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国民间四大传统节日之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因爱国诗人屈原在此日殉国,从而演变成中国汉族人民祭奠屈原的节日。

端午节在各地有着各种各样的习俗。在过去,端午节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提前把粽子包好,在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粽叶和糯米。如今,包粽子的习俗已经越来越淡,都是购买成品粽子,如五芳斋的成品粽子。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古代先民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赛龙舟的习俗盛行于今长江中下游一带。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

陕西人会将雄黄泡在酒中,在小孩的耳朵、鼻子、脑门、手腕、脚腕等处抹上雄黄酒,据说,这种做法可以使蚊虫、蛇、蝎、蜈蚣、壁虎、蜘蛛、蟾蜍等不上身。白蛇传中也有端午时节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一事流传。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有避邪驱瘟之意,香囊内一般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