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0 留學生和留學生之間,隔了一百個功利主義者

1

多年前,我還在上初中的時候,有兩個作家,同時佔領了青少年讀物的半壁江山——郭敬明、韓寒。

在那之前,我早就聽說過這兩位:

一位在那幾年臭名遠揚,站在大眾價值觀的對立面,所有人提起他都是一臉嫌棄和鄙視;

一位靠一本《幻城》,俘獲了無數少女的心。

我不是想引起兩人粉絲的大亂鬥,引發爭議。只是想站在客觀的角度上說說兩位對“家鄉”的看法。

郭敬明老師出身於四川,可能他未涉世的時候,就對上海這些城市充滿了嚮往。自然而然的就為其他人編織了自己眼中的奢華夢。

之前我也被他的作品裡面所寫的上海被驚豔到,覺得上海就是自己嚮往的地方。

到後來才發現很多描寫大城市的都是一些小地方或城市邊緣的人描寫的。

但非要看不起自己的家鄉說自己是上海人,這點我不敢苟同,雖然我曾經也有過這樣的想法...(這裡沒有歧視地域的意思)

韓寒同學幾乎完全相反,他基本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的。可能是他家庭從小條件比較優越可能也是一個原因,韓寒雖說出生在上海,但實際上是金山區亭林鎮,他的文章把那裡描繪得荒涼衰落。

他書裡表達的一些思想,基本是他真實的想法,有深刻的也有幼稚的。

生活就像圍城,外面的人拼命想進來,裡面的人拼命想出去。

2

兩位作家對家鄉的描述各期迥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無可厚非。但這僅僅是針對“小家”,如果是說道我們的國家這個“大家”呢。

一位出身於昆明,就讀於馬里蘭大學的中國留學生——楊舒平,在畢業典禮上,她用空氣對比來做引子,引出了文章的論題——自由。

留學生和留學生之間,隔了一百個功利主義者

然而這個引子確實用的不怎麼好:

People often ask me: Why did you come to 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人們經常問我:為什麼你選擇來馬里蘭大學?

I always answer: Fresh air.

我總是回答:新鮮的空氣。

Five years ago, as I step off the plane from China, and left the terminal at Dallas Airport. I was ready to put on one of my five face masks, but when I took my first breath of American air. I put my mask away.

五年前,我從中國來到美國,出了達拉斯機場航站樓,呼吸到在美國的第一口空氣後,我就丟掉了正準備戴上的五層口罩。

The air was so sweet and fresh, and oddly luxurious.

這裡的空氣是如此的新鮮甜蜜,儘管說起來奇怪,但這對我來說很奢侈。

I was surprised by this. I grew up in a city in China, where I had to wear a

face mask every time I went outside, otherwise, I might get sick.

我大感意外。我在中國的都市中長大,每次外出都必須戴口罩,不然的話,我可能會生病。

However, the moment I inhaled and exhaled outside the airport.

所以,當我在機場外面呼吸到第一口空氣的時候,

I felt free.

我感到了自由。

有很多出國回來的留學生,可能和我一樣是自由主義者和實用主義者,所以對於愛過不愛國,我不發表任何看法。

這個姑娘犯的最大問題在於,她還太小,還未理解這個社會。

真正的民主自由,可不是單純的藉著空氣free,然後延伸到言論free,然後用排比句誇一遍,當著一堆人歌頌一遍這麼簡單。這篇文章的立意太不合適了。

通過這個小姑娘的行為和選擇,希望你們以後,不要走她走過的坑,她獲得了全國的罵名,獲得了不應該有的人肉和人身攻擊,也獲得了外交部模稜兩可的小批評。

誠然,國內有些地方空氣是不好,坦然承認就好了。南方的空氣可能會稍微好一點,但也沒有好到像馬里蘭那樣,有的時候也會偶爾有輕度汙染。

畢竟我們國家每年的GDP增速是很大的量,空氣不好是正常的事,正式它,才能解決問題。逃避,就會永遠活在霧霾下。

如果這篇文章,最後把結論歸到大義上,比如,歸結到深刻的讓這種自由民主落地,

至少你要知道尊重自己,至少尊重自己的國家,就沒聽起來那麼幼稚了。

3

相比之下,哈佛的中國留學生何江的文章同樣簡單明瞭,然而給人的感覺卻是雲泥之別。

留學生和留學生之間,隔了一百個功利主義者

這位從湖南農村出發,最後畢業於哈弗生物系的博士生,最後代表畢業生演講。

講的同樣是自己的親身經歷,講述了自己小時候被蜘蛛咬傷,媽媽在他的手上只裹上一層棉花,因為沒有能力帶他去醫院,只能用火燒去去掉毒素。

但整篇文章的從自身經歷過的事情出發,最後延展開來,講到了使命感和歸屬感,然後又迴歸自我。講到了知識最終的歸宿,最後回饋社會,回饋發展,整篇文章不卑不亢,渾然天成。

留學生和留學生之間,隔了一百個功利主義者

差距就這樣體現出來了.

4

說這些並不是讓你愛國,也不是非要讓你回國做出多麼大的貢獻balabala... 一個人最起碼的尊重自己都做不到,又怎能不卑不吭的贏得他人的尊重?

個人觀點沒那麼重要,所謂的功利主義也無可厚非,一個人努力奮鬥,到海外留學,自然是希望自己過得好,所以無論這個姑娘是喜歡美國的民主,還是想在美國發展獲取利益,都很正常。

唯一的錯誤就是,想利用褒獎和貶低來走捷徑;這是在消耗自己,讓自己沒有退路,實際上就是在透支自己,透支了在國內的機會,最重要的是透支了以後用行動改變的機會。

可悲的是,這並不是功利的捷徑,也不是區別於他人的一種“成熟”,這種做法其實是幼稚的。

就如同我們在生活中,羨慕富二代的出身和家境,更對那些白手起家的人報以敬畏之心。更難得的是,能做到不忘本,這樣的人更會讓人尊敬,就像劉強東對家鄉的態度。

所以柴靜和《穹頂之下》才值得尊敬,比那些每天吐槽霧霾的人要值得尊敬。即使在這個霧霾嚴重年代裡,它更值得尊敬。

成熟的人懂得如行動,懂得如付出實踐,懂得去用成熟的方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是通過所謂的慷慨激昂,去功利的獲取一些有意無意的聲譽。

為人處世啊,留學生和留學生之間,差了一百個功利主義者。

願你無論在哪個國度,都能成為這樣身正力行的人,用心生活,用力為理想奮鬥,而不是成為一個慣於利用,慣於吐槽,慣於慷慨激昂,慣於感性用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