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8 晚清京城一家酒楼,专营剩菜剩饭,富商大贾们排队也要品尝美味

清宫之中,吃饭是天字第一号大事,按照宫廷的规矩,级别不同,所享受到的待遇也不同,这在宫里被称为“宫份”。而皇帝作为一国之君,自然宫份最高。康熙之前的清代帝王所用膳食相对简单,随着国力提升和经济的发展以及受到汉族饮食习惯的影响,宫廷之中奢华之风日盛,膳食越来越讲究。

晚清京城一家酒楼,专营剩菜剩饭,富商大贾们排队也要品尝美味

到了乾隆时,大清强盛,国库充盈,这种现象也被体现到了餐桌之上。乾隆皇帝每次用膳,菜肴一般都在四、五十种以上。自乾隆以后,历朝皇帝都以此为标准,甚至多达上百种。

而且,越到清朝后期,国力渐微之时,皇帝的膳食反而越加铺张,但这些只是徒有其表的门面功夫,皇帝根本吃不了那么多的食物,许多菜肴只是拿上来摆摆样子罢了。光绪时,甚至出现皇帝面前的菜肴才是新鲜的,放的远的则第二天还要端上来,好饭好菜甚至都是变质的。

晚清京城一家酒楼,专营剩菜剩饭,富商大贾们排队也要品尝美味

按照规矩,皇帝每天早、晚两顿饭的菜肴要有上百种之多,但皇帝真正吃的也许只有两三道,而且也仅仅是动动筷子,夹几口浅尝即止,更多的则是原封不动地撤下。

那么剩下的菜肴怎么处理呢?多数情况下都会赏赐给身边的太监宫女,但他们也吃不了这么多,这种情况下,他们就想出了一个生财的办法。

晚清京城一家酒楼,专营剩菜剩饭,富商大贾们排队也要品尝美味

太监、宫女们把皇帝用过的饭菜留起来,让小太监打包送到宫外的餐馆,以此赚些银子。在宫里,太监、宫女每个月都有宫份,也就是说每个月都有固定收入,但发下来的银子不多,他们为了养家,都会挣些外快。把皇帝和各宫主子吃剩下的菜肴卖给宫外的餐馆是赚外快的一种方法,而且获利颇丰,在贴补家用的同时也为自己攒些积蓄,以备日后出宫之后生活所用。

这些太监、宫女都有各自熟悉的餐馆,这其中以地处东华门的东兴楼最为有名。东兴楼创建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四合院,东兴楼毗邻皇宫,文武官员上朝必经此地,其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晚清京城一家酒楼,专营剩菜剩饭,富商大贾们排队也要品尝美味

正因为临近皇宫方便传送,所以很多太监、宫女都会把饭菜送到这里。菜送出来的时候大多已经变凉了,但只需微微加热,就跟新做出来的一样。菜馆看中的就是这份皇家的贵气,即便是剩菜剩饭但只要能够品尝到皇帝的御膳,这份殊荣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因此,前来东兴楼品尝“剩菜剩饭”的人络绎不绝,同时,东兴楼被同行誉为“八大”鲁菜之首,菜肴制作讲究,口味独特,这也是完全得益于厨师从宫中传出的菜肴里学习宫廷技法。

晚清京城一家酒楼,专营剩菜剩饭,富商大贾们排队也要品尝美味

东兴楼承接从宫里送出的菜肴,让普通百姓得享皇帝的待遇,反之,皇帝也要感受普通百姓的口味。东兴楼因为远近驰名,口味绝佳,也吸引了皇宫内的大小主子们。慈禧太后、溥仪皇帝就曾多次叫过东兴楼的外卖,也顺便体验一下平民百姓的乐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