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藏水入疆工程和万里长城哪个工程大?

龘146447698


没有想象的思维卫星能上天吗?中国高铁才发展十来年吧,三峡工程用了十年,那是他的工作面小施展不开,你知道中国有多少搞水电工程的公司及随硐开挖的施工公有多少吗?



你知道为什么南水北调西线工程迟迟没有开工?只有论证好了拿出最好的方案才能实施,支持王浩院土们的方案,4万个亿算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中国拿出4万亿救市,而且中国在搞工程上是世界一流的,怕什么搞这项伟大的红旗河工程,造福子孙呀。支持!王浩院士等科学家提出的红旗河方案,是有根据的,是可靠的。到施工之前还需堪测设计,国家不会盲目动工。有些人对這个方案还不太了解。比如説,都江堰工程,岷江是建了一个滚水埧,以提高水位,灌溉成都平原。

而雅鲁藏布江是高原河流,取水的水位有2558米,当然不修垻,可以自流。至於怒江、金沙江等,是国内河流,修几个拦河垻,完全没问题。這是造福千秋万代的伟大工程,也是改造自然的创举,我们应当极力支持。专家院士提出红旗河工程,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兵伟业!他们提出全程自流的方案,是经过多年的科学考察来设计出来的,虽不能说十分成熟,但起码是专业人士可行性方向!你和我们很多人一样,都是门外汉,既不懂水利,更谈不上实地考察,仅凭自己想当然就说三道四,你有什么资格!分段实施,连通大江大河科学调水,其中的功绩都无法想象!然后自然引水入疆,把大西北变成气候宜入人的宜居之地,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十年还是二十年有那么重要吗?


公职考试一点通


万里长城虽然工程浩大,但毕竟只是的险峻的山上修个比较长的墙,从长城的体量来看,长度万里,但宽度和高度并不算太高太宽,从工程技术来讲,长城有土墙和砖墙,一般根据地理条件就地取材,只是长城有的地方地形差点,运输困难,但还是人力可以克服的,所以才有了万里长城这一伟大建筑。

藏水入疆工程,从国家层面来说,从未有过这样的规划,其至连前期工作也没有那个部门组织开展。更多是一些民间人士或者个别水利专家个人行为。自媒体发展起来后,更多的网友也参与讨论,但仅仅是外行人士的兴趣,甚至还有一些毫无常识、盲目狂热的思维。

藏水能入疆固然很好,30多万平万公里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如果能引来淡水,总是一件好事。只是这样的好事要分析一下能不能做得来,有没有实际的可行性。

以目前流行的所谓“红旗河”工程来说,工程院院士、水利专家王浩说该工程总投资要4万亿人民币,总工期要10年。投入4万亿元是不是准确,我没有测算过。但要说工期10年,就明显是扯蛋了。最典型的是三峡工程,从1991年起,到2017年总算所有的工程基本结束,后期调试还在继续。比三峡小一点的水利工程如今正在开发的金沙江梯级电站,哪一个工期不在10年上下?这个王浩真得是水利专家吗?

就算按现在网上所说的“红旗河”方案,利用地型实现自流,那得建多少个拦河坝?首先要在雅鲁藏布江建一处高坝,然后通过隧道引到峡谷,必须在横断山脉建设一个又一个拦水坝,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青藏高原的山可不是东部海拨几百米的小山,那可是平均海拨4000--6000米的巨大山脉,整个青藏高原面积达到250万平方公里。关键是这些水坝的规模个个都不亚于金沙江梯级电站,10年内能全部完工?

再说到打隧道,要实现年引流水量600亿立方以上,有专家测量隧道的断面面积相当于当前标准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的五倍以上,这个工程量可不算少。再以青藏高原复杂的地质条件来看,施工中遇到的难题肯定不少。

新建的兰渝铁路有一段叫胡麻岭的隧道,总长13公里,打通用了8年,其中一段173米的流沙隧道用了6年才打通,难度可想而知。

目前网络上还有不少空有热情的喷子,整天叫嚷着要修藏水入疆工程。动不动就以国力强大,断了印度水源为由,大谈“红旗河”工程建设势在必行。还以各种例子说工程可行,简直就是可笑,国家多少高参和各级专家都不敢轻言藏水入疆,因为他们知道工程的难度,以现有的技术条件和经济实力,谈藏水入疆还为时过早。再说从战略意义来讲,藏水入疆暂时还不是那么必要。


华哥杂谈


冷静一下吧,吃大跃进的亏还少吗。话说起来容易。且不说可能会引起国际纠纷,也不说修那么多超高的的坝,有多大的风险。也不说几千公里缺氧高寒无人区将来的结冰的维护工作怎么做。而且冰从南到北化时间不同,会发洪水的。就像黄河的“凌汛”。还不说要花多少钱,水的成本能不能接受,到用水的地方,一方水比方说100元,用的起吗。还不说亚洲印度板块向北冲来经常引起地震。这里是超级地震区啊。这些年来这里地震就没停过。单单就说即便调水成功了,沙漠变绿洲,下面几亿人的生命寄托在这一条并不可靠的两条黄河的流量的天上的悬河上。万一地震坏了,下面的人怎么办?不会“人或为鱼鳖”吗?靠他喝水的受水区那么多人岂不是要渴死?!!人定胜天?其实人是胜不了天的。调水会引起的生态环境的变化,将来的问题谁也说不清。不经过慎重考虑,经过各种大量实验取得结果,不能轻易决定


手机用户52207958935


昨天有人用“红旗河工程”来反驳,那么我就在后半部分介绍下“红旗河工程”,这存在于网络上流传的伟大工程!下图是传说中的红旗河工程。水利部已经辟谣这是民间人士利用业余时间制作完成的,水利部并无此计划!


如果是藏水入疆的话,那么就要从平均海拔6000米的青藏高原,计划通过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香日德河、格尔木河、那仁郭勒河、铁木里克河和米兰河流域的各水系的水资源形成水网,调度和配置水网水资源的水利水电工程。 这个计划在理论上就可行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具有可行性。 在平均6000米的海拔施工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难题。

中国的万里长城,虽然说在那个时代,主要是靠人力进行,但是它的平均海拔没有超过一千米。而且万里长城的修建经历了多个朝代,燕国也修过长城明代也修过。万里长城有几吨重的石块,但绝大部分都是人能抬动的砖石,否则也不会有游客偷长城的砖!


想到就有水利方面的可行性、对生态的影响、外交和地缘政治方面的影响、国内的政经布局之类的影响,不但要摆平资金问题,还要摆平国际问题!

这样一个工程,地质条件上就已经被制约了!大家应该知道修青藏铁路的难度?

再说“红旗河工程”,红旗河工程是存在于网络上,而且在百度百科里都有!网络上盛传的红旗河工程全长1万多公里,并且讲的有板有眼!





雅鲁藏布江位于雅鲁藏布大峡谷的谷底,引水出来就等于要切开青藏高原,挖出来一条深度平均为2000多米,宽至少0.3公里宽的河道。雅鲁藏布大峡谷平均深度为2268米,最深深度为6009米;像葛优说的要炸开喜马拉雅山,引入印度洋季风。



沿途的水蒸发量、生态保护、居民安置等一系列工作都要想考虑,其投入量远远高于南水北调工程。


网络上流传的视频也是民间某公司制作,打着国家旗号宣传自己,视频东抄抄西抄抄,不考虑造价成本,不考虑移民,不考虑生态……

即使如此,中南半岛都快吓尿了!紧急询问,外交部和水利部联合发布声明:国家并无此计划!这样的工程一定要考虑国际影响,毕竟这几条河流下游到中南半岛。


澜沧江也是如此!

对于这个民间战略家们搞得这个大工程,你们怎么看!


嘟嘟读读


无痴的人提脑残的问题!藏水入疆?一个连天方夜谭都不可想像的工程。试想,仅我国一个南水北调(含东、中、西3条线),其调水规模也只所谓“藏水入疆”的零头,工程量更只所谓“藏水入疆”零头的零头,却欲投入数千亿元,工期也需数十年。你说所谓的”藏水东调”工程,且不谈能不能建,但投资是南水北调的上千倍,工程量是南水北调的上万倍,到时国家早就破产了,还能有效益???


yushaoyao


经常看到网友将藏水入疆工程与万里长城相提并论,说一旦兴建的话将是和万里长城一样伟大的工程。其实如果从工程量方面来说,藏水入疆的工程量和施工难度至少要比修建万里长城大一百倍。虽然长城在我国历史上断断续续的修建了两千多年,然而如果现在修建同样大的一条长城的话,长城沿线各地方发动民间力量一起施工,不出1月就可以把长城建好,然而如果以同样的方法来修建红旗河的话,没有三到五年时间恐怕拿不下来,而且在施工难度方面,长城和红旗河也是没法相提并论的。



从人类历史上来看,万里长城这个工程的工程量要比埃及金字塔以及空中花园什么的大多了,可以说是古代世界最大的工程,其从战国时期开始修建,到明朝又一次大修,前前后后断断续续修了两千年,形成了长达13000多里的规模,然而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万里长城的工程技术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在崇山峻岭或者其他险要的地方用石块儿、砖块、泥土、木头等筑起一道城墙一样的防御体,兼有阻挡游牧民族侵扰和战争预警的作用,从长城的工程和技术方面来看,古人依靠古代的科学技术和人力就能够完成它,然而藏水入疆工程若依靠古代的技术和人力,即使投入上百倍的人力物力基本也是搞不定的。



红旗河长达6188公里,比长城的长度也少不了多少,要修建它的话就要挖通很多大山,建造很多隧道,筑造很多大坝,修筑很多长堤。其实不用讲别的,单就在山体之间打隧道这一点古人就做不到,他们虽然也能想办法在山体之间挖洞,但是他们无法避免塌方,如果突然涌水或者泥石流等就更没办法了,不像现在的技术依靠大型盾构机可以边打隧道边加固,隧道挖通的时候也已经建成了,基本不会出现塌方现象,因此对古人来说,红旗河工程难度和工程量都是难以想象的。



我们不妨再来比较一下两者的建造意义。我国古人修建万里长城是用它来预警和阻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的,虽然历史上万里长城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并未从根本上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犯,当中原地区政权动荡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很容易就能突破长城烧杀抢掠,而在中原王朝强大和安定的时候,所依靠的的也从来不是长城预警和阻挡作用,而是强大的国力和强大的军队。

比如,虽然秦朝修建了长城,但是让匈奴不敢南下牧马的却是蒙恬将军带领10万将士的主动出击,把匈奴人打得向北退却千余里,15年中不敢犯边,而汉朝初年虽然有着万里长城的保护,但是匈奴仍然越过了长城,还把汉高祖的大军包围在了平城,汉朝差一点就此灭亡,所以汉朝的统治者就认识到长城并不靠谱,之后汉朝开始努力发展国力和进行强军建设,经过了文景之治的积累,终于在汉武帝的时候发动了对匈奴的三大战役,将匈奴人彻底打垮,迫使匈奴远遁漠北,所以历史上长城起到的防御作用是有限的,还不如它对北方民族扰边的预警作用来的实际一些。因此汉朝、唐朝和清朝等朝代从来都没有把长城当成回事儿。



那么红旗河有什么现实的作用和意义呢?其实它关系到了我国西部发展的长远战略制定,我们知道,我国西部有着广袤的国土面积,甚至比东部地区更加广大,我们也知道适宜居住的生态环境中一定少不了水,然而我国西北地区却太过于干旱了,漫漫黄沙一眼看不到边,没有水,所有的西部开发计划都只是纸上谈兵,有了水,很多的开发计划都将切实可行!所以水是开发西部的根本。


而以红旗河为代表的藏水入疆工程的目的也很清楚,就是给我国西部的干旱地区补水嘛!一旦建成,它将能给我国西北地区带来年径流量600亿立方米的水,直接的效益是这条河制造出来的大面积绿洲和良田森林等将增加20余万平方公里的绿洲面积,相当于两个江苏省了,如今的江苏省有8000万人口,创造着8万亿以上的年gdp,西北地区如果增加两个江苏省的宜居地带,发展潜力将会大很多!

其实这条河的好处还不止是这些,它不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情况,还能改变西北和北方地区的干旱气候,增加北方地区的降雨量,使气候更加温暖湿润,所以实际上它可以造福我国西北和北方两片地区。


因此,无论从工程施工量方面,还是从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上来说,红旗河都是比长城更加伟大更加有价值的工程。


科普大世界


万里长城建筑人马规模是万里长城人马多,一藏水引入新疆人数少,但是造价不可估量,技术难度,工程危险性比万里长城难一万倍


用户7803996181088


要论哪个工程大,毫无疑问是藏水入疆工程更大。万里长城这个工程虽然也很大,但是古人依靠古代的科学技术和人力就能够完成,然而藏水入疆工程若依靠古代的技术和人力将是难以想象的。


万里长城从战国时期开始修建,到明朝又一次大修,前前后后断断续续修了几千年,形成了长达13000多里的规模,然而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万里长城的工程技术还是比较简单的,就是在崇山峻岭或者其他险要的地方用石块儿、砖块、泥土、木头等筑起一道墙,用它来预警和阻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等,历史上万里长城虽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并未从根本上阻挡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地区的侵犯,在中原地区政权动荡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很容易就能突破长城进入中原,而在中原王朝强大和安定的时候,靠的也从来不是长城,而是强大的国力和强大的军队。


比如秦汉时期,秦始皇修建了长城,然而秦始皇一死天下一乱,北方的匈奴就越过了长城窥视中原,汉高祖率大军征讨匈奴的时候,差点儿被他们在平城消灭掉,之后的汉朝就没有再指望长城来阻挡匈奴,而是努力发展国力和军事力量,经过文景之治的养精蓄锐,到了汉武帝时期,发动了对匈奴的三大战役,将匈奴人彻底打垮,以致匈奴只好远遁于漠北,两汉时期的强大,靠的从来都是军事力量的强大,唐朝时期也是如此,汉朝和唐朝从来都没有把长城当成回事儿。

我们再看看以红旗和为代表的藏水入疆工程,它的起点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处,然后向东穿越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黄河等世界知名的大河,长达6100多公里,即12000多里,比长城的长度也少不了多少,但是它的工程技术可不只是要砌墙,而是要挖通很多大山,建造很多隧道,筑造很多大坝,修建很多长堤,才能将水自然引流到内蒙古沙漠和新疆塔里木盆地,这别说是在古代,在100年前都是难以想象的。所以单从工程上来讲,藏水入疆工程比万里长城的工程要大得多。


在从意义上来说,那么藏水入疆工程,则要比万里长城更伟大了,藏水入疆工程是开发自然的伟大创造,它将大大有利于我们中国人,同时它也是对全人类的一个贡献,一单这个工程建造完成,那么它给北方地区带来年径流量600亿立方米的水,这将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我国北方地区缺水的情况,并且改变西北和北方地区的干旱气候,增加北方地区的降雨量,使气候更加温暖湿润,而且他制造出来的大面积绿洲和良田森林等,也将使得我国西北和北方很多地区气候宜人,适合人类生存居住,保守估计将增加20余万平方公里的绿洲面积,可以养活两亿人,如果水量更多的话,那么养活的人口数量将更多。


人类的方向


《中华民族历史的符号和中华民族崛起的丰碑》

藏水入疆工程和万里长城没有可比性。



生产力不在一个水平上,如果秦始皇时代,藏水入疆工程是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提上基建桌面上的,在秦始皇时代西藏很多地方都是人迹不到的地方,就是西藏稍微”低洼”的地方人口密度也是非常稀少的。而新疆的宜居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也和内地不在一个水平上。

如果用修长城的方法挖掘藏水入疆工程是绝对不可能的,愚公移山连传说都不是,愚公移山只是神话性质的文学作品。横断山脉穿越或者砍断在今天不再是天方夜谭,在秦始皇时代只能是痴人说梦。

万里长城和藏水入疆工程都是民族生存需要的工程。当人类体力时代,人类对大自然的”造化”能力只能是彻底匍匐在大自然的屏障下,人类之间的争夺主要是对人和人的成果的争夺,而现代社会的生产力方式是脑力时代,人类之间的争夺主要是智慧和智慧之上对整个大自然的认识并在认识基础上利用自然规律对大自然的改造和自然规律的生产力化,上天入海,将来对陆地山峰高原盆地的改造,对沙漠戈壁等等不毛之地的改造绿化甚至农田化都是一个必然的道路,也不再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无奈感叹。



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一个历史的符号,而藏水入疆工程是中华民族崛起的丰碑。


中原水之岸


先说万里长城吧,万里长城是世界的奇迹,在当时生产力和交通相当不发达的时期,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用智慧和劳动建造了这座伟大的长城,这是一项伟大的旷世工程,消耗了很多的财力物力,当时的主要国家在边境线修建,后来秦国统一,连接了这些断断续续的城墙,最后完成了这项工程。修建的时间跨度很长,也耗费了不少的国家财力。不论是从建造难度还是从当时的水平来看,这项工程无疑是伟大的。

再来说藏水入疆,首先,新疆和西藏地处青藏高原,有大山阻隔,总体的自然条件和万里长城的自然条件作对比的话,藏水入疆工程会有天然的施工条件限制,首先是高原反应,一些现代工具和人员承受不住。再者是自然土层和山脉的复杂性,也给施工带来很大的限制。

万里长城的主要目的是为保护边境,安定政局,有利于国家人民的伟大工程。藏水入疆也是为了解决新疆地区的干旱,为了改善当地的民生,这也是利民的工程。但从建造的难度说,藏水入疆的难度不亚于万里长城的修建(当时水平),藏水入疆要跨越大山脉,山脉不仅长且宽,而且地处高原,所以施工起来有难度。建造的时间也要花费挺久的。得益于今天的技术和人力财力,建造只是时间的问题,难度来说,两者不是很能比较的出来,历史条件不同,社会因素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