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8 面試熱點:教學機器人戰勝特級名師,人類教師何去何從

【熱點背景】

乂學教育是國內的第一家人工智能自適應教育機構。2014年底,乂學教育籌劃創立,自主開發智能自適應學習系統,將智能技術與教育經驗融為一體。這套系統主要針對K12學生,從初中英語開始,目標是為學生提供更個性化的學習流程。

為檢驗3年來潛心研發的智能自適應系統,乂學教育在2017年10月1日至4日在中華文明發源地鄭州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人機大戰”比賽。活動招募了三名17年平均教齡的中高級老師在對照組進行真人授課,實驗組學生完全使用乂學教育開發的智能自適應教學機器人進行學習。對照組授課的三位老師都是業內的特級名師。經過四天的教學輔導和測試,教學機器人全面碾壓真人教學,在最核心的平均提分上以36.13分(機器教學)完勝26.18分(真人教學),最大提分和最小提分兩項上,機器組也分別高出真人組5分和4分。

乂學教育稱這種智能自適應學習系統很好的解決了4個痛點——區域性、師資資源不公、價值、效率,並且稱自適應系統可以代替老師80%的工作。

【命題預測】

目國內首次教學人機大戰,乂學智能自適應教學機器人戰勝特級名師。有人說,隨著AI技術的發展成熟,教師將越來越沒有價值,可有可無。你怎麼看?

【中公解析】

近年來,人工智能獲得了巨大的關注。甚至乂學智能自適應教學機器人已經在教學大戰中戰勝了特級名師,這確實給按照傳統模式授課的教師們當頭一棒。但我認為,即便未來智能教學系統更加先進科學高效,也不能說教師越來越沒有價值。

面試熱點:教學機器人戰勝特級名師,人類教師何去何從

對於傳統的標準化授課模式來說,要想提高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績,就需要判斷出每一名學生目前的學習情況,傳統方法是憑藉教學經驗進行長時間的觀察溝通和判斷,再根據每個學生的薄弱知識點安排合適的教學內容。當學生人數眾多時,這種測評方法往往耗時久、效率低、無法提供及時有效的幫助。即便學生人數少,這種判斷方法也非常依賴教師自身的水平。而使用智能教學系統,可以依靠先進的算法和工具,及時判斷每個學生的薄弱知識點,並根據完整的知識圖譜,推送有針對性的配套教學內容,不是千篇一律不加分辨的按標準流程進行教學。這對教育行業來說,確實宣告了一個新的時代,是一個不可迴避的事實。

但是,智能自適應教學系統的成功不等於教師就沒有價值,甚至會消失。恰恰相反,智能自適應教學系統可以幫助老師快速地制定學習計劃,為老師提供便利,節省教學時間,教師則可以迴歸到教育的本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當智能自適應教學系統可以提供更精準、更適合學生水平的學習內容時,授業的部分自然就交給教學系統去完成,教師則從填鴨式的教學模式中解放出來,將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放在和孩子的情感溝通以及引導上,去傳道和解惑。應該看到,在短時間內,智能自適應平臺不會對傳統行業產生顛覆性影響,只是在對不完善的教育體系進行一些有效的補充。除非人工智能進化出了同人類一樣的感情和思考,否則機器老師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都無法取代人類教師。但是在智能化不斷髮展的今天,對教師的考驗必將越來越苛刻。對教師來說,不能再把目光放在如何傳遞給學生更多的知識,而是應該更多地去思考如何去引導學生對生活、對世界充滿好奇、去思考和體會,如何面對學習中的沮喪和失敗。變革已經開始,不能坐井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