回農村蓋房,我們國家是一直在發展進步的,農村人口早晚要並鎮,鎮並縣,縣並市的。人口流動是國家發展的必要因素,你不想走,國家有的是辦法驅趕你。與其被動趕到大城市,不如早點進入。歸根結底其實都是惰性作祟,有太多人認為自己後輩的生活質量和自己無關。可其實哪怕只是進步一點點,積累起來也是巨大的財富。偏偏有些人巴不得把家產敗光,做月光族,啃老族。國家在發展進步,可是人的思想卻在退步。思想決定成敗。

買房不一定會越來越好,但不買房的一定不會越來越好。有房的不一定有錢,但沒房的一定沒錢。











京雄銷售經理



買房的人都成了房奴,不買房的人,就我所在的一線城市,不買房的人,最後都成了後悔的人,很後悔的人。特別是那些手上有十幾萬二十幾萬現金的剛需者。面對已經上漲到幾乎天價的房產,這些差不多可以夠得著付首付的人,一直猶猶豫豫,期待房價大跌,或者其他原因,沒有儘早買房上車,現在面對的可是連郊區偏遠地帶都買不起的境地了。後悔啊,真的後悔死了,沒有早點買,那怕差一點的房子,先把它買下來,讓自己有一個可以安居的小窩,也好過四處搬家,沒有立足之地的痛徹感。在一線大城市,房價不能完全肯定的說,會一直上漲,但可以肯定的說,不會下跌,特別是公共資源密集區,更不會有下跌的空間了。房奴是幸福的,生活安穩,日子有盼頭,工作有動力,對未來有期待。沒有買房的人,剛需客,剛畢業四五年的大學畢業生,真會被快速前進的城市擴張發展列車,拋出車外了。


血石1


買房的人成了房奴,這句話說的不無道理,一個普通人,如果家庭條件一般,也就意味著不會有什麼太高質量人脈關係,自己又沒有什麼太好的機遇,那麼收入也就一般。

這樣一來,按我國現在這樣恐怖的高房價來推算,在不出現類似80年代,像日本那樣的地產泡沫破裂的情況下,我們一個普通人,只有在抽乾了一家人所有積蓄的情況下,才能勉強在稍微好一點的城市和地段,付一套普通三室左右的房子的首付款。


這樣一來,普通人家,一家人的生活質量,都會從付房子首付的那一刻開始直線下滑,不僅如此,在往後的幾十年裡,房貸將會成為一家人所有的壓力來源,消耗掉一個人,不,應該是一家人,消耗掉普通人家,一家所有人的精力,磨滅普通人對生活的一切期盼,對夢想的執著,真可謂是,妻離子散是房貸,家破人亡是房貸,沒了夢想還是為房貸。

這樣的生活和奴隸也基本別無二致了,所以稱之為房奴自然是無可厚非的。當然我這裡說的是沒有好機遇的大多數普通小家庭,並不是泛指所有人哦!


那沒買房的人該稱之為什麼呢?這麼說吧,沒買房的人,他們有因為沒錢又不想把一家人拖入深淵的,有因為懶惰的,有因為要為理想奮鬥的,有因為看透人生 活的比較佛系的,等等。

不管他們是因為什麼原因而不買房,這些人都不可否認的過得真實,過的率性,他們不願意為了一座房子而活,他們願意過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他們願意用有限的生命去勾勒出一副真正屬於自己的畫卷。


所以這些人,只要他們沒有影響到別人,沒有傷害到別人,那他們在沒條件的情況下不買房,而是把有限的精力和金錢用到了自己覺得對的 覺得快樂的地方,讓自己熾熱的心,朝著他嚮往的方向自由的飛翔,那他們就是對自己負責的人,所以他們應該稱之為 自由人。

當然,我這裡說的是,經濟普通,家庭普通的普通人,那些不但有錢買房,還有錢做自己想做的事的人,請不要對號入座哦⊙∀⊙!當然,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快樂就是當房奴,每天為屬於自己的房子而奮鬥是很開心快樂的,那你也是一個對自己負責的人哦,也可以被稱為自由人的啦!


其實很簡單168888888


買房的成了房奴,買房也要量力而行,視個人經濟收入標準,如果經濟來源少,收入低,那就是永不下崗的房奴,永久牌的房奴,有的人為買房,債臺高築,這樣的方法不可取,因為這樣你永遠活的不開心,不買房的人,或許有房住,有的或許因為房價上漲,就沒有能力買房,不買房的分兩種人,有房住的人,買不起房子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