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8 上海鲁迅公园游记

从同济大学出发,去上海市北供电公司的路上,经常从大连西路的上海鲁迅公园经过,也缘于儿时对于鲁迅的崇拜,或对于鲁迅的好奇,一直想去这个公园看看,五年过去了,一直把这个愿望放在心底。加上“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句名言对于我这种犟牛脾气的人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也想看看鲁迅的头发是不是真的竖着的。鲁迅的爱憎分明、鲁迅的坚韧无畏、鲁迅的睿智文采、鲁迅的文化力量,让清明小假的最后一天,我终于忍不住来到公园瞻仰了一番。

上海鲁迅公园游记

鲁迅墓

我读到鲁迅是在初中那个特定的年代,在印记里始终保存着的鲁迅形象是一个“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我以我血荐轩辕” 的文化战士姿态。当我真正地站在鲁迅墓前的时候,在那面容安详、深邃有神的目光里,仿佛看到了他不知疲倦坚持笔耕奋斗的身影,鲁迅的文墨风采、笔下塑造的人物也仿佛在我眼前鲜活起来。 

上海鲁迅公园游记

我在公园的鲁迅纪念馆

我是九点到达了鲁迅公园 ,晨光透过高大的树木,洒满公园 的每个角落。尽管晨练的人群很多,各种自娱自乐的休闲活动很热火,但一切都显得那么的安详平和、秩序井然。上个世纪鲁迅公园经过重建,有纪念亭、樱花园、梅亭、梅园等自然景点,经过前两年的大修后,又增加了市民活动区域空间,成为一座名闻遐迩的纪念性文化休闲公园 。

鲁迅公园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二年,是上海主要历史文化纪念性公园 和中国第一个体育公园 。经百年的历史积累和不断改造建设,不仅保留了英国公园 的布局形式,保留了一些历史景观和百年大树,而且揉和了中国造园艺术,园内山 水相间,堤桥相连,绿荫成片,景色怡人,形成了集纪念瞻仰、文化娱乐、风景游览为一体的上海城市公园特色。

上海鲁迅公园游记

老年合唱团,非常震憾的合唱

原虹口公园 ,曾是鲁迅先生常来散步的地方。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前夕在虹口公园 建鲁迅墓,鲁迅的棺椁由西郊万国公墓隆重迁葬到此。墓前长方形草坪中端坐着著名雕塑家萧传玖先生所塑的鲁迅铜像。照壁式墓碑上有毛泽东的亲笔题字:“鲁迅先生之墓”。墓碑下安放着鲁迅灵柩的基椁,上面铺筑光洁的花岗石。墓穴左右侧各有一棵鲁迅夫人许广平和儿子周海婴所植的桧柏。碑后是屏风式土山 ,遍植松柏、香樟、四季花草。鲁迅墓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鲁迅公园游记

碧波荡漾,春日垂钓

上海鲁迅纪念馆 馆舍是一座造型简洁、朴实、雅致,青瓦白墙、马头式山 墙的二层庭院式建筑,它在江南庭院式民居风格的特色上融入现代博物馆 的功能,且与鲁迅公园 的自然环境恰到好处地融为一体。纪念馆 馆名为周恩来题写。纪念馆 中厅,稿纸意象的木格栅墙前,是一具栩栩如生的鲁迅坐像。该作品由原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潘锡柔先生创作雕塑。

上海鲁迅公园游记

公园内的文豪广场

馆内现藏文物、文献资料20余万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93件(组)。纪念馆 一层设有以典藏鲁迅友人及相关人士文物资料为主要功能的“朝华文库”。“朝华”,取自鲁迅名著《朝花夕拾》及所编木刻集《艺苑朝华》。二层为鲁迅生平陈列厅,陈列厅以鲁迅手稿、文献照片、遗物为基础,真实地再现了鲁迅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以及曲折多姿的人生历程。纪念馆 中厅前有一个鲁迅笔下的“百草园”,园内曲径通幽,青草依依,枫叶如丹,百花斗艳。

鲁迅故居位于山阴路132弄9号,是大陆新村132弄最后第二幢房,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幢红砖红瓦的新式里弄房高三层,是一代文化巨匠鲁迅从1933年至1936年逝世前居住和工作的寓所。故居内按鲁迅生前居住的情景复原,家具绝大部分是原物。

上海鲁迅公园游记

鲁迅影响我的格言

我感慨鲁迅的伟大,我惊叹他满腔热血的爱国情怀。“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鲁迅的精神,必将永存,使人励志。鲁迅的文章,永远让人深思,给人启迪。让我们正视前方,走向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