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不知道阿司匹林的这些要点,太危险了!

阿司匹林是临床上一款应用非常广泛的药品,也是国际上公认的对预防脑梗塞和预防心肌梗死等有重要作用的药物。

该药开始使用已有100多年了,除了作为解热镇痛抗炎药外,近些年,又有传言称该药还有预防消化道肿瘤、帮助修复蛀牙的作用,用于糖尿病、老年痴呆症、先兆子痫、和女性不孕及习惯性流产的治疗,以及用于心脏病急救,被一些人冠以“神药”之称。

但笔者认为尽管它有诸多用途和优点,但它的不良反应亦不容忽视,需谨慎对待这款“神药”。

需交待的不良反应

1.较常见的有:

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等胃肠道反应。

2. 较少见或罕见的有:

①胃肠道出血或溃疡,表现为血性或柏油样便,胃部剧痛或呕吐血性或咖啡样物,多见于大剂量服药患者。

②支气管痉挛性过敏反应,表现为呼吸困难或哮喘。

③皮肤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荨麻疹、皮肤瘙痒等。

④血尿、眩晕和肝脏损害。

需交待的7个用药注意事项

1.阿司匹林有导致危害严重的瑞氏综合症(Reye's syndrome)的风险,不能用于18岁以下的儿童退热。

2.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可引起皮下出血,患者表现为: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老年女性尤为常见。由于阿司匹林具有抗凝血作用,会使手术出血风险加大。

3.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还能引起中毒,使患者出现头痛、眩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和视力减退等症状。

4. 孕妇在怀孕3个月内服用阿司匹林,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之后长期服用,可致分娩延期,并有出血的危险,故分娩前2~3周应禁用。

5.服用剂量和服药时间的选择:临床专家推荐,预防应用阿司匹林的剂量为每日50~100mg(大多推荐每日75mg)长期服用最为适宜。

这样既可起到最佳的预防作用,又可使药物的毒性反应减到最少。在服药时间的选择上,早晨还是晚上服用并不重要,只要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就能获得持续的血小板凝聚抑制效果。

从药效来讲,目前专家们的共识是: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的作用是持续性的,早晚没有多大区别,关键是长期和坚持。

6.烧心过度后出现胃痛、腹痛、腹胀、黑色大便(消化道出血、穿孔、梗阻)。

7.皮肤青紫或有出血点,甚至牙龈出血或鼻出血(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导致造成出凝血时间延长)。

当患者若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与他的主治医生或家庭医生联系,避免过度慌张。

不要或慎重与下列药物合用

1.阿司匹林与维生素B1同服,会增加患者的胃肠道反应。

2.阿司匹林与抗凝药(如华法林和肝素)中的双香豆素合用,易致患者出血。

3.与降糖药D860同用,易致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

4.与利尿剂同用,容易造成患者水杨酸中毒。

5.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合用,易诱发溃疡。

6.与甲氨蝶呤同用,可增强其毒性。

当阿司匹林与上述药物药合用时会增加额外的风险,用药时需谨慎,避免药物发生相互作用。

需交待使用禁忌

1.该药易通过胎盘,并可由乳汁分泌,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禁用。

2.哮喘、鼻息肉综合征、对阿司匹林和其他解热镇痛药过敏者禁用。

3.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溃疡病活动期患者禁用。

除此之外还应注意,阿司匹林如果和白酒、酒精饮料同服会增加胃出血危险,最好是与食物同服或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该药为对症治疗药,用于解热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用于止痛不超过5天,不应与含有该药的同类制剂及其他解热镇痛药同用。

任何药物都有两面性,阿司匹林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较少,不会引起不良反应,但长期大量用药则容易出现副作用。

阿司匹林只是一款药,并非神药,优点是优点,不足就是不足,需客观公正地对待。

所以,给患者用药医生需谨慎,切勿被所谓的“神药”蒙蔽双眼,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欢迎您加入我们的微信群:请加管理员微信linchuangkuakao,请务必标注您的专业、学历、职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