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最新!温州名师点评2018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

2018浙江高考作文题——

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最新!温州名师点评2018浙江高考语文作文题

今天上午,2018浙江高考作文题新鲜出炉,马上引发了全民热议。今年作文题是要求考生思考——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如何理解“浙江精神”。

据在考场蹲点的前方记者反映,许多考生觉得比较难,一位温州中学的女生甚至考哭了。而江湖人称“段子手”的吃瓜群众们则纷纷按时上线,进行各种创作。

温州日报的记者编辑们在朋友圈留言“论看党报的重要性”“你和名校的距离只差一份《温州日报》”等,温州日报官微发布了《勤读书爱看报的写起来有优势》微信。“瓯海发布”的微信标题则是“看了绝对微微一笑,幸亏考场上不是我”。

许多老师则表示心疼和担心。一些高中老师大呼这道作文题出乎他们的意料,有老师直言“作文题变成了政治题”“怎么看都像公务员的申论题”。

点评人:俞磊,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

今年高考写作浙江题出得好!

第一,回到文体不限、文体自觉的语文正道上来。虽然大部分考生估计仍会写议论文或论述文,但毕竟给语言有天赋、写作求角度的学生以发挥的可能性。要知道,论述性文章因为语言的前定的被无视,一者无法拉开写作的区别度,二者使语言甚至写作的天分者丧失特长的展开,沦为平庸,对他们是不公平的。

第二,语文学习,民族语言与文化的学习是其本质之一,而关注家乡,是应有之义;况且,现在从小学到中学普遍开设有校本课程,考生们对家乡的文化与历史并不陌生。以上,为本次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可能,不会使考生陷入无米之炊之境。对温州考生来说,“务实”的水心先生叶适,“经世致用”的瑞安孙怡让,他们更熟悉,更容易有话可说,有故事可设计。当然,当年的地方课程他们有否认真听,此时应是“听到用时方恨少”了。

点评人:何为,温州育英国际高中语文教研组长,从教23年

浙江卷今年沿袭宏大的叙事语境。对于这个话题,我们应该深刻理解在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每个人的“时代使命”。

一句话,就是要求考生思考“个人命运只有与祖国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才能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这一重大命题。而这个命题,必修课本中占的比重是很大的。

高考作文一般来说是八个话题在转换,具体如下:

感情与体验 理想与信念 生活与处世 责任与意识

继承与创新 人文与环境 现实与未来 生命的价值

其实,高考作文话题一般有这几个特点:有“宏大的叙事背景”,但又贴近我们的生活;人人(包括街头小贩)都有话要说但又很难说得深刻;课文文本万万不可弃置,毕竟学了三年,最起码可以做到“素材不够,课文来凑”;叙述时务必注意作文内在的逻辑关系,尤其是注意“像一篇特定文体的作文……”进而注重“是一篇特定文体的作文……”,因为“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似乎没有“思辨性”,其实不然。题目是要求表达“个人”与“浙江传奇”之间的关系,思辨色彩仍然浓郁。

思辨色彩浓郁的作文题,对普通学生来说,这是难点。对优秀学生来说,这恰恰是区分度所在。那么,如何做到思辨色彩?

点评人:蔡瑞琛,瑞安中学高三实验班班主任,中学高级教师,从事高中语文教学27年

今年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是对“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的恰切注解。

1. 人文性与现实性结合。在观照现实的基础上体现对精神的追问,可谓虚实结合,亦虚亦实。不避热点,政治认同感体现充分。引导学生关注现实,思考现实,关注本地文化先贤,展现地方文化特色,体现一个地方的文化自信,从某个角度说,这次写作,就是一场文化寻根。

2. 审题易。题干关键词明确,降低了审题的难度。其中“浙江精神”内涵丰富,学生有话说。同时“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这几个具体“精神”启发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能帮助学生快速入题。“历史上”“今天”可以引发学生从时间的长度与空间的广度去做丰富的联想与深刻的思考。

3. 明确文体。既体现了对学生各种文体写作能力的尊重与呵护,同时表明了对“文体”的要求。题干中的“浙江故事”“浙江传奇”可以启发学生叙事性写作的灵感,

4.重实证,忌空谈。本次作文最忌写空,不能只是虚写“精神”,不能泛化“精神”。要紧扣具体的“浙江精神”,结合“浙江”现实来做文章。

点评人:崔勇,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师、文学博士

浙江省今年的作文题,是“务虚”了——基于“务实”的“务虚”,因为要求写“浙江精神”。“精神”就是“务虚”,它讨论的是哲学层面和文化精神层面上的话题,这就是“务虚”;但同时,这个命题本身又是讨论哲学层面上的“务实”——无论是古代浙江精神以王阳明心学为代表的“知行合一”或者是黄宗羲为代表“经世致用”,或者是“新浙江精神”的内涵“干在实处,勇立潮流”,都是“务实的哲学”。所以我说是“基于务实的务虚”。

再则,这个题目“可写”。学识不高的同学可以写“浙江故事”——因为题目要求里可以写身边的故事。也就是说,你只要把现实生活中的符合“浙江精神”的故事写出来,也不会跑题。

当然,这个题目也给那些学识渊博的考生提供比较大的空间,熟悉王阳明黄宗羲等浙江大儒就有很大的便宜了。

这个题目要拿高分,既要有中国新儒家思想的修养,同时也不要忘记新时代领袖的语录的应用,不仅仅是领袖引用的“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也要有活泼的口语“撸起袖子加油干”。这样才不会辜负这个题目的“策论”面目。

所谓“人生新阶段的新体验”云云,就是指向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也就是说,你要有“大学生活的规划”——基于“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和“干在实处勇立潮流”的大学生活的规划。

从文体上说,带有“演说”性质的议论文和夹叙夹议的叙事文会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考生容易跑偏的地方是“人生阶段的新体验”如果只写“旧经验”,不写“新体验”,可能会失分吧。

出彩的写作可以考虑“转折”——也就是讲“务实”也要“务虚”。既要谴责键盘侠,也要肯定“精神生活诉求”,也就是“务实”和“实干”是有“天空星斗”和“内心律令”的指引,而不是只是埋头。需要知,才有行。

首先是有正确的思想。其次,思想要深刻,思想越深刻,思辨性越强,探讨和分析的强度也就越大,得分也就越高;因为这样的作文生命力强劲,正所谓“思想最深刻者,生机盎然”。

来源:综合温州日报、温州都市报、温州网

记者 林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