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1 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有一个孩子每天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就变成了那东西,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

——惠特曼

当父母的应该都有类似的感触:孩子越小越容易引导。

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童年是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没能利用好这一阶段,让孩子养成了一些坏习惯,可能就一辈子都难改了。

然而,说到给孩子培养好习惯,很多爸爸妈妈就头疼了:不是我不想给孩子培养好习惯,而是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呀!

其实,有个好方法就在我们身边——讲故事。

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我们经常发现,孩子和我们大人,感兴趣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而且,就算对于同样的东西,感兴趣的角度,也是不一样的。

比如,带孩子到博物馆去,想启发一下他的探索思维,结果他却毫无兴趣,只想快快回家看漫画;带孩子到著名大学的校园参观,本想让他受点熏陶,从小树立远大理想,结果他却和遇见的一只小狗玩的不亦乐乎;……

我们往往忽略了调整自己的心态,其实换一种视角,就会发现,找到孩子感兴趣的地方,抓住他的注意力,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事就是在营造一种能够抓住小朋友注意力的语境。

当孩子被故事所吸引,他们不说出口,但本能地就会从其中汲取养分,被故事主人公的美好品质,良好习惯所感染。

那么,有哪些故事可以帮助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

今天,渝姐给大家介绍几个。

1.图书馆的狮子:教孩子学会遵守规则

故事一开始就用“只要没有违反规定,狮子也可以进入图书馆”的设定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在这个有点荒谬的背景下,狮子像是孩子的化身,好奇、精力充沛、喜欢听故事,渴望被接纳。

同时他们勇敢、单纯、真诚、善良,且懂得珍惜。

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这个故事其实讲了两层含义:

一是遵守规矩的必要;

二是有时候,打破规矩和遵守规矩同样重要。

故事中,狮子的出现改变了麦小姐,让这个故事充满温暖的情感,也告诉孩子:

要知道规矩,要遵守规矩,同时,也要知道规矩的边界,必要的时候勇于打破它。

渝姐的观点是希望每个家长都能陪孩子一起听故事,而不是把故事打开,就不管孩子了。因为,很多故事,对家长也有启示。

比如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

和孩子一起订立他能理解的必要的规则,然后给予充分的自由和违反规则时的提醒。

2.紫色、绿色和黄色:让孩子不再乱涂乱画

这个故事中的布丽吉德是个爱画画的小女孩,总是让妈妈给她买彩笔,妈妈买了500支可水洗彩笔、500支气味彩笔。

可是不久,布丽吉德就玩厌了,又让妈妈给她买了500支怎么洗都洗不掉的彩笔。

有一天,布丽吉德心血来潮,拿出一支紫色的怎么洗都洗不掉的彩笔,涂在了自己的指甲上……

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有一个妈妈在后台留言:

我家宝贝听完这个故事说:“妈妈,我再也不乱涂画了,要不然我也要变成脏小孩。”

故事通过这个顽皮小女孩把彩笔画在自己身上洗不下来的故事,让孩子意识到乱涂乱画可能会有不好的后果。

每个人都喜欢美和干净的事物,孩子也不例外,当他听完故事,有了“脏”的概念,自然就会觉得乱涂乱画是不对的,就能养成良好的画画习惯了。

3.寒号鸟:教会孩子不懒惰

《寒号鸟》是中国传统的寓言故事,故事讲了一只十分懒惰的寒号鸟,当秋天来临的时候,喜鹊忙着筑巢过冬,它在睡觉。喜鹊好心提醒它造窝,它却置之不理,最后被冻死在了石头缝里。

这个简单的故事,告诉小朋友不能懒惰和得过且过,要养成勤奋努力的好习惯。

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朗读手册》里说:“你听的词越多,可以说出来或写出来的才越多。”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对于不识字的小朋友来说,语言能力和想象力都是建立在大量听和大量吸收的基础上的。

听了这个故事,最近我家月月经常在家说:

“妈妈,我要飞出去找吃的了,要不然饿了就没有吃的!”,“做窝!做窝!”,……

故事中简单的语句,被孩子吸收后重新说出来,说明他对这个故事有了自己的理解。

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听故事的意义所在。

4.我不是故意的:教孩子勇于承担责任

这是“小兔波利”系列的一个故事,顽皮的小兔波利总是把事情变得一团糟,他把妹妹娜娜的娃娃给弄坏了,把弟弟马尼的小木屋给撞塌了,把哥哥马克的秘密地洞给毁了,还把妈妈给大家准备的蓝莓给吃光了……

他战战兢兢地躲起来,听到大家的指责声更不敢面对了。

后来,他承认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帮兄弟姐妹修复好了被他弄坏的东西,还陪着妈妈一起去摘了蓝莓。

波利忙了一天,最后得到了大家的原谅和妈妈的“亲亲”。

在这个时期,如果跟孩子谈“承担”,可能太沉重,容易让他一知半解。

如果孩子总有疑惑,不妨让他多听几遍这个故事,次数多了,他就能从小兔子身上学会主动承认错误,承担责任了。

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有家长会在后台问我:有时候孩子想反复的听同一个故事,怎么才能让他听听别的故事?

我想,这样的情况应该不在少数。

其实,爱重复是孩子的天性,因为他们的理解能力还不够,一个故事确实需要听很多遍才能充分明白其中的乐趣,越小的孩子重复率越高,随着年龄的增长,理解能力的增强,他们慢慢就会开始接受新的故事了。

给孩子听故事,最重要的不是数量,而是质量。

所以,妈妈们不必担心, 让孩子充分理解透一个故事,要比听很多故事,但是每个都听得浑沦吞枣要好得多。

5.小偷波波:让孩子知道不能乱拿别人的东西

这个故事是经典儿童读物“米莉茉莉”系列的其中一本。

故事中的波波是个爱乱拿别人东西的小朋友,只要觉得别人不在,他就随便偷吃别人的午饭、翻别人的书桌、……

有一天他被发现了,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帮助波波,带他看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并鼓励他:“你能改变自己。”

最终,波波真的改变了自己。

故事不仅让孩子明白乱拿别人东西的坏处,也启发孩子在遇到像波波这样的小朋友时,要学会适度的包容,帮助小朋友渡过难关。

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6.骑车旅行记: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

“米莉茉莉”系列还有一个帮助孩子培养时间观念的故事——《骑车旅行记》,故事中不断重复:

“不要迟到,绝对不要迟到!”

很多小朋友听了以后,这句话就深深地印在他们的脑海里。

最近送月月上幼儿园时,她的口中还会时不时的冒出这句话来。

想让孩子改掉坏习惯,聪明的父母这样做……

和孩子一起听故事,就像和他手牵手到故事国去旅行,分享同一个充满温暖语言的快乐时光。

任何人都无法取代父母对孩子的影响,不管再忙,每晚睡前,都陪孩子听会儿渝姐讲的故事吧!

(来自:渝姐讲故事,关注听更多精彩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