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青山輝映友誼林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站在東莞觀音山“中外作家友誼林”的旁邊,讀著徐志摩的

《再別康橋》這首詩,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是啊!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心中沒有容不下的風景。就像我走進東莞觀音山,捨不得離開一樣。

青山輝映友誼林

在春光明媚的農曆3月天,一群中外作家們帶著歡喜走進東莞觀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採風。歡歡喜喜,快快樂樂的幾天過去了,他們也都離開了東莞觀音山。帶著對這座大山的依戀,帶著對這片森林的深情,他們回到了各自的故鄉,各自的工作崗位。他們都來自不同的國度,不同的地區,他們有他們的事業,他們有他們的思想和追求。現在雖然天各一方,水遠山長。我堅信,他們不會忘記在東莞觀音山步履所至的景點和愉快地行程,因為在這片美麗的土地上,有他們親手栽下的,象徵著中外文化交流的友誼樹,生命的常青樹。這一棵棵友誼樹,在歲月的風塵中將會綻放著生命的青綠和張揚著生命的頑強。

青山輝映友誼林

世界之大,世事沉浮。人各有志,別人不能挽留,也無法挽留。就像已經分道揚鑣的兩個人,留住了人,卻留不住心。留住了心,卻留不住情。人生就是這樣,順其自然,該是你的,永遠都是你的。生活的激情源自於別人對你的認可。源自於自己對自己的認可。

時光不棄置綠人,好的東西永遠抹不去。記得那一天的上午,在東莞觀音山上,中外作家們一起栽下友誼樹的情景。本地來的一幫作家兄弟們,他們都是從農村走出的打工者,通過努力,以後慢慢的成為了作家,但仍有一把子力氣,掂起撅頭鏗鏘有力。這個社會,是男爺們就得行,不行就會被淘汰。有人曾侃侃而談:說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你行也不行。就像某個單位,想用你,問題都不是問題,不想用你,不是問題都是問題。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青山輝映友誼林

社會的多元化促成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現實和厚道。有人幫你,是你幸運。無人幫你,是你命運。沒有人應該為你做什麼,因為生命是你自己的,只有你肯為自己的生命負責。是的,承認自己,無論成功還是失敗。接受自己,無論現實還是虛擬。這世上只有一個你,你永遠都是自己的唯一。

中外作家們在觀音山上栽下一棵棵友誼樹,留下的是一片片情,親情,友情,異國情。友誼林留下的是一種精神,一種忘我而積極向上的精神。外國的美女作家們,也許從來沒有摸過鋤把,幹過農活,白白嫩嫩的纖纖玉手,她們卻非常投入賣力地栽下一棵棵友誼樹。來到東莞觀音山,她們珍惜彼此的友誼和情緣。她們也渴望綠色,生命的青綠,生活的淨潔。因為綠色,是蓬勃希望的象徵,能昂揚生機和張力。在歷史的長河中,人的生命都能慢慢體會到噴薄欲出的力量。中外作家們都有一樣的精神情懷,都想讓所有流動在時光中的生命和熱情,一次又一次地塗染上太陽磅礴而輝煌的印記,為生命之花的完美綻放勾勒出遠方最美的風景。誰都想把最美麗的東西永遠留在東莞的觀音山上,留在這片有靈性和律動的森林裡。

青山輝映友誼林

生活中,人們從不會拒絕完美,也不會害怕完美。因為人也許無法達到某種更高的境界,能達到最高境界的人,屈指可數。在同一個起跑線上,有的人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不斷完善自己,做該做的,想該想的,當青春耗盡,回顧往昔,能對自己說聲:我無怨無悔!這種回答就是最好不過的。

在人生的征程中,不乏有生命的強者。強者,揚帆遠征的毅力和志向並非一般人可比。人生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勇於披荊斬棘,才能開創自己的一片天地。東莞觀音山,森林的綠色,跨越了歷史的天空,完美而厚重的生命執著追求著多彩的世界。它的夢,流淌著對大自然純粹而美好的渴望,還有一輪閃爍著明媚而光亮的彩虹。觀音山的森林之所以這樣青綠,景色之所以這樣美麗,正是有愛這座大山的黃淦波,在日復一日的耕耘中,在大山上開拓了生機勃發,深深植入了奮發向上的信念和鬥志。

青山輝映友誼林

黃凎波的綠思綠想以及熱愛綠色生態的生命,在循環往復的創造中,不斷完成著自己的使命,及時捕捉著鳥語花香的生命亮點。他的生命之旅激情上演著奮鬥的快慰歌劇,努力創造著屬於多彩世界的佳境。當陰霾與風暴共同襲來,他生命的張力還要勇敢地接受滄海桑田的洗禮。

無論時光怎樣變化,傲岸而挺拔的“中外作家友誼林”,永會得到觀音山森林的呵護,滋潤而堅強的成長著。它激勵著綠色的延伸,一如既往地演奏著森林一曲又一曲生命的交響。

青山輝映友誼林

應傳鋒,男,1964年6月出生,河南信陽市人。1994年到廣東東莞打工,在工廠做過8年保安,在政府部門做過8年文秘,在新聞媒體單位做過多年記者,編輯。本人從2001年開始在南粵10多家報紙,雜誌上發表文學作品及新聞報道900多篇。在《今日頭條》等高端傳媒上發表許多有影響力的大作,有30多篇文學作品獲獎,本人系河南省作家協會會員。

青山輝映友誼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