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端午节你家乡有什么习俗?

自留地网事


  五月初五,为端阳节,又称端午节,山西民间夏季最为隆重的节日了,在这一天山西民间都会以很传统的习俗来迎接这一天的到来。

  在端午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包粽子。传统的粽子都会以软大米,里面间隔包上红枣,外包芦苇叶。包好后煮出来,浸到冷水中随吃随取,能保存两天不会坏。吃的时候,剥掉芦苇叶蘸白糖吃。芦苇叶的清香和红枣的酸甜,不蘸白糖都十分美味了。

  另外,还有“端午到,插艾蒿”的习俗。在端午节头一天,都会把庭院及周边打扫得干干净净,在窗前及门口插上新鲜的艾蒿。相传,艾浩草具有驱虫防止瘟疫及辟邪的作用。

  如果家里有小孩的话,家长都会提前用碎布缝制一个香囊,里面装上雄黄、苍术、香需等中药材及香料,佩戴在孩子身上,具有驱病辟邪的功效


文水老西儿


端午节快到了,我们这里的人们可忙啦,去集市买芦苇叶,江米,大红枣,准备包棕子。家里有孩童的,家长为他们缝制小黄老虎把七彩布剪成小园片然后再用七彩线和小老虎串起来,待到五月初一这一天孩子们把小老虎背在肩膀上,有的家长还要给孩子做一件带有五毒的小汗杉或是小肚兜穿在身上。五毒包括“蝎子,蜈蚣,壁虎,蛤蟆,蛇”每家每户的大门挂上两只红葫芦谐音“福禄”还要插上艾蒿谐音“爱,好”。说到这里也许有人会问这例是那来的呢?

还在我小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这些例是由燕王扫北留下的。

有人对燕王说北方人良心都坏了,你是一位明君,坏了良心的北方人不会拥戴你做皇帝的。于是燕王决心把北方人赶尽杀绝。

这一日天上下着小雨,燕王率部一路杀来,远远望见一妇人在泥泞的路中背上背一五六岁的孩童,手牵一更小的一孩子艰难走着。燕王心想这人背大孩领小孩心是坏了,我一定让她死个明白。示意手下先别动手。于是上前质问:你为何背大孩领小孩,你是什么想法?!妇人说,官爷您別吓到孩子,我说,我背的这个孩子不是我的孩子,他没有亲妈。手领的这个是我生的。燕王听后很是感动心想这样的好人应该放过。于是燕王把一只黄色的玉虎摘下给小孩挂在了肩上。对妇人说,回家吧告诉村里和你一样有爱心的人在自家的大门口插上艾蒿,挂上葫芦灾难就不会降临了。

燕王给部下定了戒律,凡大门挂葫芦插艾蒿的人家不许杀戮。这一日就是农历五月初五。


梅笑寒891


大家好,我是山西沁县人,说起沁县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沁州黄吧,但我今天要说的是我们的水文化,沁县是华北地区水资源较为丰富的县,这也是在端午节期间沁县多年举办龙舟赛的先天条件,今年(2018)是沁县举办第十届端午民俗文化节暨山西省第六届龙舟公开赛,还有每个乡镇的特色美食、乡村旅游、集会、民间手工艺品展览、钓鱼大赛、有机农产品展销等一系列精彩的活动。北方水城 美丽沁州期待您的到来。


CC范儿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端午艾蒿,它的茎叶都有挥发性芳香油,可驱蚊蝇,净化空气。端午插艾和菖蒲有一定的防病作用。

谢谢!


山村乡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