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8 行走粵東大埔,一段茶陽老縣城城牆,訴說久遠的歷史

行走粵東大埔,一段茶陽老縣城城牆,訴說久遠的歷史

曾祥裕 曾海亮

行走粵東大埔,一段茶陽老縣城城牆,訴說久遠的歷史


夏熱炎炎,我們不顧酷暑,一往無前,行至粵東大埔茶陽。

說起茶陽,當地人自豪地說,這裡曾為大埔縣衙所在地。大埔地名是置縣後縣址設在茶陽時始用的,“茶陽”作為縣之別名,與“大埔”縣名同時產生,也就是說,“大埔”這一名字始於茶陽,在粵東人眼中,茶陽代表大埔,大埔也叫茶陽。

古城牆座落於茶陽鎮茶山之陽,建於明嘉靖五年(公元1526年),座南向北。城牆周長1544.7米,高5.1米,城牆下寬3.6米,上寬2.7米,牆內外層均用火磚砌面,腹以沙石土夯實。城牆上分設有996個垛堞。城東西北三向各設一門,東曰朝陽,西日日通津,北日拱辰。

由於歷史悠久,多年失修,現僅存東向朝陽門及350多米長的殘缺城牆。

大埔(茶陽)老縣城城牆的建築特點有三:

(一)、明清兩代,州縣立城,均設東西南北四個城門,故稱“戍守四門”。獨大埔縣衡,背倚茶山巒峰沒築城牆,僅設東、西、北三門。

(二)築城牆主要是防外犯,所以有築城牆就有築城壕(池),而大埔縣城僅有城牆而無城壕。

(三)古代築城,上自京都,下至省、州、縣均按朝廷規定,座北向南,否則有犯至尊就是逆旨,而大埔(茶陽)老縣城偏偏座南向北。

這在古城建築史上,全國只有兩處,屬非常情況得朝廷特許而行者。新中國成立後,大埔縣人民政府設於此,公元196O年縣城遷至湖寮後,茶陽鎮政府設於此。

茶陽這段古城牆,見證了大埔的輝煌。

行走粵東大埔,一段茶陽老縣城城牆,訴說久遠的歷史


著名詩人丘逢甲出任大埔縣長時,曾這樣描寫茶陽:“大江合汀南來氣吞海若,埔勢倚茶山北向形勝天然”。

茶陽是大埔縣老縣城,據史料記載,公元413年為義招縣,公元607年為萬川縣,公元1526年為大埔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曆史,歷來人才輩出,境內人文景觀豐富,歷史文化底蘊深厚,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父子進士”石牌坊、鄒魯故居、"石上盤榕"、粵東最大騎樓群、古城牆、關岳廟等文物景觀,鎮府內由第一任縣令栽種的古榕樹更是鬱鬱蔥蔥、枝繁葉茂,像徵著茶陽的繁榮與昌盛。2000年5月,我鎮被國家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花環龍)”。

行走粵東大埔,一段茶陽老縣城城牆,訴說久遠的歷史


茶陽鎮悠久的歷史,厚重的文化,優美的生態,便利的交通,以及作為老縣城時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造就了茶陽商賈雲集,商貿繁榮的繁華盛世。

翻開大埔的歷史,不難看出,在茶陽400多年縣治期間,成就了大埔厚重的人文底蘊,那時候的大埔,旅外僑胞風聲水起,國內大埔人事業有成。

行走粵東大埔,一段茶陽老縣城城牆,訴說久遠的歷史

茶陽藉廣州商人蔡先生對我們說,今天的大埔能被稱之為文化之鄉,華僑之鄉,將軍之鄉與那時所墊定的基礎是分不開的。

行走粵東大埔,一段茶陽老縣城城牆,訴說久遠的歷史

然而,時過境遷,縣城遷址後,茶陽的現狀已不能與當初同日而語。但它對大埔的貢獻是不可否認的,也是大埔任何一個地方不能代替的。

行走粵東大埔,一段茶陽老縣城城牆,訴說久遠的歷史


風水輪流轉,雖然茶陽的輝煌已成歷史。但是在大埔人心中如果沒有茶陽,意味著沒有“大埔”。

行走粵東大埔,一段茶陽老縣城城牆,訴說久遠的歷史

我在茶陽行走時,觀察到不少村莊空落落,年輕人多在沿海地區打拼,在他們身上血液裡流淌茶陽人勇於開拓進取的生命基因,不少人事業有成。

我的朋友蔡先生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如今響應黨和國家鄉村振興號召,反哺家鄉,在茶陽投資生態農業,造福家鄉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