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如何判斷是時候該離開自己的工作單位了?

趙信義


借用孔子的話:“君若不以禮相待,則可以行矣。”


孔子自己,就是在魯國代理國君不以禮相待時,傷心地離開了魯國。

這個讓人傷心的故事,要從魯定公九年開始講。

那一年,夫子50歲,終於被自己的母國國君——魯定公召回去當官。一年內,孔子連升數級,由中都宰升到司空,再由司空升為大司寇。這相當於從一個地方官直接升到中央做部長,再做到全國最高法院的大法官。

魯定公14年,夫子56歲時,魯國由孔子這個大司寇代理國相事務,相當於魯國所有的國事都由孔子負責管理。

三個月之後,魯國秩序井然,路不拾遺,民風淳正。

看到孔子在這麼短的時間裡讓魯國煥然一新,魯國邊上的齊國慌了。他們認為,孔子若繼續當政,魯國必然稱霸,齊國就會面臨被兼併的危險了。於是,他們想方設法要搞走孔子。

齊國人商量來商量去,最後決定用美人計。於是,挑選了國內最漂亮的80個女子,連同120匹駿馬,一起送給魯國國君。為了不被滅國,齊國這次真的是下大血本啊。

這裡要插播一下魯國當時的權利結構。魯國國君魯定公其實已經被架空了,由季桓子代理國君,每天上上朝,理理朝政。但實際上,魯國的大事小情都是由孔子負責管理落實的。

面對齊國送來的80名美女和120匹駿馬,魯國開始是不接受的。

這80名美女沒辦法入城,就只能在魯國都城南面的高門外,日日笙歌,大跳豔舞。

魯國的代理國君,季桓子一開始還裝出一副君子的模樣,表示自己要堅決抵制美色。到後來,他聽別人和他講,齊國的美女多美豔,多娉婷,就實在忍不住了。換上平民百姓的衣服,去城南看了好幾次。最後,他連面子都不要了,決定接受這批女子,然後更加肆無忌憚起來,每天從早到晚都呆在城南,看美女們唱歌跳舞,不理朝政。

看到季桓子的這副嘴臉,子路很生氣,他建議孔子說:“老師,到了您該離開這個國家的時候了。”

此刻的孔子心中還有希望,他表示自己還要再等一等。等魯國舉行郊祀的時候,如果季桓子把郊祀典禮上的祭肉分給大夫的話,那我還可以留下來。

當時的禮儀中有一條,舉行郊祀(祭祀活動)的時候,要把祭祀典禮上的祭肉分給擔任大夫這個職位的人。

孔子一生都在提倡用“禮樂”治國,他說,“不學禮,無以立”;他說,要做到“仁”,最重要的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他認為,一國之君,心中沒有仁德,可以教導,可以培養,但如果連最基本的禮法都不去遵守的話,那就徹底完蛋了。

所以,季桓子好色,孔子可以忍;季桓子因好色荒廢朝政,孔子可以忍;甚至連季桓子接受齊國美女,孔子都可以忍。只要季桓子能夠遵守最基本的禮法,孔子就都可以忍。

可季桓子在郊祀典禮之後,沒有向大夫們分發祭肉。

君竟然不以禮相待,這最後一條底線都突破了,於是孔子認為是時候離開魯國了。

綜上,對夫子而言,禮是一個人生活在世上要遵循的法則,禮代表著對人的表面尊重。如果企業領導連最後那一點面子都不留給你的話,那就可以考慮離開了。

不過,答主認為,孔子那個年代雖然禮崩樂壞,但相比2000年後的今天肯定是好很多的。現在的人,大多不懂得尊重對方,給對方留面子。所以,按照夫子的這個標準,估計在一個單位沒待上3天,就要走了。不過,由此也可以看出,現代人的不易與內心的強大。

對此,你有什麼想法嗎?歡迎留言、評論,一起探討。

(注:以上故事出自《史記•孔子世家》)


樓神研究所


就在去年年底,一個前同事找我傾訴(其實還在一個集團公司內,只是不同的子公司),說感覺領導不重視她。自己乾的很辛苦,但考評從來沒有拿過優秀,優秀總是給提離職的員工,自己累死累活結果都是一般,漲工資也只漲那麼一點,是不是自己不提要求不提離職領導就不重視,她看有朋友辭職創業的都想著一起入股去了……

然後我開導了她很久,舉自己的例子,別的同事的例子,證明其實並不是領導不重視。最終把她聊開心了,又投入工作了。

其實歸根結底,她是缺乏激勵。她處於典型的中間狀態,既不是特別特別突出的那類員工,也不是特別差,甚至自我要求還挺高的,工作積極性工作態度都沒有問題。

這一類員工在企業中是最缺乏有效激勵的了。其實不一定是漲漲工資,只要平時工作中多給予她一些口頭表揚,她可能也不會有這麼多的質疑。

所以如果你是這一類員工,或者本身很優秀,但短期內遇到一些挫折,自我調整或者經過開導是很有可能選擇不離職,繼續工作下去的。


職場三原色


我一直不支持輕易辭職,因為頻繁辭職,對自己的職業發展,影響還是很大的。但是,有時辭職也是無奈的選擇。比如以下五種情況,該辭職就辭職,不要猶豫。

一,薪資不增長。兢兢業業工作多年,薪資一直原地踏步,別人升職加薪,自己總是成為“加薪遺忘的角落”。找人事,給你玩太極;找老闆,給你灌雞湯。既然自己的價值不能在薪酬上得到體現,如果有合適的機會,能走就走吧。

二,前途沒希望。職場中人,但凡有點追求,無不希望升職。這不能簡單理解為官迷,應該說是追求上進。可是,如果無論自己怎麼努力,始終得不到提拔重用的話,那就人往高處走吧,別猶豫,也不要留戀!

三,老闆沒人品。現在沒人品的老闆挺多的。有的是言而無信,答應好的待遇不兌現,或者是變相剋扣。有的是素質低下,整天汙言穢語。遇到這樣的老闆,忍無可忍就無需再忍,趕緊尋找下家吧。

四,心情不舒暢。如果公司職場環境很差,同事間勾心鬥角,互相傾軋。或者指標壓力太大,自己竭盡全力也難以完成。在這樣的公司工作,心情是很壓抑的。既然乾的不爽,何必委屈自己呢。

五,企業沒發展。如果企業經營困難,不是拖欠工資,就是削減福利,這樣的公司是沒有什麼發展的。與其在這樣一個半死不活的公司混日子,不如趕緊想辦法謀求新的機會。

溫馨提示:1.閱後如果喜歡,不妨關注、點贊和評論,謝謝

2.如果喜歡職場和管理知識,請關注本頭條號閱讀相關文章!


管理那點事


離開工作單位其實是需要很大的勇氣的,特別是服務了很長時間的單位,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情況判斷這個筵席可以散了。

老闆為人有問題

這個糾牽涉到人性的問題了,大家都看過電視劇《溫柔的謊言》系列吧,在電視劇裡的男老闆或者是男性領導的人性都有一定的問題,不是為了金錢就是為了女人,到處都是潛規則。碰到這樣的領導還是早早的離職吧,否則會越陷越深,最後的下場都不好。


長時間的拖欠薪資

單位的運營離不開資金,單位遇到資金問題,可以短時間的運營,但是時間一長就容易出現自己斷裂。單位長時間拖欠薪資,就足以說明單位的資金鍊出現問題,資金鍊斷裂,單位怎麼運營。這樣的單位估計離關門已經不遠了。

裙帶關係嚴重的單位

俗話說:朝中有人好辦事,如果你遇到朝中有人好提拔的單位,也可以考慮離開了。

在單位裡,升職加薪看的不是能力,而是關係,誰的關係硬,誰的升遷之路就很平坦,這就是典型的“舉親避賢”,這樣的單位你沒有關係就沒有發展,有關係就能步步高昇。

這樣的單位沒有必要為之效力,因為你不是老闆的親戚,你的職業規劃就不可能實現。

逐漸被替代的行業

在幾年前,汽車分期公司做的是風生水起,可以說是空手套白狼,沒有4S店,只有合作的4S店和銀行的關係,這就可以有自己的汽車分期公司,說到底就是擔保公司,幫助可以做分期貸款,從中間賺取一定的差價。

現在最近一兩年,大家的金錢意識都提高了,關於貸款的利率什麼都很清楚瞭解了,專門的汽車分期公司逐步倒閉。

這個時候就可以選擇離職了,因為大批量的分期公司倒閉會有很多人開始重新擇業,你以前出來就可以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所以要學會判斷單位所屬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當行業已經走入夕陽階段,就可以全身而退了。

發展遇到瓶頸

在單位,不管自己再怎麼努力,職位和薪水基本上不會再有所改變了,職業發展受到限制,遇到了瓶頸,這個時候可以考慮離職,否則只能在該崗位上工作到老了。

這些都是可以作為參考的,當在單位遇到上述情況的時候,就可以考慮離開了。


大牙嘟嘟職場論道


從單位離職,有兩個方式,一個就是主動離職,一個就是被動離職。

主動離職的原因則是比較多了,有覺得工資低了,有想看看有不有更高的職位,有想就是想換一家公司等等。這裡就說到,怎麼判斷自己是不是該離開自己的工作單位了。其實也不難判斷,如果自己所在單位給員工的工資水準明顯比別的公司低,而且,通過自己的瞭解,出去以後,完全可以得到一份工資高不少的工作,並且單位也短時間內解決不了工資問題,這個時候,如果覺得自己更需要一份高工資的崗位的時候,其實是可以考慮離職的。

一般在一個公司,三到四年時間,職位是應該有一個調整的。就是你做了三年的主管,那麼,做了三年,或者四年,就應該差不多可以調到副經理了。如果做了五年,還是沒有調整,其實這個時候是可以考慮調整一下自己的,這個時候離職,對自己也比較有利,再久其實就不好了。當然,如果自己對自己的要求也不是特別高,覺得這樣的狀態也挺好,當然就不必考慮。

主動離職都是因為自己在本崗位或者本單位無法在突破自己了。

被動離職則相對簡單,一個就是被公司幹掉了不得不離開。或者說,公司的所作所為就是為了讓自己離職,所以,這樣的情況下,越早走其實越好。當然,有的人想讓公司主動開掉,拿補償走人,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看個人價值取向了。

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其實,都應該對自己的職業有個比較清晰的規劃,無論在什麼崗位,什麼年齡,都是需要的。

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高薪職位,獵頭服務就上無憂精英網(www.51jingying.com)


無憂精英網


現在年輕人跳槽頻率越來越高,據說第一份工作平時時長為7個月,人們對跳槽頻次爭議比較大,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對跳槽頻次詬病的人,其實還停留在傳統的就業觀上,以前就業觀是以穩定忠誠為主的,現在可能嗎?企業生命期越來越短,人才流動性越來越多。現在強調的不是“愛廠如家”,而是企業與員工互為契約精神。所以,你發現沒有,跳槽確實是一條提職加薪的快捷之路,這是誰造成的?還是企業造成的吧。

不提倡自以為是的裸辭或者過於頻繁跳槽,但該離開單位的時候要當斷則斷,該走就走。那麼,什麼情況下必須辭職呢?

一是你發現企業欺騙了你。比如,招聘的時候,就是忽悠你進來。吹得天花亂墜,你進來之後,發現你被騙了。這種公司本身就不地道,那麼,你還猶豫什麼,立馬要辭職,不要抱有幻想。

二是企業日落西山,甚至出現了要倒閉和大批清退的時候,你要做好走人的準備了。當然了,這個情況你要算賬。如果辭退的補償很客觀的時候,你可以等待拿到補償再走。當時你得到一個很好的跳槽機會,老東家的補償聊勝於無的時候,你要抓住機會。在行業不景氣的時候,機會也會稍縱易逝。

三是你的事業到達天花板,但不是你的能力達到天花板。比如,你有能力提職加薪,但人為被壓制了,而且你上面是一座大山,你根本沒有希望改變。再過幾年十年,你還是被壓在五指山下。當你判斷準確之後,與其乾耗時間,溫水煮青蛙,不如當斷則斷,該辭職的時候一定不要留戀,否則,幾年光陰就白白浪費。

四是長期不被重視,上層對你有刻板印象,無法改變,又導致你的薪酬長期低於你的價值。你還留著過年嗎?如上上層對你的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是認為你不行,你行也不行,你再努力也不會重用你。你要清楚,你要改變上層對你的刻板印象,付出的代價還不如你跳槽換一個環境的時候,你要當斷則斷。

綜上,以上是最影響你立即辭職的要素。其他還有很多,但總的來說,其他因素都不是致命的,有時候就是情緒化,或者賭氣。一定要準確冷靜地判斷你的處境,有時候要忍,有什麼要走。不同情況,不同人,不同環境,都要冷靜地判斷。


職場火鍋


1.工作對你來說已經形不成挑戰了。

以諮詢顧問為例,雖然接觸的客戶不同,行業不同,需求不同,但套路已經深深掌握。每來一個項目都能得心應手、駕輕就熟。工作進入了程式化,對你而言沒有挑戰。內心甚至產生沒有我搞不定的事情的想法,這個時候就要警惕了。有可能是你在的這個公司這個崗位接觸的工作內容對你要求的能力素質你已經差不多掌握,不代表你能解決所有問題。也就是所謂在這個公司遇到天花板了。這個時候有必要考慮找找其他機會,受受打擊,被懟一懟,就知道自己的侷限了。


2.職位的晉升相對你能力的提升慢半拍。

比如本以為是經理,給你一個副經理。該是副職,卻給一個主管。當然這個判斷有一定主觀性,因為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比別人認為的優秀。所以第一對照同期進公司同一起跑線的同事,第二對照同期畢業能力資質差不多的同學,看看他們的成長速度,再對照自己的,是否差距過大。過大的話一方面在現有公司繼續深造,另一個辦法就是換個環境(跳槽薪資會略漲)為自己贏得先機,然後再繼續提升。


3.公司的經營理念和你個人價值觀嚴重衝突了。

這種一般發生在公司的願景和自身努力目標高度一致的員工身上。工作已不是一個謀生的手段,更是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入職之初也許公司的願景是打造成最有影響力的行業標杆,業務比較專注。可後來迫於生存壓力變成效益最大化,遍地開花(比如某視),和你加入公司到底初衷背道而馳,那繼續留著可能會幹的非常痛苦和壓抑。


4.企業開始縮招、停招,公司內部倡導開源節流。

很多跡象表明公司在降低成本應對某些危機,大多數是現金流的問題。這個時候也不用猶豫,可以考慮找工作看看機會了。如果公司順利度過難關,那你有兩個選擇;如果公司熬不過去,那至少你有後路。所以機會給有準備的人就是這個意思。


5.當你開始產生這個辭職的念頭的時候。

我相信題主不會無緣由問這個問題,必定動過這個念頭。人們說最好的時機就是當下,對於辭職這件事也是如此。一旦產生,這個小火苗就很難熄滅。從你起身動念的那一刻起 你就知道未來一兩個月可能你就要離開公司了。,除非找工作四處碰壁,否則有了這個念頭一般最終的結果就是不久之後的離開。所以,可能你問這個問題時已有了答案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想法和思考,歡迎關注流沙言職,一起成長。


流沙言職


其實一個人辭職無非有三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就是人受委屈了,第二就是錢受委屈了,還有第三方面就是職業發展遇到了天花板了。

第一:人受委屈了

為什麼人會受委屈呢,就是付出得不出對應的回報,公司的管理層不作為,也就是所謂的努力幹活的最後幹不過寫PPT的,各種腐敗。

比如之前待的那一家公司,一個十個人的小部分,可能六個都是領導,一個底層員工至少有三個以上的領導,那些領導們都不想幹活,都只想著下達命令,苦了那些幹活的人,這個領導讓幹這,那個領導讓幹那,最後的功勞全部都被管理層搶走了。年會頒獎永遠都是管理層的,幹活的只有在下面鼓掌的份。

對於這種公司,早離職早好,每天累死累活,人累心更累,早點離職早點解脫。

第二:錢受委屈了

也就是工資常年不漲,但是乾的活卻越來越多,沒有年終獎,加班加到死也沒有加班費,累死累活一年到頭掙不到幾個錢,卻累出了一身的病。

還是我們之前的公司,對老員工是真的坑,有的入職四五年的老員工的工資沒有一個實習生的工資高,員工離職率每年都是50%以上,公司不給老員工漲工資,然後又花大量的時間薪資精力培養新員工,新員工變老後又離職,惡性循環,產品永遠都是被客戶投訴的垃圾產品。

雖然說付出不一定能得到對應的回報,但是說實話,很多人工作也就是為了生存,說的俗一點,就是為了錢,如果工作不漲工資只談情懷,那就可以走了。

第三:發展遇到天花板了

工作是為了錢,工資是一部分,但是職業發展也需要考慮,尤其是需要在一個行業長期發展的時候,需要考慮當前職位的晉升通道和發展空間,如果一個職位,到目前的崗位已經是最高級別了,沒有太大的發展空間了,那麼就可以考慮換工作了。

因為當職位沒有發展空間的時候,個人能力提升也基本達到了天花板,當然對應的薪資調整也基本達到了極限,所以就可以考慮換工作了。


雲間雜貨鋪


從一家公司離職什麼時候更合適呢?如何判斷自己該離開了呢?有書君馬上為大家介紹離開一家公司的契機有哪些!

1、公司老闆喜歡畫大餅,說大話,不幹實事。

很多剛創業的小公司通常會有非常遠大的目標,有的老闆每天都會給員工打雞血、畫大餅,希望員工能夠靠著老闆暢想的美好前景而努力著。

然而事實卻是,老闆只說不做,話說得好聽,實際到手的工資卻原地踏步。更有公司離譜得拖欠員工工資一兩個月,甚至半年。

這個時候還不走,什麼時候走?這就是離開的契機。

2、公司在行業口碑不好

衡量一家公司的好壞,不僅要有槓槓的產品,還要有能夠讓消費者抱以信賴的口碑。

如果一家公司的口碑差得不行,那麼這家公司也“命不久矣了”,所以不必留戀,大步向前。

3、公司工作氛圍與自己格格不入

一些人喜歡單純的工作氛圍,卻進了人際關係複雜的公司。

一些人喜歡自由的工作氛圍,卻進了每天上班8小時全程被盯的公司。

一些人喜歡嚴格制度化的工作氛圍,卻進了可上班聽歌看劇只要工作完成的公司。

不同公司的工作氛圍不同,我們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氛圍,才能發揮自己的能動性。如果你所在的工作氛圍是你難以忍受的,就可以考慮走人啦!

4、上級對你不重用

大多數人離職時,最真實的想法,其實是活幹得多,錢給得少。

但是究其本質,這其實是因為你的上級不夠重用你。

如果上級足夠重用你,就能夠讓你在自己擅長的領域發光發熱,更不需要為了活多錢少的事情而憂愁,因為只要你有足夠的能力,升職加薪是必然的。

反之,不重用你的上級,只會認為你就保持原樣就好。與其如此,不如再去其他公司,尋你的伯樂。

5、所處的職位不適合自己

對於職業規劃這件事,即便在社會摸爬滾打多年的人,也不能準確說清自己真正想要走的是什麼路。

進一家公司,換一個崗位,其實都是在試錯。試試看自己,到底適合哪個崗位。

所以一旦發現你所處的崗位並不是自己擅長,甚至無法忍受一輩子都往這個職業方向發展的時候,一定要及時換風向,以免走得太遠,想回也回不來。

當然,還有其他各種原因會觸發你離開公司。

有書君認為,只要我們的離開是經過思考的,而非一時衝動的。

那麼,就大步流星地離開吧!未來的風景,也許比這更美呢!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1.

職場裡,有這樣一類人。

在表面看來,他們能夠勝任本職工作,但實際上已經不再給公司創造價值,而且還會妨礙公司新進員工的發展。

他們這種人,在行業裡統稱職場“囚徒”。

怡安翰威特諮詢公司這樣定義職場“囚徒”:既不會正面宣傳公司的形象,又不會努力工作,而且還打定主意繼續留在公司。這些人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不敬業者,他們非但不努力工作,而且還不去另謀高就,既缺乏進步的動力,也沒有離開的勇氣。

據統計,全球企業範圍內,有約8%的員工屬於職場“囚徒”。

2.

春節過後,我的內心有點不平靜。心不靜,想法也就多了。

心不靜,是因身朋友G辭職了。

朋友G在國有企業工作6年,做到部門副職崗位,年薪30多萬。

要知道,在國企做到中層管理崗基本上是旱澇保收,除了明面上的收入,還有隱性的福利保障。

我問G為什麼辭職?

G給了兩點理由:

(1)被“卡”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難以往上。隨著時間流逝,曾經的激情和鬥志都已消耗殆盡,剩下的就是權力爭鬥。

(2)周圍多是抱著“差不多”、“求安穩”、“混日子”態度的同事,沒有可以在價值觀和專業技能層面可交流的人。

G的理由,讓我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因為,這正是我當下面臨的情況。

所以,對於G的選擇,我非常理解。如果他不辭職,一直就這麼呆下去,倘若中間沒有其他變故,多半會成為職場“囚徒”。

一旦成為職場“囚徒”,“關”的不僅是他自己,還有身邊那些剛入職場的年輕人。

或許,G是明白其中道理,在眾人不解之中毅然辭職,以徹底封住成為“囚徒”這條不歸路。

辭職,意味離開某個“舒適區”。這對35歲以上的人而言,是需要莫大勇氣和魄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