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何说同姓人之间在八百年前是一家?

jianfeng_fm


没听过“八百年前是一家”,“五百年前是一家”倒是听得多,因此,前者应为后者的演绎。

“五百年前是一家”出处

《杂剧·布袋和尚忍字记》 元代/郑延玉“我问他那里人氏,他道是洛阳人氏,姓刘名均佑。可不道一般树上无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

“五百年前说”的由来

这个“五百年前说”其实应该是指“五胡乱华”时期——因为杂剧的主角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后梁僧人布袋和尚,这个人物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按他所处的年代往“五胡乱华”上溯:大约600多年。


但是,这句话最早的出处来自布袋和尚的相关事迹,却并不能代表就是五代十国后梁时期才出现这种说法——自五胡乱华起,中原大地历经南北朝、隋末战乱、再到唐安史之乱,刚好=450多年左右。

400年太少,500年不够——也许就是这样才产生了“五百年前是一家”的说法?

“本是一家说”就是因为衣冠南渡

自晋“永嘉之乱”以降到唐安史之乱,450多年间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天下动乱,也随之引发了2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



大约有200-300万中原汉人为躲避战乱而迁徙到了东南地区,其中,不乏北方世家大姓,如南北朝时期的崔、卢、王、谢;安史之乱时的林、陈、黄、郑、胡、何、邱、詹等。而安史之乱后,因北方的生存环境遭受了严重破坏,导致了整个北中国的衰落,国家的经济中心甚至是文化中心都被迫开始往东南转移,此趋势已不可逆转。当然,也导致了越来越多的中原氏族迁往南方,这种局面自唐中晚期起,一直持续到近代,跨越千年。

综上所述可得知:正是因为战乱导致了中原各大族大量的背井离乡同时使宗族产生了分离与分裂。而长期的战乱又阻隔了宗族的重归聚集和继续繁衍、甚至是联系。

所以,思乡思亲的情绪肯定普遍存在那个年代的所有骨肉分离的老百姓当中,而我们的“族谱文化”也从那时候开始大量普及到民间——在隋唐以前,一般是皇家世族与达官贵人才注重修《家谱》的,平民百姓其时还没有形成风气。自隋唐起,此风遂至全民仿范,到北宋“靖康耻”——最后一次大规模的“衣冠南渡”时,达到了顶峰(由此可见,战乱分离是导致全民修族谱的最大原因)。

也所以,当我们的祖先在背井离乡很多年后,在西乡看到远方来的同姓之人、又或是返回祖地,都会自然而然的说出“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呀”云云。

对于这句话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不仅我们翔实丰富的史料能证明、我们“高度发达、完善”的“全民辨昭穆、明世系”的《族谱》《家谱》也能证明,更重要的是,今天的一门新的学科——分子人类学,也替我们的史料与《族谱》《家谱》“背了书”:



(“水母基因”与《国家地理》合作的“姓氏基因图谱绘制计划”)

此类型的已经完成了不少家族姓氏的基因溯源实验,目前都取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所以:500年前也好、800年前也好,甚至是1000年前、2000年前、3000年前(自姓、氏文化开始成熟),只要同姓我们都大概率会是一家人,因为——中华民族是最古老、最悠久的民族。


無風即風


不仅同姓数百年前是一家,不同姓也可能是一家。最著名的莫过于战国时期的秦氏和赵氏,皆出自赢姓,秦国在长平之战坑杀了赵国四十万人。

赵、秦的祖先是商朝末年商纣王的大臣恶来,从牧野之战到长平之战的时间大约就有八百年之久。

诸如此类的例子可太多,赢姓的分支就有十四个,楚国的芈姓又分出十八个支流,屈原就是楚武王的后代,但血脉已有三百多年。至战国晚期,楚国大臣的血统往上考究,大多都跟芈姓同源。

只要一个传承良好的家族平稳发展,没有遭遇灭顶之灾,过了几百年以后,自然都会拥有数以万计的子孙。如果家族还没有过大规模举家迁移,那么同城同姓本是一家的可能性就更大,更别说到同乡同村的同姓。

人们又常说刘备是汉室宗亲,这个说法确实没错,但刘备不是皇室宗亲,这区别可就大了。刘备在东汉年间就是百姓,他的血统对他社会地位并没有任何影响。因为刘备跟东汉皇室的关系要追溯到二百年以前,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胜有一位兄弟名叫刘彻,史称汉武帝。

如果刘备的血统在当时拥有特殊性,那么东汉全国可能有几十万多人争着享受特权,单说刘备那一整个村就都是刘胜之后。东汉末年仍旧还有一堆皇室国王,刘备就曾做过平原国的相国,因为当时平原国还有名义上的国王。

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也是汉室之后,但他跟刘氏的关系要追朔到刘邦之父刘太公,因为他是刘邦弟弟楚王刘交的后代,至秦末到东晋相距有五百多年之久。

明太祖朱元璋的后代至明朝末年就有一百多万人,现在遇到姓朱就是朱元璋的后裔可一点也不稀奇,现在距离明朝开国也不过六百年。


苏沉船


首先我们看看800年前是什么时候?

是12-13世纪啊,那时代发生了什么事?

从靖康之变到南宋灭亡这150年,中原地带原本稠密的人口居住区由于战争,发生了大规模迁移的现象,

公元1126年,发生靖康之难,北宋都城开封被金兵攻占。宋高宗南渡,在临安(今杭州)称帝,建立南宋王朝。随高宗渡江南迁的臣民达百万之众。金人入主中原后,强占民田,推行奴隶制。处于黄河流域的汉族人民,为躲避战乱,又一次渡江南迁。

在后来,蒙古灭金,入主中原。由于蒙元兵向南进逼,赣、闽、粤交界处成为宋、元双方攻守的战场。特别在元朝灭亡南宋前这段时间,由于蒙古贵族一度想把农田改为牧场,整个中国北方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如邢州,人口从1万多户,下降到600户,人口消失了95%之多。

这次移民活动,形成了今天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客家人”族群。金入主中原不久,蒙古崛起,继续南下侵占中原。中原人不断南迁,河南十室九空,成了历史上人口最少的时期。

这么多人口消失,当然不是全死了,有不少人是流亡到了各地。从上图可以看到,宋朝时人口稠密的北方到了明朝后大不如前,尤其是四川,在明朝建立后人口大大下降,以至于要等到明朝建立后实行“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

全国前100个大姓中,有78个来源于河南,起源于河南的姓氏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率在80%以上。

在今天世界上来看,不到1亿人的英国有45000个姓,近邻日本人口一亿多,姓氏数量高达十万以上,人口为中国十分之一,姓氏数量比中国多十倍不止。而中国13亿人只有7000个姓氏,而我们看古书会发现一些现在已经完全看不到的姓,由此可见,今天的中国人虽然人口众多,但大多是古代少数人的后代。确实是800年前是一家。


闭家锁的红枫


因为是事实,古代战争导致人口稀少,一户人家开枝散叶就会有一大家子。所以会禁止同姓通婚。商朝之前,姓只有贵族才有。


沙子38122581


同姓八百年前是一家,标题弄错。应是五百年是一家,一是同姓五百年前是一家人兄弟众多,兵荒马乱,改朝换代家人失散。一是兄弟众多到外边当官或开基创祖。一是帝王改朝换代,子孙遭追杀,或仇人追杀失散到各地改名换姓,所以不单指同姓才是五百年同一家,最后一种是误区。如姓陈与姓田同是陈胡公满的子孙……


陈相潮人


回..为什么说同姓人.八百年前是一家.这种说法是有根据的.为什么说呢?拿我们万姓说.我祖上从云南迁移到山东.一共是七个弟兄延续到现在只不过五百多年.所以说不用八百年.只有五百年前就可以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