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怎么评价王牌悍将张灵甫?

三羊洋咩


张灵甫乃抗日名将。抗战期间,他参与指挥的74军,在血与火之间,击毙一个又一个日寇首领,歼灭一个又一个杀人如麻的日军师团,为国人报了无数血海深仇。是中国最强大战斗力的军队。



就是这样一支无敌军队,在孟良崮遭遇滑铁卢,成为解放军的手下亡魂。为国为民化为乌有,岂不是时也,命也。

张灵甫一生追求救国救民理想,对事业、家人无限的爱,用生命回报蒋介石、王耀武的知遇之恩,与战友建立海深的战友情。


张灵甫实现自己的追求时,他是国家英雄,天之骄子。然而残酷的命运没有放过这位杰出的军人。他先因杀害妻子入狱,后在战斗中左腿残疾,两个幼子夭折,女儿服药自杀,父亲、弟弟悬梁自尽,三位妻子,发妻因悲伤双目失明,另一位妻子形单影只,绝望而死。幼妻与子相伴,终身不嫁。自己连最小的儿子面都未见就饮弹自杀。张灵甫的人生,是幸还是不幸?

在国家战火纷飞之际,张灵甫的个人命运,就是国家的苦难沧桑的缩影。张灵甫和他家人的悲剧人生,也是那个苦难深重的时代的悲剧。

张灵甫虽犯有大错,这样一位为国立下大功的军人,凭他为人民出生入死,折首不悔的精神,人谁无过,过去的就让它烟消云散吧。

幸运的是,虽然立场阵营不同,国家并未忘记张灵甫的功劳,依然善待他的妻子后人,张灵甫泉下有知,也当含笑九泉吧

就让张灵甫落叶归根,魂归故里吧。


铁马冰河戍轮台


张灵甫?就是马谡赵括一类人物。悍将?他当得起这样俄称谓吗?国军本来对陈毅粟裕部是齐头并进的战略,他张灵甫偏要突前几十公里被粟裕抓住战机围困在孟良崮的,本来他还是有机会突围而逃的。但是他决定在山顶过夜第二天再想跑时,就已经被彻底围死了。三天三夜就被打了个身死军灭,而同样的情况共产党解放军不止一次面对过。以辽沈战役的两场阻击战来说,塔山阻击战是,塔山虽然说是山但是根本没有山。仅仅只是几十米高的人工的土台而已,面对国军海陆空十几万人的立体化攻击硬是抗了一周有余。解放军也是一个纵队。在锦州的另外一侧黑山,也仅仅百米的山包而已。也是一个纵队面对国军一个兵团十多万人陆空军强大火力配合五天五夜也没有任何进展。反倒是被从锦州赶来的解放军予以全歼了!张灵甫呃守制高点又拥有火力优势,仅仅三天三夜了玩完了。所谓的整编74被彻底搞掉了!而且解放军还是全身而退了,当时在山东战场国军无论是火力还是兵力都是绝对的优势地位。在这样的条件下把仗打成这个样子?还有什么可吹的?


爱看爱思考


张灵甫的大名,可谓人人皆知,家喻户晓。对于他的评价,可谓毁誉参半。
张灵甫,出生在陕西省长安县大东村的一户人家。张灵甫聪明好学,学业优异,曾考入北大,后因负不起学费中途缀学。张灵甫有一手令人羡慕的好书法,远近闻名。也正因书法,他结识了于佑任先生,并在他的推荐下,考入了将星摇篮的黄埔军校学习,立志从军报国。毕业后,便加入了国民革命军,后任团长。1936年,张灵甫因故枪杀了自己的妻子,被判刑入狱。抗战爆发后,因战事需要,张灵甫被特赦,投奔了时任51师师长的王耀武,后任该师305团的上校团长。
抗战期间,张灵甫随51师经历了几乎所有的抗日大战,八年抗战几乎都是在前线度过的。他先后参加了南京保卫战、兰封战役、武汉会战、南昌会战、上高会战、三次长沙保卫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湘西会战,特别是武汉会战中,日寇106师团凭据张枯山山险进行抵抗,张灵甫率敢死队从山后绝壁攀上,一举突破敌人防线,消灭敌寇,并堵住了106师团逃跑的路线,为最终消灭该师团奠定了基础。
抗战期间,张灵甫作战英勇,身先士卒,立下赫赫战功,曾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并获得青天白日勋章。张灵甫曾多次负伤,特别是腿部负重伤后,在伤未全愈的情况,又回到战场,导致终身残疾,人称跛腿将军。
张灵甫由于功勋卓著,战功显赫,职务也不断地提升,从团长、旅长、师长,直到74军中将军长。
可以说,张灵甫在抗战期间是为国家、这民族立下了大功,称得上是抗日名将。
雲绯历史号:故纸堆间
雲绯文学号:芳绯文学
欢迎点赞和评论

雲绯


请不要荒唐地,污蔑,抗日英雄张灵甫。别的不说,陈毅,栗裕,给张灵甫,高规格,以军礼厚葬张灵甫,就是张灵甫一生抗日功绩的最好肯定,张的抗日功绩,不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可以随便抹杀的。儿时看这一段影视剧,我不解,陈栗为何要如此厚礼相待,随着有关张灵甫张古山抗日资料的补充,终于明白,张灵甫抗战功绩,居功至伟,陈栗乃是惺惺相惜。抗战时,有关万家岭大捷的话剧在各地上演,主角就是张灵甫。。。。。当时的人比如今的你要更接近史实。。。。别昧着良心污蔑抗日英雄,当心天打雷劈

张灵甫,率敢死队,攀登张古山后山绝壁,打掉106师团,主火力点,为万家岭战役,全歼106师团,立下特大首功,他的功绩不是几个别有用心的宵小之徒可以轻易掩盖的。并且此战张灵甫,腿部中弹,去香港,医治,由于国内抗日战争形势危急,未痊愈,提前回国参战,从此落下残疾,此等英雄,中华脊梁,居然有人,否定他。真是居心叵测,良知泯灭,难道楼主就不怕天打雷劈。


义信斋汉画像艺术


问答有一道题是,为什么王耀武的名声没有张灵甫大,这个纵横还没有来得及回答,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近年来拍的影视剧如《红日》等对张灵甫的宣传起到一定作用。

所谓人红是非多啊!关于张灵甫的评价,因为粉丝太多,早已失去了公允,有人说张灵甫功劳大上天,有人则把他黑成狗,史论纵横今天就来谈谈张灵甫这个人。

黄埔奇才,文武双全

张灵甫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人,虽然是农村家庭,但是却考上了北大历史系,而且张灵甫的书法也写的很好,在孟良崮张灵甫写的绝笔书,可以看出张灵甫的书法还是有一定造诣的。

然而,张灵甫自知书生无法救国,于是开始弃笔从戎,在北大辍学,报考军校,1926年张灵甫在国民党大佬于右任的建议下,考入黄埔军校四期,与胡琏、李弥、林 彪等是同学。

黄埔四期不似一期,打仗的机会特别多,没有了东征北伐这样的作战机会,军官提升都比较慢,但是张灵甫却在蒋介石的嫡系第一军中从排长做到团长,也实属不易,其中蒋介石的嫡系,号称天子门生的胡宗南一直对其十分器重。

可能是早年在北大时期的学习有关,张灵甫在带兵打仗的时候写了《遭遇战研究》、《山地战研究》、《日军作战心理分析》、《在劣势装备下如何实施河川战》、《我带兵的经验》等诸多军事理论文章,可以算是文武双全了。

在黄埔四期里面,张灵甫也算是奇才了。

意外杀妻,自首无罪

看了刚才那段,你也会感觉,这个人应该是半个文化人啊,怎么想也想不通,这样一个人竟然会杀妻。

1933年张灵甫当时在四川作战,期间认识了吴海兰,二人后来成亲,并且生下一女,然而令人唏嘘的竟然是,在1935年的时候,张灵甫竟然将这位妻子枪杀。

关于张灵甫为何杀妻,到现在也解释不清,根据张灵甫的说法:“她拿了我的东西,我问她又死不开口。”张灵甫的属下后来透露,吴海兰拿了他的文件。

除此之外,民间还流传一种说法是张灵甫认为吴海兰有外遇,因此,杀了她。

然而,这件事却因为西安妇女协会知道了,并且掀起舆论声势,一时间“团长杀妻”闹的是沸沸扬扬,最终传到宋美龄的耳朵里,当时宋美龄正在从事妇女相关工作,听到这个消息马上告诉了蒋介石,蒋介石听到自己得意的黄埔门生干了这样的事情,那还了得,立刻要求法办。

在胡宗南的周旋下,张灵甫自行去南京服罪,本来法庭是判张灵甫死刑的,后来不知何故,就被无罪释放了,想来关于张灵甫的事情,还有很多未解之谜啊!正常的推论就是张灵甫在申述的时候,说吴海兰窃取军事文件,当时国民党也是军事大于政治,因此就网开一面。

血战日寇,建功立业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张灵甫成为第74军51师153旅305团团长,在南京保卫战中,张灵甫轻伤不下火线,阻击日军掩护主力师团退入南京,在南京保卫战中,张灵甫部奋勇杀敌,以惨重的伤亡代价给予日军重创。

1938年徐州会战中,张灵甫率部多次挫败日军土肥原部,战后因功擢升为少将旅长。接近着在武汉会战中,张灵甫组成敢死队对敌人进行猛烈攻击,该战张灵甫率敢死队包抄日军,使106师团没有了退路,最终全歼,取得德安大捷的成绩。

1941年张灵甫指挥58师参加上高会战,上高会战中74军:“拼死力拒,虽血肉横飞、伤亡惨重,仍不稍退,是日一日间敌我伤亡均在四千以上”。 何应钦称之为 “开战以来最精彩之作战”。

在第二次长沙会战中,58师依然给予日军精锐第三师团以重创;1943年74军打击日寇第17旅团,造成重创;1944年在长沙会战中,张灵甫率部再次给予敌人以打击。

可以说,在整个抗战期间,七十四军作为抗战铁军履历战功,基本完整参与了国军在正面战场和日军的作战。张灵甫作为七十四军中的重要将领,也被视为“常胜将军”。

关于张灵甫的评价

无论你承认不承认,张灵甫就是这样一个充满矛盾的人,既神秘杀妻,号称杀妻狂魔,却在战场上敢于打硬仗,打恶仗,这是这种精神,使其在抗日战争中屡立战功。

抗战胜利后,张灵甫成为整编七十四师师长,最终在孟良崮全军覆没,带领这支抗日铁军走向了终点,张灵甫作为一个职业军人,做到了自己该做的事情。

对于张灵甫的评价还是那句:“兴起于军旅,而死于行伍,此为天经地义之事。”


史论纵横


万家岭大捷后,著名戏剧家、《义勇军进行曲》词作者田汉,编写了话剧《德安大捷》。或许因为张灵甫的实职是团长,便于树立基层抗日典范,鼓舞民心士气,田汉没有将总指挥薛岳、前敌总指挥吴奇伟、军长俞济时和师长王耀武等人的真名写入其中,唯独写上了张灵甫。 张灵甫一时声名大震,这也是他在抗日战争中唯一风光的一次。

这年9月,他被提升为51师153旅旅长。 1939年6月王耀武就任74军军长,开始创造74军更为精彩的传奇。张灵甫依然是旅长,居于三个师长李天霞、余程万和廖龄奇之下。 1941年冬才因廖龄奇被蒋介石处决而接替其职升任为师长的张灵甫,或者仅仅奉王耀武之令冲锋陷阵,没有大兵团作战中的全局部署与战役指挥之权,或者根本没有参加。

譬如惨烈的常德会战便只有74军57师(师长余程万)参加,而张灵甫的58师未能躬逢其盛。 雪峰山战役,从1945年4月9日开始到6月7日结束,会战的中国军队主力是王耀武为总司令的第四方面军,下辖74军(军长施中诚)、18军(军长胡琏)、73军(军长韩璇)、100军(军长李天霞),其余还有汤恩伯的27集团军与王敬久的10集团军参战。 而张灵甫1945年2月便以少将副军长的身份保送重庆陆军大学甲级将官班第二期学习,直到6月18日毕业才返回湘西正在战后休整的74军。


李三万的三万里


对国民党将领的评价宜客观,过分的翻案是不妥的,由于历史和思想的局限性,那一批国军“名将”不过是大时代下的军人而已,抗日杀敌是本分,参加内战是执行命令,自然也包括葬身孟良崮的整编74师师长张灵甫,黄埔四期的陕西籍毕业生。

林彪元帅也是黄埔四期生,解放战争已统帅百万大军。所以张灵甫的军事才能称为“悍将”是准确的,王牌可就夸大其词了,其狡猾不如同期胡琏,全局不如师兄王耀武,真正可称王牌的倒应该是他接掌的“五大主力”之首、抗日铁军第74军整编而来的整74师,如今看来,蒋介石所托非人,以张灵甫的综合军事才能,做一个整编旅(师)长更合适些。


参谋总长陈诚主持将抗战时期的“集团军”缩编为“整编军”、“军”则缩编为“整编师”、“师”则缩编为“整理旅”,使大批军官失业,军心严重不稳,甚至出现了集体到孙中山墓前“哭陵”的闹剧,回过头看,实属不智。张灵甫有个极大的缺点,即仗着蒋介石和宋美龄的高看一眼,资历不高却非常跋扈,在派系林立的国军内部,早已遭忌却浑然不觉;

大兵团作战,军令不通是灾难性的,如果一定将整74师投入苏北战场,也应该以王耀武而非汤恩伯主持第一兵团,无论是整83师李天霞,还是整74师张灵甫,基本都会服从这位74军老军长的指挥调度,战争时期,王去当个山东省主席有个卵用。


抗日战争其实挽救了张灵甫,否则他会因“杀妻案”继续在南京军人监狱服刑。而从听信传言就开枪杀妻的事件看来,张灵甫的气量非常成问题,并不合适做高级指挥员,战场大局观、与友临部队关系等莫不与心胸有关。

承认张灵甫之“悍”,是因为担任团长时血战淳安,升为旅长夜袭张古峰,成为副师长(代58师长)扬名上高战役,转正师职大战衢州,终战雪峰山下,数次负伤不下火线;但这不代表张灵甫就有统领整个抗日铁军的能力,事实上他接任第74军军长时日本已经投降,并没有整军指挥的战斗资历。改为整74师后,也是依靠火力优势二战涟水,战役级指挥能力缺少必要的经验。


否定张灵甫之“谋”,之前有回答过整74全军覆灭的原因,在数个整编师齐头并进的态势下,骄狂的张灵甫俨然以第一兵团前敌总指挥自居,既不听黄百韬的劝告,又天真地以为可以仅凭一师之力,运筹国军主力反包围华野攻歼集团,孟良崮战役至少犯了四个以上的错误,而在你死我活的决战中,在对阵“战神”粟大将时,一个错误就足可致命,断送老蒋的第一精锐。

虽然长的帅,掩盖不了坡着一条腿,尽管有战功,不代表是个合格的整编师长。


度度狼gg


谈张灵甫不谈陈诚,那是比较无知的。蒋介石在数次围剿中央苏区失败后,采用了陈诚的模式:军事进剿,政治清除。最终将红军赶出苏区并彻底安宁。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同样又祭起这个法宝,但时世异也,陈诚本人和蒋经国都提出了新方法:军事进剿,政治安抚,政府出钱买部分土地分给农民,但蒋介石不听,继续进行军事围剿,政治清除。也就是张灵甫军事进剿,还乡团政治清除。

先回顾一下抗战,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他们不会因为你是地主就饶了你,一起杀。一家地主一般有六千亩土地,鬼子来了,地主跑了,一跑八年,老百姓可没钱跑,留下,鬼子要杀就杀,不杀,那就去种地主家的地,八路军来了跟农民讲,地你们免费种,给我点吃的就行,多有多给,少有少给,我替你们打鬼子。

后来抗战胜利了,张灵甫把八路赶跑了,紧跟着来了还乡团。杀掉GCD,杀掉其家属及看不顺眼的人,收回他们的六千亩土地。到此为止也就罢了。可还乡团还叫农民补交八年的租子,老百姓吃都吃了,没有余粮啊,不交就打。

老百姓没有活路了,只好到山里找八路,八路说,给你们枪,打死张灵甫,杀掉还乡团,地还是你们的地。这样,张灵甫只有死路一条了。蒋介石说,有十个张灵甫可也。我说给他一百个,也是个死。

张灵甫杀妻本是死罪,蒋介石仅仅惩罚他从西安步行到南京,用卑鄙手段收买人心,不是君子所为。几乎同时的黄克功,贺大姐,刘英,邓大姐,康大姐等等好多井冈山大腕作保,毛主席还是处决了他。可见,胜负早有定数的。希望大家平心而论。


柱哥75103512


张灵甫,陕西省长安县人(现西安市长安区)。张灵甫是黄埔军校四期毕业生。原名张钟麟,字灵甫,后因杀妻案发,为避时议改名张灵甫,字钟麟。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张灵甫投靠蒋介石部队。任七十四军第三〇五团团长。1946年4月20日,任第七十四军军长兼首都警备司令。1946年5月至6月,第七十四军整编番号改为陆军整编七十四师,张灵甫改任陆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内战爆发后,他率领整编七十四师疯狂进攻新四军和苏北、苏中解放区,先后占领了淮南、淮北、苏中、苏北等地,一直攻到山东,气焰嚣张,不可一世。最终在1947年5月因孤军作战,被华东野战军击毙于孟良崮,战死沙场。



孟良崮战役中,张灵甫当时率领的部队是蒋介石的五大王牌部队之一的整编74师,隶属与蒋介石直系部队,可谓嫡系中的嫡系部队,虽说是个师级编制,但是这个师人数以达到两万多人,而且武器装备精良,张灵甫更是骁勇善战是蒋介石的得力爱将。74师在抗日战争历史上的辉煌成绩要是排名的话,他说第一绝对没人敢说第一,因此也被誉为“抗日铁军”的称号。


蒋介石的这支王牌部队,也是用鲜血和生命捍卫出来的,对于这支部队老蒋可谓是下了很大血本,就74师的官兵的薪酬来说上也是高的惊人,74师普通官兵就能抵得上其他连长的薪酬,当然了付出就有回报,74师的师训誓言写的就是誓死效忠委员长一人,所以打仗的时分这些官兵都跟不要命的主。好马备好鞍,强将手下无弱兵,74师的军官们也大多出自黄埔军校,所以各个都是精英。所以说被称为老蒋的嫡系部队。

张灵甫的74师 在火力装备方面,大部分都是美式机械配备,包括12门榴弹炮、36门75mm的山炮,各式各样不同口径的迫击炮700多门,特别是先进武器火箭筒,水冷式重机枪、卡宾枪,杀伤性极强。机动车辆达到300多台。不仅如此还有精良马匹1000多左右。先进的武器装备在配上一群不要命的亡命之徒 ,战斗力那时相当惊人。

孟良崮一战,74师在缺水少粮,地形易攻难守处境下,被陈毅,栗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团团围住,在防御全线崩溃的情况下,74师面对野战军的炮火足足撑了三天,后来由于孤军奋战最终惨败,孟良崮之战74师全军覆没,张灵甫师长也在这次战役中殉职。胜败不说,就论战斗精神,张灵甫的74师确实是令人敬佩的。


张灵甫将军是一个爱国军人。在抗日战争中带领部队打过无数硬仗、恶仗和胜仗,多次负伤,身经百战,九死一生。作为许多中国当代的年轻人,可能只知道张灵甫及其74师(抗日战争期间称74军)在孟良崮战役中被陈毅、粟裕将军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全歼这一国共内战历史上的经典战例。而对于张灵甫将军在此之前的其他生平事迹,尤其是张灵甫在抗战期间参与的许多和日寇军队正面进行的恶仗和硬仗却知之甚少。

张灵甫的王牌部队74师其前身就是74军,在解放战争前是一支抗日英雄部队,在军长张灵骨将军的率领下几乎参加了抗战8年内所有国民革命军针对日军的重大战役,毙伤日寇无数,屡挫日军精锐,创造了全国闻名的德安大捷,被誉为“抗日铁军”。如果这段历史不为后人所知,那么对于壮烈牺牲殉国和流洒过鲜血的抗日英烈们显然是不公平的,这也是最令国人痛心疾首的事情。作为有良知的中国人,我们有责任把这段真实的历史昭告中国的后人们,使他们对于发生在60多年前那段中华民族的苦难历程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历史唯物主义者,我们不应以意识形态和个人成败论英雄,战争期间风云变换莫测,所谓人各有志,各为其主也是人之常情。所以我们评价张灵甫将军这个人,要从历史的高度上客观、全面地了解他,张灵甫将军作为一名军人,无愧于“中国第一职业军人”的称号。


任驰赢天下


张灵甫被人称作是十大抗日将领,但是他要是可以排的上十大,那这个十大抗日将领真的是太水了。很多没有排得上的也不必气馁,因为根本不值得。

张灵甫这个人怎么样?虽然他活的不是很长,但是一生中有着四段婚姻。原配一直在乡下,从来没有漏过头。第二任妻子因为吴海兰因为一句戏言,被他当做通共枪杀。谁知道蒋介石看在黄埔学生面子上,竟然什么事都没有。只是关了两年,就出来“戴罪立功”。第三任惨遭抛弃,第四任是王玉龄。

很多人又开始翻案了,别说人家私生活,他的名头可是抗日爱国将领,你在抗日上面好好的说说他。那就看看他的抗日功绩怎么样?

他从监狱出来,恰好碰上七十四军组建,之后他就跟着去参加了淞沪会战。淞沪会战里面,打的最好的是51师,当时的师长是王耀武。然而很多人吹的他血战淞沪,但是实际上他只不过是51师的高参,说他歼敌800完全是瞎扯蛋。高参只是参谋,说白了就是坐办公室给参谋,最后采不采用还是另说。

南京保卫战的时候,张灵甫担任的是51师的305团的团长,给他的任务是守卫中华门。但是305天在12日血战突围的前一天,张灵甫已经是坐着小船在11日就离开了南京。很多人又该说,这是张灵甫没想到,你看看他在万家岭战役带领敢死队!

万家岭保卫战确实有着多支敢死队,但是指挥敢死队的是305团的新团长唐生海,在他重伤之后接手的是代团长于清祥。在后来的战后伤亡的记载当中,也没有出现张灵甫的身影。我们在往后看,后来第二次长沙会战当中。

74军根据命令参战,原来58师的师长廖龄奇返乡,张灵甫作为副师长带队。但是在前往战场的过程中,他违背常规带兵冒进。大白天的不做任何伪装行军,结果被日军飞机密集轰炸损失惨重。后来的上高会战,张灵甫作为副师长最多也是属于打酱油的范畴。鄂西会战当中,日军都开始撤退了,74军才赶到。

张灵甫功劳不大,为何屡屡上升?还不是他的司令王耀武一直升任,他也是跟着水涨船高。后来还被王耀武保送到了重庆陆军大学深造,但是根据他的同班同学董其武回忆,张灵甫花了700万元在重庆买了一栋别墅,还娶了自己的第四任老婆。甚至是还邀请董其武前来参观,其内装饰富丽堂皇,让这个在前线吃惯了土豆的土包子实在是受不了。

不仅如此别人都是只允许带一个参谋,唯独张灵甫特殊带了两个。而自己每天只是上一节课,其他的都是让自己的参谋过去。张灵甫的上司王耀武自办饼干厂,用饼干厂的利益来补贴自己的士兵。这样一对比,可谓是立刻高下立判。

在后来很多人吹捧的雪峰山会战里面,其实也不是张灵甫的功劳。因为雪峰山会战的时候,参战的是74军58师师长蔡仁杰,他张灵甫此事正在重庆吃香的喝辣的,还有小阿婆在怀里抱着。所以整个抗战期间,张灵甫基本上没有出过什么大的力。倒是经常会有捡便宜,甚至是拖后腿的情况。

后来张灵甫喋血的孟良崮战役里面,有人说他想采用中心开花的战略。他可拉拉倒吧,提出这个构想的是他的智囊李运良。李认为孟良崮有险可守,垛庄容易四面受敌。虽然实际上孟良崮确实是有险可守,但是孟良崮是一个石头山。上面没水没粮,就算是真的守下了,吃饭喝水这样的硬需怎么解决?然而真正在孟良崮战役里面四面开花,其实是六纵。

总的来说张灵甫就是对家庭极其不负责,生活作风腐化。很多人评论的什么十大抗日将领其实完全不靠谱,基本上在抗战时期都是处于基层阶段。之所以屡屡升任,还是因为资格最老。其他比他自己个好的,除了牺牲的,基本上官都升了一遍了,所以是轮到他这个天子门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