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6 美劇《詛咒》三個狠角色撐起一片天

一個年輕的傳教士在臺上大聲疾呼:“耶穌說過,我來,並不是教地上太平,乃是教地上動刀兵(馬太福音10:34)”

臺下坐著的農民回應著:“是啊!”

隨後,一場以農場主收入過低,利潤都被鎮上的買家、銀行家剝削為名的罷工開始了,他們設置路障,操起槍支,攔截所有向城鎮運送農產品的車輛,不惜為此喪命。

這是美劇《詛咒》最開始的一幕,向觀眾描述了上世紀30年代、二戰以前美國中西部鮮為人知的革命史。

美劇《詛咒》三個狠角色撐起一片天

翻閱《光榮與夢想——美國社會實錄1932-1972》,從第一章就找到了相關記載,由於供過於求,生產過剩,農產品價格暴跌,成千上萬的人失業,即使200個一箱的蘋果只賣40美分,也沒幾個人買得起。貸款購買土地的農民面臨著被銀行收回產權的命運,他們開始銷燬農產品,破壞交通,甚至組織武裝。知識分子普遍嚮往蘇聯革命,明尼蘇達州州長奧爾森甚至公開說:“明尼蘇達州是一個左翼的州。”

這就是美國大蕭條,後來,經濟學家巴斯羅德認為,大蕭條不是因為政府實行了“自由放任主義”的政策引起的,而恰恰相反,正是當時胡佛總統領導的美國政府過多地干預經濟使然。

美劇《詛咒》從這場危機開始,引入了三個主要角色,披著傳教士外衣組織農場主罷工的Seth、破壞罷工的槍手Creeley,他也是Seth同父異母的弟弟,以及憎恨革命的神秘女殺手Connie。

名義上,Seth以及罷工的支持者是為了大家的利益,他們按照計劃團結更多的農民,懲罰不參加的人,醞釀著更大的風暴。Creeley則公然對抗,隨時開槍,不留活口。Connie為了尋找Seth,一路摸索著罷工者的足跡,一邊暗殺一邊鎖定目標。他們在西部小鎮單純的風光裡,攪動起越來越血腥的風沙。

此劇最引人入勝的是Seth的背景仍然是個謎,他不像一個布爾什維克,因為並沒有傳播革命思想,建立黨小組,而是一個人謀劃,最多加上老婆Amelia,煽動其他人。這就是動機不純,暫時不知道他想幹啥。

Creeley受僱於人,拿人錢財,替人消災,不過他如何從一個據說是膽小鬼的男孩成長為殺人不眨眼的槍手也是個謎。至於略帶邪性(彷彿美國恐怖故事或者冰血暴)的Connie,她為什麼認定所有罷工者都是該殺的壞人也使人好奇。

從已播放的4集,當地警方的袖手旁觀、或者說根據自己的利益審時度勢,黑衣黨的半路出現,也構成了該劇的左右因素,令人期待。

另外有一些擔心,目前《詛咒》沒有過硬的情節主線,只是像昆汀的暴力電影那樣,驚心動魄有,但能否撐得下去,不造成疲勞感,是個未知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