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9 您瞭解自己的陰道嗎?

女性的內生殖器官包括陰道、子宮、輸卵管和卵巢。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女性的陰道。

您瞭解自己的陰道嗎?

陰道的解剖

女性的陰道是一個肌性的、上寬下窄的管道,由黏膜、肌層和彈力纖維構成。

陰道分為前、後壁和上、下兩端。陰道前壁長7-9cm,與膀胱和尿道相鄰。後壁長10-12cm,與直腸相貼。陰道上端包繞宮頸,下端開口於陰道前庭後部(陰道前庭是指兩側小陰唇之間的菱形區域),開口的部位有一層膜,稱為“處女膜”。

陰道的生理功能

陰道是性交器官,也是月經血排出和胎兒娩出的通道。平時陰道的前後壁相貼,是閉合的,從橫切面上看呈“H”形。陰道分娩時,陰道能伸展到胎頭的大小(足月胎兒頭直徑約10cm),可謂是不說不知道,一說嚇一跳。

陰道的微生態系統

您瞭解自己的陰道嗎?

青春期後由於卵巢激素的刺激,陰道內分泌物呈弱酸性(PH≤4.5,多在3.8-4.4),可以防止致病菌在陰道內繁殖,這就是陰道的自淨作用。

正常女性陰道內有多種微生物寄居,在女性陰道內可分離出大約20餘種微生物,平均每個女性可分離出6-8種微生物,以細菌為主,這些微生物寄居在女性陰道內,形成女性陰道的正常微生物群。陰道與這些微生物之間形成了一個生態平衡,和平共處,並不致病。

在這些陰道菌群中,乳桿菌為優勢菌,除了維持陰道的酸性環境外,其產生的H2O2及其他抗微生物因子可抑制或殺滅其他細菌,同時通過競爭排斥機制阻止致病微生物黏附於陰道上皮細胞,維持陰道的微生態平衡。

正常女性的陰道微生態環境是一個很複雜的動態系統,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在維繫這個平衡中,陰道內的乳桿菌、陰道的PH值、及體內的雌激素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當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或陰道的PH值升高,如頻繁性交(性交後陰道的PH值會升高至7.2左右,並維持6-8個小時)、陰道沖洗等都不利於陰道乳桿菌生長。

同時,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也可以抑制乳桿菌生長,或者機體免疫力低下,陰道正常的微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也可以使其他致病病原體成為優勢菌,引發炎症。

陰道常見的疾病

您瞭解自己的陰道嗎?

陰道的炎症:這是婦科最常見的疾病,各個年齡段都可能發生。在健康女性中,陰道微生態處於一個平衡狀態,並不會發生炎症。但是當女性自然防禦功能受到破壞,內源性的菌群發生變化或外源性的致病菌侵入,就會導致炎症的發生。


陰道的腫瘤:比較少見,可分為良惡性,良性腫瘤較小時多無症狀,惡性腫瘤時可出現陰道異常流血或分泌物異常。

陰道前後壁的膨出:妊娠和分娩、年齡的增長特別是絕經後,或慢性咳嗽、腹水、腹型肥胖等導致的腹壓增加等而出現的盆腔器官的脫垂。

婦產科學第三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