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7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三毛说:“金庸小说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写出一个人类至今仍捉摸不透的、既可让人上天堂又可让人下地狱的‘情’字。而不了解金庸与夏梦的这一段情,就不会读懂他在小说中‘情缘’的描写。”

《笑傲江湖》这部小说写于1967年,熟悉金庸和夏梦这段感情的人都知道这一年发生了什么,夏梦这一年离开香港去了加拿大。从此真的要与梦中情人天涯永隔了,金庸心中是何其痛苦不已。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因此在这篇小说中,金庸塑造了一个彻头彻尾失意,而又故作潇洒、失恋的主人公。

在金庸塑造的众多大侠中,萧峰虽然最后命途坎坷,但一生勇猛无敌,英雄盖世;杨过与小龙女感情历经艰难,但16年后终究相聚;张无忌幼年屡经磨难,但神功既成,便再无人能敌,最后还是与刻骨铭心之人游山玩水······

而只有令狐大侠,从第三章《救难》一出场就受大伤,之后就一直从头伤到尾,哪怕后面炼成绝世武学,依然大伤小伤不断,一路走来真是狼狈不堪,实在有碍观瞻。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而这还不是最惨的,对于生死之事,天性洒脱的令狐大侠是非常看开的。被师父逐出师门和小师妹移情别恋才是令狐冲一生的痛点。

《笑傲》书中的令狐冲,是一派的魏晋风流。想那魏晋时人尚清谈,重玄异。宽袍大袖,身披大氅,脚登木屐,飘然若仙;又或穿行于街市之上,视衣衫躯体为负累,放浪形骸、醉生梦死之事不胜枚举。风气使然,时势使然。

然而即便如此,也不外乎礼法二字。魏晋建安时的阮籍曾在《乐论》中提到:“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

令狐冲的风流潜藏在骨子里,是陈年老窖中的杜康,他的很多举止为礼法所不容,离经叛道,在那君子剑岳不群的眼中是多么不肖。纵观《笑傲》,你会发现令狐冲始终被一种深深的桎梏感束缚着,而他在不停冲破一道道牢笼,有外界强加给他的,也有心灵自我禁锢和世俗制约。

他始终在追求一种无视世俗的一切,无拘无束,任意洒脱的境界,在这个境界中所谓的“正”就是束缚,是宗义。而“邪”却是真性情的解脱。令狐冲循规蹈矩那么多年,其内心中的反叛也就越加深重,是自我的解脱,寻找,和重生。

从来如此,便对么?

令狐冲绝对不同于郭靖的厚重踏实,乔峰的豪气干云,杨过的叛逆执着,张无忌的优柔寡断。金庸曾说:“令狐冲不是大侠,是陶潜那样追求自由和个性解放的隐士。”

浪子好酒。令狐冲经常喝得烂醉如泥,曾对田伯光说:“田兄,我这一生之中,麻烦天天有,管他娘的,喝酒喝酒。”身患怪症时,杀人名医平一指劝他戒酒、戒色、戒斗,能多活一两年。若换作旁人,可能会谨遵医训,克制自己。可令狐冲是浪子,追求的就是自由自在,放任自由。

他哈哈大笑:“人生在世,会当畅情适意,连酒也不能喝,女人不能想,人家欺到头上不能还手,还做甚么人?不如及早死了,来得爽快。”生死事小,喝酒事大,醉眼看尽不平事,浪子情怀总是酒。

浪子多情。得知任盈盈为自己被关押在少林寺,令狐冲率江湖豪杰营救,而且大张旗鼓、声势浩大,只为了周全盈盈面子。这里有个细节很有意思,在少林寺中,令狐冲心中忽然想到:“小师妹这时候不知道在干什么?”有点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感觉,念念不忘小师妹岳灵珊,也反映出了他的多情。

爱情本就玄妙,于浪子而言,不会委曲求全,和谁在一起舒服,那便是陪伴终身的人。

浪子不羁。令狐冲面对任我行名利和许配盈盈的诱惑,不为所动,果断拒绝,小事装糊涂,大事不糊涂,有强烈的原则性,这是对世俗的反抗、对权贵的不屈,对自由的向往,面对强敌,谈笑风生,胆色令人倾佩。

风清扬在教令狐冲独孤九剑时,两人之间有过一段对话,令狐冲道:“就算他真是正人君子,倘若想要杀我,我也不能甘心就戮,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卑鄙无耻的手段,也只好用上这么一点半点了。”风清扬大喜,朗声道:“好,好!你说这话,便不是假冒为善的伪君子。大丈夫行事,爱怎样便怎样,行云流水,任意所至,甚么武林规矩,门派教条,全都是放他妈的狗臭屁!”

独孤九剑讲究行云流水,任意所至,辟邪剑谱虽然霸道厉害,但独孤九剑绝对是正气浩然的剑法。所以令狐冲虽然三教九流无所不交,但每一个他结交的邪门歪道细细看来都不算坏人。

“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黄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人生一场醉。”放荡不羁,纵情肆意,像风一样自由,令狐冲,你是不羁浪子,别泊岸。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令狐冲一直非常看中他是华山派子弟的身份,那怕已经被明令逐出师门,也还一直心存幻想,期望师傅可以回心转意。这种执著,除了对于岳氏夫妇的亲情依恋,大约还有对于一种体制的向往。一直以来,令狐冲以为自己的未来,就是练好华山派武功,娶上小师妹,接下师傅的衣钵,做一个堂堂正正的华山派掌门人。当然,他也知道这与他的性格不合,但是这种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地灌输到他脑海中,不是一日两日,可以改变的。

其实,少林寺和日月神教,也能给他一个归属感,但是,却不像华山派那样理所当然。他是从华山派生长起来的一棵树,突然嫁接上少林寺或者日月神教的枝,总难免会痛苦,会有排异反应,会不会长成一棵怪树尚未可知,所以他干脆拒绝掉了。有些人可塑性很强,一生中随时可以改型,有些人太硬挺了,一生就能定型一次,此后再也无法更改。华山是令狐冲永远的伤,小师妹是他永远的痛,就是因为他无法改变自己的初心。

一种体制对于人,会有多大的作用,当时是看不出来的,甚至身在其中,也会不知不觉,只有离开他之后,才发现自己已经随物赋形,完全变成了适应他的形状,与其他体制,再也无法相融。只要时间足够长,大多数人都可以被被动体制化,比如《肖申克救赎》里的杰克;但依然有人会倔强地不屈服于环境,不接受被动的体制,比如伍迪。但是当一个人主动接爱体制化,那么时间就要短得多,也要容易得多。

杨过是一个不喜欢体制化的人,他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气质。他在桃花岛待过,但是沾染不上桃花岛的气质;他在全真教待过,同样没有半分半毫全真教的气息;也许那是时间不够长吧,他在古墓待了数年,但是依旧神采飞扬,没有古墓派的沉重安静。他没有被体制化,也许他所待的环境,并不太体制化,或者不太想体制化别人,所以他可以保持着自己的气质,虽然这让他的生命更加迷茫。不过或多少,杨过也还是被体制化了一点儿,因为他只喜欢那个冷冷的小龙女,只有和她在一起,才会觉得心境平和,这与他的张扬跳脱并不相符。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令狐冲对自己其实没什么过高的要求,既不想当什么武林盟主,也不想当神教教主,虽然双方在后期都在拼命的拉拢他,诱惑他,但是他还是他。生命可以不要,但是他的原则一定要坚守。整部书里,令狐冲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伤痛为伍的。先是为了一个认识都不太认识的小尼姑被田伯光打伤,后来又被上华山挑衅的华山剑宗的人重伤,接着被各种人用各种方法救治,结果是适得其反,让令狐冲本就不是很好的身体更是雪上加霜。西湖底虽然学了吸星大法看似解决了前面的问题,但又出现了另外的问题。就这么一次次的让令狐冲备受煎熬着,拖着他的病体周旋在那样一个尔虞我诈的江湖之中,但是他活的依然洒脱,身体的煎熬并没有打垮他那颗坚强的内心,他还是那个我行我素的令狐冲。

相比于郭靖,令狐冲少了很多道德底线;相比于杨过,令狐冲有没那么多牵挂;相比张无忌,令狐冲既不帅也没好武功更没有那么多美女为之牵肠挂肚;相比于萧峰,他不需要在家与国,情与义,宋与辽之间做出无奈的选择。甚至最后他和任盈盈一起退出江湖都不需要一个如活死人墓一样的地方,天大地大,走到那里那里就是他归隐的地方,绿竹巷可以,黑木崖,华山一样可以,令狐冲就是那个所谓的大隐隐于市的高人。来自天地间,回归天地间而已。人生的很多痛苦都是因为放不下,想不开,理不清。而我们的令狐大侠恰恰是个放得下,想得开,理得清的人。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无拘无束,自然而然的令狐冲,一个真正做到了笑傲江湖的一般人,虽然可能他并不真的那么一般。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命运将令狐冲推上他极力逃避的道路,也同时将另一个人逼进可怜又不可恕的牢笼。林平之,一个因家仇而格外扭曲的生命。

仇恨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将人性底层深埋的不安、恐惧、猜忌、自私,全部放了出来。

自宫不是人格变态的起点,看似大奸大恶的东方不败,对待心上人杨莲亭却是一片赤诚,而被仇恨之火完全吞噬的林平之,却可以生生将冷剑插入世上唯一的亲人岳灵珊的胸膛。

在所有的复仇故事中,成功的复仇者最终却都没有体味到预想的快乐,著名的基督山伯爵,也是因为选择宽恕而终令精神得到升华。

对比仇恨,金庸先生告诉我们,宽容和慈悲,永远是世间最高级别的智慧。

小尼姑仪琳慈悲,她放过了数次险些欺侮自己的采花大盗田伯光,她在令狐冲口渴难耐与下田偷瓜之间纠结反复,她眼见令狐冲剑伤发作心痛不已,默念经文祈福,她的慈悲是稚嫩的慈悲,本真的慈悲。

少林寺方丈方证大师慈悲,他尊重令狐冲不愿背弃师门,投入少林门下的意愿,便假托华山风清扬之名,将少林易筋经传与令狐冲,帮他化去体内真气冲撞之苦,他的慈悲是有修为的慈悲,体谅入微的慈悲。

恒山派定闲师太慈悲,因知道令狐冲对师父岳不群敬重有加,不忍令狐冲痛苦,临终将恒山派托孤令狐冲之际,却决口不提是岳不群痛下杀手,害了自己和定静师太,她的慈悲是宽厚的慈悲,广大的慈悲。

慈悲近似义,是不问是非曲直,不论前情过往的悲悯与宽宏。但它是超越了尘世的义,是勘破红尘的无奈之后,仍然拈花微笑的广博。它将义中的拙朴化去,以近于木讷与愚的方式,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凛然。

书中多次描写定闲师太的禅房,唯一灯与一蒲团,既然天地生于至简,终极的人类智慧也必然归于元一。独孤九剑,九式而破天下万式,也是这个道理了。

琴箫和谐的《笑傲江湖曲》终于又响起,令狐冲携手任盈盈竹杖芒鞋,浪迹江湖,不离不弃。

他终于放下了在小师妹面前一本正经,小心翼翼,纠结反复的心,回到了那个倜傥不羁,机敏狡黠的令狐少侠。

而盈盈,也不再是那个喜怒不定,威仪四方的魔教圣姑,却是娇嗔羞涩,聪慧敏锐的任大小姐。

唯有爱,才能让彼此美好与真实。写在文.革时期的《笑傲江湖》,力透纸背之光却是浓郁的化不开的缠绵之爱。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郭靖乔峰是真正的大侠,儒家之侠,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令人钦佩。杨过令狐冲是道家之侠,顺势而为,飘然隐退是他们天生的宿命。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令狐冲正属于后者,狷者,有所不为。随心所欲,放任而为,一切以合乎心中的准则行事。他的心里并没有名门正派所谓的正邪之分,也不容易受世俗陈规的约束。所以他碰上同样真性情的田伯光,向问天可以举杯痛饮,可以在生死之际不愿拜入少林门下,可以在世人的嘲笑声中接掌北岳恒山。在听到小师妹成婚的消息后,可以跑到见性峰上放声痛哭,并想男子汉大丈夫哭便哭了,全天下都知道我钟情小师妹,不哭倒显得做作了之类的。几次任我行邀他入教并以威逼利诱,本来按着他的性子,入不入教是无可无不可的,但是一想到任我行如此奴役天下英雄的行事作风及圣教主的宝训什么的,他便断然拒绝。这样的人可以交朋友,可以痛饮狂歌互诉衷肠,却不可以驾驭奴役,因为骨子里的自由主义和骄傲,没有野心,没有深沉心机,注定了令狐冲就是令狐冲而不是别人。比如林平之,出场的时候其实也是个大好青年,虽然富二代,也会路见不平行侠仗义。全家被灭门惨遭变故,仓皇出逃,饥饿难耐之际都不愿去偷取,宁愿乞讨。最后却被复仇蒙蔽双眼心理畸变,不折手段隐忍待发。比如岳不群,演技演的溜,一派正派君子大宗师的作风,其实整天担心华山被左冷禅吞并而韬光养晦,最后终于逆袭成功,让左冷禅成功替自己做了嫁衣顺利当上五岳派掌门。至于左冷禅、任我行之类的个个都是权力的热衷者,反倒是天下第一的东方不败,因为不小心爱上了一个人,而不过刚好那个人也是个男人,反而从这场权力角逐中退出来,不过也因此惨死。令狐冲追求的,不过是可以潇洒自在的过自己的生活,每天可以醉到自然醒,他没有远大抱负,没有为国为民的大侠觉悟,他嗜酒好赌,结交三教九流,广交朋友,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弹剑高歌快意江湖,他像风也像云,行云流水,无所拘束,甚至连他的剑法都代表了他的性格,率性而为,无迹可寻,这样一个真正精神自由的人,我们向往却做不到如他那样,所以才更加喜欢他。

我们都爱令狐冲,爱他的少年意气,爱他的潇洒率性,爱他的仗剑狂啸,更爱他那颗纷扰喧嚣尘世中漂泊的自由心。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令狐冲可以说是金庸武侠经典角色的超级重要人选,看过李亚鹏版本的令狐冲大家觉得这个角色李亚鹏演绎的如何?对于小编来说,李亚鹏在剧中诠释的令狐冲可谓是淋漓尽致的那种,俗话说画龙画虎难画骨,能够把李亚鹏演的这么出神入化的也就只有他了。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对于13版的霍建华扮演的令狐冲好像不是很深入人心,除了颜值好像一无所有的感觉。这部剧的重头角色好像都压在了陈乔恩饰演的东方不败了,说到这个小编又想多说几句了,陈乔恩扮演的东方不败确实让人很喜欢呢,既演出了东方不败那种变性的风格,又有变性后女性的那种姿色。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吕颂贤的令狐冲好像并不是很能够让人记得住,可以说如果能够让人比较记得住的年龄段应该是80后的吧,对于小编这种90后的肯定是对十岁之后的记忆比较深刻,所以李亚鹏版的最为适合,最为让人记得,也是最精彩的令狐冲。

令狐冲,为何成了我们许多人少年时代的梦

然而最近出的新版笑傲江湖的令狐冲扮演着几乎是过来打酱油的,每到打斗的场面令狐冲好像是路人一样毫无存在感,而且颜值也不是很高的那种,随便出来一个林平之都可以将其大败,更何况是说东方不败了呢。所以大家觉得令狐冲的天命人选会是谁呢?会不会和小编有一样的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