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俄罗斯为什么要同时装备卡52和米28?

巨蟹座大王


国家摊子大了是这样,宫廷斗戏多。美国装备了大量阿帕奇重型武装直升机,但也同时装备了不少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并没有说用谁取代谁。俄罗斯既装备卡52,又装备米28,跟美国大体上差不多,但也有些自己的小九九。

图一:讲真,不管卡50靠不靠谱,厉兵哥还是非常喜欢它刚劲的线条。男人就应该开扎古,也应该开卡50。

苏联当时存在两个最杰出的直升机设计局,一个是米里设计局,另一个就是卡莫夫设计局。米里善于搞比较常规的单旋翼直升机,米26这样的大怪物,跟米8这样的百变老妖,都是非常经典的机型。卡莫夫善于搞共轴双旋翼直升机,比如卡27和卡50。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优点是机身比较短,悬停效率比较好,所以卡莫夫的产品比较受海军欢迎。

俄罗斯现在的两型都装备的现象,源于苏联的三心二意,现在的俄罗斯没本事抛开苏联的家底搞装备。1980年代苏联搞武装直升机选型竞争,最初是想接着米24的路子搞米28,砍掉步兵舱搞重武装,但一直搞海军产品的卡莫夫突然跳出来,说俺家的卡50可牛大发了,叫做歼击直升机,是直升机中的歼星舰。

图二:卡52胖了很多,圆滚滚的身子是卖萌专用,打仗时可以萌死对方。

苏联老大哥愿意听啊,本来一直对米24不满意,也不认为米28有多大突破。想搞搞跨越式发展,弄型杀手锏武器。于是对卡50的固定式机炮,和单人驾驶着了迷。但是极度科幻的卡50当时是个钓鱼工程,在测试中发现上下桨叶会打桨,并不能作出传说中的高机动动作。而送到战场上测试效果也不好,苏联和俄罗斯的武器自动化水平一直不高。指望单人完成双人的活有困难。

于是苏联又想回头把米28扶正,但苏联崩溃在即,研发不顺,米28自己也闹了一身毛病,主减速器让米28变成个瘸子。卡莫夫又凑过来忽悠,大哥嫌单飞不过瘾,咱家也能双飞啊,于是又拿出双人驾驶版的卡52。结果一来二去,苏俄新一代武直耽误了几十年,两型宫斗那么久,都不能完全战胜对方。

图三:米28最大的特点就是没啥特点,阿帕奇斯基有啥好讲的。

这两位娘娘现在传到了俄罗斯手里,基本上都能兑现几十年许下的誓言,实现几十年前宣称的战斗力。俄罗斯纠结啊,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割掉一个都不行,大家都别争了,每一型都少量装备点吧。于是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