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明朝巨富沈万三如果放在今天,会是什么水平?

胶澳大仁说


一言以蔽之,当今中国唯一能和沈万三对标的人,非李嘉诚莫属。这两人都是精通商业,而且特别善于投资,并且两人对于投资都有一个共同的爱好,那就是地产。

中国人的置业观念是很强的,而且房地产的确有其独特的投资价值。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经济发产创造出的价值最终都是反应在地价上的。苏州在明朝算是超一线城市了,沈万山资产里配置的最多的,就是苏州的土地了,这点李嘉诚和他很像,而且布局的格局不输当年的沈万三。虽然目前都是传李嘉诚卖楼的新闻,但是在超一线城市的布局上,老李根本没走,如果仔细盘点一下李嘉诚目前的房地产,仍然不输当年的沈万三。李嘉诚的长江地产2017年中报显示,老李在中国的土地储备依旧高达1059.1万平方米!而且基本都是香港,上海,深圳这种一线城市!

李嘉诚也有一个聚宝盆,那就是他超越一般富豪的投资能力。不仅仅是房地产,李嘉诚还投资股票等各种领域,甚至连比特币李嘉诚也是先于一般人早早布局。最近美元资产走弱,欧元资产走强,李嘉诚也是早早就把资产配置做了乾坤大挪移,大买欧洲。

至于题目中的购买力换算,这个无证可考,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考虑到个人资产占各自时代GDP比重的话,那么沈万三真的富可敌国的水平。李嘉诚肯定是有6000亿的资产的,但是比起当今中国的中国人口所创造经济总量,那不过是毛毛雨。而20亿两白银的资产放在明朝初年,论水平的话,那除了政府,没人能敌。所以李嘉诚只能和其对标,真正细究起来,沈万三还真是整个中国历史上最有钱的商人了。


经济史小达人


不知道提问者的换算方式是从哪里得来的,比尔盖茨也好,李嘉诚也好他们的资产大多是无形资产。也就是说他们的商标价值,或者股票价值。就是因为有了这些金融体系才导致通货膨胀。沈万三的钱,20亿两白银不知道怎么计算出来的。我们姑且说他这里有一半的水分吧。十亿或者八亿应该差不多了。有人喜欢拿大米作为通货计算方式,那纯属胡扯的话。大米更有三六九等,便宜的大米不到两块一斤,五常精品大米卖到中南海要168块一斤,如果按照今天有机食品的最高标准,当时的粮食都是属于有机食品,怎么也能几十块一斤了,应该按照哪种等级计算?一诺觉得唯一能参考的数值就是国家财政收入,因为国家财政收入意味着全民经济,你的穷富水平是根据一个国家的人均水平来认定你的生活水平,四十年前你一年收入一万块,无论在哪个城市你都可以说自己是高收入,现在你收入一万块估计吃饭都是问题。按照提问者所说的苏州三分之二属于沈万三的,那么就是三分之二个苏州价值多少,除去通货膨胀率,人为炒作,市场风险等因素,你觉得苏州价值多少钱,有三分之一是沈万三的家底,估计当下任何一个甚至几个世界级富人把钱加在一起也买不起,三分之一个苏州吧。



和风小筑主人一诺


开宗明义,“明朝没有沈万三”。这不是我说的,是明史界大家顾诚先生说的。

第一,最早提及沈万三的史料之一,弘治《吴江县志》当中指出,“张士诚据吴时,(沈)万三已死”。既然张士诚起兵占据江浙的时候沈万三已经死了,那么就不可能再复活过来。其他史料提到沈万三的,大多都是在元中后期,而不是明初。

第二,明朝建立时,沈万三的三个儿子年龄都很大了,甚至有了孙子,如沈荣之孙沈经生于元至正二十年(1360年),沈旺之孙沈德全在洪武二十年已能赴南京将其叔父沈庄的棺榇搬取回乡,而沈达卿的孙子(沈万三的重孙)在明初都已经长大成人,沈万三活着的可能性不大。

第三,从沈家的发达履历来看,沈家真正发达的时候是在明初,而不是元末,明初文坛比元末更盛,所以关于沈家的传言也就很多,最终导致了后人不明就里,把沈万三挪移到了明初来。虽然沈万三家确实有钱,但是在当时,也只不过被看做一个“多田翁”而已。

长洲周庄沈达卿,其父号万三秀者赀雄当世,为礼聘于家塾,每成章辄偿白金以镒。半轩概麾去,曰:“使金坞可守,则燃脐之惨无及也。(这里说的是董卓聚敛财富最后被点了天灯的故事)吾言止如是,直何滥取多田翁为哉!”

至于沈万三为什么这么“出名”,王世贞“功不可没”。他的《弇州史料》当中记载了沈万三的儿子沈文度(其实这人是他重孙子)勾结永乐朝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鱼肉乡里的故事,而《明史》因袭《弇州史料》的现象非常严重,对此不加查勘就收录,导致后人误解了沈万三家,以为他真的是富甲天下的、李嘉诚一样的人物了。


直江信纲


钱是王八蛋,没有王八的脾性,没有孵蛋的能力,明显驾驭不了王八蛋,放弃吧。

钱与你无缘。

或许,你就适合住在乡下,赚个合适的钱,时不时上街撸个窜喝个小酒,时不时下地干个体力活,时不时看个新闻联播,时不时和隔壁老李吵个架,时不时和张大妈搓个麻将。

沈财神放在当下,可能继续是富豪,也可能拿着大量明知不能兑付的债券养老。。


小棉花酱


沈万三在明朝是首富,中国历史中超级有钱人之一。如果放在今天是世界首富!

沈万三家产万贯,合算后大概是20多亿两白银,按照当时一两银子的重量来换算,1:300。合算后大约是6000亿人民币,但是这样算是有很大差距的,需要考虑到不同时代的购买力问题。按照计算二十多亿的家产加上考虑购买力的情况下来计算的话,明朝的一两银子现在是3150人民币。二十多亿两白银是63000亿人民币。2017年山东GDP是72678亿,浙江是51768亿元。也就是说沈万三的财富比浙江GDP还要高很多,是2017辽宁省GDP的三倍。

如果这样说可能更明显一点,沈万三能给百万大军每个人六万块钱。当时沈万三给朱元璋修城墙,雇佣了180个县的人,提供了城墙的三分之一的人力物力。当时沈万三为了拍马屁,给朱元璋犒赏军队,说能给百万大军每个人一两金子,一两金子也就是两万元,沈总只是为了拍个马屁,可见是多有钱。但是这个马屁拍到了马腿上了,朱元璋差点把沈万三杀了,犒劳军队怎么能让一个商人插手。

对于沈万三的钱怎么来的,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有说他有个聚宝盆,这只是一个传说,没有史记记载,无法考究。明朝的四大首富,分别是严嵩、刘瑾、曹三喜、沈万三。但是沈万三是这个四个人之首,其他三个人的钱加起来都没他多。如果放在今天沈万三依旧是首富,而且是世界首富,没有之一。


沈万三最大的财富是田产,他的田产遍布天下,这也是当时社会最大的资源以及生产力。可以理解为沈万三是现在的房地产行业老大。

四十五度历史



体生常谈


沈万三准确来说是元末明初时期的人,那个时候明朝刚刚在南京建都,一年财政收入才1500万银子,很多穷人都是用的是铜钱。银子都是贵族达官家庭所用,按照当时一两银子换100石也就是200斤大米计算,放在现在一两银子起码值现在1000块钱,当时一品尚书,宰相也就一年600两银子,沈万三当时20亿两白银,绝对是天文量子数字,再说一个朝代刚刚建立,到处都是穷人,能拿出100两银子家庭都非常少,就跟80年代万元户一个性质,这是无法用物价衡量的,。,,


黄陶2


沈万三替朱洪武犒劳三军修城墙出军费,比皇帝老子还有钱,最后招来杀身之祸!钱是万能的,但有时候也买不来不死!



运河陶山


10个马云也比不了一个沈万山,沈万三连当时的皇帝都要拿掉他,你说有多历害。


用户944783801589


不如10个马云,也跟8个,沈万三富可敌国,他的资金与当朝滴国力持平,就因他呈能要拿自己的钱来犒赏三军、激脑了朱洪武、招来杀身大祸。A、没钱寸步难行、钱多了也谓必都是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