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3 再見,濟鋼!好想在你寬廣的胸懷裡再呼吸一次

前幾天坐火車回濟南,火車路過濟鋼,雙眼望去,只見往日熙熙攘攘紅紅火火的廠區一片蕭條。

我不敢再看,好在火車疾馳而過;我也不敢再想,怕忍不住眼裡的溼潤!

濟鋼,留給濟南,尤其是東郊地區所有人的回憶太深了,濟鋼的影響力絕對無與倫比!

回來後,約了幾個好友,有濟鋼的,也有鮑山的,還有王舍人的和附近村裡的小酌,不自覺的聊起了濟鋼,說從去年就已經停產了,現在的濟鋼,再也聽不到機器的轟鳴聲,沒有了來往的車輛和人群,只剩下那些廠房落寞的守在那裡,彷彿也在依依不捨的懷念曾經的輝煌。日漸空蕩的廠房留著濟鋼人的群體記憶,機器隆隆、鋼花飛濺、輝煌不夜城……這些都將成為濟鋼人的記憶。

濟鋼,以後只能是存在於我們這一代的記憶中了。

濟鋼成立於1958年,這裡曾是一方熱火朝天的工業基地,達到生產的輝煌和鼎盛。作為山東濟南一個年產鋼1200萬噸的特大型鋼鐵企業,這裡記錄著一代人的豪情和夢想。幾代濟鋼人的努力,造就了濟鋼在濟南乃至山東的巨大影響力。

自成立之初,濟鋼就像個巨人,為濟南的城市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動力。要說起濟鋼,太多了,感覺沒有幾萬字是說不完的,配套完善的學校、醫院、體育館、食堂餐廳、班車、宿舍、超市等等等等,還有眾多的公司、部門、車間......

小時候上學放假和別的同學到附近串聯瘋玩,到附近農村地裡偷麥子撮著吃,去旱冰場滑旱冰,去游泳池游泳,去廠區閒逛,去王舍人街上飯店聚餐......濟鋼留給這些職工子弟太多美好的回憶,沒在這裡生活過的人體會不到,濟鋼對濟鋼人來說,有著怎樣一種情懷!

說濟鋼是一個小社會,一點都不為過!

半個世紀了,起起落落,悲歡交集,隨著停產,老濟鋼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那時候濟鋼一線工人都是三班倒,雙職工大都有宿舍,下班就回家了;附近村子裡好多人也都在濟鋼上班,他們大都騎著自行車上下班,冬天,穿著濟鋼的藍棉工作服,也是一道風景線,附近村裡的村民也都會到濟鋼的浴池洗澡,年後,濟鋼會在四工地舉辦煙花表演,附近的村民和職工一樣都會從四面八方趕來觀看......濟鋼以她博大的胸懷包容著任何人......

還有那個曾經荒涼的鮑山,在濟鋼人的辛勤汗水下,變成了風景優美的公園......

曾經的美好都過去了,那一代人也成了三四十歲的中年人,面對遷址分流,更多人糾結、無奈......

朋友說,濟鋼分流人員接近20000人,分,主要分三個類別:內部退養、買斷工齡、再就業,大部分要去日照。最難的是40歲左右的人,大半個青春獻給了濟鋼,現在上有老下有小,要麼離開濟南到幾百裡之外的日照,要麼自助創業,這對在體制內呆了這麼多年的這幫人難以選擇。留下來能與家人在一起,但搬遷後,就不會再有崗位進行安置,四十歲再去改行難度也非常大;到日照,雖然能夠繼續現有的工作,但勢必要與家人兩地分居的啊。

時代的車輪滾滾前行!濟鋼人還是那群濟鋼人,濟鋼卻已不再是原來的濟鋼!

朋友約我去濟鋼拍幾張照片,我說算了,就讓我的記憶裡還是那個熱火朝天的濟鋼吧。

那些曾在濟鋼揮霍的青蔥歲月將永遠定格在我們的記憶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