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上海人愛吃什麼陷的餃子?

不在回頭38


上海人其實吃餃子的時候比較少,吃餛飩的時候比較多。像是一些老字號的小吃店裡,都是鮮肉小餛飩、菜肉大餛飩之類的,很少看到水餃。

像是光明邨的雞湯小餛飩,就是誰吃都說好的小餛飩。排隊去吃的人、打包生的帶回家煮的人都很多。

硬要說的話,豬肉白菜、豬肉薺菜、豬肉芹菜這些餡的餃子都還比較常見。員工食堂或者學校食堂也是這三種餡。

如果題主要在上海開水餃店的話,不如改成餛飩。

上海人對於餛飩的情懷和泡飯不相上下。

餃子這種食物,其實北方人愛吃的更多一些吧。本地人還是吃餛飩為主的。菜肉大餛飩!誰都喜歡~


❤魔都小資城市生活指南,帶你過有態度的小資生活~快來關注我的頭條號吧!


上海小資美食生活


老王在魔都做餐飲個體戶七年,我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吧,上海土著人民根本不歡喜吃餃子,更別提“撒麼子”餡兒餃子了。



上海本土人民更喜歡餛飩,特別是菜肉大餛飩,小餛飩,甚至勝過薺菜大餛飩。福建千里香餛飩,幾乎在上海城區餐飲市場消滅完了沙縣小吃,大有氣吞萬里外灘之勢。

水餃和麵條是北方人民的標配,江蘇以鹽城為分界線,往南水餃不再受寵,更不要說長江入海口的魔都了。



上海的山東餃子館,東北四季餃子王,都是為新上海人和客居的外來人口準備的,愛吃餃子的絕對都是北方人。



上海,不從常住人口角度,從戶口的角度來說,談不上是規模的移民城市,因為戶口比黃金貴多了,來的基本都是人才引進和外嫁,即使買了房子,落戶也是比登天難,大多數都是工作和客居。



餃子在上海並不是非常受寵,但解決了北方人口舌上的思鄉之情。

外來的北方人無論喜歡還是不喜歡,你只要不是自己包水餃,去餐廳解決:

最大眾化的餃子是豬肉白菜餡兒的。

其次是豬肉芹菜餡兒。

再次是韭菜雞蛋餡兒。

這就是上海灘最受寵的三大餡兒餃子。



最後上海水餃也會入鄉隨俗,用各種海鮮餡兒。


樓蘭餐廳老王


上海人並不喜歡餃子,而是喜歡大餛飩、小餛飩,還有部分人歡喜湯圓、糰子。

上海人只有在與北方朋友吃飯時,出於禮貌才會弄些餃子吃,餡無非是三鮮、豬肉白菜之類。以前,在上海要吃到正宗的餃子只有到延安東路的長安餃子館,那裡花式品種多,能滿足各種口味。現在吃餃子的地方多了,只要是冠名東北、黑土地之類的館子基本都有餃子。

上海人之於麵食也是相當講究的,這主要還是受江浙飲食的影響,現在某地湯包館遍佈大街小巷,其中麵條、餛飩、小籠、湯包也是應有盡有。

上海人做麵食有講究,麵條裡出名好吃的有鱔糊面、蝦仁面、爆魚面。就是一碗”清水晃盪”的陽春麵,也做的“彈眼落睛👀”。上海的餛飩出奇的好吃,品種也多,自己做起來也不難,我常常歡喜自己拌餡,自己包餛飩,而且各種餡料都嘗試過,牛肉、豬肉、雞肉、蝦仁,與各式蔬菜搭配都行。吃來吃去還是最歡喜薺菜肉餛飩:取野薺菜、青菜各一份,豬肉二份,加些雞蛋相拌,葷素搭配,乾溼真好;大海碗裡放些蝦米、蛋皮,最好再切一點榨菜丁,滾燙的開水衝下去,餛飩盛進去後,再滴幾滴麻油,撒把蔥花,不要太好吃,真的是~打耳光也不肯放。

上海的小餛飩基本以鮮肉為主,再配一客小籠,吃的也蠻適意了。

上海的麵食還有各式湯圓、糰子,餡料也是五花八門,一點也不會輸於餃子餡的。

上海是吃的天堂。


蘇舟2


有餃子和餛飩,上海人絕大多數會選餛飩,有傳統習慣因素,也有口味關係,餛飩有湯水,而餃子顯得太乾,餛飩餡料的味道很鮮,湯也很鮮,餃子是蘸料或酸醋、辣椒油,上海人又不太喜歡的,所以在上海,北方的水餃還是沒有餛飩受歡迎,超市裡賣的速凍餛飩和現裹的餛飩差別是很大的,速凍的大餛飩下餛飩味道大打折扣了,而速凍水餃和現包的餃子感覺差別不大,吃起來還行。北方人水餃可以當主食,上海人就覺得不行,最多當點心吃。現在上海到處看得見“千里香”,其實過去上海弄堂口老阿姨裹的大餛飩才是“媽媽的味道”,(只因為“無證經營”,基本上絕跡了)現在福建人賣的餛飩餡料太溼,餛飩皮子爛塌塌的,又不飽滿並不好吃,只是一隻湯格得比較鮮,“吉祥”餛飩裹的餡料又太大了,而且幹,沒有汁水,味道還行,反正現在上海灘想吃一碗正宗的過去味道的大餛飩不大有了。


三宮2


北方好象有句話講,好吃不過餃子,快過年了,電視播音員年復一年講這句話,真不曉得餃子好吃在哪裡,只有一種解釋可能接近點,就是北方的麵食品種可選擇的餘地較少,上海的麵食品種較多,淡饅頭不算,有肉包中包小籠包生煎包

菜包豆沙包黑洋酥包叉燒包蘿蔔絲包等,大餛飩有純肉菜肉薺菜肉芹菜肉餡的,還有小餛飩,在二十多年前,老北站羅浮路還有一家專門賣白芝麻鮮肉餛飩的餛飩店,天天早市門庭若市,其他麵食如澆頭面,一般小店都起碼十隻品種以上,大點的點收銀臺水牌上二十隻品種朝上不足為奇!

北方生活相對筒單一點,上海生活相對精緻一點,歡迎全國各地的同胞如有機會到上海遊玩,可以多光顧一下上海的普通飲食店,體驗一下上海市民的真實生活,真的,好吃不貴!

歡迎大家來上海!


手機用戶81351582225


作為祖籍浙江的第三代上海人,我本身還是挺喜歡吃餃子的,但是這並不代表上海人就喜歡餃子,我半年裡可能會有一兩次心血來潮叫個餃子吃吃,但也僅此而已。其實上海人啥都吃,啥都想試試,好奇心作祟罷了,但是誰家過年不吃餃子呀?這句話放在上海就是誰家過年吃餃子呀?我們過年必吃的是八寶飯,清明吃豆沙餡青團,端午吃肉餡粽子,中秋的月餅倒是蘇式肉餡和廣式豆沙餡都吃,至於餃子餡,who care?想到啥吃啥唄,反正不如餛飩收歡迎就是了,更別提生煎小籠湯包了,在上海人眼裡餃子在這些點心面前就是渣渣。


Ballabon


餃子好像並不在上海人的傳統食譜裡吧!上海本就是一個移民城市,土生土長的上海人並不多,不管是上世紀20年代,還是當下,上海都在快速發展著,吸引著大量全國各地優秀的人才,餃子也隨著人才的流動一起來了,但在江南可能受地方飲食的影響,上海流行的餃子還是以清淡為主,像韭菜餡的可能接受度並不高而已,其它都是看個人口味。


行路老李


上海人喜歡吃混沌,從會吃飯到小學畢業,孩子幾乎一個月有半個月早餐吃的是混沌,小混蛋大混沌,鮮肉,蝦肉,薺菜。說到喜歡水餃,一年也就吃個一兩回,最好鮮肉,蟹粉。


紫竹林w


上海人不吃餃子。改革開放多年了我去上海出差,找不到經營餃子的飯館。突然在泥城橋一帶發現一“東北餃子館”,大喜過望,老闆還是東北人。但餃子竟然是黑麵的,上海連炸果子(油條)都用精粉(當年叫“富強粉”)。餃子怎麼這麼黑?老闆無奈地告我。人家不給好白麵,能在上海賣餃子已經很不容易了……


用戶58435540336陽城


真不明白餃孑有什麼好吃的?比起餛飩差遠了!以前宿舍裡有個北方室友包餃子請我吃,出於禮貌我嚐了幾個,以後就再也不想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