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崔永元手撕范冰冰,意外揭开了影视圈的逃税乱象

2018年5月28日,对中国10几亿人来说,这是极其普通的一天;但这一天对明星范冰冰来说,可就不普通了。

这一天,知名主持人崔永元在微博上果断开炮,晒出疑似直指明星范冰冰的4天6000万天价片酬和阴阳合同,其更是直言“范冰冰现象”并非个例,自己手上还有“一抽屉的大小合同”;

所谓大小、阴阳合同:即明星与商家签订的“阳合同”主要是给税务等部门“准备”的,作为缴税纳税的收据之一,这是摆在太阳底下的;但通常明星与商家会在私下里再签订一份合同,其中明星所得费用等比“阳合同”中规定的费用“要多得多”,这才是两者之间真正的合同,也就是所谓的’阴合同’。

自此,一场集明星互撕、偷税漏税、天价片酬、阴阳合同等众多槽点的八卦大戏悄然开场……

细想几番后,解局君发现这并非只是一场普通的八卦撕逼戏,在崔永元的这双“大嘴”下,倘若所谓的阴阳合同一旦是事实,那么这件事的性质就变味了,因为这就不仅仅是明星天价片酬的影视行业乱象,更多的是涉及偷税漏税的重大违法行为。

尽管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内,崔永元否认曝光的6000万“阴阳合同”指向的是范冰冰;然而事情并未告一段落,反而给吃瓜群众留下了更多的悬念。

如果不是范冰冰,那这6000万的阴阳合同是谁签订的?一抽屉的大小合同究竟是夸张还是真实存在?

崔永元手撕范冰冰,意外揭开了影视圈的逃税乱象

崔永元撕的不是“范冰冰们”

而是整个影视圈的逃税避税乱象

崔永元手撕范冰冰,意外揭开了影视圈的逃税乱象

崔永元和范冰冰之间究竟有多深的私人恩怨抛开不谈,仅从崔永元爆料的“阴阳合同”来看,解局君发现其并非是空穴来风,这或许是整个影视行业一直以来普遍存在逃税避税“潜规则”。

长期以来,一般明星涉及到拍广告、影视剧、电影、以及走穴商演等酬劳很高的商业合作时,都会存在大小合同、阴阳合同,说穿了,这就是几方共同得利的好事,故而大家都心照不宣,毕竟唯一有损失的是国家。

说白了,崔永元这一次捅破了影视行业一直以来的偷税漏税黑幕,直接将这血淋淋的黑暗现实曝光在了阳光之下。

而且,大小、阴阳合同这种“潜规则”并非是影视行业逃税避免的唯一手段,或许这只是一个缩影;往深处想,影视行业除了用大小、阴阳合同来暗地里逃税外,似乎还有很多“光明正大”的方式来逃税避税。

比如一些明星将酬劳为整为零,采用分期付款、股权运作等方式来进行兑现;再比如采用在避税地或者低税率地区来注册公司,诸如中国的“税收洼地”新疆的霍尔果斯、横店影视城所在的浙江东阳以及范冰冰工作室所在的无锡数字电影电影产业园等等。

回到这一次6000万的阴阳合同上,纵观整个剧组,似乎并没有比其更大牌的明星了,如果这不是范冰冰所签订的,那么解局君斗胆猜测这个合同的背后隐藏的秘密,绝对远比逃税避税要复杂的多。

崔永元手撕范冰冰,意外揭开了影视圈的逃税乱象

打击逃税避税

6000万阴阳合同只是一个开端

崔永元手撕范冰冰,意外揭开了影视圈的逃税乱象

伴随着这件事情的持续发酵,官方也坐不住了。

先是范冰冰工作室所在地的无锡地税部门通过微博发声,表示将依法展开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后是国家税务总局公开表:将在已经部署开展对部分高收入、高风险影视从业人员依法纳税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分析,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这一次“6000万阴阳合同”的出现,无疑是一个警醒;面对这些“花式”避税的违法乱象,现行的税收政策设计无疑是留下了空子的,国家的税收稽查体系还有待完善。

而这也正好是一次契机,在逃税避税盛行的环境下,要想真正的整顿好这种不法乱象,除了要完善税收征收的漏洞外,做到让这种“潜规则”无处遁形外,更要加大对这些逃税避税的不法行为。该调查的不管其名气有多大都要一查到底,如果一旦属实那么该严厉惩治的就要严厉惩治;而且,这种打击绝不能是中国传统式的“点到谁查谁”、要真正做到长久性的。

伴随着国税地税局的先后出手,可以预见的是在打击逃税避税这件事上,6000万阴阳合同的出现只是吹响了整治乱象的号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