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三只松鼠IPO被证监会临停,媒体称遭自媒体勒索500万,公司可能会存在什么问题呢?

空悟无心


对于这个问题,每日经济新闻编辑郑直认为:

12月12日晚,证监会公告称,鉴于三只松鼠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决定取消对该公司发行申报文件的审核。个中原因众说纷纭,不过目前为止我还没有从权威媒体看到任何确实的说法,内情原因还停留在猜测的阶段,最大的可能性就是,食品安全问题拦住了三只松鼠的上市之路。

有媒体称,处于上市缄默期的三只松鼠在12月初收到匿名邮件,自称是自媒体团队,要求三只松鼠与其联系,出资500万元与之“合作”,否则将对外公开“相关负面信息”。三只松鼠方面拒绝其要求,选择通过法律维权。

也有合理的质疑声认为,食品安全可能成了三只松鼠IPO的拦路虎。

今年8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曾发布公告称,天猫超市在天猫(网站)商城销售的标称三只松鼠生产的开心果,霉菌检出值为70 CFU/g,比国家标准(不超过25 CFU/g)高出1.8倍。三只松鼠对出现问题的产品进行了召回并做销毁处理,不过食品安全的负面影响并没有因此消退。

据三只松鼠招股书,2016年7月-2017年6月,三只松鼠因产品保质期标注与食品安全标准不符、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标有“促销价”非促销误导消费、标示脂肪含量与实际含量不同、含糖量不符合等级要求、配料未在标签中标注等问题先后被7名消费者起诉,涉及产品包括卤藕、雪菊、冻干柠檬片、奶油味瓜子、和田骏枣、鱿鱼丝等。

截至2017年10月27日,三只松鼠及其子公司还有10起尚未了结的诉讼,其中有9起作为被告。

作为“网红食品”,盐津铺子、好想你、来伊份都在A股上市,三只松鼠也因此加快了IPO冲刺脚步。此次暴露出的重大问题,很可能和它“贴牌”的模式有关。

三只松鼠曾表示它只做吃货们的“搬运工”,自己并不生产零食,在研产销上只负责研发和销售,生产完全委托代加工。同时其巨量的广告费投入,也撑起了三只松鼠爆红的人气基础。但是,做实业毕竟需要踏实,如果面临因缺乏质量把关带来的食品安全疑虑,再高的人气也没有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