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馬斯克的SpaceX和特斯拉那麼酷,他成功的特質以及原因有哪些?

科科米


最早是在2002年,埃隆·馬斯克創立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當時,整個公司僅幾名員工,在洛杉磯有個空曠的辦公室。到目前為止,SpaceX的員工有5000人左右,在加州、佛羅里達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薩斯州、弗吉尼亞州、華盛頓州以及華盛頓特區都有立足之地,包括辦公室、發射臺、工廠和測試設施等。值得一提的是,SpaceX從成立到現在,累計獲得了16億美金的融資。

特斯拉是家總部設在加利福利亞州的電動車及能源公司,2003年由馬丁·艾哈邁德和馬克·塔彭寧聯合創立。2004年,馬斯克就進入了特斯拉並領導了A輪融資。2016年,特斯拉的營業額達70億美元。不過在今天,汽車已經不是特斯拉唯一的業務了。

馬斯克能在事業上取得這樣大的成功,既緣於他自身的特質,又受益於外部因素的支持。

馬斯克是個理想主義者,是個冒險家。馬斯克的冒險精神是建立在科學和理性的基礎之上。馬斯克擁有人類的關懷,浪漫的夢想、堅強的意志、科學的理性、創新的思維和超前的商業理念。馬斯克曾經屢敗屢戰卻契而不捨,這是現代企業家必須要有的精神品質。舉例來說,2008年可謂是馬斯克人生中最困難的一段時間。SpaceX當年首次發射失敗,特斯拉裁去三分之一的員工,SolarCity在經營上也遇到了困難。與此同時,美國還爆發了一場嚴重的金融危機。在這樣的困境下,馬斯克幾乎傾盡自己所有的資金並投入到了SpaceX,終於換來了獵鷹1號火箭第四次發射成功和來自美國NASA的16億美元訂單,還換來特斯拉Model S原型成功實現和美國能源部的4.65億美元貸款,也換來了SolarCity成為美國最大的太陽能服務供應商。

在美國,尤其在硅谷,個人創業並告以失敗,在當地人眼中並不丟人。在美國的民間資本向來不會嘲笑創業失敗的人,反倒是更加青睞這些有過創業經歷的精英人才。美國雄厚的風險資本和對失敗足夠寬容的融資環境,致使屢敗屢戰的SpaceX仍然成為了資本青睞的目標。

SpaceX能一路發展到今天,顯然離不開NASA所給予的支持。或者,從某種程度而言,SpaceX的發展正是得益於NASA的航天政策引導,以及技術、人才和資金的支持。SpaceX在成立最初的10年裡,共獲得了總價達40億美元的合同,其中來自NASA的合同金額有4~5億美元。獵鷹火箭的技術主要是從軍轉民的基礎上不斷地集成創新,之後再反過來與美國軍方合作,從而為美國軍方和NASA提供發射服務。2015年,NASA圍繞航天技術商業轉移向外推出了Startup NASA倡議項目,以便給新興企業提供獲得NASA專利技術的機會,且不必提前向NASA支付相關的費用。這要放在國內的話,實際上就是軍用技術轉民用,而且軍民融合。

SpaceX摒棄了傳統航天機構的研發模式,大量使用成熟的技術和貨架產品,率先實現流水線化生產,以縮短火箭、飛船等飛行器的研製週期。SpaceX在設計火箭上所遵循的原則是夠用即可,有效地控制了成本。SpaceX採用類似互聯網公司的扁平化組織結構,使得各領域的人員在技術研討、設計和開發中可以無障礙溝通,達到快速決策的效果,這推動了火箭、飛船等產品的迭代速度。

正所謂,“失敗是成功之母”,馬斯克也不例外。還是以SpaceX為例,從SpaceX創立到成功發射第一枚火箭,共經歷了3次失敗。2015年SpaceX經歷3次失敗後實現陸地回收火箭的目標,2016年經歷4次失敗後才實現海上回收火箭的目標。2018年SpaceX首次發射獵鷹重型火箭,馬斯克對此也自稱只有50%的成功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