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中國古代沒有漢語拼音他們是怎麼識字的?

默沫10


漢字拼音出現在近代,它極大的促進了的漢字的發展和傳播,是我們學習認識漢字的基礎。而古人沒有拼音是怎樣學習認識漢字的呢?我們從東漢許慎的鉅著《說文解字》說起。



《說文解字》收錄了9300多個漢字,另有異體字1100多個。總共上萬字,幾乎奠定了所有漢字的字義、讀音和來源。《說文解字》在注音時使用的方法就有讀若法和直注法。讀若法簡單講就是從漢字創造理念出發,形身形義,取文字的一個偏旁或部首作為文字的讀音。也就是形容我們認字的那句俗語“中國人生的奸,認字認半邊”的來源。如《說文解字》標註坪字:從土從平,平亦聲。意思就是平是坪的讀音。另一個直注法就是直接用一個漢字標註來標註讀音,如翁同龢的龢字,《說文解字》是這樣標註讀音的:從龠,禾聲,讀與和同。

到了隋代,出現了中國歷史第一本韻書《切韻》,它使用的方法就是古人認字最主要的方法——反切法。韻即拼音的意思。反切法簡單講就是取一個字的聲母,取另一個字的韻母快讀,就產生標註的字讀音。如當字,取都的聲母d,取郎的韻母ang,相拼就產生當的讀音。那麼有人就問了,為什麼你要取都做聲母,郎做韻母呢?這是因為在《切韻》裡面,聲部和韻部已經明確確定了,它就是這麼規定的。另外《切韻》雖然出現在隋代,反切法在三國時就已經出現了。有了《切韻》,漢字取得了極大的發展,隨後出現唐詩高峰,《切韻》是基礎。而現代的漢字拼音是由大學問家吳玉章推動的,真是一個偉大的創造。


鐵馬冰河戍輪臺



太專業的題,中文專業畢業生簡單解答一下吧!

現代漢語拼音,是現代的,漢語拼音方案是新中國成立後頒佈的。

古代當然沒有漢語拼音。

古代,如同今天,仍存在各地方言,更沒有普通話,如何統一漢字發音,以利文化交流呢。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古代人先後採用:

直音法,以同音字互注,鷹=英,冬=東等。

讀若法,沒有同音字,用近音字,如芨,讀若急等。

還有“讀為法”、“叶音法”等。

後來,古代人發明更科學的漢字注音法,稱為“反切法”的漢語拼音。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百多年前,中華民國時期,又發明了“國語注音符號”,用於漢語注音,正式的稱呼是“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以國學大師章太炎發明的“記音符號”為藍本,修訂後,經教育部審定全國推廣。

現在,我們在現代漢語拼音方案中還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z山海


當今世界的流通文字中,除了中、日的漢字以外,其它的都是表音文字。表音文字的特點是,字母數量有限,如果你知道每個字母的發音和拼讀規律,基本上可以把一個單詞讀出來。但是漢字是表意文字,除了部分形聲字體現表音屬性之外,大部分漢字是不能表音的。因此,古今中外的人在學習漢字的時候,就要想一些辦法來標註讀音。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漢字注音的歷史。



古代注音

從甲骨文到小篆,漢字都在一定程度上象形,看到這個字可以很容易地知道它是什麼意思,自然也能知道它的讀音。秦始皇時期,為了刻寫方便出現了隸書,漢字的字形結構發生了巨大變化,很難看出象形的元素。到了漢代,帝國逐漸強盛,漢字的學習者也在增加,不僅僅侷限在皇族貴族。於是,產生了最古老的漢字注音法——直音法。

【直音法】

在“直音法”之前,就有一種對漢字粗略注音的方法,叫“讀若法”。“讀若法”最早出現在東漢許慎的《說文解字》。它有一個缺點,“讀若”即“讀音類似”,而不是“讀音相同”,也就是說這種方法注音並不準確。在《說文解字》中,“讀若法”只用來標註那些生僻的、不常用的漢字。

東漢末年產生了“直音法”,也就是用讀音完全相同的另一個字表示這個字的讀音。相比於“讀若法”,“直音法”是一種進步,因為它是真正意義上對漢字讀音的標註。但也有缺點,有些讀音只對應一個漢字,比如“命”,“死”,就沒法使用直音法。中國漢字的音節特別多,加上音調就更多。至少每一種音掌握一個常用字,才能使用直音法。


【反切法】

“反切法”的起源有很大爭議,一般認為起源於漢末,完善於隋唐。從隋唐時期的《切韻》,以及宋代的《廣韻》《說文解字注》,到《康熙字典》,都在用這種“反切法”為漢字注音。所謂“反切法”,就是找兩個漢字,把它們的讀音一刀切兩半,一個取聲母,一個取韻母和音調,拼在一起,就是目標漢字的讀音。比如,在《康熙字典》中,“玄”字就是“穴員切”。



這種方法比“直音法”更科學,只需要瞭解漢字有多少個聲母、多少個韻母(加音調),就能拼出所有漢字。但也有缺陷:一方面音調和韻母沒有完全分離,另一方面對於有些讀音複雜的漢字,這一刀切在什麼地方,並沒有一個確定的方案。比如,“穴”和“員”,即可以切出“玄”,還可以切出“賢”。有一些字的爭議是比較大的。

【小兒經】

公元7世紀中期(中國唐代),阿拉伯伊斯蘭文明崛起。不少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來到中國(以西北地區為主)傳教,很多漢人從那時起被同化,成為現在的“回民”。這些“被同化者”的孩子從小接受伊斯蘭文明的教育,學習阿拉伯文字和古蘭經。阿拉伯文成了當時對中國影響第二大的字母文字,僅次於梵文。

阿拉伯文是字母文字,可以用來標註漢字的讀音,幫助“回民”的小孩子學習漢字,成為最早基於外文字母的“漢語拼音”。由於主要是小孩子在用,因此也叫“小兒經”。後來很多不識字的“回民”也使用“小兒經”來書寫自己的語言。“小兒經”成型時間較早,而且主要用來標註漢字的“西北方言”讀音,在推廣普通話和漢語拼音的現代逐漸走向衰落。



近代拼音

【威翟式拼音】

威翟式拼音(Wade-Giles romanization,也叫威妥瑪式拼音),是1867年,由英國學者Thomas Wade(1871年任英駐華大使)創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羅馬字母表達漢字(普通話)讀音的系統。1892年,英國對華外交家Herbert Allen Giles對這套拼音做了略微改動,使其更加完善,並以此為基礎編寫了世界上第一套對漢字進行注音的漢英百科字典。

威翟式拼音在國際上十分流行,其地位僅次於我們目前使用的“漢語拼音”。國際社會在接受“漢語拼音”之前,一直使用威翟式拼音書寫中國重要人物的名字,比如“Mao Tse-tung”。中國臺灣,新加坡的華人目前也在使用這套拼音。(臺灣是三拼共用,後面我們會介紹。)威翟式拼音最大的特點是,用'來表示送氣音。比如,“t”代表“d”,“t'”代表“t”,字母“d”在威翟式拼音中不存在。究其原因,可能是作者考慮到中國人在發“d”音的時候,聲帶不會振動。但事實上,從發音效果來看,還是使用字母“d”更準確一些。

【注音符號】

“注音符號”(ㄅㄆㄇㄈ)最早是章太炎先生按照“反切”的原則創造的記音符號,用漢字本身或一部分作為聲母或韻母,拼在一起為漢字標音。北洋政府教育部以此為基礎,1912年通過這套注音方案,1918年正式使用。

“注音符號”是近代漢語各種拼音中,唯一沒有使用外文元素的拼音方案,所有的字符都是漢字的衍生。比如“ㄅ”這個符號,就是“包”的一部分,在注音符號中表示“b”音。“ㄠ”和“么”(yao)相同,這裡代表它的韻母“ao”。這套方案優點是可以更準確地表示每一個聲母和韻母,而且基於漢字,對初學者而言更容易,不用再單獨學習外語字母。目前中國臺灣仍在使用這套方案為國語(普通話)和臺語(閩南話)注音。中國大陸1958年的“漢語拼音”取代了這套“注音符號”,但《新華字典》上仍保留了這套符號,與“漢語拼音”同時使用。

【國語羅馬字】

“國語羅馬字”是中國人自己的第一套拉丁字母拼音方案,最早由趙元任提出,包括林語堂在內的學者們共同制定,於1928年正式使用。它的特點是,用不同的字母組合表示普通話四個音調,而不用音調符號。比如,“an”這個音,本身“an”表示一聲,“arn”表示二聲,“aan”表示三聲,“ann”表示四聲。如此,可以消除漢語聲調的煩惱。比如“山西”和“陝西”,用漢語拼音轉寫就完全相同,所以參考這套“國語羅馬字”,用“shaan”表示三聲的“陝”,來區別這兩個省。也正是如此,這套拼音學習來很麻煩,每個韻母要學四種寫法,規律還不統一。因此,遠不及“威翟式拼音”流行,在大陸被1958年所創立的“漢語拼音”取代,在臺灣於1986年被另一套“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所取代。

【耶魯拼音】

“耶魯拼音”(Yale romanization of Mandarin)是1943年美國軍方委託耶魯大學漢學家喬治肯尼迪編制的一套拼音方案,對將要去中國參加抗日戰爭的美國士兵進行短期漢語培訓(地點就在耶魯大學)。二戰結束以後,耶魯拼音就成了美國人學習漢語普通話的輔助工具。直到1982年,隨著“漢語拼音”成為國際標準,耶魯拼音就很少被使用了。耶魯拼音也被用於拼讀漢字的粵語發音,使用比較廣泛。

現代拼音

【漢語拼音】

(本文之後所提到的所有“漢語拼音”,都是我們目前所使用的漢語拼音。)1950年,周有光先生帶領他的團隊,在1928年的“國語羅馬字”方案的基礎上加以修改,並於1958年正式發表。周先生是一位語言學家,曾留學日本,二戰後在紐約和倫敦都工作過。新中國成立後,回國在復旦大學教書。2017年1月14日,周先生離世,享年112歲,是位相當長壽的老人。

周先生的這套拼音方案在國內外認可度極高。無論是中國小孩子學習漢字,還是老外學中文,抑或是中國的人名地名轉寫成拉丁文字,都離不開這套拼音。1982年,這套拼音成為國際標準。周氏漢語拼音方案的優點是,拼寫簡單,同樣的讀音,周氏漢語拼音通常會比其它拼音少用一個字母。而且除了“ü”之外,幾乎用不到輔助符號,與拉丁字母的吻合度較高。缺點是“j q x”三個字母莫名其妙地發出了“雞 七 西”的音,而且個人認為“yi wu wo”這類讀音聲母和韻母有重複,可以進一步簡化。

【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與【通用拼音】

由於“國語羅馬字”四聲調韻母系統較複雜,大陸1958年推出了“漢語拼音”,臺灣地區在1986年1月28日推出了“國語羅馬字”的替代版本。它參照“國語羅馬字”的一聲部分,做了少許改動。由於和“注音符號”(ㄅㄆㄇㄈ)並行使用,這套拼音方案被稱為“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注音符號”被稱為“國語注音符號第一式”。再加上民間習慣使用的“威翟式拼音”,形成普通話“三拼共用”的現狀。

“通用拼音”是“國語注音符號第二式”的衍生產品,於2002年被臺灣教育部採納,並取代後者。但這套拼音使用時間不長,2008年9月16日,臺灣正式採用“漢語拼音”作為普通話官方拼音。“通用拼音”成了過渡產物,而事實上,它與“漢語拼音”也是極其相似的,不同之處極少。

【西里爾拼音方案】

建國以後,我國受蘇聯影響,有一段時間曾試圖出臺一套西裡爾字母(也叫斯拉夫字母或俄語字母)拼音方案。這套拼音方案,不僅僅是為了標音和輸入,而是為了取代漢字成為漢語的書寫系統。後來中蘇交惡,這套方案還沒落實就擱淺了。

由於沒有官方版本,西里爾拼音方案的民間版本甚多,難辨真假。雖然我們不使用它,但很多中國的人名地名需要用西裡爾字母轉寫,在俄語這樣的語言中使用。俄語有一套轉寫方案,也比較簡單。比如,“guai”這個拼音,轉寫成“гуай”,都是一一對應的,懂俄語的朋友應該很熟悉。其它斯拉夫語族語言的轉寫方案也都類似,只是幾個字母發生變化而已。

方言拼音

很多方言都有過自己的拼音方案,主要是西方傳教士在中國傳教的時候,為了轉寫當地方言所編寫。中國大陸的很多方言由於歷史上沒有官方的拉丁化方案,加上推廣普通話對方言造成的衝擊,大部分方言已不再去考慮“拼音化”。

【粵語拼音】

粵語是除普通話以外,拼音系統最完善的方言。早在殖民時代,英屬香港和葡屬澳門就各自有一套拼寫當地粵語的拼音方案。1958年正式投入使用的“耶魯粵語拼音”相當流行,尤其是國外講粵語的華人和學習粵語的老外大部分都在使用這套拼音方案,直至今日。

1960年,廣東省教育部門一口氣出臺了四套拼音方案,分別是“廣州話拼音方案”,“潮州話拼音方案”,“梅縣話(客家話)拼音方案”和“海南話拼音方案”。很可惜,除了“潮州話拼音方案”之外,其它三個都沒有廣泛應用。尤其是當1993年香港語言學會頒佈了這套粵語拼音(“粵拼”)之後,全國的粵語使用者都改用這套拼音方案。事實上,國內通用的“粵拼”和國外通用的“耶魯粵語拼音”差別並不大,只有三個聲母和三個韻母不一樣。

【閩南語拼音】

剛才我們介紹過的“注音符號”(ㄅㄆㄇㄈ),在大陸只存在於字典中,在臺灣仍是官方承認的普通話拼音之一。此外,這套“注音符號”還被用來拼寫“臺語”,也就是臺灣閩南話,只不過增加、減少了一些字母,來對應閩南語和普通話的差別。

除了“注音符號”以外,臺灣教育部2006年推出了一套“臺灣閩南話羅馬字拼音方案”,簡稱“臺羅拼音”,取代之前使用的羅馬字拼音方案,作為官方閩南語拼音,用來拼讀閩南語漢字,一直沿用至今。

總結

中國方言很多,從古至今的“拼音方案”也不少。這些拼音方案都是平等的,沒有熟好熟差之分,都是輔助學習漢語的工具。相比之下,還是學好我們的語言和文字更重要。雖然“漢語拼音”、“粵拼”這類方案是目前最廣泛使用的,但都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先人對漢字注音的貢獻不可忽視。


方玄靈


這個問題太專業了一點,要說起來也非常的複雜,這樣吧,筆者就班門弄斧,叨咕幾句,算是簡單科普一下吧。

古代學字,對於讀音的學習,從漢到清,其實是一直摸索著不同的方法的,大致經歷了幾個階段,分別是直音法、注音法,反切法,最後,才到了拼音法。



下面一個一個簡單說明一下:

直音法,很直白的意思:就是用一個白字,代替一個生僻字的讀音,比如《說文解字》裡面,經常看到:財,音才。或者,拾,音十。就是用一個大家都知道的字,來代替不常見的字。

但是,這種方法也有侷限性,比如才俊的俊字,或者丟棄的丟字,你說你拿什麼直音?

於是,第二種方法,注音法,出現了。

在《康熙字典》裡面,我們就開始用注音法。如,刀,到平聲。

啥意思?我們古代,就已經知道,每一個字,都分為四個聲調:平,上,去,入。所以,我們不認識,刀字。就拿到字,換個聲調。入聲改平聲。



當然,這種注音法,侷限性也很大,羌字,你咋注音?

於是,最後,最接近拼音的反切法,出現了。

怎麼反切?就是拿兩個字切,頭一個字,切聲母,後一個字,切韻母。

說,麻煩,上一個字!羌,錢央切。就是,錢字的“qi”,和央字的“ang”,合起來,就是“qiang”字的讀音了。

可以說,到反切法時,已經非常接近如今的拼音註釋了,到了明代,西方文化與中國融合,逐漸開始演變,最後,才採用瞭如今的拼音法。



好啦,歡迎小夥伴留言討論,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文人草堂。

文人草堂,平民閒話,篇篇精選。


文人草堂



我國的漢字古老又神奇,自倉頡造字以來一直流傳,沒有像其他文明的文字一樣出現斷流或者滅亡。我國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很多字即使不認識,通過字形也能猜出點意思,再加上中國人見到不認識的字讀半邊,很多沒見過的字也能讀個八九不離十。但這種方法無法滿足認字的需要,因為古老的漢字沒法像拼音文字那樣,可以通過文字符號本身直接表示出正確的讀音。而現在我們小學認字啟蒙階段學習的漢語拼音是建國後1958年才頒佈的認字標註工具。那麼幾千年來古人是如何認字的呢?下面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常見的方法。



1.口口相傳

這也許是最古老和最常用的辦法了,我們剛回說話的時候爸爸媽媽會用這種簡單直接的方式告訴我們各種字的讀法,古人也是如此,由先生開蒙授課,老師讀一句,學生跟著讀一句,日積月累,字就大都認識了。


2.以字注字

這個很好理解,就是用一個簡單常見的漢字來標註另一個漢字的讀音。其中也細分為“讀若法”、“讀為法”和“直音法”,例如“肇”注“兆”、“義讀為儀”、“儡讀若雷”。

3.反切法

這個你可以理解成兩個漢字的“雙拼”,其使用方法就是用一個漢字的“聲”和另一個漢字的“韻”和“調”來組合注字讀音的方法。像《廣韻》《說文解字》、《康熙字典》之類的古代字典大都採用這種的標註方式。給大家舉個例子:緩,胡管切(《廣韻》),通俗點講就是取“胡”字的聲母“h”,取“管”的韻母“uan”,然後再加上聲調,就合成了“胡”字的讀音“huan”。



好史不死


特別簡單的常用字,就靠口口相傳。別的國家難以做到,但是中國幾千年來,人文沒有過斷檔,所以可以使用這種辦法。

至於更多的字,雖然中國古代沒有嚴格意義上的拼音,但是還是有辦法的。

一是同音字,就是用一個漢字來注另一個漢字的讀音方法,稱為“讀若”、“讀為”。

儡,相敗也,……讀若雷。(《說文解字》)

父義和(《文侯之命》),鄭玄注:“義讀為儀。”

“肇”注“兆” 。(《爾雅》)  

二是反切法,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簡單解釋,就是用兩個認識會念的字,取第一個的聲母,取第二個的韻母,拼合起來讀。反切法是中國古代影響最大、流傳最久的一種雙拼制注音法。

如:

器,去冀切。

敖,五勞切。

緩,胡管切。

矣,於紀切。

在中國古代,外族人學漢字,就是用這種辦法,這也可以說是最早的拼音。


純鈞LHGR


現在我們入學的第一步就是學習漢語拼單,所使用的一套漢語拼音,是共和國成立後由政府制定了“漢語拼音方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漢字“拉丁化”方案,於1955年至1957文字改革時被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研究制定的,主要用於漢語普通話讀音的標註,作為漢字普通化的一種音票。中國古代是沒有漢語拼音的他們是怎麼識字的呢?

古人要認識漢字讀出漢字只好用漢字注音,這樣便產生了不同的注音方試,首先是直音法,直音法盛於漢代,例如“材,才聲”意思是說“材”這個字的讀音應該讀成“才”直音法簡單易懂,有時也會出現某個漢字沒有同意字的情況,有時候這個字雖然有直音,但是那些注直音的漢字比被注音的字更難懂,還有一種注音法跟直音法相似用同音不同調的字來注音,這種注音方法比直音法進步,但是由於需要改變音調才能讀出字音,所以不是很方便。

在東漢至明清一千多年時間裡還有一種音法對漢字標音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反切法。反切是古人在“直音”、“讀若”之後創制的一種注音方稱“反”、“切”、“翻”、“反語”等。反切的基本規則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反切在漢代已經發展成熟,反切法比直音法有進步但還是有缺陷,反切上下都有多餘的成分,拼合時有一定障礙;上下字用的字過多,使用的人難於掌握;有些窄韻,不得不偶爾借用其他韻的字作反切下字,造成切音不準確的弊病。

但是無論怎樣,用漢字注音都會帶有侷限性,在明朝以後中國開始出現了用字母注音的方法,是在中國傳教的西方傳教士發明的。最早是根據拉丁文發明的二十六個聲母和四十四個韻母的拼音方案發明的,也引發了以後幾百年用字母拼音的潮流。所以古人即使沒有漢語拼音,先人們的智慧還是讓我們敬佩的。


麻花小張


在古代,雖說沒有漢語拼音,但是富有創造力的我國古代人民還是創造出了一些方法用來學習漢字,而這其中常用的主要有兩種,分別是“反切法”和“直音法”。



聽到這可能會有人一臉茫然,那到底什麼是“反切法”、什麼是“直音法”呢?下面聽我細細道來。

一、反切法:

光聽名字還真想不出來這是啥。反切法就是用兩個字來給另一個字進行注音音。它是對漢字字音結構的一種分析方法。前面的字稱為反切上字,在注音時取它的聲母;而後面的為反切下字,在注音時取它的韻母和聲調。因為古代使用的是直行的書寫方式,因此上字是指前面的字,下字是指後面的字。而後再將取出來的聲母、韻母、聲調組合後就是新的漢字的讀音。說到這可能還是不甚清楚,我們通過例子來看一下。

例如要給“鹿”字注音,就是“鹿,糧木切。”意思是 ,用“糧”的聲母“l”跟“木”的韻母“u”及聲調(去聲)結合,這樣得出的“lu”加上聲調(去聲)後就是“鹿”的讀音。

二、直音法:顧名思義,這種方法就是用一個認識的字直接去給另一個與它同音的字注音。

例如說“燚”,這個字大部分人都不認識,在注音的時候呢,就可以用大家都認識的“義”去給它注音,即:燚,音義。那麼不認識的人看到了以後也就會明白這個字讀“yi”,聲音是去聲了。

一家之言,出錯之處,望請指正,不勝感激!


聽戲聽戲


在中國古代,由於沒有拼音字母,所以古人要 認識漢字 、讀出漢字,只好用漢字來注音。這樣便先後產生了一些不同的注音方式。一,是直音法源於漢代,又稱反切法,又稱反音法。二,注音法與直音法很相似,同音不同調的字來注音。二,是反切法是二個字拼出一個讀音。反切法源於漢代乃至清代經歷長達1000多年曆史。還有反直音法,反切直學法源於西域古人研究。上述三種方法是在沒拼音的前提下采用方法來認識漢字的。




劉繼壽347


中國古代採用漢字記音,主要有直音法和反切法。

1、直音法是用一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如:“X,音Y”,如果沒有遇到同音字的情況,就無法注音,

2、針對此情況,就出現了後來用兩個漢字給另一個漢字注音,這種注音方法叫反切法。反切上字的聲母和反切下字韻母和聲調。如:“魯,郎古切”。

3、發展到近現代就出現了,如:五四運動前後的“注音符號”(最早稱為注音字母)來記音;以及後期的用羅馬字母來給漢字注音和記錄漢語,現在用《漢語拼音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