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为什么农村种田的人越来越少?

魅影Gy


看的出题主也是位注意观察生活、爱生活的人。确实如题主所说,本人也生活在农村,对农村种田越来越少这一现象也是深有感触。个人来看原因有很多,但是,个人觉得也不难理解这一现象。归根结底还是农村收益低下,并且当下收入途径增多。下面就简要来分析一下。

农民种植收益低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农民宁愿土地撂荒也不愿意耕种,这是为何?各位看官不要觉得奇怪,或者本人瞎说,这确实是事实,前些年去北京初春乘火车,透过车窗就发现,火车两边的田地出现很多撂荒。而在湖南、湖北等油菜冬油菜种植主产区也在冬季出现了大面积的土地撂荒。

在我国北方冬季的主产粮食作物大多数为小麦,而南方区域多数种植油菜,比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四川等地。其实选择撂荒也是很多农民迫不得己的选择,因为种植收益却是很低。

现今很多农民朋友选择外出打工赚钱,其中青壮年劳动力以及中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看家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妇女小孩老人,劳动能力偏弱。而在秋种农忙时节,如果打工回家务农,因为休假而损失工资不说,部分工厂还会克扣工资。现在在外打工的青年,随随便便一天的工资也要有150-200的工资。而回家务农这一趟下来,抛出路上耽搁的时间,在家干活的时间也要有两三天。这样下来损失的工资及路费怎么也得在500元以上了。

反过来我们看一下,种植的收益又有多少呢?现在农民人多地少,每家每户不过四五亩的耕地,单就种植小麦或者油菜来说,每亩的收益能有三四百就不错了。对于大多数田地较少的农户来说就更加划不来了,加上中耕施肥浇水等再次回家照顾,这样下来农田的收入相比打工的误工费来说就更加的划不来了。因此我认为,对于很多田地较少的农户弃耕行为也表示理解。

种地已经不再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改革开放以来,沿海城市发展飞速发展,而对于内地的很多年轻人来说多了一条致富之路,外出打工!在过去,田地可以说是农民的命根,所有或者说绝大部分收入来自于种田。但是不得不说种地所取得的收益增长速度和我国的物价增速真的不太成比例。农民收益增加了是没错,但是农民依靠种地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却并未增长太多,应该说增收的大部分来自于打工或者其他途径。不得不说,务农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同农民所付出的劳动力不成比例。这也是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的一大原因。

为此,我国在2004年取消了农业税,并且增加了农业种植补贴等项目。这一系列的政策性举措也是希望能够切实增加农民利益,刺激农民种粮积极性,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但是不得不说的是,虽然补贴所有增加但是近两年在物价上涨的大背景下,粮价却在下滑,不得不说,这样的情况下显然是无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那么农村种田的越来越少的情景也就在所难免了。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科学兴农


为什么农村种田的人越来越少?下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如果农村的人都在家种田的话,那么首先就是田地不够种,至少在我老家就是这样,每个人才几分地,一个家庭也就是三个或四个人,加起来也就两亩多点地,全部种上稻谷,还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

二,记得我们这里的很多家庭,每年还有几个月稻谷才丰收,但家里就没米下锅,全部吃完了,然后就去向别人借,到丰收后再还给人家,都是这样维持下来的,那些稻谷多的,都是儿女全部去外面打工了,才有剩余的。

三,稻谷蔬菜可以自己种,但油盐酱醋以及家里的各种开销,怎么办,还好现在有工可打,有手艺的去做技术工,没有技术的出去做普工,还有去工地做工,再苦再累只要能挣钱就行了,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一家人的生计。

四,国家对土地的补助是有提高,但你没地可补啊,在外面打工至少每月能有几千块的工资,而在家呢,就靠那几分地怎么生活呢,现在年轻人都在外面打工挣钱,在家种地的都是中老年人,种的少,够吃就行,所以很多地都荒在那里了。


江西农村欧阳


为什么农村种田地来越来越少?我是土生土长的农村人,这个问题我最清楚了。上个世纪90年代,农村人出外打工才刚开始,那时候的土地都没有荒,甚至还有人开荒。到了2000年,随着南下北漂的人越来越多,农村开始慢慢的荒芜。其原因主要是:1.年轻人都已经外出务工,家里剩老人,缺少劳动力。2.在家种田收入过低,只能解决温饱问题,没有存款。3.现如今,农村剩下的老人都已步入了花甲之年,无力种田,如果请人种,收成和成本可能成负比(瞎折腾一年)。4.外出务工,每个月最少收入也有2000多元,比在家强。以上四点就是种田人越来越少的原因。








贵山贵水龙阿哥


大家好,我是榕溪。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我从小到大都是在农村里的,最近这十年左右,农村里种田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归根结底,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是在农村里种地是最辛苦,最脏的活了。现在的年轻人大部分都是没有怎么吃过苦的,很少有人能够吃这样的哭,想当年我也是在小的时候帮家里种过地的人,那种滋味确实不好受了,春天去田里插秧,搞得一身都是泥水,脏的要死,而且田里还经常有很多蚂蟥会吸附在你的大腿上,一出田地,还要把蚂蟥拉扯出来,想想都感觉起一身鸡皮疙瘩了。收稻谷的情形也是历历在目,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生活真的是最累的了,所以很多农民工在城市里打工都能够干城市里认为是最累最脏的活,确实,在农民工的眼里,这些根本就不算什么。





第二,收入的原因。现在虽然在农村里种地国家都会有一定的补贴,但是那一点点的微博补贴也没有改善的了什么,种地普遍还是没有在外面打工强,既轻松又能赚的钱比种地的多,试想一下,有谁还会愿意去种地了。当然了,也不是说种地就不会赚钱,主要是农民小范围的种地是不怎么赚钱的,种地如果是大面积种的话,采用机械化设备种地,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话,也是会有比较好的收入。我们那边村里就会把地集中起来一起承包给出去,每年都给大家分一些红,也是个不错的主意。


榕溪520


为什么农村种田的人越来越少?我认为,这是有多方面原因所决定的:

首先,随着农村的土地整治方整化,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精量精细化播种,插秧机、联合收割机及化学除草等高效农业技术的普及,栽秧不弯腰、收割不用刀,让农民们减少或脱离了早先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落后约农耕时代,高效的机械代、现代化耕作农业生产,解放了农业生产力,已完全不需要更多的农民长期从事农业生产;



其二,一方面高效农业的发展和提高,粮食产量的连年提高,同时,国外低价粮食的进口,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国有粮食的库存压力,国家为了去库存,已连续三年下调粮食最低保护价收购的政策;而另一方面,化肥、农药、种子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现在的人工工资的提高,农民从农业中的收益自然降低很多,当初每家每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逐步不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每人只有一亩左右的耕地种植只能解决的家庭温饱,农民要富裕、生活要提高,惟有从小农经济中跳出去,顺势而为有多种选择,外出去打工,搞二、三产业,做生意等。



总之,农业的未来趋势,一定向集约化、现代化和高效优质化发展,农村城镇化将会让更多的农民从传统的耕作中解放出来,农业、农村、农民的未来必将会越来越好!


老农话三农


为什么农村种田的人越来越少?

钟情三农认为这个问题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出现这种情况的根源只有一个,

那就是在农村种地的收益太低,没有了吸引力!

那么,

  1. 这些不再种地的农民都去了哪呢?
  2. 他们又以什么为生活来源呢?
  3. 他们是否能够实现发家致富呢?


进城务工成农民增收新途径!

想必这三个问题,任何一个有农村生活经历的人都能够回答出来。

首先,不再种地的人多选择进城打工了,目前我国的农民工数量近3亿人;

务工收入已经取代农业种植,成为我国农民最主要的收入来源;

事实已经证明,很多农村人已经通过进城务工实现了发家致富!

对此,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大家应该有直接体会,大家回老家看看,最近盖上新楼房,过上好日子的乡亲,有几个是靠种地实现的,又有几个是通过外出务工实现的?

如今在农村除非是进行大规模土地流转,否则的话,很难有发家致富者。而相对而言,通过进城务工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就显得容易得多了。

投入产出不成正比,种植收益优势不再!

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比较复杂,其中比较容易理解的应该是在农村种地的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也就是说农业种植成本过高,但是种植收益却不高。

现在,农资,农机以及土地流转成本越来越高,但是粮价却不及往年,农民种地甚至还没有前些年挣钱,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离开故土,进城打拼也是迫于无奈。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农业种植活动已经无法有足够的吸引力让很多农民有理由留下了。进城打工一个月就能挣3000块钱,而一亩地一年到头能产生的效益也不过500块钱,这一笔账,农民都会算!

所以,大量的农民出走农村,走向城市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钟情三农


问题:为什么农村种田的人越来越少?

在农村,特别是这十几年来,我们越来越感觉到农村的人越来越少,人少了,自然在家种地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这为什么会这样呢?

一、种地并非挖真金白银

我国的大多数农村都土地贫瘠,而且土地面积人均不足两亩,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特别是看病的开销的增大,在农村种地已经无法满足农户的正常生活开销,在偏远的山区,一亩地的收入也就几百元钱,还不够行两个人情份子钱呢!


二、城市打工出路更多

在我们这边的农村,早十年夫妻双方均出门打工的,现在生活已经大大的改善了,不仅在农村修建了两层房子,还打算给儿子在城里买房,当然是个小城市。可那些由于各种原因没能出门打工的人,现在还住在土房子里,成了贫困户,这两者的差别真的很大,即使现在在农村,外出务工依然是农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

三、部分地区实现了土地集约化规划化经营

在土地面积比较多的地区,即使一户种上十亩地一年的收入也没有多少。土地流转后,种植大户在家经营上百亩的土地,专门以种地为生,而这样以来,种地的人数也是减少了,多数人都前往城市发展了。

现在在农村,我们放眼望去,只剩下老人在田里耕种,特别是山区,更是人烟稀少,若干年后,当老一辈不再耕种土地,农村会有更多的土地荒芜,变成山林。农村种地的人越来越少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也充分体现了农村的衰落。



我是【洞察三农万象】头条号作者、三农问答达人,我将以专业的精神专注的态度专讲三农政策,为大家解疑答惑,欢迎大家的关注!


洞察三农万象


拿我的家乡陕西省商洛市举例来说这个问题吧.

以前的话国家不允许随便去外地打工,那时候人们基本上是在本地种田的.老家农村是秦岭山区,山区的农田基本上是破地,而且比较零散分布,所以基本上无法实现机械化耕作,像种小麦的话,是秋天的时候请人用牛犁这种在中国有上前年历史的传统方式来翻土、耕种,种完麦子以后就让其在田里自己生长;到了春天的时候,小麦需要除草,那时候还基本上是人工用锄头去除草;到了初夏收割时节,需要人工去割麦子,然后捆扎扛回家,用打麦机、拖拉机碾压、人工拍打等方式进行脱粒,然后还要对麦子进行麦粒、麦穗的分离,还有晾晒、装袋等流程,感觉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


后来出台了政策是退耕还林,很多土地被纳入,每年不用种田也有粮食、钱了,基本上足够粮食供应了,而且种粮食很麻烦,一些年轻人不再想种田了,就外出打工.那些年轻人,没上过大学的话大部分在工厂里面做工,还有一些体质比较好的在外面建筑工地上做,还有的去煤矿挣钱;上过大学的年轻人基本上在外面上班.

由于村子里年轻人特别少了,人们也不愁吃穿了,一些比较远的田地基本上是荒废了,仅仅留存下比较近的地.这些土地当地人也基本上不种小麦了,毕竟没有机械还是很辛苦的,他们会种上玉米、红薯这些比较容易操作的作物,还有很多人把地里种上药材,那些药材即使是荒废着,也还是在长着的,过个几年把药材一收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1927年的古董先生


个人认为农村种田的人越来越少有几点原因。

  1. 首先一点收入不高,种田你需要施肥吧!你需要种子吧!你需要劳动力来收庄稼吧!就算你自己收庄稼,施肥和种子也是比不小的 花费,所以导致卖出去的农作物的收入再减去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其实种田收入真的不高。

  2. 其次是非常辛苦,种田不像打工和上班、做小买卖一样,种田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长时间的管理,说白了既费力又费时间,所以肯定很多人都不愿种田。

  3. 社会观念的改变,以前是种田就能养活全家,现在种田可能连自己都不能养活,打工的收入相对比种田更高更轻松,所以从而导致很多人都开始去打工而不愿意种田,这就是农民的观念的改变。

老烧nan




现在农民种地靠天吃饭,极其不稳定,面朝黄土背朝天,农民也不愿意让孩子种地,农民断档日益严重,国家一方面大力补贴农民,一方面大力推广机械化生产,延长断档期,为技术提供充分发育时间,在种植上中国已经落后发达国家几十年了,这也是中国种庄稼,国外养农场。中国农民苦,国外农民乐。



未来中国急需技术性农民,他们懂得机械操作,精通种植技术,收入也比城市要好高,所以未来农村生活会更好,更田园。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共同学习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