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金色年华232017928


全国老龄办最新统计,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亿,占总人口比重达17.3%,平均近4个劳动力抚养1位老人。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其中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这其中有6成老人住在农村,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对城市里的老人来说,有医保、有退休金,子女也大多在身边,养老应该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如何找个合适的地方养老的问题。但是对于农村老人来说,目前的现状还是比较麻烦的,有合作医疗,看病没有太大的问题,但是每月的养老金只有几十块钱,生活还是有压力的,而且子女大部分都在外打工,有个头疼脑热,请人照看的费用都没有。

当前,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农民也都住进了新的小区,形式上已经和城里居民没有太大区别,那以后城市和农村的养老金会不会并轨,实行一样的标准了?回答是一定的,但是周期是漫长的,对于国家的养老保险体系而言,面对如此庞大的农村人口需求,要想实现城乡统一,养老金的缺口太大。

城里工人的养老金由所在单位为其缴纳,而农民的养老金只有靠自己缴纳,在养老金分配的时候就出现了很大差异。城镇工人退休后,可以领取较高的养老保险金,而且每年还在增长,而农民只能领取到每个月一二百元的基本养老金。要想统一金额,国家就要每年掏出巨量的资金来弥补这个差距,这个不太现实;平均分配又势必会拉低城镇老人的标准,激起城镇职工的不满。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提倡农民用地养老,农民都有土地和宅基地,现在正在试点“三权分置”,一旦推广,农民可以依靠土地和宅基地的收入(流转、出让、出租等),来减轻养老的负担。当然,在一些偏远的山区,土地和房子没有变现的方式,那养老就要考虑另外的方式。

图说农村、留住乡愁,请关注“乡畔”头条号或下载“乡畔App”


乡亲乡畔


最近和一个五保老人聊天,谈到了他的生活,他说政府每年给他的五保款是三千多元,养老金七百多元,责任田田亩补助有几百元,加上年节时社区的慰问款和物资,一年的生活费大概是伍仟元左右。

我问他每个月四百元够用了么?

他给我算了一下开支,米油盐每月一百元就可以了,烧柴火就去山里捡点,就不花钱了,蔬菜是自己种的,有时供不上邻里会给一点,家里养了几只鸡,一年吃蛋足够了。现在吃肉吃鸭都到超市去买,那里的冻猪肉和冻鸭比农贸市场的便宜,一个月买百块钱就吃不完了!

我说一个月两百五十块钱就够吃了么?

他说每天还要喝一斤酒,不贵,自己酿也就两块钱本钱!

我说你对现在的生活还满意么?

他说就是怕生病,住了院才能报账,平常有点小病去医院看门诊,动不动就要先去检查,一通检查下来,病未治就先花去近千元了,而门诊是没有账报的!去乡卫生院么,只能看点小感冒,老年人的病是治不好的,还不如私人诊所有效,但私人诊所收费高啊,我这样的人就很难看得起了,所以余下的一点钱每年看病还少!

我听了很无语,我们的农民真朴实,一年五千元就够他们一切生活开支了,言语之中还显得很知足!城里一人的退休金足够养活十个农村老人了,为何仍有哪么多怨言呢?


五音山人1


农村的养老问题,一直都是农村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最大的担心就是抚养了一群子女后,最后一个人(或者老夫妻两个人)在农村老家。

在农村老家就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个老奶奶一个人留守在家,因晚上洗澡的时候,地上滑,不小心摔倒在地。

本来没有多大的事情,要是有人在旁边,叫一声的话扶起来,上一点药,送医院就会恢复的,可是就旁边没有人,自己又不能动了,因老人身体本来也不是很好,等邻居早上发现的时候已经活活的冻死在家里。这样的悲剧在农村不是一起了,所以非常希望就农村的养老问题能够得到解决。可以让农村老年人无后顾之忧,可以安享晚年。

这一代老年农民,相比现在的社会来说也是最苦的一代,最2004年开始千年大税“农业税”才取消,以前交公粮,纳农业税。出义务工等。特别是在国家最困难时,农民积极交公粮,工人吃细粮,农民吃粗粮,有时不够吃的再加野菜充饥。为国家也是做出了贡献的。

而到了他们已经老了的时候,还要自己在农村一个在农村当孤寡老人。当然现在国家的政策也是非常好的,有农村合作医疗,还有农村养老保险,这样对于老人们来说起码看病和基本生活还是有一定的保障。


上面说的都是一些基本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所以现在我说一点个人看法。

一:希望国家出台一些相关法律,对于子女的养老问题明确相当的责任,而不是靠道德去要求子女去抚养和看护农村老人,还有就是现在的农村年轻人都外出工作的多。

二:也希望社会精英人士多来农村增加项目投资,给农村年轻人带来一些机会,那样也就不用外出工作了,也就有时间多照顾自家的老人了。


三:还有就是现在的农村年轻人多多回家创业,现在的国家对农村的扶持也是相当大的,农村也在慢慢的发生了改变。毕竟打工不可能打一辈子。

所以你对于农村的养老问题有什么看法?


农村人华子


有关于农村的养老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一两年持续引起大家的讨论。那么,问题来了。农村老人到底该怎样养老?是靠养老金?还是靠儿女?有人说以房养老或以宅基地和承包地养老,行得通吗?社会养老能实现吗?

1、你还认为养儿防老靠得住吗?

其实,很多人说现在养儿防老是靠不住了。原因很简单,就是现在年轻人大部分都在外地打拼,一年半载还不回来一回,就算是回来也很少给钱支持父母。那么,养儿防老还靠得住吗?小编要说了,赡养父母是每个人的法律义务。不管怎么,儿女都应该无条件的赡养和扶助父母。这不但是我国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规定的义务。

2、可以靠养老金养老吗?

其实,现阶段农民的养老金是很少的。大约每个月只有百十块钱,这么少是绝对不够养老支出的,仅能算是作为养老的补贴。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养老金不够养老支出,那么依靠养老金养老也就不能成立了。除非父母早些年买有商业养老保险或子女给买过,否则仅靠养老金是不可能够养老支出的。

3、以房养老或以宅基地和承包地养老行得通吗?

现在很多地方承包地租给种粮大户或者入股给了合作社,农民可以收取一份地租或分后,所得收入可以用来养老。我国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情况下,可以用来出租,获得租金用于老年人养老。但,不是所有的农村地区都能够实现。原因是,有些地方新型农业主体不发达。造成承包地无人租和宅基地无人要的窘境。

4、依靠社会化养老可行吗?

有人说,农民可以依靠社会化养老解决养老难题。啥是社会化养老,就是去养老机构,比如说,养老院、托老所。但,目前的问题是农村社会化养老机构缺乏。再加上,去养老院、托老所要支出一笔很大费用,也不是农民能负担得起的。所以,现阶段农民养老应以家庭养老为主。


聚焦三农热点说



农村养老问题,说白了就是钱和人的问题。现在农村老人的养老,面临两大困难,养老费的来源不足和无人照顾。我比较了解农村老家的养老情况,介绍如下。

先说说养老费的来源,农村老人都有口粮田和承包地,这也是他们养老费的主要来源,其次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国家每月给几十块钱。因老人大都身体不好,一般会把地卖给别人种,一年卖个四五千,有的老人也会养点家畜,增加点收入。也就是说,农村老两口一年的收入六千左右,勉强维持生活。



大多数老人身体不好,要常年看病吃药,新农合只能报部分住院的费用,买零药还需自己花钱,逢年过节子女会给些零花钱,凑活着勉强够花。



再来说说人员照顾方面,农村基本还是靠儿女养老,现在孩子少了,又常年在外打工,老人身边无人照顾。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吃饭都成难题,有时靠邻居送点吃的过活。农村孤寡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几乎见不到,在最需要有人照顾的老人身边,除了过年过节和农忙时节,几乎看不到老人的儿女。


这是我们老家的情况,周边农村都大同小异。农村的养老问题,将是未来的大问题,农村老人逐渐增多,身边无人照顾,去民营老年公寓又没有那笔钱,怎么办?政府只有拿出更多钱来,提高农村老人养老金待遇,健全养老机构,改变靠儿养老的现状,给广大农村老人一个幸福的晚年。


淡墨流香


农村养老这个可是一个大问题啊。现在中国的养老政策都是这样,城市的退休老人会有养老金。但是农村的老人就没有这样的养老金了,跟养老金说得上一点大致养老保险了。那么说到农村养老的第一点就是养老保险。

社会养老保险由社会统筹基金支付的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是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险五大险种中最重要的险种之一,是国家和社会根据一定的法律和法规,为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界限,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那么这个养老保险的要求是缴满15年。达到了要求后就可以领取,每个月是一百多。但我认为这个保险金的额度是有点低,在这个环境下是不够的。

农村养老的第二种就是养老院。敬老院,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的非营利性组织,又称养老院。西方国家的养老院通常由地方政府或慈善机构与企业合作开办,能接收有各种各样需求的老人。但是敬老院的收养对象主要是五保老人。有条件的敬老院,还接收享受退休金的自费老人,坚持入院自愿、院自由的原则。敬老院经常组织一些老人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和适合老人特点的文娱体育活动。现在在农村养老院也是很普遍,在镇上都会有养老院。那对于家庭条件差的老人,特别是五保老人就可以选择养老院。

当然儿女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如果家庭条件不错,在家有儿女养老是最好的。但是 在农村确实有着各种的问题存在。还有一些是老人不愿意麻烦自己的儿女就选择去养老院等等。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有什么三农问题、了解最新三农资讯就关注我。一个在三农加自媒体上有追求有梦想有情怀的不入流的潜力股。


不入流的潜力股


老了要退休金,当年为啥不交养老保险?09年9月国家就实施了8个档次的农民养老保险金额,每年缴100、200、300、400、500、600、700、800元不同档次的社保,多缴多得,你们有几个人缴费了?09年9月前也就是说国家在没有实施缴养老保险之前,生产队时交过公粮挣过工分的农民,年满60周岁时给发退休金我特支持!09年9月后没有缴养老保险的,可按生产队时的工龄长短来给不等的养老退休金,其它没有必要再给国家出难题。


李在军—37392


如何解决农村养老问题?

对于这个事关农村的几亿人口的问题,虽然各地都非常重视了,而且也采取了可行性的实践,但目前还难以把某一地现有的经验推广全国。

目前正在实践的几种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模式有:一、社区养老模式:老年人在家庭居住与社会化上门服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这种模式可以确保老人、子女、养老服务人员、政府各取所需,促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社区居家养老弥补了家庭养老的不足,是政府大力倡导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典型案例:温州文成县玉壶镇下瞎的各个社区都采用了这种模式。二、机构养老:包括养老院、养老公寓等多种情形。喜欢过群体生活的老年人,尤其是孤寡老人居住于养老院,或组建大型的老年社区,组织大量的老年人自愿前来入住,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所需要的各方面专门化服务。机构养老将是未来养老的一大主体方式。但是这个模式,如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在目前还没有切实可行办法,受国家救济的孤寡老人采用这种方式,资金基本靠国家补贴。三、以房养老:老人将自己的产权房抵押或者出租出去,以定期取得一定数额养老金或者接受老年公寓服务的一种养老方式。通过一定的金融机制或非金融机制,将住房蕴含的价值尤其是自己身故后住房仍然会保留的巨大价值,在自己生前变现套现用来养老。以房养老已经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但这种养老模式虽然解决了资金问题,操作过程和产权变更争议很大,而且适用人群的前提是有房子。

其他养老模式虽然还很多,但都不成熟,在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路还很漫长,但只要国家重视、社会重视、家庭重视,最终一定能妥善解决。

最后欢迎大家关注我,和我一起探讨!


山野森哥




农村的养老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农村老人一般没有退休工资,养老只能靠自己或者子女。如果子女条件好的话,还好说一点。如果子女条件差的话,基本靠自己养老了。

农村很多老人,七八十岁了还在种地,五六十岁了还在打工,为什么呢?还不是为了挣钱,自己花方便。还不是为了孩子,帮他们减轻负担。

城里老人,因为有退休工资,每天可以打打牌,跳跳舞。农村老人,没有娱乐活动,每天都在下地干活,锻炼身体。

如何解决农村的养老问题?

首先要改变养儿防老的观念,不管是闺女还儿是儿子,一样有赡养老人的义务。最好的方法是轮流照顾,如果老人生活能自理的话,周期可以时间长一点。

有的老人,只要能自理的话,基本不愿意麻烦子女。宁愿住在自己的老房子里,也不愿意搬到儿女的大房子里去。不是不需要子女的照顾,是真心不想给他们添麻烦。

其次扩大农村养老院的规模,降低养老院的收费。现在的农村养老院,很多人不愿意去,一方面是担心人家说儿子不孝,另一方面是不想花钱。当他们没有能力赚钱的时候,省一些是一些。

当农村老人都愿意自愿住到养老院的时候,农村的养老问题也解决了一部分。当然,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还是子女的照顾最贴心。记得跟一位养老院的老人聊天儿,提起她的女儿,老人一个劲儿的叹气,说女儿很久没来看她了,每天只知道忙工作。

总之,农村的养老问题是一个大问题,需要时间慢慢儿来解决,更需要让人们改变观念。


快乐农人驿站


回答为本人原创观点,禁止他用,有帮助可以点个赞或关注我哦!有其他问题欢迎下 方留言一起探讨。欢迎阅读,谢谢沟通。性格爽直,认真问答,实事求是,喜欢幽默,期待能包容,不要有怨恨! 放松,理解,清正,幽香,写实,互乐! 来到头条,无功利色彩,纯属小娱乐。浏览原创作!为优秀点赞,互评和诗,欢迎赐句,新老铁们,互动起来哦。留墨飘香。

农村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农民几乎没有退休金这是现实问题,农民群体队伍大,发放退休资金多,现在每月约80元,年轻时自己交养老保险,到六十岁后就会有养老金了。要想解决这一问题,观念要明确,人人平等。公务员,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人民教师,军人,工人和农民都是公民,只是分工不同,职业不同,都要有退休制度,全国一个平台,一个公式,一个窗口。粮食安全是红线,农民就是一种职业,2002年以前,每亩田要缴约400元的公粮,义务参加水利工程,绿化,筑路,修公路,修水库,园改田,开茶园,植树造林,修防洪堤等等,等等集体建设活动,尽的义务都是事实,相信国人不会忘记历史吧。社保要面对所有的公民,不要369等,养老保险,商业保险公司都在开展,国家的平台怎么也不会比商业保险公司困难哦。

民以食为天,而吃的那里来,就要靠耕种土地,农民辛勤劳作而来。以前种粮食还能基本维持生计。如今物价上涨,种地所需的农资产品成倍的增长,而粮食价格仍是停留在十年前。就连喝得最便宜的矿泉水都要一元五,而每斤小麦连1.2元都不到。农民心里能不波动吗?

越来越多的农民不愿种地。现在种地除去劳动力的费用,农资等投入,像产量低的小麦等作物基本上没有利润,产量高的玉米是有点赚头,但价格太低。在陇东一带,种植的是冬小麦,一年庄稼两年等,而农民人均土地有限,小麦又是主粮,对粮食安全影响很大。

浪费粮食。就目前来看,米、麦一元多一斤,而种植经济作物却是数倍的差距。种粮与经济作物收入距离愈拉愈远,粮食太便宜,势必造成粮食的极大浪费。

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本来农民主要靠种地增加家庭收入的,可是粮价过低也就直接减少了农民的收入,不用说城乡差别会很大。也迫使农民闲置土地出外打工,也是一些农民弃粮而改种经济作物。粮食形势堪忧。

如此从粮价低迷的窘境中探索出一种新路子,就不得不从特色农业种植、农产品的精细加工做起,最大限度地发挥粮食的价值,同时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