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 「父親節特輯」周奇志:父親是我一生的堅強後盾

「父親節特輯」周奇志:父親是我一生的堅強後盾

「父親節特輯」周奇志:父親是我一生的堅強後盾

一想到父親,我的腦海裡總是浮現出這樣的場景:炎炎烈日下,父親在農田裡賣力地拉牛犁田,瘦弱的身軀彎成了弓形,破舊的衣裳被汗水浸透,幹不完的活兒,苦日子似乎沒有盡頭……

70年代初,我出生於瀏陽北鄉的一個閉塞山村,那時農村生產力還很落後,母親經常東家西家去借米,吃了上頓沒下頓,冬天衣物也不夠,我們手腳總是長凍瘡。但父親是村裡的生產隊長,實在無瑕顧家,農忙時節總是去別人家的田裡幫忙做事。村民們非常信服他,生活生產方面有矛盾總是讓他出面調解,父親也因此連任了好幾屆生產隊隊長。

「父親節特輯」周奇志:父親是我一生的堅強後盾

北鄉有句俗語,“當崽不要當大崽,當了大崽當牛撒”。爺爺奶奶共養育了9個孩子,而父親偏偏是家中的長子,因為貧窮,他不得不打好幾份工來養家餬口。父親是個聰明人,讀書時成績很好,寫得一手好字,打得一手好算盤。

可惜的是,因為貧窮,父親初中就輟學了。他雖然讀書少,但是非常重視對我們的教育,他寧願自己多受苦,也要供我們上學。在我的印象裡,父親就如“牛”一般勤勤懇懇地“犁田”,每天總是很早就去村裡務工。他從不抱怨、不妥協,永遠葆有一顆樂觀的心,還經常教育我們“要抱著感恩之心,以後掙錢了,要想著回報社會。”父親骨子裡的樂觀、無私和堅韌深深地影響了我。

我5歲那年,父親遇到了一場生命中的“劫難”。那一天,父親在磚窯打工,其他人都去吃飯休息了,發現父親一直沒有出現,於是大家分頭去找,最後在磚窯的一個小角落裡找到了父親。父親因煤氣中毒,倒在地上不省人事。母親聽到消息後,帶著當時還打著赤腳的我,匆匆趕去醫院。當時家裡拿不出醫藥費,我母親跪著苦苦哀求醫生救救我父親。那一刻我的內心受到了極大的衝擊,默默地在心底發誓,一定要努力讀書,幫助家人擺脫貧窮,改變一家人的命運。

 大學畢業後,我放棄了穩定的工作崗位,選擇了沒有底薪的業務員,因為我想通過優異的業績賺取更多的錢,讓爸爸、媽媽、弟弟過上好日子。跑業務非常辛苦,無數次地被驅趕、被拒絕、被人瞧不起,但是隻要一想到父親在田間、在磚窯廠勞作的場景,就好像一下有了力量,為了家人的幸福,再大的委屈我都能承受。

後來,我的業務越來越紅火,1999年我創辦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家裡的條件慢慢地改善了,我把家人都接到了城裡,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在傳統的觀念裡,一個女孩子通過創業讓家人都過上好日子,就已經相當不錯了,但是父親一直以來都在鼓勵、督促我做得更好,經常帶著我回家鄉看望貧困老人。

「父親節特輯」周奇志:父親是我一生的堅強後盾

▲ 周奇志與父親

他常常對我說:“現在家裡好點了,但是鄉里還有不少人生活得很苦,你能不能也為他們做點什麼呢?畢竟你是從那片窮苦的地方走出來的人。”父親的這番話讓我很受觸動。後來我回瀏陽創業一部分是源於對家鄉的感情,另一部分也是受到了父親的引導和啟發。

2009年,我回到瀏陽,一次性流轉2萬畝荒山荒坡,建立示範基地,帶領鄉親們種植經濟作物達十餘萬畝,參與的農戶年增收2萬元以上。看到鄉親們臉上的喜悅,我非常開心。而這其中也有父親的功勞,在項目一開始,曾有一些鄉親不瞭解情況,誤解公司要佔用他們的林地,挖路堵車甚至阻工,我感到有些受挫,但父親告訴我,要學會理解體恤村民。

父親用最接地氣的方式和村民溝通:“俗話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荒山不改造,窮根就拔不了,這可是造福子子孫後代的事情,現在你們捨不得這幾畝荒地,就等於是放棄了以後增收致富的好機會啊。”通過父親與村民的協商,加上我們多次解釋,建立共同致富的利益聯結機制,最終贏得了大家的支持。

如今,我成為了兩家企業的董事長,工作很忙,而父親也一直很支持我的工作,很少夸人的他偶爾也會說幾句表揚的話,但是他總不忘叮囑我:“企業家一定要心懷天下,能容納不同的聲音,去愛護身邊的人。”我深切地感受到,我的老父親雖然很平凡,但是心中有大愛。

父親是我一生的堅強後盾,他骨子裡的堅韌不拔、樂觀無私和寬廣的心胸讓我敬仰。


策劃 | 楊天兵

統籌 | 黃琪晨

執行 | 田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