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过年的时候,有哪些常用的谐音?例如年年有“鱼”?

包不靓


中国是个谐音大国,谐音用法会体现在很多事物上,通过谐音表达吉祥寓意,或者把不好的文字,通过谐音方式转化成好的词意,或者是方便朗朗上口的目的,汉语是一音多字,一字多意的特点,这也是我们容易使用谐音的原因之一。

(上图:喜报三元)

谐音无处不在,举几个例子

像年年有鱼这种,而不仅仅是过年,平时也是很多见的。我们用谐音的地方,有日常用品、语言、器物、节日习俗等等,几乎生活之中无处不在。

因为是专注研究民俗文化内容,所以我曾在很多文章中,都有提及过谐音问题。最近一次是龙抬头,都正月剪头会死舅舅,这个说法是怎么来的?根据民俗专家研究,大约是早期满人惧怕反清复明,汉人会“思旧”,于是想出了“死舅”的意思来吓唬人。

过年节的时候,我们会对新的一年有各种美好的希冀,常用的谐音,像四季平安,“平”是“瓶”在花瓶里,插些花卉,就可以表达这个意思了。跟瓶子有关的,还有“太平有象”,经常是用在器物上,一件景泰蓝大象,背驼一宝瓶。


“五福临门”是过年大门上常见的横批,反应在一件东西上,会用五只蝙蝠表示。如果你收到一件礼物,寓意是发财生意兴旺的,那么很可能是翡翠质地,雕镂白菜的,这是好“彩”头,“百财”聚的意思。

谐音数量有多少?

传统的谐音数量非常多,我曾拜访过一位做雕漆的师傅,他有本小册子,就是专门记录这些的,在合适的年节之前,绘制图案做出来,这是个方便记忆的讨巧办法。但实际上积累多了,会发现来回来去就那些,数量多,主要是变化多,一个瓶子都能编出很多说法来。实在是意义不大了,而且这东西不是死的,要有新意,有变化。


新意和变化

谐音在汉语环境里是一直都有生命力的,不会因为我们不再之乎者也的说话而停滞住。新鲜的东西总会层出不穷。近些年,我个人觉得有趣的是“荷花”和“螃蟹”的组合,这种组合古代就有,只是当代人结合时代特点赋予了“和谐”的意思。谐音是智慧的总结,不分时候、地方。

2018是戊戌狗年,北京民俗在给各位粉丝拜年的时候,也用上了,“狗富贵,戊相旺”,这是来自《史记-陈涉世家》的“苟富贵,勿相忘”。

祝看到此贴的人,狗年会富贵吉祥!


(北京民俗版权作品)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专注民俗文化


北京民俗


说到过年时候,有什么谐音寓意春节喜庆的词语,我想到的就是过年时家人拜祭祖先时用的祭品,有水果有肉有菜,例如寓意财源广进,明年财富亨通的大吉大利,吉用桔代替,利就用放红包代替;还有发菜种猪手,寓意发财就手,发财用发菜代替,就手用猪肘手代替;还有有求必应,球用狮子球(一道粤菜)代替,应用家嘉应子(糖果一种)代替。所以,谐音用以寓意新春喜庆词语中华文化真博大精深。


pockguy


纯理工科,物化生方面的还能说出个子丑寅卯出来,关于这个几乎是想不出来,就想起来一个,岁岁平安(碎碎平安)。

过年的时候,如果打破了碗碟,长辈就会念叨,岁岁平安碎碎平安。多亏小时候没少调皮捣蛋,经常被揍,被念叨。不然,怎么记得如此清楚这个成语。哈哈哈(尴尬笑几声先)。


Penny


能想到的,第一个就是大吉(鸡)大利。在过年的餐桌上过年必不可少的就是鱼和鸡,鱼代表年年有余,鸡代表大吉大利。

第二个就是三阳(羊)开泰。也是祝福的吉祥语。


第三个就是岁岁(碎碎)
平安了。过年打碎碗碟原本是不吉利的,就会念叨念叨吉祥话:碎碎平安,岁岁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