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新生儿出院回家,需要注意些什么?

小梅梅39


新生儿出院回家,宝妈宝爸就要担负起照顾宝宝的重任了,是不是有些手足无措呢?我生了两个宝宝,我谈一谈自己的看法,我认为照顾新生儿主要应该注意三个方面:

一、观察黄疸情况

黄疸分为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一般出生后就会立马出现,生理性黄疸一般出现在宝宝出生48小时以后,一个星期左右,会达到最高值,然后逐渐消退。

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要特别干射,我家大宝的黄疸情况就比二宝严重些,因为是剖宫产,所以住院时间较长,医生会让我抱着孩子去晒太阳,出院的时候,医生也提醒要带宝宝多晒太阳。大概10天左右,宝宝的黄疸就退了。

二、肚脐的护理

过去,老人的观点就是肚脐不能见风,不能碰水,一直用布包裹着,其实这样做并不科学。孩子出生后的第二天,护士就来给孩子洗澡,洗完澡,用浓度75%的酒精擦拭肚脐,就不用布包裹了。出院的时候,护士告诉我,回家后,每天用酒精给宝宝的肚脐擦拭三四遍即可。

我家大宝第15天肚脐脱落的,我家二宝第13天脱落的,脱落后还稍微有点出血,尤其是宝宝哭闹的时候,不用担心,继续给宝宝擦拭酒精即可。

三、不要给宝宝穿得太多,担心捂出湿疹

宝宝出生后,宝妈总担心会冻到宝宝,尽可能地给宝宝多穿些衣服,结果宝宝的脸上起了很多红色的小疹子,这就是捂出来的湿疹。

我家大宝就出了不少湿疹,一开始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老妈告诉我,孩子出疙瘩才能长得快,后来疙瘩越来越多,我就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说是湿疹,当时是冬天,天气比较冷,见了风之后,宝宝的湿疹就好多了。

我们判断孩子冷不冷,常常会摸宝宝的小手,要知道宝宝的神经末梢发育还不是很成熟,手脚都比较凉,但这并不是宝宝冷,正确的做法是摸摸宝宝的后脖颈,若温温地,说明穿得正好。

照顾新生儿需要有很多细节,需要宝妈宝爸善于观察宝宝,才能更好的照顾宝宝哦。


沛泽妈读心理


我的孩子当时是早产,在医院保温箱待了一周,体重出生是2300克。真是佩服自己的强大的自信心,自己来护理孩子,孩子一岁前没有生过病,真是对我的极大鼓励了。

温湿度计:掌握好孩子温湿度的适应区间,电子显示的仪器,很明确。有时房间温度高了,孩子脸上会起红疹子,温度适宜了,就没有这样的问题了。

湿巾:每次孩子大便后,卸下纸尿裤,我会在屁股底下垫一个小褥子片,拿着小盆用湿巾蘸温水,擦拭屁股,然后抹爽身粉,保持干燥。孩子的屁股不发红,不起红疹子,护理就成功了一半。

喂奶:之前担心孩子吃不饱,孩子一醒我就喂奶,母乳不多,就冲奶粉,导致孩子吐了很多次,现在想想是吃撑了。母乳水平会随着喂奶频率的加大,逐渐增多,月子里不必担心孩子吃不饱,孩子吃多少,我们的母乳会贡献多少的。

情绪:作为母亲一定不要慌张,不要焦虑,倾注耐心爱心给孩子,对孩子产生的问题,不要自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良好的心情也有助于母乳喂养。

家庭关系:处理好和家人之间的关系,产后有些许的焦虑期,请老公做好中间的疏导作用,以免引起长辈不必要的误会。

孩子喜欢你才来到你的身边,请享受你和孩子的温情时光吧!

关注“小瓜妈”,育有一儿,家庭教育指导师。分享科学的育儿理念,构筑和谐的亲子关系。每天不定时更新原创育儿文章。育儿路上的难题,我和你一起面对。


小瓜妈谈育儿


哈喽,我是巧微来哒!

我还是两个孩子的妈妈,就我自己的经验来给大家说一说。



问题——新生儿出院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脐带

在给宝宝换衣服或者换尿布的时候,顺便查看一下,看看脐带的情况,我家大宝那会,脐带一周就好了。

还有出院的时候,医生就交代说,换尿布的时候,注意别让尿布刮脐带,特别是男宝宝,尿布垫不好,会把脐带弄湿,影响脐带脱落。



2,身体

给小宝宝洗完澡,要检查看,胳肢窝,脖子,还有大腿根部,以及小屁屁,看看有没有发红,想淹的情况。

特别是天气逐渐变暖的时候,大宝那会,早上洗脸的时候,会把那几个部位都洗一下,然后摸些爽身粉。



3,注意宝宝的保暖情况

根据气温变化,给宝宝穿衣。不可过少,或者过多。



4,宝宝衣服、袜子穿着

给宝宝穿衣服前,先检查看看衣服是否有过长的线头,或者是标签之类的。



6,穿脱衣服或者袜子的时候,检查看看宝宝手指或者脚趾还有手脖、脚脖自己脖子,有没有线头或者头发缠绕。



7,不定期的检查看看宝宝的衣服穿着情况

新生儿宝宝长的快,检查衣服,特别是裤子,过短宝宝穿着会不舒服的,腿根的位置会拉伤大腿的。



8,小屁屁

及时更换尿布或者尿不湿,更换之前用温开水清洗小屁屁,以防红屁股或者尿布疹!


琳妈简笔画


宝宝刚出生,哪些事情要特别注意?

宝宝出生后,首先应该确认健康状况,包括基本的身体检查是否正常,黄疸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卡介苗和乙肝疫苗第一针是不是已经注射完成。如果宝宝和妈妈的状况都良好,就可以办理出院手续了。出院时医院会对宝宝和妈妈的身份进行核实,以免抱错。如果开私家车接回家,应该提前为新生宝宝准备好安全座椅或提篮。在回家路上,注意别让新妈妈和宝宝受风着凉。当然,也不要把宝宝捂得太严,以免空气不流通导致窒息。记得提前给家里的房间通风,确认室内环境舒适,温湿度适宜。

宝宝回家后,要留心观察他的身体状况。尤其要关注体温是否正常,体温下降或低体温比发热更危险。还要注意观察他的黄疸情况,肚脐是否有感染的现象,吃奶是否有力,体重增长是否正常,哭声大小等。发现宝宝:出现发热或体温降低;有脱水迹象,24小时排尿少于3-4次;呼吸过快或不规则;口唇或脸色发青;肚脐感染,发红、出水、流脓、皮肤温度变热;出生5天后黄疸没有明显减退;没有精神或异常地哭闹;看上去明显地不舒服等,应该及时带他去医院就诊。

另外,要提醒新爸爸妈妈的是,产妇和宝宝什么时候可以出院,应该以医生的评估为准,不能擅作主张。如果医生建议继续留院观察,应听从医生的建议。

关注芝麻育儿专注于0-8岁孩子家庭在健康、养育、教育方面的需要。芝麻大的孕育问题,关注我们就有答案!

芝麻育儿


在宝宝回家之前,家中应先通风换气,被褥等清洗晾晒。室内温度保持在26-28度宝宝感到最舒适,湿度控制在60%-70%左右,不能过于干燥闷热。

宝宝回家后,要根据当地的天气情况给宝宝穿好衣服,避免着凉。有风沙、强光时,可以戴帽子防风防晒。一般来说应比大人多穿一件到两件,可以摸下宝宝后脑勺,如果是热的宝宝就不冷,如果冷冰的话说明他冷了要加衣服,如果有出汗的话就是热了,要适当减少衣服。

一般宝宝出院时脐带都还未脱落,回家后要注意脐带护理。应当保持脐带断端的清洁干燥,不要覆盖过多的纱布、护脐带、衣物,干燥的环境有利于脐带的尽早脱落。在脱落前,不要让宝宝泡在浴盆内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或者进行擦浴。要避免纸尿裤和衣服对宝宝脐部的刺激,尿布、尿不湿不要捂在脐部,以免尿液粘在伤口处引发感染。脐带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湿,要马上用干棉球或干净柔软的纱布擦干。如果脐带有脓性分泌物、恶臭味、发红等异常情况就需要去儿科请医生看一下了。

宝宝普遍会出现蜕皮的现象,家长不必过于惊慌。因为宝宝出生前是处在温暖的羊水中,出生后受寒冷和干燥空气的刺激,皮肤收缩,也更容易脱皮,尤其是脚踝、脚底和手等皮肤干燥的地方容易出现。只要注意对宝宝皮肤的清洁护理,避免外来的感染和损伤就可以了,切记不要撕没退干净的皮。要注意宝宝脱皮部位的卫生,可以抹些婴儿油试试,一般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左右就会好了,每个宝宝的情况不同。

为宝宝准备的衣服建议最好选购白色或贴近肤色的浅色衣服,要柔软、透气、吸汗、纯棉布料为上选,衣服上不要带珠子亮片及金属扣子、拉链等,以防宝宝误食。其次要选择方便脱换、样式简单的系带和尚服或者长款的对襟睡袍,所有的衣服在给宝宝穿之前都应用开水烫洗后在太阳下暴晒杀菌,清洗的时候注意衣服的洗涤说明,最好手洗,并使用婴儿专用的洗衣液或天然成分的洗衣液。

此外,也要注意保存好宝宝的疫苗接种记录。要观察宝宝黄疸的情况,按时复查。注意宝宝的体温、大小便、精神、食欲等生理状况,出院异常现象或者家长不能判断的现象就需要及时就医。


十月呵护


作为一名有八年新生儿科住院医师经验的我。又是有两个孩子的宝妈。我可以给大家一些比较靠谱的新生儿出院之后的注意事项。

首先我们要看这个孩子是从妇产科出院还是新生儿科出院,从妇产科出院的通常是足月儿,出生情况都比较正常。而从新生儿科出院的宝宝,通常是出生之后的28天之内有早产,窒息病理性黄疸,肺炎等疾病的宝宝,疾病治愈后出院回家。

从产科直接回家的宝宝,相对来说是比较健康的,主要是要注意宝宝的这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要保证宝宝有充足的睡眠。刚出生的新生儿,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了20个小时甚至以上。如果你的宝宝一天到晚睡不了几个钟头,那就出问题了。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宝宝正常生长发育的必备条件。

其次我们要观察宝宝的饮食和大小便。也就是吃喝拉撒正不正常。新生儿宝宝的饮食就是吃奶,我们提倡纯母乳喂养,因特殊情况,无法全母乳喂养,也要提倡混合喂养,或者是配方奶喂养。新生儿期,我们提倡按需哺乳。也就是宝宝想吃就喂,不需要定时定量。大便呢,一般次数会比较多,多的可能有8到10次。喝牛奶的宝宝通常会比喝母乳的宝宝大便次数少一些。小便每天在六次以上就算正常。

我们还要注意宝宝的体重是否有增长。 有没有出现严重的黄疸,有无发热,这个阶段的宝宝还容易出现湿疹的情况,或者大便次数多而导致臀红。还有就是宝宝居住的环境,尽量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


如果是早产儿,要注意的事项就要更多一些,早产儿更加需要保温,早产儿喂养相对比较困难,要更加关注宝宝的喂养情况。

如果是从新生儿出院的肺炎和黄疸的宝宝。就要注意有没有症状的反复。比如黄疸退了又升上来,又出现了咳嗽发热的症状。

我们还要注意宝宝脐部的护理。眼睛以及鼻腔的护理。还要定期的清洁皮肤,也就是给宝宝洗澡。

新生儿出院要注意的事项就是这些,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大家,谢谢你们的关注。美女儿保科医师育儿经。



新生儿出生之后,最重要的要关注他的体温。对于新生儿来说,如果发烧的话是非常危险的,另外体温还能很大程度上的反映婴儿身体的各种异常,如果有中耳炎的话,也会通过体温反映出来。新生儿出院之后是可以给他洗澡的,尤其在天气比较热的季节。如果不注意卫生的话,很容易造成问题。比如说新生儿可能吹着奶之后就会变得比较胖,皮肤有比较多的皱褶。这些皱褶里都是藏污纳垢的地方,皮肤分泌的一些油脂都会藏在里面,如果不注意洗澡的话,那么很有可能引起感染,新生儿的皮肤是非常娇嫩的,有的时候这些感染会造成皮肤的溃烂。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就是脐部的护理。新生儿出院之后,差不多在两个星期之内,他们的脐带根部就会脱落,等到脐带脱落,基本上就说明他们起步的伤口已经愈合了,但是在脱落之前就要经常进行护理,家里最好准备一瓶碘伏以及棉签或者一些小棉花。每天或者隔天清洁脐部。可以用棉签蘸少量的碘服,掰开脐部附近的皮肤,然后拿棉签仔细地清洁。在清洁的同时也要观察脐部有没有异常的红肿或者化脓的现象。除此之外,家长也可以关注一下新生儿的体重增长状况。体重增长,能够比较好地反映他的发育情况,在新生儿去街道医院回访的时候,医生也会帮助我们对新生儿的体重进行监测,如果家里有条件可以买专用的婴儿体重秤,会称得比较准确,新生儿体重比较轻,用大人的体重秤是称不准的。一般来说新生儿刚出院,头几天会出现体重下降的现象。之后,如果他奶量摄入足够的话,那么体重会缓慢的上升。家长可以下载一个体重增长标准曲线,然后根据这个曲线对自己孩子的发育状况进行判断。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标准曲线只是一个参考的标准而已。并不是说所有的婴儿都要严格的按照这个标准曲线来生长。不同的婴儿有它发育的规律。除了曲线,这个标准上也会标定一个标准的区间。小婴儿的体重在这个区间之内一般来说都是正常的。


桔子帮小帮主


新生儿护理的要点

1.口腔清理

婴儿出生时,要迅速清理口腔,防止婴儿误吸羊水,导致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新生儿口腔皮肤娇嫩,以免误伤孩子。

2.皮肤护理

新生儿皮肤娇嫩,需细心护理,穿宽松衣物,随时保持干爽清洁。新生儿皮肤细嫩,不宜接触尖锐物体。

3.脐带护理

配合医生保持脐带的干燥清洁,如有发炎现象,要及时消炎。脐带剪开几日后会自行脱落,要小心护理。

4.睡眠护理

注意睡眠充足和睡姿。睡眠充足新生儿才有体力进食,良好的睡姿有利于宝宝更好生长发育。

5.眼部清理

为了防止新生儿患上眼炎,需用0.5%新霉素或0.25%氯霉素清理眼睛。及时为孩子清理眼角周围异物,保护孩子视力。

6.保持恒温

新生儿应在温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再抱到自然温度下,温室温度应该控制在25度,婴儿体温要保持在36.5度。

7.注意体位

要用正确的姿势护理新生儿,尽量不要让他人随意抱起,不正确的抱姿会对孩子骨骼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8.健康环境

新生儿应在通风且无噪音的房间内休息。通风保持空气清爽,无噪音让新生儿安心休息,心情平和。

9.特殊生理现象

新生儿长“马牙”、女婴阴道分泌红色异物、婴儿生理性黄疸等都是正常现象,但若这些症状长时间未消失,则需立即就医。

冬季新生儿保暖必知6要点

1、 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

Q:前两天老婆顺产生了一个男宝宝,医院说明天可以出院了,冬天天气寒冷,真担心宝宝回到家里护理不好会着凉,听说室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新生宝宝不好,请问是真的吗?请问医生,在冬天,新生宝宝所处的室内温度控制在什么范围比较好?

A:新生儿对外界温差的变化有些不适应,适宜的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28℃,盛夏要适当降温,而冬天则需要保暖,但均应注意通风时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而室内的光线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长认为新生儿感光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欢挂上厚重的窗帘,其实这是不宜的,应让宝宝在自然的室内光线里学会适应,而避免阳光直射眼部。

2、可以摸宝宝的额头或后背判断新生儿保暖情况

Q:您好!我家宝宝出生15天了,冬天那么冷,总是担心宝宝够不够暖,但又不知道从哪些方面进行判断,请问医生,可以从哪些方面判断冬天新生儿的保暖情况呢?

A:可以摸宝宝的额头或者后背啊,如果热会有汗的,冷了就是很冰的哦,晚上要多注意哦,防止感冒了,小宝宝柔弱娇嫩,于是妈妈们总怕给宝贝穿得太少。特别在秋冬交替的时候,很多小宝宝被层层衣服包裹,再盖上厚厚的被褥,小脸热得红通通的。应根据温度变化给宝宝加减衣服,通常来说宝宝比大人多穿一件就可以了。判断宝宝是冷是热一来摸他的手心是否暖和二来摸他的脖子是否暖和,再摸他背心是否出汗,通常比我们大人少一点点就是够了的。

3、冬季保证50%湿度的同时也要定时开窗通风

Q:冬天的风吹过来冷飕飕的,我生完宝宝8天了,回到家后都没开过窗,婆婆说坐月子和宝宝都不能被风吹到,但我又有朋友说开窗通风有利于新生儿的生长发育,请问医生,在冬天室内应该开窗通风吗?应该注意哪些事项?

A:冬季干燥,室内温度高,湿度小,对新生儿呼吸道黏膜功能和纤毛功能不利,应该保证湿度,一般应保持在50%左右,增加室内湿度,目前多是采用加湿器,但用水蒸汽提高室内湿度,也可增加新生呼吸道感染的机会,建议使用蒸馏水。即使在冬季也要定时开窗,更换室内空气,使用空调的家庭也要定时开窗,不能仅靠空调换气。新生儿在浑浊的环境中生长很不利于其生长发育。

4、新生儿过度保暖容易诱发捂热综合症

Q:近年来,新生儿因为保暖过度导致死亡的情况也在逐渐上升,请问医生,目前我国新生儿的保温制度是怎样的呢?新生儿保暖过度会引发哪些疾病?

A:捂被综合征又称“捂热综合症”,又称“婴儿蒙被缺氧综合症”或“婴儿闷热综合征”,是由于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每年11月至次年4月为发病高峰期。1岁以内的婴儿,特别是新生儿,若不注意科学护理,最易诱发此症。

婴儿包裹过暖时常导致婴儿身体高热、大汗淋漓,高渗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循环衰竭、呼吸衰竭症状,导致机体缺氧而发生惊厥抽搐或昏迷。若抢救不及时,可很快休克乃至死亡。侥幸存活的患儿,也会遗留有智力低下、运动障碍、呆傻、聋哑、癫痫等严重的脑损伤后遗症。

5、冬季可以给新生儿使用睡袋

Q:冬季新生儿使用睡袋好不好啊?我晚上睡觉比较死,很担心把宝宝冻着了,可以给宝宝使用睡袋吗,宝宝15天了。

A:可以使用睡袋,正常0-8月这时期的宝宝不会翻身,但双脚会蹬被子,睡觉时双手上举,双腿膝盖向外弯曲,并需要频繁更换尿片。睡眠中手脚活动为手上下挥舞,双脚如青蛙划水状运动,极易把被子蹬掉。而要是在手脚活动中受限制,则会醒来哭闹,影响宝宝睡眠,因此应该选用宽松型的睡袋,不要给宝宝束缚感。

6、不建议新生儿使用暖宝宝取暖

Q:刚满月的宝宝冬季可以使用暖宝宝吗,这两天空调坏了还没有修,很担心宝宝给冻着了,使用暖宝宝好不好啊?

A:暖宝宝的反应原理为利用原电池加快氧化反应速度,将化学能转变为热能。为了使温度能够持续更长,产品使用了矿物材料蛭石来保温。对于婴儿来说,因含有化学成份,在加上皮肤很嫩,活动量少,为了防止低温烫伤,所以不建议使用。


恩秀儿


新生儿出院回家,需要注意事项?

每家一位掌中宝,那就是“宝贝”。也就是指可爱的小宝宝。孕妈十月怀胎,最终分娩,迎来新的生命,是何种的喜悦。可是新生宝宝的抵抗力,免疫力都太差,很容易生病,所以需要父母注意的事项很多,具体有哪些呢?一起来聊聊?

新生儿在家的注意事项

  • 新生宝宝的喂养方式 建议孕妈多为孩子考虑,尽量采用母乳喂养,因为母乳既容易消化,还含有免疫成分,能帮助抵御一些疾病的发生,对宝宝来说是最好,最安全的食物。
  • 新生儿黄疸 注意观察新生儿皮肤黄染情况,若皮肤黄染加重或退而复现,及时至儿科门诊就诊,或者多晒晒太阳,很可能就是黄疸。



  • 新生宝宝听力检查 如果听力筛查未通过,建议出生后42天、3个月、6个月到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听力筛查。
  • 新生宝宝溢奶 婴儿溢奶时要避免孩子呛奶,建议将孩子的头与肩膀稍微枕高一点,最好采用侧卧式,避免呛奶窒息,吃完奶后,让孩子轻趴在肩膀上拍隔。
  • 新生宝宝的护理 护理好宝宝的脐部,预防感染的发生。每日用碘伏清洁脐部,保持干燥直至脐部残端脱落。


  • 新生宝宝的健康 宝宝如果出现不吃、不哭、不动、面色不好,发烧时,赶紧就诊;
  • 亲属探望摸宝宝前,要求其洗手,少亲吻;大人感冒需与宝宝相对隔离; 勤洗澡、勤换衣、常消毒奶具、讲究个人卫生,做到有问题早发现。


以上是个人总结新生儿注意事项,欢迎妈妈们留言讨论,发表大家的经验,分享给新手爸妈们,让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每一个幼小的生命都需要悉心呵护@苦中醇蜜,坚持写作,坚持分享,快乐每一天!!!

苦中醇蜜


这些细节要注意

1、居室环境:

环境:环境要清洁,不要有异味,最好房间装修了半年以上。

光线:房间光线要充足但不宜太亮,最好用黄光的灯泡(25W就可以)来保护宝宝的眼睛。

温湿度:室温夏季保持在26℃左右,冬季20℃左右为最佳,并保持50%~60%左右的湿度。如果湿度太低,宝宝的呼吸道黏膜就会因为太干燥而使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会降低对细菌以及病毒的抵抗能力,而引起宝宝呼吸道感染。

通风:春、夏、秋这三季都可以较长时间的开窗通风,但应该避免对流风。冬季开窗时应把宝宝先抱到其他房间,通完风之后,等室温升上来再把宝宝抱回卧室。 每天都应该开窗通风20~30分钟。

2、婴儿物品:

新生儿所用物品都应该单独清洗和存放,包括衣物、被褥、食具等。奶瓶和杯碗等应每日蒸煮消毒。不要在宝宝脖子上戴有绳的平安符、项链等,以防发生意外。

3、衣物:

要用柔软的材质,最好是棉绒的。衣物可以稍微宽松些,但是不能有扣子、拉链等,除去衣物线头布丝等,以防缠绕婴儿的手足指趾。

如果衣物是在箱柜中储藏过,在使用前记得先要吹晒,因为樟脑类防早剂等残留会引起某些婴儿发生溶血病。

4、床:

高度:婴儿床要有护栏,高度高于婴儿身高的2/3,防止他站立时跌出。

床栏尽量光滑, 两个栅栏之间的宽度不可超过6厘米,防止宝宝把头从中间伸出来而造成伤害。 家长尤应注意金属材料的婴儿床绝对不能含有铅等对孩子身体有害的元素。

5被褥:

选择浅色的全棉软布即可,一般被子长度比宝宝的身长长20~30厘米最佳。

小褥子上不要直接放塑料布,是防止婴儿翻动时塑料布蒙住他的头,二是防止塑料不透气,使婴儿出现红臀等情况,如果放的话,要放在褥子下,起到隔尿作用。

6、喂养:

假如母亲患有乙型肝炎、乳腺炎等急、慢性病症时,应停止哺乳,改为奶粉喂养。

母乳喂养时首先要注意母亲的个人卫生。不仅要每天换洗内衣,而且每次在喂奶前都应该洗手和用温水擦洗乳房和乳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